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

时间:23-09-22 网友

《今本竹书纪年》年代研究

  摘 要:

  本文主要是通过依据《今本竹书纪年》一书关于夏商周帝王纪年和干支的研究,重新确立五帝时代和夏商西周各帝王的具体在位年数和各代的历史年份,从而建立中国夏商周历史的确切年代体系。中国文明的确立据此可以具体追溯到公元前25世纪,中国东周以前的古代历史大致分为:远古时期----五帝时代(B.C2404—B.C1990)--夏(B.C1989—B.C1559)-殷商(B.C1558—B.C1051)-西周(B.C1050—B.C771)。同时也体现<今本竹书纪年〉在年代上的可靠性。 

研究过程同时也发现了《今本竹书纪年》在纪年体例上的一大不为人知的编年纪史特点:国丧期不列入帝王纪年。初步探明了《今本竹书纪年》年代混乱的历史渊源。

关键词:

纪年 干支 帝王纪年 公元纪年 即位称元 因其元年 国丧期

一.总 论

“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然而真正有公认的传世文献支持的“信史”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从此上溯的历史是模糊不清的。在司马迁的《史记·三代世表》中,仅记录了夏商周各王的名字,而没有具体在位的年代,这种状况被称为“有世无年”,成为中华文明史的一大缺陷。” 中国古代文明是世界人类历史上少数的独立起源并延续发展的古代文明之一,绵延流传数千年之久,从没有中断,这在世界上是极其罕见的。其实现代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资料证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始年代比过去估计的年代要早得多。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两千余年未建立起年代学标尺,这就向炎黄子孙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填补这一段空白,完善这一年代学标尺。

中国夏商周时期的年代历史问题一直没有真正的理清过,虽然“夏商周断代工程”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于1996年5月16日正式启动,到2000年9月15日通过国家验收。”但是工程的“多学科研究的结果”也是有很多年代未定,存疑颇多,值得商榷。重新构建中国先秦历史的年代框架,对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中华文明的起源的探索和研究。中国的夏商周三代历史书籍资料主要是《史记》《竹书纪年》《春秋》《左传》《尚书》《逸周书》《国语》《战国策》以及先秦诸子等,但是作为正史之首的《史记》,在先秦历史年代上特别是五帝和夏商西周历史错讹很多,不足为据。其他的历史资料,对于中国三代历史的记载之时只言片语,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有《今本竹书纪年》 在年代体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经过笔者潜心数年的悉心研究发现:

《今本竹书纪年》在年代的记载是一个完整严密的年代系统,十分可靠的.

本文主要是以王国维先生的《今本竹书纪年疏正》为蓝本,结合《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史记》《左传》《逸周书》等书,建立中国夏商周历史的确切年代体系。

二.干支纪年的历史探源

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由于天干地支的数量不等,因此天干地支的结合纪年搭配会出现60种不同的组合,以及每60年会出现一个重复循环。如果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相结合,这样就不会出现年代错误,因为这种复合纪年所对应的年份坐标是唯一的,不仅可以确定具体的年份,而且可以前后互证。因此二者的互相结合的纪年方法在纪年上有着不可估量的决定性年代标定意义。

中国古代纪年方法在汉武帝以前主要是使用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当时的干支 主要是用在天文观测,历法和年岁的命名上。当时使用的岁星体系和现在的干支体系存在着如下对应关系:

天干: 地支

甲:焉逢 子:困敦

乙:端蒙 丑:赤奋若

丙:游兆 寅:摄提格

丁:强梧 卯:单阏

戊:徒维 辰:执徐

己; 祝犁 巳:大荒落

庚:商横 午:敦牂

辛; 昭阳 未; 协洽

壬:横艾 申; 涒滩

癸:尚章 酉:作噩

戌:阉茂

亥:大渊献

根据《史记》《汉书》记载,中国使用这一套和干支相对应的年岁记载方法,可以上溯到五帝时代的帝颛顼时期,干支纪年在中国存在的历史是久远的。因此《今本竹书纪年》关于干支纪年的记载是可信的,并不是后人的托伪之作。中国的历史一向有“重始”的传统,“必慎始初” 因此在每个帝王即位的元年或者诸侯晋升为天子(商汤伐夏桀,周武王伐商纣)的第一年,都会采用帝王纪年和年岁干支相结合的方法,这一点在<今本竹书纪年>中得到很好的体现,除了黄帝,帝颛顼,帝喾和帝挚外,除了极个别的西周一两个帝王外,其他均有元年纪年和其对应干支,有的也会在帝王纪年中穿插几个干支,因此笔者对于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年代就是结合根据帝王纪年和干支命岁的方法确立的。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根据帝王纪年及其对应的干支来确定该帝王在位前后的若干年的每一年对应的干支,然后再与其前后两个帝王元年的干支相对照,并进行互相验证再确定每个帝王前后的若干年及其对应的干支后,根据《竹书纪年》的相关记录和干支推算来核对验证各帝王在位具体年数,然后将对应的公元纪年与帝王纪年和干支相对照,以此来确定夏商周三代的具体年代。为了保证年代的可靠性和连续性,本文主要是从有确切纪年的共和元年逐步上溯到 夏商周各代。

三.西周年代的确定

西周年代的确定主要以“周宣王元年甲戌”,“共和执政元年”和“周厉王元年戊申”为三大基点。

根据《今本竹书纪年》记载:

周厉王元年戊申 

厉王十二年国人暴动,周厉王奔彘,

厉王十三年共和执政,

厉王二十六年驾崩,周定公和召穆公立太子静为王,

次年周宣王正式即位称元,周宣王“元年甲戌春正月,王即位,周定公,召穆公辅政”

由上述记载的干支纪年顺序,可以确定周厉王在位各年对应的干支,然后再根据公元纪年确定周厉王在位的具体年份。

根据干支纪年顺序:

周厉王 元年 戊申 

二年己酉

三年庚戌

四年辛亥

五年壬子

六年癸丑

七年甲寅

八年乙卯

九年丙辰

十年丁巳

十一年戊午

十二年己未

十三年庚申 共和执政元年 B.C841年

十四年辛酉

十五年壬戌

十六年癸亥

十七年甲子

十八年乙丑

十九年丙寅

二十年丁卯

二十一年戊辰

二十二年己巳

二十三年庚午

二十四年辛未

二十五年壬申

二十六年癸酉 

周宣王 元年 甲戌 B.C827年 

根据《国学网》国学工具-中国历代帝王纪年表:

周共和元年B.C841年对应的干支是庚申;

周宣王元年B.C827年对应的干支是甲戌;

可见<今本竹书纪年>关于此二年的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时间记载以及和公元纪年的对照是正确的。以此为基础而建立的年代研究应该是可信的。由此可确定:

