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舆情安全应急预案

时间:23-11-02 网友

学校舆情安全应急预案

为维护教育良好形象,提升学校应对舆情安全问题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影响和减少损失,根据舆情应对工作特点和规律,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机构组成及主要职责

(一) 学校舆情监测及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日常工作机构,一般设在学校办公室,分管负责人兼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人为宣传员,各中层机构负责人、级部主任、班主任、教师代表、学生干部、部分家长和社区代表等为办公室日常监测员。

(二) 主要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领导日常舆情监测,渗透到各个领域,关注网络、微信群、朋友圈内,老师、学生、家长的动态,网格全覆盖,定期分析研判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防控措施,明确各处室职责和指令信号,建立迅速反应机制。舆情爆发时全力组织危机公关。

2.宣传员职责:按照程序和宣传纪律对外宣传报道内容,向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加强网络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置不良信息,严格新闻釆访和报道程序,不得擅自接受新闻媒体釆访。

3.监测员职责: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政策、学校文件和会议精神,与学校决策保持髙度一致,下沉到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中,听民声解民意,纾困解忧,引导舆论,发现不良言论及时向学校报告。

二、突发校园舆情分类

引发校园舆情的突发事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方面及师德师风和贪腐案件,如散布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错误言论、师生之间的男女关系事件、专业调整和招生考试中的暗箱操作事件、学术不端事件、基础建设和采购招标中的贪腐案件等。

2.校园公共卫生事件,如食物中毒事件、校舍装修污染事件、传染性疫情事件、军训死亡事件等。

3.校园公共安全事件,如校园内的交通事故、实验室和宿舍火灾事件、建筑和实验设备的安全事故、文娱活动中的踩踏事件、校园暴力和伤人事件、性骚扰事件,财物失窃案件、投毒事件、传销和不法组织入侵事件等。

4.学校发布相关政策或处理决定引发的各种舆论事件,如招生分班、校服订制、教辅资料、综合素质评价、考试作业管理、课后延时服务等。

5.学校受到自然灾害,如暴雨引起“看海”事件。

6.学生或教职工因人际交往不适、学业或情感受挫、身体疾病或抑郁症引发的自杀、自残和杀人等极端事件。

三、校园舆情应对措施

校园舆情的生命周期分为潜优期、成长期、爆发期和衰退期,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一) 潜伏期的预防措施

1.当舆情处于潜优期时,校园突发事件还没有引起广泛关注,这个时候无论在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上都很难发现相关的舆情。学校平时应该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

2.学校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不能缺位、不能流于形式,应鼓励学生和教职工平时将学校正面的、有趣的新闻推送到官方微博和微信上,提高学校在新媒体上的影响力。

3.构建校园网络互动新格局,认真对待每位教职工、学生和家长的诉求。

4.学校制定重大政策时,要注意倾听各方的意见,出台政策时要准确解读,执行政策时要重视师生的反馈情况。

5.学校要重视新闻宣传和舆情回应,把各部门宣传工作和业务工作同时部署、落实和考核。

6.学校平时不仅要保持与传统媒体的良好关系,还要处理好与学生意见、学校的贴吧等关系,重视他们的作用。

(二) 成长期的介入措施

当舆情在微博、微信和论坛上开始传播时,舆情就进入了成长期。成长期有长有短。如果学校方面没有在第一时间对舆情进行响应或响应比较模糊,舆情在新媒体的影响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此时学校应积极应对舆情变化,建立正确的舆论引导。

1.应在一小时之内将事件原由、谁来处理、能否管控、能否引发次生舆情等关键信息报送至上级教育管理部门。

2.建立健全应对舆情的工作预案和应对机制,提升新媒体下舆情危机的化解能力。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对舆情的政治敏锐性,自觉培养适应网络监督下开展工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信员,借助相关部门的专业舆情管理系统、借助新闻媒体各条战线的记者们,建立协同工作的舆情监控体系。一旦有突发事件能迅速反应,研究判断舆情。

4.回应舆情时,要把握时机和方式,可以选择新媒体作为信息发布的主渠道,同时注意信息公开的量,以抓住人心、纠正错误的舆论导向和平息舆论风波为主要目标。

5.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设置新话题,转移舆论焦点、分散视线和冷却舆情热度。

6.应积极查明舆情反映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

(三) 爆发期的危机公关

当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开始纷纷报道和讨论学校突发事件的时候,学校就直接面对舆论的压力,需要进行危机公关。

1.在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利用主流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出正面的声音。

2.把握学校官方信息发布的最佳时机,使官方发言成为媒体报道的标题。在接受釆访时,积极为媒体和记者着想,设置媒体报道议程,引导媒体的关注点和报道框架,通过提供正面的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实现危机公关。媒体报道后,收集媒体报道效果,及时进行总结。

3.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具有策略性,即:坦率、主动、准确和简洁,快讲事实,重讲态度,慎讲原因,诚讲措施,续讲结果,口径保持一致,形成通稿。对公众的提问有问必答但可以有所保留,尽量用真诚取信公众。如果学校有关部门在工作中确实存在失误,要敢于承认错误并诚恳地道歉,弥补学校在危机中的不良形象。

(四) 应对注意事项

1.从事故发生到处理事件的整个过程,必须保持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解释此次事故的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处理过程。领导小组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舆情安全防范、处理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应急任务。

2.发现学校出现舆情恶意攻击,立刻确定该攻击来自校内还是校外;受攻击的内容有哪些;影响范围有多大。并迅速推断出此次攻击的最坏结果,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切断校园网的服务器及公网的网络连接,以保护重要数据及信息。

3.确保校园信息安全为首要任务:迅速发出紧急警报,所有相关成员集中进行事故分析,确定处理方案。

4.从事故发生到处理的整个过程,必须及时向领导小组组长及相关职能部门汇报,听从安排,注意做好保密工作。

5.事后迅速查清事件发生原因,查明责任人,并报领导小组根据责任情况进行处理。

6.在应急行动中,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指挥畅通和各项工作的落实。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7.针对此次事故,进一步确定相关安全措施、总结经验,加强防范。

四、舆情管控流程

(一) 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主要针对网站、网站论坛、BBS等网上舆论,使用网络舆情监测软件,设置关键词,例如敏感词,及早发现,提前应对。

(二) 舆情研判预警

对技术和人工监测捕捉到的舆情可能带来的影响、风险和舆情的趋势与走向、舆情引导策略作出判断,并对风险较高的舆情如何进行引导和应用提出对策与建议。

(三) 舆情信息上报

对于有风险、影响范围大、可能升级、可能恶化的网络或社会舆情,应及时上报学校领导或上级管理部门,以便及时釆取有效的引导措施。

五、实施与发布

本预案由学校制定与发布,由学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学校舆情安全应急预案-准编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学校舆情安全应急预案》相关文档:

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应对和引导涉警舆情的思考10-28

涉警网络负面舆情存在的问题与处置探讨10-28

关于舆情监测工作心得体会精选优秀范文合集12-26

幼儿园舆情处理培训心得体会12-26

舆情信息培训心得体会12-26

网络舆情工作总结12-26

教育舆情培训心得体会12-26

应对网络舆情思考心得体会12-26

舆情管理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12-26

舆情培训心得体会12-26

下载文档

微信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