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与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作者:刘 冰
来源:《科学与管理》2010年第03期
摘的要:本文以中国实际为例,对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现状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劳动力流动、企业区位选择与产业聚集,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增长效应,劳动力流动对我国区域差距的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就业效应,劳动力流动的收入回流及价格区域传递效应等五个方面得出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经验性结论,从而对我国未来劳动力流动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就推动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差距 就业
现代增长理论的出发点——新古典增长模型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的源头不外是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加以及技术的进步,而这其中又以人的因素为首,在增长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增长动力本质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各地区初始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均物质资本存量比例的不一致,导致了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不一致,形成地区性收入差距;而收入差距的扩大又加剧了人力资本的流动,由低收入地区流向高收入地区,进一步促进了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因此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就从分析我国人口和劳动力流动及区域经济增长的现状入手,通过实证分析探索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对推动劳动力流动的发展战略提出建议。
1、我国人口与劳动力流动的现状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显现,从原来的隐性失业转变为显性剩余。但当时区域间人口及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受到两重障碍的阻挡:一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增长模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较弱;二是计划配置劳动力的体制为劳动力在产业间和区域间的转移设置了牢固的樊篱[1]。寻求出路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借改革开放之初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供应不足的状况,办起了乡镇企业,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就地流动与转移,也就是所谓的“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乡镇企业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或服务,同时经营自己在农村的土地,形成了所谓“亦工亦农”的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特有现象。随着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造成了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从1984年国家放宽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的政策后,由于劳动力区域流动“推力”与“拉力”的共同作用,导致我国区域流动的人口达到3058万人,其中有1300万人从农村流向城市。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我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阶段,农村劳动力区域流动的数量以每年1000多万的速度递增。到1995年,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规模已接近5000万人,占到农村劳动力14%的水平,其中约有2000万人是跨省流动。形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从中西部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与流动阶段。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显示,跨省及本省跨县市流动人口的数量已经达到7875.65万人的规模。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及农业部等部门的统计,2002年农村劳动力的区域流动规模已经达到约9460万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具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2、我国人口与劳动力流动的特征
根据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分析相关统计年鉴的数据我们可以逐步揭示了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一些特征:
首先,劳动力流动的数量快速增长。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户口在外地的人口数仅为657.5万人的规模,到2002年已达9460万人的规模,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劳动力流动的区域流向特征。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出的主要动机是区域之间的经济收入差异,那么,经济较发达与收入水平较高的城市与沿海发达地区,则是农村劳动力流入的主要区域。
第三,人口与劳动力流动的距离特征及运输特征。从流动人口省内与跨省份流动的方向看,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东部以北京、江浙沪、广东为主的三个核心劳动力流入区,西部以四川、云南、新疆为主的力次级流入区。以这些核心劳动力流入区为中心,逐渐吸引了距离临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而铁路运输的低成本性,也成为劳动力运输的主要方式。
第四,劳动力流动的外出方式特征。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用工信息的缺乏及农村劳动力掌握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不足等原因,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外出仍具有典型的“网络”效应,即通过亲缘、地缘关系而形成的劳动力流动链条效应非常明显。
《我国人口与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相关文档:
区域经济增长和劳动力流动的关系探讨09-22
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应用分析09-22
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09-22
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09-22
人口流动与我国经济区域经济增长09-22
《工商局经济增长恳谈会的讲话》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