周厉王在位具体年数:B.C853年—B.C828年

周厉王十三年为共和执政元年,厉王二十六年亦即共和执政十四年。确定周厉王在位年数后,然后依此为基准,采用逆向逐年推移计算出每年对应的干支,然后结合帝王纪年及其元年对应的干支上溯,互证《今本竹书纪年》年代干支的记载是否对应相合,然后再根据公元纪年的转换确定该帝王在《竹书纪年》的在位的具体时间。

周厉王前为其父周夷王,根据《竹书纪年》,周夷王元年为庚子,周厉王元年为戊申,根据干支纪年相推,结果如下;

庚子 周夷王元年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周厉王元年 B.C 853年

根据推断,上述结果与《今本竹书纪年》关于周夷王在位时间是吻合的,

周夷王在位8年,亦即B.C861年---B.C854年;

周夷王之前为其叔父周孝王,周孝王元年为辛卯,周夷王元年为庚子,根据干支顺序相推,互相验证,结果如下:

辛卯 周孝王元年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周夷王元年

《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在位九年,与此相吻合。

周孝王在位B.C870年—B.C862年

依此类推:

周懿王 元年丙寅---二十五年庚寅 B.C 895年--- B.C 871年

周共王 元年甲寅---十二年乙丑 B.C 907年--- B.C 896年;

周穆王 元年己未—五十五年癸丑 B.C 962年--- B.C 908年

周昭王 元年庚子---十九年戊午 B.C 981年—B.C 963年

周康王 元年甲戌---二十六年己亥 B.C 1007年—B.C 982年

周成王 元年丁酉—三十七年癸酉 B.C 1044年---B.C 1008年

周武王 十二年辛卯---十七年丙申 B.C 1050年—B.C 1045年

上述年代估计大家怀疑的主要是周武王和成康在位年数。

根据《今本竹书纪年》:

周武王于帝纣“五十一年冬十一月戊子,周师渡孟津而还”

“五十二年庚寅,周师伐殷”

周武王十二年辛卯“王帅西夷诸侯伐殷,败之于牧野”通过牧野大战伐纣成功,当年正式即位为天子,之前的周武王的纪年,只能是作为商的地方一个诸侯而已,《今本竹书纪年》采取“因其元年”的方法,这在先前的商汤革命也是如此。

关于成康二王在位时间

《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有人会认为成康在为总年数不会超过四十余年,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周成王刚即位之时,天下未定,纣子武庚和三监,淮夷,奄,荆蛮,北唐等是经过周公旦和周成王的大力征伐后才得以平定的,所以在周成王即位初期是不可能“刑错不用”,但是“成康盛世”是四十余年,也是此言不虚。根据《今本竹书纪年》记载,详细如下:

周成王元年丁酉春正月,王即位,命冢宰周文公总百官。庚午,周公诰诸侯于皇门。夏六月,葬周武王于毕。秋,周成王加元服。武庚以殷叛。周文公出居于东。

周成王二年

奄人、徐人及淮夷入于邶以叛。秋,大雷电以风,周成王逆周文公于郊。遂伐殷。

周成王三年 

周成王师灭殷,杀武庚禄父。迁殷民于卫。遂伐奄。灭蒲始。

周成王四年 

春正月,初朝于庙。夏四月,初尝麦。周成王师伐淮夷,遂入奄。

周成王五年 

春正月,周成王在奄,迁其君于蒲姑。夏五月,周成王至自奄。迁殷民于洛邑。遂营成周。

周成王六年 

大搜于岐阳。

周成王七年 

周公复政于周成王。春二月,周成王如丰。三月,召康公如洛度邑。。甲子,周文公诰多士于成周,遂城东都。周成王如东都,诸侯来朝。冬,周成王归自东都。立高圉庙。

周成王八年 

春正月,周成王初莅阼亲政。命鲁侯禽父、齐侯伋迁庶殷于鲁。作“象舞”。 冬十月,周成王师灭唐,迁其民于杜。

周成王九年 

春正月,周成王有事于太庙,初用“勺”。 肃慎氏来朝,周成王使荣伯锡肃慎氏命。

周成王十年 

周成王命唐叔虞为唐侯。越裳氏来朝。周文公出居于丰。

周成王十一年 

春正月,周成王如丰。唐叔燮献嘉禾,周成王命唐叔归禾于周文公。周成王命周平公治东都。约案:周平公即君陈,周公之子,伯禽之弟。

周成王十二年 

周成王师、燕师城韩,周成王锡韩侯命。

周成王十三年 

周成王师会齐侯、鲁侯伐戎。夏六月,鲁大禘于周公庙。

周成王十四年 

秦师围曲城,克之。冬,洛邑告成。

周成王十八年 

春正月,周成王如洛邑定鼎。周武王没,周成王少,周公旦摄政七年。制礼作乐,神鸟凤皇见,蓂荚生,乃与周成王观于河、洛,沈璧。礼毕,周成王退俟。至于日昃,荣光并出幕河,青云浮至,青龙临坛,衔玄甲之图,坐之而去。礼于洛,亦如之。玄龟青龙苍光止于坛,背甲刻书,赤文成字,周公援笔以世文写之。书成文消,龟随甲而去。其言自周公讫于秦、汉盛衰之符。麒麟游苑,凤皇翔庭,周成王援琴而歌曰:“ 凤皇翔兮于紫庭,余何德兮以感灵,赖先王兮恩泽臻,于胥乐兮民以宁。”

周成王十九年 

周成王巡狩,侯、甸、方岳,召康公从。归于宗周,遂正百官。黜丰侯。

周成王二十一年 

除治象。周文公薨于丰。

周成王二十二年 

葬周文公(周公旦)于毕。

周成王二十四年 

于越来宾。

周成王二十五年 

周成王大会诸侯于东都,四夷来宾。冬十月,归自东都,大事于太庙。

周成王三十年 

离戎来宾。约案:离戎,骊山之戎也,为林氏所伐,告于周成王。

周成王三十三年 

周成王游于卷阿,召康公从。归于宗周。命世子钊如房逆女,房伯祈归女于宗周。

周成王三十四年 

雨金于咸阳。约案:咸阳天雨金,三年,国有大丧。

周成王三十七年 

夏四月乙丑,王陟。

从《今本竹书纪年》的上述历史记载来看,周成王十八年“如洛定鼎” 抚琴而歌,十九年“黜丰侯”是周成王最后一次历史明确记载的刑法使用,此后周成王才没有“征伐刑错”的记载,从周成王二十年(公元前1026年)到周康王二十六年(公元前982年),这也有45年和平时期,因此称之为“成康盛世四十余年刑错不用”也是正确的。但绝不是成康二王在位总时间近四十余年,而这二者实际上是两个根本不相同的概念问题。

西周从周武王十二年公元前1050年到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共计280年。

关于《竹书纪年》西周历史几点补充说明

1.西周纪年如从周武王元年(B.C1061)年计起至周幽王十一年(B.C771),西周积年291年,此法不当。 

2.“自周受命至穆王已百年”

商纣三十三年辛未(周文王四十四年B.C1070年)“受命”

周武王元年庚辰B.C1061年

周穆王元年己未B.C962年

自周文王受命至周穆王元年,共计109年,自周武王元年至周穆王元年,恰好100年;可见此处自周受命应该是从周文王受命算起,估计“已百年”后残缺一“余”字

3.自周武王到周幽王的年份: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汲冢纪年》曰:自武王灭殷以至于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

《今本竹书纪年>“武王灭殷,岁在庚寅,二十四岁,岁在甲寅,定鼎洛邑至于幽王,二百五十七年,共二百八十一年,自武王元年己卯至幽王庚午,二百九十二年”

从周武王元年庚辰(此处错为己卯,前推一年,B.C1061年)至周幽王十一年庚午(B.C771年),实际是291年,因为周武王元年干支错误,前置一年,误作292年.

