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见宋刻馆本《十七帖》善本二种

时间:23-10-06 网友

新见宋刻馆本《十七帖》善本二种

田振宇

【摘 要】王羲之草书《十七帖》,取王羲之的二十九则书札一主要为致友人耍.抚一汇集而成,为唐贞观时弘文馆臣解无畏奉敕摹勒、褚遂良校定,以首帖《郗司马帖》第一句一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一中的一十七一为名,

【期刊名称】《紫禁城》

【年(卷),期】2017(000)003

【总页数】12页(P148-159)

【关键词】《十七帖》;善本;王羲之;宋;褚遂良;司马;草书

【作 者】田振宇

【作者单位】上海书法家协会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J292.34

自由学者,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历代碑刻法帖的研究。发表有《赵孟頫跋〈吴静心本定武兰亭〉辨伪》等文章

王羲之草书《十七帖》,取王羲之的二十九则书札(主要为致友人周抚)汇集而成,为唐贞观时弘文馆臣解无畏奉敕摹勒、褚遂良校定,以首帖《郗司马帖》第一句「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中的「十七」为名,是后人取法王羲之草书的重要范本,目前传世最早的拓本为宋翻刻本。与另一件王羲之著名书迹《兰亭序》相似,《十七帖》也有多种版本系统,依前人所分,大体不出弘文馆本、唐人临硬黄本、河南本、贺知章本几个系统。弘文馆本因卷末有草书「敕」字又称「敕字本」。而唐人临硬黄本,是唐代临摹弘文馆本的墨迹,传至宋时为魏泰家藏,至明代则有多种刻本流传。河南本因石出河南而得名,帖石高度超过一般《十七帖》,单行字数也更多,张伯英认为是宋《太清楼帖》所刻。贺知章本则散见于《淳化阁帖》中,因传《阁帖》所采底本是出于贺知章所摹而获名。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版本,多出于后人附会伪托,艺术与版本的价值有限。其中,出自弘文馆本系统的《十七帖》最能代表王羲之草书的雄健灵动,尤其刻工精善的宋拓本,更能传达真迹的本来面目,故而历来备受肯定和推崇。此前属于此系并见于出版物的宋拓善本有如下数种:

上海图书馆藏张正蒙跋本(或称小来禽馆本、铜山张氏本)、开封博物馆藏冯铨本(或称快雪堂本、明库本、潢川吴氏本)、香港中文大学藏孔氏岳雪楼本、三井家族藏本、安思远藏文徵明硃释本(或称蒋伯宣本、安思远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上野本(或称姜宸英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王文治快雨堂本、东京清雅堂藏文徵明本(或称铃木云洞本)、上海图书馆藏明吴继仕跋本、东京书道博物馆藏王穉登本。

而这十种中,文徵明硃释本、上野本、王文治本、清雅堂本,特别是吴继仕跋本的重新发现,确定了此五种善本都拓自同一套帖版,而拓制时间存在先 后差异,除清雅堂本限于印本未够清晰,无法辨别石泐石花等特征,其他几本都能找到相同的断裂、泐损、石筋、擦痕、镵痕等证据。(仲威《〈十七帖〉善本重现的意外收获》,《书法丛刊》,二〇一四年第六期;仲威《碑帖鉴定要解》,上海书画出版社,二〇一五年八月)

近日,故宫出版社发行了《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全集》,其中收录了各大博物馆、机构所藏二王书迹拓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系首次面世。披览其间,见第十六卷中收录的故宫博物院藏两种《十七帖》与传世数种宋拓善本特征一致,可谓丰富了名帖善拓的存世数目。

第一种题为「故宫博物院藏南宋拓王羲之十七帖」,关于此本概况,转引书后的简介:「《十七帖》,王羲之书,南宋拓本。此拓本(文物号:新〇〇〇七一四六七)墨纸尺寸:纵二十三点九厘米,横九点六厘米。」帖中收藏印有「乾隆御览之宝」、「懋勤殿鉴定章」、「青笠绿蓑斋藏」、「清暇斋藏」、「淞州藏书」。其中「青笠绿蓑斋藏」、「淞州藏书」是清代谢淞州的印记。谢淞州,字沧湄,号林村,长洲布衣,清初收藏家。雍正初年受命鉴别内府收藏,借机以所画山水进呈,得蒙嘉奖。而此本《十七帖》正是经过谢氏鉴定的清内府收藏之一。

帖后还有一九四〇年张伯英一跋:

黄长睿云十七帖右军书中之龙,先唐石刻有二,不失笔法,余不足观。二谓弘文馆本、僧智辨本也。智辨本不曾见,疑已失传。馆之子孙遍天下,独不克肖其祖,惟清内府所存馆本完、缺各一,世罕其匹。完者吴匏庵藏,拓极精。此载秘殿珠林,缺十行及文皇敕书,展视具有灵气,一切印本题咏累累者皆可一洗空之。庚辰仲夏廿有六日铜山张伯英获观。

