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风情街的策划与设计——以剑河县城民族风情街项目为例

时间:23-12-30 网友

浅谈民族风情街的策划与设计——以剑河县城民族风情街项目为例

摘要:在绵延数千年的发展中,各地区传统建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风貌,那花影、修竹、木墙、黛瓦所形成的独特韵味在今天仍然让人流连忘返。从传统走向现代,是城市和建筑发展的客观规律。但城市和建筑作为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载体,必须留下其昨天的历史痕迹,特别是珍贵是建筑文化遗产,以清楚展示城市的悠久历史和完整风貌。
关键词:民族风情街 项目 策划 
        1项目背景及概况
        剑河县城的东部门户部位是城市形态的突出部位和清水江的转折部位,在城市景观和区域景观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该地段建设民族风情街,完成城市清水江绿化景观线和商业发展延伸线向东部的延伸,既可利用滨水景观优势,又能强化城市门户形象,从而突出旅游服务城市的特征。
        剑河县民族风情街位于剑河新县城(革东)东部校场坝,距高速公路下线口约2km,西接主城区商住组团,东与革东镇通过滨江大道相衔接,北临沅江河和清水江交汇点,南靠玉凯高速公路,总用地面积28784m2(43.176亩)。用地完整,已完成场平及周边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2现状分析
        2.1用地现状
        拟规划建设用地位共 28784.0平方米,位于剑河新城东端城市入口的门户地段,西接主城区商住组团,东与革东镇通过滨江大道相衔接,北临沅江河和清水江交汇点,南靠玉凯高速公路,部分为总规确定的城市滨江公园,地势平坦,是理想的旅游服务设施用地。
        2.2建筑设施现状
        规划用地范围内现状建筑主要包括农民自建房为主,多为低层建筑,已沿公路形成半边街区,建筑质量和风貌较差,与古城的传统风貌格格不入。
        2.3交通条件
        南靠玉凯高速公路,通过滨江大道与剑河新城相连接,用地范围内东南侧有一条七米干道通过。
        2.4自然条件分析
        清水江从用地北侧旖旎而过,沿江生态湿地发育良好,四周群山环抱,林木茂盛。形成了良好的自然景观条件。
        3项目规模
        剑河县民族风情街划分为即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的三个街区,即商旅服务区(用地7598.9m2),餐饮服务区(用地12844.5m2)和综合娱乐区(用地8340.6m2)。总用地面积28784m2(不含周边已建道路面积),建筑占地面积9334.89m2(建筑密度32.4%),建筑面积29561.2m2(容积率1.03),绿化率34.9%(绿化面积10045m2),道路广场面积9404.2m2。
        4规划内容
        4.1规划结构
        通过对该地块因有空间形态格局与特征的分析,以及对整体空间意象目标的把握,规划确定以滨河带状空间,城市道路空间轴线和区域组团相交织形成的地块空间主体框架规划结构。
        在设计中,采用了“一带”、“两廊”、“三组团”、“四院落”、“五点”的总体空间构架形态。“一带”——清水江滨河休闲游览带滨河绿化带,位于清水江与滨江大道之间的湿地区域,由滨河水生植物区、休间步道游船码头以及滨江行道树组成,有着生态、景观、游览等多重功能。“两界面”——由街区外部沿滨河大道和背街的建筑群组成的高低错落有致、层次丰富、具有典型地方民族特征的城市景观界面。“三组团”——即组成整个街区的商业、餐饮和旅游三个功能组团,“四院落”——包含在功能组团中的民居式院落,诠释了中国传统的院落空间组成,创造出亲切、和谐的商业邻里空间。“五点”——在几个重要的交通要道和组团内部强化组织公共环境空间,结合街区打造现状而形成的主要人文景观节点。
        4.2功能分区
        整个街区共分为三个街区,即商业区,餐饮区和旅游区三个区域。
        4.2.1商业区
        该区设置旅游接待和管理中心,对整个旅游区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同时沿主干道民族风情街配合旅游开发布局商业金融服务设施,使各功能设施在同一地段获得良好的相容性。
        4.2.2餐饮服务区
        该区位于用地的中断,规划将其设为餐饮服务区,主要经营民族特色餐饮、风味小吃、民族茶室等以饮食为主体的旅游服务区域,沿背街一线设为民族风情旅社。