周武王十一年庚寅(B.C1051年)伐商,

二十四岁,即周成王十八年甲寅(B.C1027年)定鼎于洛邑,从周武王伐商到周幽王即为281年,从周成十八年定鼎洛邑至于周幽王即为257年.可见古本记载在此处当为后人断章取义所致,今本记载是完整正确的。

三:殷商年代的确定

根据《今本竹书纪年》记载:

帝辛(商纣或受) 元年 己亥

五十二年 庚寅

周武王 十二年 辛卯

根据干支纪年方法上下相推断,结果如下:

1己亥(帝纣元年) 

2庚子 3辛丑 4壬寅5癸卯6甲辰7乙巳8丙午9丁未10戊申11己酉12庚戌13辛亥14壬子15癸丑16甲寅17乙卯18丙辰19丁巳20戊午21己未22庚申23辛酉24壬戌25癸亥26甲子27乙丑28丙寅29丁卯30戊辰31己巳32庚午33辛未34壬申35癸酉36甲戌37乙亥38丙子39丁丑40戊寅41己卯42庚辰43辛巳44壬午45癸未46甲申47乙酉48丙戌49丁亥50戊子51己丑52庚寅53辛卯

由干支顺序可以确定《今本竹书纪年》关于商纣在位具体年数和其干支记载是吻合的。

商纣王在位年数:

元年己亥 五十二年庚寅 B.C1102年—B.C 1051年

以此相类逆推殷商帝王年数:

帝乙 元年庚寅 九年戊戌 B.C 1111—B.C 1103年

文丁 元年丁丑 十三年己丑 B.C 1124- B.C 1112年

武乙 元年壬寅 三十五年丙子 B.C 1159 - B.C 1125年

庚丁 元年甲午 八年辛丑 B.C 1167- B.C 1160年

冯辛 元年庚寅 四年癸巳 B.C 1171- B.C 1168年

祖甲 元年丁巳 三十三年己丑 B.C 1204- B.C 1172年

祖庚 元年丙午 十一年丙辰 B.C 1215- B.C 1205年

武丁 元年丁未 五十九年乙巳 B.C 1274- B.C 1216年

小乙 元年丁酉 十年丙午 B.C 1284 - B.C 1275年

小辛 元年甲午 三年丙申 B.C 1287 - B.C 1285年

盘庚 元年丙寅 B.C 1315年

十四年己卯(迁都殷) B.C 1302年

二十八年癸巳 B.C 1288年

阳甲 元年壬戌 四年乙丑 B.C 1319 - B.C 1316年

南庚 元年丙辰 六年辛酉 B.C 1325年- B.C 1320年

祖丁 元年丁未 九年乙卯 B.C 1334- B.C 1326年

开甲 元年壬寅 五年丙午 B.C 1339- B.C 1335年

祖辛 元年戊子 十四年壬寅 B.C 1353年- B.C 1340年

祖乙 元年己巳 十九年丁亥 B.C 1372年- B.C 1354年

河亶甲 元年庚申 九年戊辰 B.C 1381年- B.C 1373年

外壬 元年庚戌 十年己未 B.C 1391年- B.C 1382年

仲丁 元年辛丑 九年己酉 B.C 1400年- B.C 1392年

太戊 元年丙戌 七十五年庚子 B.C 1475年- B.C 1401年

雍己 元年甲戌 十二年乙酉 B.C 1487年- B.C 1476年

小甲 元年丁巳 十七年癸酉 B.C 1504年- B.C 1488年

小庚 元年壬子 五年丙辰 B.C 1509年- B.C 1505年

沃丁 元年癸巳 十九年辛亥 B.C 1528年- B.C 1510年

太甲 元年辛巳 十二年壬辰 B.C 1540年- B.C 1529年

仲壬 元年丁丑 四年庚辰 B.C 1544年- B.C 1541年

外丙 元年乙亥 二年丙子 B.C 1546年—B.C 1545年

商汤 十八年癸亥 二十九年甲戌 B.C 1558年- B.C 1547年

从商汤十八年癸亥B.C 1558年到商纣五十二年B.C 1051年,殷商一代共计508年。

关于殷商年代几点补充:

1.商纪年如从商汤元年B.C1575年计起,殷商积年525年,此法不当。 

2.盘庚迁殷至纣辛之年数

《古本竹书纪年辑校》《括地志》云: “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二年,更不徙都”

《史记?殷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曰: “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二年,更不徙都’

盘庚十四年己卯B.C1302年,至纣五十二年B.C1051年,实际是252年,当为传抄中的错误;古文“五”和“七”在传抄或印刷时出错,以讹传讹。

3.根据<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商“”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496年(原注:始癸亥,终戊寅。戊寅为庚寅之误,自癸亥至庚寅,实际上是508年。此处《今本竹书纪年》关于帝纣五十二年的干支是错误的,根据正文记载当为庚寅,应该是来自传抄印刷中的错误。将庚寅误作戊寅后,年代前置12年,使殷商纪年减少12年,所以以错误的干支纪年计算殷商年数,故有496年之误。

四:夏朝年代的确定

夏朝年代的确定,相对商周二代来说较为困难,因为夏朝的国丧时间长短不定,或一年,或二年或三年甚至四年不等,而且有的帝王又没有国丧期。再加上夏代有四十年“无王阶段”,没有确切帝王纪年。但是国丧期较短,夏朝“无王阶段”也在60年以内,因此可以依靠干支推算,不仅可以确定各个帝王的具体在位年数,而且可以确定每个帝王国丧期的有无,时间长短以及夏朝无王阶段的具体起止时间。

夏桀在位年份的确定:

根据干支纪年,从商汤十八年癸亥上推,从夏桀元年壬辰下推干支纪年,二者相符,间隔年份31年

1壬辰(夏桀元年) 

2癸巳]3甲午4乙未5丙申6丁酉7戊戌8己亥9庚子10辛丑11壬寅12癸卯13甲辰14乙巳15丙午16丁未17戊申18己酉19庚戌20辛亥21壬子22癸丑23甲寅24乙卯25丙辰26丁巳27戊午28己未29庚申30辛酉