张伯英题跋提到的吴宽(匏庵)藏本就是今日上海图书馆藏张正蒙跋本(或称小来禽馆本、铜山张氏本),此本也曾经被张伯英收藏,极受珍视,与自藏王羲之《此事帖》唐摹本以「右军书范」为名合印一册。从题跋内容看,张伯英认为清宫内府所藏的这两本宋拓《十七帖》同为传世最佳版本,区别只在一完整(上海图书馆藏张正蒙跋本)一残缺(故宫博物院藏南宋拓本)。今故宫残本披露,从点画位置到帖版裂纹,正印证张氏所言。帖内不仅有缺失,各帖次序也存在前后颠倒的情况。上图本(张正蒙跋本)素以古朴混穆而被誉为存世十七帖之冠,甚至有以为唐拓者,今故宫本发表,可谓孤本不孤,墨林又添至宝。

另一本题为「明拓宸翰阁十七帖」,转引简介:「《十七帖》,王羲之书,明拓本(文物号:新〇〇一一一八〇八)。墨纸尺寸:纵二十五点四厘米,横十七点一厘米。」帖中未见题跋,仅有一枚收藏印「吴氏养庵所藏」。未详何人,待有识者教正。

对比单字、行款、石泐等特征后,发现此贴与文徵明硃释本、上野本、吴继仕跋本、王文治快雨堂本等完全相同,可认定出于一石。此系十七帖的主要特征为:《服食帖》一石损泐一角,失去第二行首「比之」二字。文徵明硃释本、王文治本此处都有同样泐损。上野本泐处以墨涂后再填描出字,但技法不高,字形丑拙。吴继仕跋本虽无填描,但用别本中同样位置的部分整行替换,然而仍可见到部分原有泐痕。对照清晰印本,各本此处的泐痕形状完全一致。这一套帖版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重要特征,那就是王壮弘先生在《崇善楼笔记》中

「宋拓十七帖(麻布纹纸拓)」(此即吴继仕跋本)条中所提到的:「草书边似有正书释文,虽已磨去,首数页尚能依稀辨之。」具体来说,就是从首行《郗司马帖》开始至《七十帖》第四行止,每字右侧残留有释文痕迹。存释文的帖,相当于一石的长度。因为其他帖石无此镵磨痕,推测刻制释文及镵磨可能与刻帖同时发生,已先刻完一块,旋即不知何故被镵去,导致前后帖石不一。这镵磨遗留的痕迹成为辨别这套帖石所拓拓本的关键证据。(仲威《〈十七帖〉善本重现的意外收获》)

以上两个重要特征,在明拓《宸翰阁十七帖》中都丝毫无差,甚至连未镵尽的小字也依稀可辨,如《逸民帖》中「吾为逸民之怀久矣」的「怀」,《瞻近帖》中「想必果言」的「言」等,甚至较别本更为清晰。另外,《远宦帖》第三行首字「子」开始到第四行末「笃」,吴继仕跋本、上野本、王文治本都有斜纵贯裂痕,而文徴明硃释本与《宸翰阁十七帖》没有,可证此两本的拓制时代要早于另三本。而《宸翰阁十七帖》的特殊处在于,相对其他本此帖拓墨极为厚重,与很多明代刻帖的拓法相类,这可能也是故宫专家将其定为明拓的原因。将这一系列的几本并几而置,几乎每本拓法纸墨都不相同,文徵明硃释本墨浓而不重,拓工稍逊;吴继仕跋本和上野本都用所谓隔麻纸作蝉翼精拓,吴本石面信息纤毫毕现,上野本墨稍重,后来多经填描,两本当为同时同批所拓;王文治本重墨,拓极精,墨很匀而不浓黑,与新见《宸翰阁十七帖》又不相同。纸墨的差异,导致各本面目各异,而损泐等主要特征都大体一致,诚如仲威所言,纸墨拓法对于碑帖拓本最后呈现的状况影响很大,有时可能对年代鉴定产生左右,这也是碑帖鉴定的特殊难处。

而这一系的宋代原帖石版尚有存于天壤者,笔者曾有幸亲见一块,存《知足下帖》、《瞻近帖》、《天鼠膏帖》、《朱处仁》全帖及《七十帖》的前半,是全帖的第二石,以此推算,全帖完整当有七块。虽经岁月已磨损破坏严重,然而通过辨认石筋泐痕,仍能确定是宋刻原版,从这套帖石中拓制的拓本占去存世馆本十七帖宋拓善本的近半数,因此宋刻帖石虽不完整,也弥足珍贵。(帖石已发表于《湖上》第三期「金石专辑」)

《新见宋刻馆本《十七帖》善本二种》相关文档:

新见宋刻馆本《十七帖》善本二种10-0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