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隶书的传承、发展和创作
作者:***
来源:《书画世界》2017年第07期
隶书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瑰宝之一,“上承篆书之规脉,下开楷体之先河”。隶书源于战国,孕于秦,盛于汉,西汉为隶书的发展时期,东汉为隶书的全盛时期。自汉以降,魏、晋隶书较为平板,少汉之高古。唐隶融入楷法,法度森严,但少汉之自然纯朴。直至清乾嘉之季,由于考古学的兴起,以及提倡碑学,隶书再度中兴,出现了一批独树一帜的隶书大家。由于多元化的审美倾向、大量的考古发现以及各种新材料的运用,现当代隶书创作更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一、隶书的结构特征与审美内涵
隶书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与美感深受人们的推崇与喜爱,在当代广受追随和学习。将篆书的曲线美转化为波状线美,其“蚕头雁尾”的波画,极富韵律感和起伏感。通过左右笔画的呼应来表现波势的结体,其展翅欲飞的体势又表现出特有的节奏。整个字的体势随着波势在横向上展开,其结构中左右两侧充斥着一种横向的张力,以中心为重点向两侧分张、舒展,维持结体的力学平衡。由小篆的均齐单一演变为姿态丰富、变化万千,在形式美上有了重大突破,有些(如简帛书)则用上长垂笔,将字形拉长和横式造型相映成趣,增强了字与字之间的节奏感。藏露、方圆、起伏、相背、粗细、长短、快慢、开合、避就、收放、疏密变化充斥其中。更有博大、沉雄、古拙、隽秀、苍野等各种流派,使得隶书更具艺术生命力,为不同风格创作和取材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和表现方法。正如胡小石先生在《书艺略论》中说:“隶书既成,渐加波磔,以增华饰,则为八分。”这句话既解释了八分,又概括了隶书的主要特点,左舒右展,分张外拓。
二、隶书的产生和演变
1.战国隶书和秦隶
清钱泳论隶书曰:“隶书之名见前、后《汉书》,又曰‘八分’,见《晋书·卫恒传》。八分者,即隶书也。盖隶从篆生,秦时已有,亦谓之‘佐书’,起于官狱事繁,用隶人以佐书之,故曰‘隶书’,取简易也。”其实,战国时期的玺印、货币、陶埴、铜器、刻石上也有打破篆書用笔和结构的简约文字,这可以看作是古隶的先导。1975年末,湖北云梦睡虎地战国秦墓中出土的1000余枚竹简,便是秦隶实物。它介乎篆隶之间,已经完全冲破了秦篆的约束,写来自然随意。特点是减少盘曲,字取横势,化繁为简,由圆渐方,篆势尚存,隶势渐显。四川青川县出土的战国木牍,其笔画、结体和用笔,也有上述特征和变化趋势,字形从狭长渐变为正方,个别字亦有蚕头磔尾的笔意,说明隶书在战国已有雏形。在战国和秦代早期的简帛书法中,有时还能见到部分篆体的痕迹,但总体已有破圆为方、破连为断以及由曲变直、由繁变简的特征。
2.两汉隶书
我们习惯地把这一时期隶书称为“汉隶”。广义地说,所有汉代的隶书都是汉隶,包括汉初的古隶、汉隶(狭义的汉隶)和八分书。狭义的汉隶是指西汉使用最广泛的隶书体,五凤元年(前57)简和定县汉简是其成熟的形态。汉隶的特征为:横向取势,突出横画,横平竖直,给人以雄放洒脱、浑厚深沉之感。汉隶的价值,不仅在形体上突破了“六书”的造字本意,更加实用,重要的是在书法艺术形式美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对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汉初制定的典章制度中,就规定以“八体书”(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书、隶书)作为应试内容,择优授予负责文书工作的“尚书”“史书令史”等职。而隶书又是考试重点,所以隶书得到了广泛推动和发展。清代王澍在《虚舟题跋》中说:“隶书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
(1)西汉时期:西汉初期,是隶书的蜕变期。存留作品大多见于铜器、石刻、砖瓦以及出土的竹简、木简。《杨量买山地记》《五凤二年刻石》《庶孝禹刻石》等西汉初期刻石,结构与简牍相近,已为隶体,但多数笔画无波磔。西汉初期继承秦制,其中包括文字制度,所以西汉初期的隶书与秦隶无太大的区别。其隶书犹有篆意,但方折已较为明显,有的字体已呈方形并出现逆入平出、蚕头雁尾和上挑的笔势。笔画的粗细变化也十分明显,形体质朴厚重。西汉末期,是隶书的定型成熟期。结体取横势,波挑定型,点画之间已能自如地表现后来隶书常见的俯仰呼应,风格端庄、整洁,脱离了此前的古朴稚拙。《菜子侯刻石》为西汉末期隶书的代表,纯朴自然,厚重高古,有荒疏简约之气。
(2)东汉时期:隶书发展到东汉已极为精熟完美。东汉隶书在秦隶和西汉隶书的基础之上进行改易,开始有意识地追求齐整和美观,篆意脱尽,波磔分明,结体扁方,严整精工。东汉是隶书的大盛时期,也是隶书发展的顶峰。《文心雕龙》说:“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这一时期纪功述德立碑之风极盛,民间书手大量涌现。东汉留存下来的碑碣数量很大,隶书风格丰富多彩,有的秀丽多姿,有的粗犷厚重,笔法多样。据不完全统计,东汉时期留存下来的碑刻有170余种,碑碣纷呈,美不胜收,千姿百态,蔚为大观,有大量高水平碑刻流传下来。其主要特征是法度精严,气魄雄伟,结体工稳,变化多姿。其既有《曹全碑》《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的工稳,也有《张迁碑》《衡方碑》《鲜于璜碑》《熹平石经》的古拙,更有《石门颂》《西狭颂》《郙阁颂》《杨淮表记》的奇肆。