31壬戌

32癸亥(商汤十八年B.C1558年)

二者相间30年,可以确定夏桀在位应为31年( B.C1589年-B.C1559年)

这与《今本竹书纪年》记载相吻合。

依次上溯:

帝发 元年乙酉 七年辛卯 B.C1596年-B.C1590年

帝昊 元年庚辰 三年壬午 B.C1601年-B.C1599年

根据干支纪年,帝昊和帝发之间空两年,癸未(B.C 1598)和己卯(B.C 1597)二年暂定为国丧。

帝孔甲 元年己巳(原为乙巳) 九年丁丑 公元前1612年-公元前1604年

根据干支纪年,帝孔甲和帝昊之间空两年,戊寅(B.C 1603)和己卯(B.C 1602)二年暂定为国丧。

根据干支顺序相推;

乙巳 己巳 元年

丙午 庚午

丁未 辛未

戊申 壬申

己酉 癸酉

庚戌 甲戌

辛亥 乙亥

壬子 丙子

癸丑 丁丑 九年

甲寅 戊寅

乙卯 己卯 

丙辰 庚辰 帝昊元年庚辰

另外根据帝胤甲元年干支己未上溯,所以推定此处己巳,误作乙巳。

帝胤甲 元年己未 八年丙寅, B.C1622年-B.C1615年

根据干支纪年,帝胤甲和帝孔甲之间空两年丁卯(B.C1614)和戊辰(B.C 1613)暂定为为国丧二年。

帝扃 元年戊戌 B.C1643年-B.C1626年

十年丁未 帝不降于此年驾崩 

十八年乙卯 

根据干支纪年,帝扃和帝胤甲之间间隔三年丙辰(B.C1625)丁巳(B.C1624)戊午(B.C1623),暂定为天下大丧期。

帝不降 元年己亥 B.C1702年-B.C1644年

五十九年丁酉 (此年内禅其弟帝扃)

所以其无国丧。 

帝泄 元年辛未 二十五年乙未 B.C1730年—B.C1706年 

根据干支纪年,帝泄与帝不降中间相间三年:丙申(B.C1705),丁酉(B.C1704)和戊戌(B.C1703),暂定为天下大丧三年。

帝芒 元年壬申 五十八年己巳 B.C1789年-B.C1732年

根据干支纪年,帝芒与帝泄中间相间一年:庚午(B.C1731) 暂定为国丧年。

帝芬 元年戊子 四十四年辛未 B.C1833年-B.C1790年

帝杼 元年己巳 十七年丁亥 B.C1852年-B.C1836年

根据干支纪年,帝杼与帝芬中间相间二年:丙戌(B.C1735) 丁亥(B.C1734)暂定为国丧年。

少康 元年丙午 二十一年丙寅 B.C1875年-B.C1855年

根据干支纪年,少康与帝杼之间间隔2年:丁卯(B.C1854)和戊辰(B.C1853),暂定为国丧2年

帝相 元年戊戌 二十八年乙丑被权臣寒浞所弑。 

丙寅年夏世子少康出生

乙酉年少康自有仍奔虞

甲辰年世子少康使汝艾伐过杀浇

乙巳年少康自纶归于夏邑。

少康 元年丙午即帝位,

1乙丑(帝相二十八年)

2丙寅3丁卯4戊辰5己巳6庚午7辛未8壬申9癸酉10甲戌11乙亥12丙子13丁丑14戊寅15己卯16庚辰17辛巳18壬午19癸未20甲申21乙酉22丙戌23丁亥24戊子25己丑26庚寅27辛毛28壬辰29癸巳30甲午31乙未32丙申33丁酉34戊戌35己亥36庚子37辛丑38壬寅39癸卯40甲辰41乙巳

42丙午(少康元年B.C.1875)

根据上述干支顺序丙寅和乙酉相隔19年,乙酉和甲辰相隔19年。从帝相二十八年到少康元年,中间刚好相隔整整四十年,也就是从B.C1915年-B.C1876年,这一段为夏朝无王时期。

帝相在位时间 B.C1943年—B.C1916年,

帝仲康 元年己丑 七年乙未 根据干支纪年,帝仲康与帝相中间间隔两年丙申,丁酉,暂定为国丧2年;

故:帝仲康在位时间七年 B.C1952年-B.C1946年

丙申(B.C1945年)和丁酉(B.C1944年)为国丧期。

帝太康 元年癸未 四年丙戌

根据干支纪年,帝太康与帝仲康相间2年,丁亥,戊子,暂定为国丧2年;

故:

帝太康在位时间四年 B.C1958年-B.C1955年

丁亥(B.C1954年)和戊子(B.C1953年)为国丧期

夏启 元年癸亥 十六年戊寅

根据干支纪年,夏启与太康相间四年,己卯,庚辰,辛巳,壬午,暂定为国丧期。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丧期推迟。

故:

夏启在位时间 B.C1978年-B.C1963年

己卯(B.C1962年),庚辰(B.C1961年),辛巳(B.C1960年)和壬午(B.C1959年)四年暂定为国丧期,考虑到夏启之后长达83年权臣当道和四十年无王时期,大概在夏启驾崩后因为帝位继承和权力争夺等原因造成夏启驾崩后丧期异常和拖延。

夏禹 元年壬子 8年己未 

根据干支纪年,夏禹与夏启中间间隔3年,庚申,辛酉和壬戌,根据五帝传统暂定为天下大丧期。

夏禹在位时间 B.C1989年-B.C1982年

庚申(B.C1981年),辛酉(B.C1980年)和壬戌(B.C1979年)为三年天下大丧期

从夏后禹即帝位(B.C1989)至夏桀三十一年(B.C1559),有夏一代积年431年。

关于夏代积年几点说明:

1.根据《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原注始壬子,终壬戌)”

从上述结果可见,夏禹即帝位元年为壬子,夏桀三十一年为壬戌,实际是431年。相差四十年,错误原因可能有二:

①后世学者误以为此四十年不在夏纪年内,所以另加40年,刚好合471年。②夏朝纪年从大禹受命之年开始计算,“虞舜十四年壬申(B.C2029)卿云现,命禹代虞事”。此年禹代虞行巡狩天下。如以此年为其在位元年,则禹在位48年。按照《竹书纪年》纪史的原则,在虞舜驾崩天下大丧三年不列为夏禹纪年,如此则故有《古本竹书纪年》的夏禹在位45年之说!根据此说,夏代纪年从虞舜十四年壬申(B.C2029)至夏桀三十一年壬戌B.C1559年即471年。

