学而不用则罔,用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被知识的表面现象蒙蔽,而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因为迷惑而更加危险。圣人的话当然有道理,可历经千年岁月,我们这些后人在把圣人的话奉若神明之外,是否可以把圣人的话加以发展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封建社会培育人才的模式通常是学而优则仕,宣扬“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由是一批批读书人埋首于古书经典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结果呢?除了培育出许多经天纬地的人才,更有众多凡事儿引经据典、循规蹈矩的“书虫”、“书呆子”。估计那些经天纬地的人才,是那些“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人。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们”,则是深受“死读书、读死书”之害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圣人的这句话很有道理,但有很大的局限性。局限在什么地方呢?笔者以为,其局限就在于完全以读书人(儒生)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学习的问题。儒家历来重视学习,把学习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这很对。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思考?现实社会中,从来不缺能讲大道理的人,缺少的是脚踏实地的实干家。现在提倡“学以致用”,这是很鲜明的观点,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于实践。笔者以为,单单以“学以致用”来看待学习仍然不够,我们更应该“用以促学”。你想先学会了再去运用,无异于痴人说梦,这是不可能的事儿,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僵化的思维方式。你学到的知识,只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所适用的东西。真正面临实践,你所学的知识,永远是片面的,你必须灵活运用你的知识,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学识加以整理和提高。历史上很有名的典故“纸上谈兵”,就是讽刺那些学了一肚子知识反而学傻了的读书人。无独有偶,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那马谡也是有名的嘴上说得一套一套的,真正让他独当一面,他干起实事来一蒙一蒙的。
因此,笔者提倡“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并且我们要把“用”放在核心的位置上。圣人的话,可否改成“学而不用则罔,用而不学则殆”,那可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了。只是,笔者希望自己不要成为纸上谈兵的那一类人,即使这个简单愿望,也未必能够实现。
《学而不用则罔,用而不学则殆》相关文档:
学而不用则罔,用而不学则殆12-30
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