        4.2.3综合娱乐区
        该区位于用地的东北侧,与拟建的文化活动中心相邻。本次规划充分考虑与文化中心、文化广场等设施配套,该区设置以娱乐为主。如:民族特色歌舞表演厅、表演广场、特色民族酒吧、娱乐会所、民族水疗洗浴中心、商务会议、度假中心、电子娱乐、儿童乐园等。
        4.3道路与交通
        本次道路交通规划是在上一轮总体规划和现状道路网络的础上,完善街区次干道、支路以及组团级道路,保证其能充分发挥交通疏散作用,同时完善街区旅游步行系统。
        沿清水江与街区之间已建18米滨江的城市干道,是街区与革东、剑河新城之间的主要交通干道。整治背街车行道,道路红线宽度8米。
        街区内部形成了从北向南的商业步行系统,将三个功能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该部分设为传统的条石路面商业步行街道,中间加2.5米的绿化带,同时在主要步行街区的两侧设置庭院步行空间,组成了商业步行街的二级步行道路系统,为组织不同尺度与特色的庭园空间创造条件。
        在街区的重要交通节点和功能区内设置休闲集散广场,为游人提供休闲,交流,集会的公共场所。
        4.4环境空间景观规划 
        本街区的环境景观由滨河景观带,街区景观界面,街区内部景观廊道,景观节点,景观庭院和景观视线通道组成。
        4.4.1 滨河景观带
        位于清水江与滨江大道之间的湿地区域,由滨河水生植物,休闲步道,观景台、民族文化雕塑、游船码头以及滨江行道树组成。
        4.4.2 街区景观界面
        由街区外部沿滨河大道和背街的建筑群组成的高低错落有致,层次丰富,具有典型地方民族特征的城市景观界面。及大地提高了剑河县城的城市外部景观形象。
        4.4.3 街区内部景观廊道
        与街区内部步行交通系统和商业空间相融合,展示历史沿革和文化为主题,组成民族风情街区的内部建筑景观廊道,形成开合相宜,层次多变,建筑、植被、步道、雕塑小品为一体的街区内部环境景观休憩空间。
        4.5绿地布局
        规划强调利用清水江、自然山体、滨河绿地、城市干道绿化带、民族风情街区内部步行系统、建筑庭院开放空间等配置休闲、游憩绿地,构成点、线、面结合的多层次绿化系统。
        点:街头绿化小游园和住宅、公建、庭院绿地,植物配置要求草坪及花卉、灌木等,方便进入。
        线:体现在清水江沿岸、道路等带状绿地。结合滨河绿化带组织旅游休闲步道,青石板铺设,部份扩大为休息平台。河岸以草坪为主,其间点缀花卉;道路以行道树为主,选择视觉效果好,树形整齐,四季常绿乔木,间距5m布置并以草坪穿插其间。
        面:在片区内设置中心绿化,包括休闲广场和绿地等。以乔木绿化为主,配以一定的休息亭廊。广场绿化以草坪、阔冠乔木为主,辅以花卉点缀其间。
        强调了垂直绿化的建设,即利用建筑屋顶平台空间等进行合理绿化,通过发掘建筑灰色空间的绿化来增大绿化面积。
        6结束语
        建筑形象是建筑风格的一种外在体现,建筑形象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而某种建筑风格往往首先看作是建筑文化在一个地域、一个时代的风俗、时尚及技术条件在建筑上的反映。建筑风格的另一种体现是建筑性格,建筑性格却像人的性格,是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取决于一个地方所特有的环境特征、文化基因以及价值取向。独特的建筑风格闪烁着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城市的精神构筑,有着强烈的依附性和不可替代性。
参考文献
[1]汪正元;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发展旅游事业——兼论上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方向[J];旅游学刊;1990年01期
[2]吴必虎,余青;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民族研究;2000年04期
[3]马明远,向阳,健楠;村镇民俗旅游信息管理现状及系统构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浅谈民族风情街的策划与设计——以剑河县城民族风情街项目为例》相关文档:

浅谈民族风情街的策划与设计——以剑河县城民族风情街项目为例12-3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