五:五帝时代年份的确定

帝舜有虞氏 元年己未 五十年戊申

根据干支纪年顺序,虞舜和夏禹之间有三年间隔:己酉,庚戌,辛亥3年,当为帝舜驾崩后天下大丧三年期。

故:虞舜在位时间公元前2042年-公元前1993年,己酉(公元前1992),庚戌(前1991年)和辛亥(前1990年)三年为天下大丧期。

帝尧 元年丙子 一百年乙卯

根据干支纪年顺序,帝尧和虞舜之间有三年间隔:丙辰,丁巳,戊午,当为帝尧驾崩后天下大丧三年期。

帝尧在位时间公元前2145年-2046年,丙辰(公元前2045年)丁巳(前2044年)戊午(公元前2043年)为天下大丧期。

帝子挚立,九年而废

帝挚元年无干支纪年,因为帝挚是被废,所以不存在国丧期。据据干支纪年顺序由帝尧年代上推,可得:帝挚元年丁卯,九年乙亥。

帝挚在位时间公元前2154年-公元前2146年

帝喾:帝挚前为其父帝喾,根据五帝时代三年国丧期的传统。帝喾驾崩当有三年国丧期,再上推三年丙寅,乙丑,甲子,根据帝尧元年上推,可得帝喾元年辛酉,六十三年癸亥,

帝喾在位时间公元前2220年-公元前2158年

帝喾驾崩后,公元前2157年,前2156年,前2155年为三年国丧期。

帝颛顼元年无干支纪年,在位七十八年,

根据五帝时代三年国丧期的传统。帝颛顼驾崩当有三年国丧期,再自帝喾元年上推三年庚申公元前2221年,己未公元前2222年,戊午公元前2223年,

帝颛顼七十八年为丁巳,元年为庚子,

帝颛顼在位时间公元前2301年-公元前2224年

公元前2223-前2221年为三年国丧期。

黄帝《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

<史记五帝本纪〉的观点是:帝颛顼继黄帝之后为帝。

<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左传》的观点认为:颛顼之前为少昊氏,少昊氏挚之前为黄帝。

《逸周书尝麦解》“昔天之初,◇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上天未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 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之曰:绝辔之野。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质。天用大成,至今不乱” 

以《逸周书尝麦解》推断,少昊氏只是炎黄时期的一个高级官员。

但是,<今本竹书纪年〉称之为帝挚,可能是黄帝末年少昊氏曾被作为未来帝国的法定继承人,但是后来因为帝颛顼的贤能而被推选继位,少昊氏最终未能登上帝位。但是作为对少昊氏的尊敬,也称之为帝,也是对帝国继承人的一种认可。这在《山海经》中,尧子商均,舜子丹朱,和伯益都曾被称为帝。在《今本竹书纪年》中,可能是因为商均和丹朱二人的品行不端,伯益和夏启争帝位失败,而不再列为帝,此为一可备之说。因此笔者认为:少昊氏未曾登上帝位。

黄帝七十七年,昌意降居弱水,产帝乾荒。

昌意是黄帝嫡子,因为才能不足以继承帝位,所以被贬为诸侯,其子为帝颛顼,如此,则帝乾荒即为帝颛顼,帝颛顼生于黄帝七十七年,十岁时(黄帝八十六年)帝颛顼辅佐少昊氏为政,山海经有少昊氏孺帝乾荒的纪录,与此相合。二十岁(黄帝九十六年)被正式任命为帝位的接班人。黄帝百年而崩,此时帝颛顼二十四岁(虚岁),三年天下大丧,然后帝颛顼正式继位为帝。

帝颛顼元年为己亥,公元前2301年,上推三年为黄帝天下大丧期。干支纪年分别为己亥公元前2302年,戊戌公元前2303年,丁酉公元前2304年

黄帝一百年为丙申公元前2305年,上推黄帝元年为乙亥公元前2404年。

黄帝在位公元纪年时间为:公元前2404年—公元前2305年

根据《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帝颛顼生十年而佐少昊氏,二十而登帝位。

帝颛顼的生卒年公元前2328年—公元前2224年,虚岁105岁

关于五帝年代的说明:

自黄帝到帝挚的干支纪年是《今本竹书纪年》未曾有部分,只是根据帝尧元年的干支上溯,所以黄帝,帝颛顼,帝喾三人的纪年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是可备一说。

六:关于夏年补充说明及其年代错乱原因分析

有夏一代年代错乱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国丧期有无及其时间长短,国丧期的处理:

有夏一代国丧期或一年,或二年,或三年,或四年,而《今本竹书纪年》不将国丧年数列入任何一个帝王。这是造成《竹书纪年》年代研究错乱和误导的重要原因。

第二;太康失国及寒浞弑相后无王四十年 

太康元年(B.C1958)弈入居斟寻,开始夏朝权臣当道的历史,后弈控制夏朝政治的时间如下:

太康四年(B.C1958- B.C1955) 太康国丧2年(B.C1954- B.C1953)

仲康七年(B.C1952- B.C1946) 仲康国丧2年(B.C1945- B.C1944)

帝相八年(B.C1936)寒浞杀羿,使其子浇居过。

夏朝权臣弈控制夏朝的时间,从B.C1958到B.C1936,长达23年,如果考虑到夏启驾崩后的四年国丧异常,可能是夏启末年,后弈作为权臣开始控制夏政。后弈被杀后,夏朝的“奸臣当道” 的日子并没有结束,权臣寒浞在和后弈的权力斗争中获得胜利,代替后弈继续控制夏政,夏王只是作为傀儡。

帝相九年(B.C1935)帝相居斟灌。帝相元年居商,根据上述记载,帝相在后弈和寒浞发生权力争夺后,可能是企图摆脱权臣寒浞的控制,但是失败,被迫出居同姓诸侯斟灌。从此开始了帝相势力和权臣寒浞势力在以后的权力争夺战争。

帝相二十年(B.C1924)寒浞灭戈。

帝相二十六年(B.C1918)寒浞使其子帅师灭斟灌,为了打击帝相势力,权臣寒浞首先消灭了支持夏帝相的诸侯戈和帝相出居并依赖的夏帝同姓诸侯斟灌。

帝相二十七年(B.C1917)浇伐斟浔,大战于潍,覆其舟,灭之。

这一年,权臣寒浞命令他的儿子开始攻打斟浔,消灭了支持夏帝相最后一个强有力的同姓诸侯,至此,权臣寒浞逐步消灭了支持夏帝相的各大诸侯,瓦解了帝相的有生力量。

帝相二十八年乙丑(B.C1916)寒浞使其子浇弑帝,后缗归于有仍。

寒浞在基本消灭支持夏帝相的有生力量后,便命令他的儿子浇杀死帝相,最终完全夺取夏帝的政权。此时帝相的后妃后缗在战争中逃跑,回到其母家-诸侯有仍。

次年丙寅(B.C1915),伯糜出奔鬲

<左传襄公四年〉“糜奔有鬲氏”,支持夏帝势力的伯糜被迫出奔有鬲氏。

《左传哀公元年》“明年,后缗生少康” 同年少康出生。

乙酉年(B.C1896)少康自有仍奔虞

《左传哀公元年》“为仍牧正。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

《左传襄公四年》“少康为有仍牧正,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

帝少康成年虚岁20岁后作了诸侯其母家有仍氏的牧正,但是寒浞势力为了彻底消灭夏势力,其子浇派遣椒到有仍氏,要求有仍氏交出夏少康,迫于寒浞势力得强大,有仍氏不敢得罪,于是夏少康被迫出逃到有虞氏(帝舜有虞氏后代).伯糜自鬲帅斟浔,斟灌之师以伐浞。