3.清隶
清代是中国书法史上书道中兴的时代,更由于碑学盛行,书坛因而大变,局面一新。清代学者尤重汉隶的研究,如万授一的《分隶偶存》、桂馥的《说隶》、翁方纲的《两汉金石记》、顾炎武的《金石文字记》等,给清代隶书的繁荣昌盛提供了学理上的客观条件。擅长隶书的书家越来越多,成就也很突出,清代是隶书发展的集大成和总结期。清代书家在继承秦汉隶书传统的同时,融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甚至借用其他书体的一些笔法,各具面目,流派纷呈,名家辈出。邓石如,初名瑛,字石如,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虽出身寒门,于书法则独步于有清一代,其隶书字形偏长,敦厚沉雄,气息高古,穷极变化。朱彝尊,号竹垞,字锡鬯,浙江嘉兴人。擅长诗词,为“浙西词派”创始人。朱彝尊在清初以善隶书而著称,用笔流动飘逸,轻松舒展,方圆兼施,结体端庄俊美、疏宕雅致。王时敏,字逊之,号烟客、西庐老人等,江苏太仓人,入清未仕,专攻书画。其隶书,字体方整,结构谨严,开合有度,笔法古朴凝重,收笔处波挑极少,而束之方笔,既保留了汉隶的特色,又有唐隶的韵味。伊秉缓,字祖似,号墨卿、默庵,福建宁化人,被康有为誉为“集隶书之大成者”。其隶书得秦汉之遗法及颜鲁公楷法之厚重,用笔圆浑,雍容典雅,尤以大字隶书见长。金农,字寿门,号冬心,浙江杭州人。其隶书以齐头笔侧锋写成,类似刷漆,故曰“漆书”。笔画横粗竖细,结字以重为巧,高古稚拙。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其书以隶为主,将真、行、隶、篆熔于一炉,又参以画兰写竹笔意,自称“六分半书”。郑簠,字汝器,号谷口,江苏南京人。其隶书结字稍扁,结字以汉隶为基,间参草法,古拙奇绝,沉着虚灵。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恭寿,浙江杭州人。其隶书富有金石味,造型怪异,章法布白巧夺天工。赵之谦,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扌+为)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浙江绍兴人。其隶书笔法则在篆书与正书之间,中锋为主,兼用侧锋。行笔则寓圆于方,方圆结合,结体扁方,外紧内松,宽博自然,平整之中略取右倾之势,奇正相生。他们皆以学问为基,加之功力深厚、天资过人,在隶书创作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对现当代隶书创作也都产生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
三、现当代隶书的创作及其发展
考古中出土的大量碑刻摩崖、竹简帛书,丰富现当代书法家的取法对象,扩大了视野,可以临古人所未临,写古人所未写,创古人所未创。由于多元化的审美倾向、大量的考古发现以及各种新材料的运用,现当代隶书创作更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一是以汉隶为基,追求平正、工稳,得朴茂、雄伟之势。此类书家众多,代表人物如林散之,虽以草书名世,其隶书在20世纪书坛独树一帜,取法《礼器碑》《乙瑛碑》诸碑,谨守汉人格律,平正雅洁,拙朴硬朗。来楚生,得益于《乙瑛碑》《华山庙碑》《礼器碑》诸碑,兼容清隶笔法,追求古拙隽永,汉韵犹存。王遐举,长期钻研《张迁碑》《石门颂》《礼器碑》诸碑,追求隶书的动感和组合变化,兼有篆书的韵致,字形俊美,笔意深厚。
二是以简帛等为准,蒹融篆法、草法,并在民间残砖片瓦中汲取营养,表现自然、高古、率意、通畅之姿。此类风格隶书近些年发展较快:或是以行草笔法入隶,隶书为体,行草为用,行笔草化,用笔随意;或是以行草笔意融入隶书,线条丰富,节奏明快;或是碑中有简,简中有碑;或是碑中有篆;或是篆简相融,各有取舍,独具面目。
三是以清隶为师,张显个性语言,呈现自我风格,讲究线条变化及结构冲突,整体布置,妙趣横生。代表人物如赖少其,诗、书、画、印皆善,于书法尤其是隶书创作上更是独辟蹊径。其隶书用笔、结字主要得益于金冬心、邓石如、伊秉绶,兼具《好大王碑》《石门颂》《天发神谶碑》《泰山经石峪》和“二爨”的古拙奇肆,用笔老辣浑厚,结字古朴率意、天真烂漫。钱君訇,虽是篆刻名家,其隶书则深受赵之谦、金农等影响,追求质朴灵动、奔放开张。
四、当代隶书的创作及存在的问题
当代隶书在用笔上,更加讲究,更为丰富,包括起收、中侧、方圆、走向、俯仰、向背、转折、藏露、曲直、轻重、缓急等,皆富于变化。对于重复笔画,则进行笔画的高低倾斜、走向变化、粗细变化和间距远近等微妙处理,以避免机械和呆板。在用墨上,如宿墨、涨墨、枯墨的运用,使墨色变化更加丰富;在审美上,借鉴美术观点和现代书法意识,更加丰富了隶书的艺术语言和情感表达方式。
《浅谈隶书的传承、发展和创作》相关文档:
隶书创作谈10-31
隶书书法对联作品欣赏11-05
最新隶书书法作品11-06
隶书结构11-10
方字隶书书法11-17
高中书法课隶书教案11-18
中国好看的秦隶书法作品图片11-18
浅谈隶书的传承、发展和创作12-03
名家隶书毛笔书法作品欣赏12-05
书法隶书口诀浅解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