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一、原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通“已”,停止),则王(wàng,用作动词,指王天下,即用王道统一天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wàng,用作动词,指王天下,即用王道统一天下)矣?”
曰:“保(保全)民而王,莫之能御(抵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到……去)?’对曰:‘将以衅(血祭)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hú sù,恐惧颤抖的样子),若(像这样)无罪而就(接近,走向)死地。’对曰:‘然则(那么就)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替换)之。’不识(知道)有诸(兼词,之乎)?”
曰:“有之。”
曰:“是(这)心足以王(wàng)矣。百姓皆以王为爱(吝啬)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的确)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土地狭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意动,以……为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状语后置)。以小易大,彼恶(wū,怎么)知之?王若隐(哀怜)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区别)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应当)乎百姓之(取独)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曰:“无伤(妨碍)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厨房)也。”
王说(通“悦”,高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cǔn)度(揣测)之。’——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指孟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心动的样子)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报告)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古代三十斤为一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眼力)足以察秋毫之末(鸟兽秋天生出的绒毛的尖端,喻极细小的东西。),而不见舆薪(一车薪柴)。’则王许(相信,赞同)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推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被)保,为不用恩(恩德)焉。故王之不王(wàng,用作动词,指王天下,即用王道统一天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区别)?”
曰:“挟太山以超(跳过)北海,语(对……说)人曰:‘我不能。’是诚(真的)不能也。为长者折枝(通“肢”,指弯腰鞠躬),语(对……说)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形容词作动词,尊敬)吾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以及人之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吾幼(形容词作名词,幼儿),以及人之幼(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天下可运(运转)于掌。《诗》云:‘刑(通“型”,这里作动词用,指以身作则,为他人示范)于寡妻(国君的正妻),至于兄弟,以御(治理)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大大超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名作动,用秤称重),然后知轻重;度(用尺量),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思量)之!
“抑(还是)王兴甲兵,危(使……受到危害)士臣,构怨(结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香甜的食物)不足于口与?轻暖(形作名,轻柔暖和的衣裘)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pián bì国王宠爱的近侍)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难道)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开辟)土地,朝(使……朝拜)秦楚,莅(居高临下,统治)中国而抚(安抚,使……归顺)四夷也。以(凭借)若(你)所为,求若(你)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恐怕)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凑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兼词,何不)亦反(通“返”,回、归)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通“途”,道路),天下之欲疾(憎恨)其君者皆欲赴愬(通“诉”,控诉、控告)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思想混乱不清),不能进(前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纵逸放荡)辟邪(行为不轨)侈(纵逸放荡),无不为已(通“矣”,表确定语气)。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通“网”,用作动词)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规定)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xù,养活)妻子,乐岁(丰收的年头)终(一年)身饱,凶年(饥荒的年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到)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容易)。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足),奚(何)暇(空闲时间)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穿)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重视,谨慎地对待)庠序之教,申(反复教导)之以孝悌之义,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二、实词、句型
(一)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通“已”,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3.王说(通“悦”,高兴)
4.为长者折枝(通“肢”,肢体)
5.刑于寡妻(通“型”,作榜样)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7.盍亦反其本矣(通“返”,回、归)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通“途”,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通“诉”,控诉、控告)
10.是罔民也(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12.放辟邪侈,无不为已(通“矣”,表确定语气)
(二)古今异义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古义:用来推及到 今义:表示在时间、范围上的延伸
2.至于兄弟
古义:推广到 今义:表示对事物进行补充说明或处理
3.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老婆
4.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古义:指中原一带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5.然后从而刑之
古义:接着就 今义: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
(三)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使动,使......听到)
2.无以,则王乎(名作动,行王道,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意动,对......感到奇怪)
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6.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7.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8.刑于寡妻(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10.轻暖不足于体与(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11.危士臣(使动,使......受到危害)
12.朝秦楚(使动,使......来朝见)
1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14.寡固不可以敌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15.弱固不可以敌强(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6.然后从而刑之(名词作动词,处罚)
17.是罔民也(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8.树之以桑(名词作动词,种)
19.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谨慎从事,重视)
20.权,然后知轻重(名作动,用秤称重)
21.度,然后知长短(名作动,用尺量)
(四)一词多义
1.道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
(2)唯恐道途显晦(道路)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4)道芷阳间行(取道)
(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
3.舍
(1)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
(2)舍之!吾不忍其觳觫(释放)
(3)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停止)
(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居住)
(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舍弃,放弃)
3.诚
(1)诚有百姓者(的确)
(2)是诚何心也(真的)
(3)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
(4)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5)是罔民也
2.被动句
(1)百姓之不见保
3.省略句
(1)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
(2)将以(之)衅钟
(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4)及(其)陷于罪
(5)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
4.宾语前置句
(1)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臣未闻之也”,之,代词
(2)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莫能御之也”,之,代词
(3)何由知吾可也: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由何知吾可也”
(4)牛何之: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牛之何”,此处之是动词,去、往
(5)然则一羽之不举: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举一羽”,之,起提宾作用
(6)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也”,之,起提宾作用
(7)舆薪之不见: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见舆薪”,之,起提宾作用
(8)何以异: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以何异”
(9)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未有也”,之,起提宾作用
5.状语后置句
(1)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
(2)构怨于诸侯:即“于诸侯构怨”
(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即“皆欲于王之朝立”
(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即“而以羊易之”
(5)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
6.主谓倒置句
(1)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
三、翻译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齐宣王)说:“德行怎么样,才可以称王呢?”
(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保全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从哪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那么既然这样,(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一头牛)。(但是)诚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因为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
(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因为)吝啬钱财才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和王道仁政合拍的原因,是什么呢?”
(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
(齐宣王)说:“不相信。”
(孟子说:)“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礼,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礼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
还是说(大王)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美女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大臣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提供给大王,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却要抓鱼一样。”
齐宣王说:“真的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
(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明确的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一试。”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6.《齐桓晋文之事》原文 实词、句型 翻译》相关文档:
部编版上下册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