《左传哀公元年》“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于纶”

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了有虞国君虞思的支持,结为婚姻联盟,并在纶建立自己的势力。

此时支持夏帝的伯糜联合夏帝同姓诸侯斟浔斟灌的残余军队一同攻打权臣寒浞,拥立少康。但是此时少康称世子,因为寒浞政治势力依然很强大

《左传襄公四年》“糜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一灭浞,而立少康”

甲辰年(B.C1877)少康已经虚岁39,“世子少康使汝艾伐过杀浇” 

《左传襄公四年》 “少康灭浇于过”

《左传哀公元年》“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楚辞天问》“初,浞娶纯狐氏,有子早死,有妇曰女岐,寡居。浇强圉,往至其户,阳有所求。女岐为之缝裳,其舍而宿。汝艾夜使人袭断其首,乃女岐也。浇既多力,又善走,艾乃畎猎,放犬逐兽,因口族浇颠陨,乃斩浇以归于少康”

世子少康派遣汝艾首先侦查过国诸侯---寒浞儿子浇的军情,然后汝艾攻打过国,并杀掉了寒浞的儿子过国的诸侯浇。使季杼诱骗豷,于是也灭掉了戈国,即寒浞的另外一个儿子。

<楚辞离骚〉“浞恃浇皆康娱,日忘其恶而不为备”

“伯糜杀寒浞” 

此时夏帝另一势力伯糜杀掉了不做防备,认为有恃无恐的寒浞,至此以少康伯糜为首的夏帝势力终于在与权臣寒浞势力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的胜利。

寒浞从帝相八年(B.C1934)开始控制夏政,

帝相二十八年(B.C1912)弑相自立

到甲辰年(B.C1881)被杀,实际控制夏政长达60年。

乙巳年(B.C1876)“少康自纶归于夏邑”少康从纶邑回到原夏都-夏邑。

从太康元年(B.C1958)一直到甲辰年(B.C1877)是夏朝长达82年的权臣控制时期。

从帝相二十八年(B.C1916)至(少康元年B.C.1875)这中间四十年的无王时期不列入任何帝王纪年。这也是年代错乱的原因之一。

第三:夏禹和帝启在位年份起止的的确定

夏禹作为五帝帝国末年的帝王既是原帝国的诸侯夏伯和中央高官--司空和摄政,又是后来的帝国的帝,还被作为夏朝的开国君主,因此其在位的计算方法上会有很大差异,从其受封为夏伯开始纪年,还是从为帝舜帝国的司空开始,还是从摄政开始,还是从受命之年开始,还是从登上帝位开始,等凡此种种,采用不同的起始标准,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因其元年”至少有四种结果,即位改元也是一种;夏启作为夏帝国的实际创始人,他的在位时间也是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因其元年,另一种是即位改元。可见有夏一代年代错乱是不无道理和原因的。根据上述夏禹作为夏帝国的开创者,帝国历史可能会被追溯到夏禹被封为夏伯开始:

①帝尧八十六年辛丑(B.C2060)司空入觐,贽用玄圭。根据<周礼>此为伯之礼。也就是夏禹治水成功后当年被锡命为伯,亦即夏伯,与前其父崇伯爵位相同,此年如为夏伯元年,则为夏禹元年说之一。夏禹为夏后至代舜摄政31年,代舜摄政21年,受命15年,三年大丧,即帝位8年则夏禹在位时间则为78年

②虞舜十四年壬申(B.C2029)卿云现,命禹代虞事。此年禹代虞行巡狩天下。如以此年为其在位元年,则禹在位48年。按照《竹书纪年》纪史的原则,在虞舜驾崩天下大丧三年不列为夏禹纪年,如此则故有《古本竹书纪年》的夏禹在位45年之说!根据此说,夏代纪年从虞舜十四年壬申(B.C2029)至夏桀三十一年壬戌B.C1559年即471年,这今本古本都相合,其说当本与此。

③帝舜三十二年庚寅(B.C2011)帝命夏后总师。如以此年为元年,则夏禹在位30年;

④帝舜三十三年辛卯(B.C2008)夏后受命于神宗。如以此受命之年为元年,则夏禹在位29年。

⑤帝禹登上帝位为元年,则在位8年。

此外关于五帝时三年天下大丧丧期的有无的猜测以及如何计算,应该划归帝舜还是帝禹等等诸如此类问题,一定会使这个问题更加复杂化;

夏启的在位年数也有两种:夏启先为诸侯,后为帝王,其纪年方法一个是因其元年,计算其包括作为舜禹诸侯夏伯的年数。所以由此可能产生其在位39年,29年和16年等不同的说法,如非传抄印刷错误,当时自有所本。

七.《今本竹书纪年》年代可信性的证据

我们评价一本历史书的可信度,首先要看它的年代体系的的可信性和历史事实的可核对验照性,首先从上述历史年代的推导来看,<今本竹书纪年〉的年代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特别是干支前后出一两个错误外,其余全部记载的干支与实际推导的干支全部相合。

关于历史事件的记载,东周以后春秋部分多与《左传》记载相合,可见其记载的真实性。这些记载早在西晋时代就为当时学者诸如杜宇,司马彪等人所注意。所以这段历史的作伪性是毫无疑问可以否定的。如果大家还是怀疑这是后人作为传抄的话,那麽《今本竹书纪年》关于殷商史实多与现在的甲骨文,仅文字记载相合,如中宗祖乙的记载,再如陈侯午这部分的记载真实性已经可以证明<史记殷本纪〉的错误-中宗为太戊,但是正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造成汉初古代史籍的严重缺少,也对司马迁《史记》的写作及其先秦历史的可信度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今本竹书纪年》最受诟病的莫过于三代纪年问题和干支纪年问题。三代纪年问题稳中已有阐述,不再赘述。至于干支纪年其实就是从五帝时代的岁星纪岁命年开始。这点在《史记》《历书》和《天官书》中都有详细记载。

至于说《今本竹书纪年》关于一些历史事件如:益干启位启杀之,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共伯和干王位等,我们要首先考虑到《春秋》是经过孔子删改,作为一个保守派的历史学者,他对春秋历史的删改其实在很大程度就是通过历史文献莱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推崇五帝三王,因此他对五帝三王的粉饰掩盖是必然,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篡改了历史事实。如对于

八:结束语

通过对《今本竹书纪年》年代干支分析,勘辨出许多历史事实。

1.《今本竹书纪年》是一本可靠的历史资料,特别是对于先秦年代问题,其在年代记载上是完整系统的。

之所以前人如王国维先生等,对其年代有所怀疑,因为没有搞清楚有关国丧期的有无,国丧期的长短,《今本竹书纪年》关于帝王国丧期的特殊处理方法以及各个朝代年代的计算方法,起止时间的划分,这些都是造成三代特别是有夏一代年代错乱的原因。另外前辈研究者太过于依赖帝王纪年,而忽略了干支的存在,或者只是作为一种补充,而没有认识到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的复合纪年的特殊时间点标志作用。在帝王纪年计算出现偏差,由此就否定了<今本竹书纪年>真实性,造成了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史的年代之谜!

2.无论今本古本<竹书纪年〉在关于帝王纪年上的最大特点:把帝王国丧期不会列入任何一个帝王纪年。

如果使用该帝王纪年,一定是该帝王正式即位称元。否则即使作为摄政受命,如虞舜和夏禹作为摄政受命年数都不列入其帝王纪年。这是《竹书纪年》这部历史文献在纪年方式的一大特色,也正是这一点掩盖了国丧期的存在,造成了后世学者在年代计算上的差错。

3.中国先秦历史年代的重新确立对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的研究是一个新的历史开端,必将开创中国历史研究的新纪元。

附表一

天干地支纪年表

1甲子11甲戌21甲申31甲午41甲辰51甲寅

2乙丑12乙亥22乙酉32乙未42乙巳52乙卯

3丙寅13丙子23丙戌33丙申43丙午53丙辰

4丁卯14丁丑24丁亥34丁酉44丁未54丁巳

5戊辰15戊寅25戊子35戊戌45戊申55戊午

6己巳16己卯26己丑36己亥46己酉56己未

7庚午17庚辰27庚寅37庚子47庚戌57庚申

8辛未18辛巳28辛卯38辛丑48辛亥58辛酉

9壬申19壬午29壬辰39壬寅49壬子59壬戌

10癸酉20癸未30癸巳40癸卯50癸丑60癸亥

附表二

五帝年代干支一览年表

朝代帝王纪年《竹书》干支公元纪年备注

黄帝B.C2404- B.C2305黄帝元年乙亥B.C2404在位100年

一百年丙申B.C2305

丁酉B.C2304天下大丧3年

戊戌B.C2303

己亥B.C2302

帝颛顼高阳氏B.C2301- B.C2224帝颛顼高阳氏元年庚子B.C2301在位78年

七十八年丁巳B.C2224

戊午B.C2223天下大丧3年

己未B.C2222

庚申B.C2221

帝喾高辛氏B.C2220-- B.C2158帝喾高辛氏元年辛酉B.C2220在位63年

六十三年癸亥B.C2158

甲子B.C2157天下大丧3年

乙丑B.C2156

丙寅B.C2155

帝挚BC2154-B.C2146帝挚元年丁卯B.C2154在位9年,被废,帝尧继位。

九年乙亥B.C2146

帝尧陶唐氏B.C2145- B.C2046帝尧陶唐氏元年丙子B.C2145在位100年

一百年乙卯B.C2046

丙辰B.C2045天下大丧3年

丁巳B.C2044

戊午B.C2043

帝舜有虞氏B.C2042- B.C1993帝舜有虞氏元年己未B.C2042在位50年

五十年戊申B.C1993

己酉B.C1992天下大丧3年

庚戌B.C1991

辛亥B.C1990

附表三:夏朝帝王年代干支对照一览表

朝代帝王纪年《竹书》干支公元纪年备注

夏B.C1989-- B.C1559共计431年夏禹元年壬子B.C1989在位8年

八年己未B.C1982

庚申B.C1981天下大丧3年

辛酉B.C1980

壬戌B.C1979

夏启元年癸亥B.C1978在位16年

十六年戊寅B.C1963

己卯B.C1962四年丧期,实为异常,推测夏启驾崩后,帝国出现内乱,导致丧期推迟。自夏启以后,到帝相一直是权臣当道,夏王为傀儡。

庚辰B.C1961

辛巳B.C1960

壬午B.C1959

帝太康元年癸未B.C1958在位4年

四年丙戌B.C1955

丁亥B.C1954 国丧2年

戊子B.C1953

帝仲康元年己丑B.C1952在位7年

七年乙未B.C1946

丙申B.C1945国丧2年

丁酉B.C1944

帝相元年戊戌B.C1943在位28年,被权臣寒浞所弑,故无国丧

二十八年乙丑B.C1916

此处无王40丙寅B.C1915少康出生

乙酉B.C1896少康虚岁20岁,自有仍奔虞

甲辰B.C1877少康虚岁39岁,使汝艾伐过杀浇

乙巳B.C1876少康虚岁40岁,自纶归于夏邑

少康元年丙午B.C1875在位21年

二十一年丙寅B.C1855

丁卯B.C1854国丧2年

戊辰B.C1853

帝杼元年己巳B.C1852在位17年

十七年乙酉B.C1836

丙戌B.C1835国丧2年

丁亥B.C1834

帝芬元年戊子B.C1833在位44年

四十四年辛未B.C1790

帝芒元年壬申B.C1789在位58年,

五十八年己巳B.C1732

庚午B.C1731国丧1年

帝泄元年辛未B.C1730在位25年

二十五年乙未B.C1706

丙申B.C1705帝泄驾崩后恢复天下大丧3年的旧制

丁酉B.C1704年

戊戌B.C1703

帝不降元年己亥B.C1702在位59年,后逊位内禅给其弟帝扃,10年后驾崩

五十九年丁酉B.C1644

帝扃元年戊戌B.C1643在位18年,帝扃十年,帝不降驾崩。

十年丁未B.C1634

十八年乙卯B.C1626

丙辰B.C1625天下大丧3年

丁巳B.C1624

戊午B.C1623

帝廑胤甲元年己未B.C1622在位8年

八年丙寅B.C1615

丁卯B.C1614国丧2年

戊辰B.C1613

帝孔甲元年己巳 B.C1612在位9年

九年丁丑B.C1604

戊寅B.C1603国丧二年

己卯B.C1602

帝昊元年庚辰B.C1601在位3年

三年壬午B.C1599

癸未B.C1598国丧2年

甲申B.C1597年

帝发元年乙酉B.C1596在位7年

七年辛卯B.C1590

夏桀元年壬辰B.C1589帝发驾崩后从此取消国丧不继位的旧制,改为次年正式即位的惯例在位31年,夏桀31年商汤灭夏

三十一年壬戌B.C1559

附表四:殷商帝王年代干支对照一览表

朝代帝王纪年《竹书》干支公元纪年备注

商B.C1558-B.C1051共计508年商汤元年丙午B.C1575为夏诸侯17年

十八年癸亥B.C1558为天子12年因其元年,即帝位后未改元

二十九年甲戌B.C1547

外丙元年乙亥B.C1546在位2年

二年丙子B.C1545

仲壬元年丁丑B.C1544在位4年

四年庚辰B.C1541

太甲元年辛巳B.C1540太甲在位12年

十二年壬辰B.C1529

沃丁元年癸巳B.C1528在位19年

十九年辛亥B.C1510

小庚元年壬子B.C1509在位5年

五年丙辰B.C1505年

小甲元年丁巳B.C1504在位17年

十七年癸酉B.C1488

雍己元年甲戌B.C1487在位12年

十二年乙酉B.C1476

帝太戊元年丙戌B.C1475在位75年

七十五年庚子B.C1401

仲丁元年辛丑B.C1400在位9年

九年己酉B.C1392

外壬元年庚戌B.C1391在位10年

十年己未B.C1382

河亶甲元年庚申B.C1381在位9年

九年戊辰B.C1373

祖乙元年己巳B.C1372在位19年

十九年丁亥B.C1354

祖辛元年戊子B.C1353在位14年

十四年辛丑B.C1340

开甲元年壬寅B.C1339在位5年

五年丙午B.C1335

祖丁元年丁未B.C1334在位9年

九年乙卯B.C1326

南庚元年丙辰B.C1325在位6年

六年辛酉B.C1320年

阳甲元年壬戌B.C1319在位4年

四年乙丑B.C1316

盘庚元年丙寅B.C1315在位28年,十四年迁都殷

十四年己卯B.C1302

二十八年癸巳B.C1288

小辛元年甲午B.C1287在位3年

三年丙申B.C1285

小乙元年丁酉B.C1284在位10年

十年丙午B.C1275

武丁元年丁未B.C1274在位59年

五十九年乙巳B.C1216

祖庚元年丙午B.C1215在位11年

十一年丙辰B.C1205

祖甲元年丁巳B.C1204在位33年

三十三年己丑B.C1172

冯辛元年庚寅B.C1171在位四年

四年癸巳B.C1168

庚丁元年甲午B.C1167在位8年

八年辛丑B.C1160

武乙元年壬寅B.C1159在位35年

三十五年丙子B.C1125

文丁元年丁丑B.C1124年在位13年

十三年己丑B.C1112

帝乙元年庚寅B.C1111在位9年

九年戊戌B.C1103

商纣(受)元年己亥B.C1102在位52年

五十一年己丑B.C1052

五十二年庚寅B.C1051 

附表五:西周帝王年代干支对照一览表

朝代帝王帝王纪年《竹书》干支公元纪年备注

西周B.C1050—B.C771,积年281年周武王元年 庚辰B.C1061灭商即天子位6年,此处因其元年,即天子位未改元。 延其旧元。 

十二年辛卯B.C1050

十七年丙申B.C1045

周成王元年丁酉B.C1044在位37年

三十七年癸酉B.C1008

周康王元年甲戌B.C1007在位26年

二十六年己亥B.C982

周昭王元年庚子B.C981在位19年

十九年戊午B.C963

周穆王元年己未B.C962在位55年

五十五年癸丑B.C908

周共王元年甲寅B.C907在位12年

十二年乙丑B.C896年

周懿王元年丙寅B.C895年在位25年

二十五年庚寅B.C871年

周孝王元年辛卯B.C870年在位9年

九年己亥B.C862年

周夷王元年戊申B.C861年在位8年

八年丁未B.C854年

周厉王元年戊申B.C853年在位13年,出逃13年,亡奔彘

十二年己未B.C842年

十三年庚申B.C841年共和元年

二十六年癸酉B.C828年共和十四年

周宣王元年甲戌B.C827年在位46年

四十六年己未B.C782年

周幽王元年庚申B.C781年在位11年

十一年庚午B.C771年

附表六

附:殷商时可资考证的周世系

《竹书纪年》世系 对应《史记》世系

高圉 B.C1358—B.C 1298年 在位61年 高圉

亚圉 B.C 1297—B.C 1193年 在位105年 亚圉

组绀 B.C 1192年- B.C 1158年 在位35年 公叔祖类

周公亶父 B.C 1157年- B.C 1139年 在位19年 古公亶父

周公季历 B.C 1138年- B.C 1114年 在位25年 公季(季历)

西伯昌 B.C 1113年 西伯文王 B.C 1102年为周侯 西伯昌

B.C 1070年受命元年

B.C 1062年 在位52年

西伯发 B.C 1061--- B.C 1051 为商诸侯11年 周武王

周武王 B.C 1050年- B.C 1045年, 在帝位6年 

今本《竹书纪年》研究

  陈力(指导教师:徐中舒)

  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汲郡人不准盗发界内古冢,获古书简策凡数十车。经过整理,得书七十五篇,《竹书纪年》十三篇即其中最重要者。

  《纪年》在流传过程中,逐渐散佚;到了靖康之难後,此书已属罕见。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及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皆未著录。南宋张邦基云:“今汲冢中竹书“唯此书(指《穆天子传》)及《师春》行于世。余如《纪年》、《琐语》之类,复已亡逸。”㈠

  明嘉靖以後,《纪年》又大行于世,此即所谓二卷的“今本《竹书纪年》”。今日我们所能见到今本《纪年》最早的刊本为天一阁主人范钦所刊订。在天一阁本之後,较常见的还有汉魏丛书本、古今逸史本等。

  《隋书·经籍志》云:“《纪年》皆用夏正建寅之月为岁首,起自夏、殷、周三代王事,无诸侯国别。唯特记晋国,起自殇叔,……尽晋国灭。独记魏事,下至魏哀王,谓之‘今王’,盖魏国之史记也。”而今本《纪年》起自黄帝,春秋战国用周王纪年。又《水经注》、《史记》三家注等古籍所引《纪年》文与今本颇有异同,因此很多学者对今本《纪年》的真伪产生了怀疑。钱大昕、崔述、王国维等及《四库全书总目》皆证今本《纪年》为明人伪作,姚振宗则迳云:“作伪者乃郭人范钦也”㈡

  自钱、崔、姚、王之说出,今本《纪年》为明人伪造之说似成定论。然窃观诸氏之说,证据薄弱,语多武断,实难成立。是以不揣浅陋,重为考证,固不敢强为翻案,唯以求真为鹄,傅雅君子,幸諟正焉。

《竹书纪年》存亡考

  《纪年》一书,《隋书·经籍志》著录为十二卷,并《竹书同异》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十四卷。经唐、五代末的战乱和靖康之难後,中原典籍散失殆尽,《竹书纪年》自然在劫难逃。北宋官修六十卷的《崇文总目》竟无《纪年》,南宋一些著名的私家藏书目亦不著录,故後人多以为《纪年》亡于北宋末年。朱右曾、王国维、范祥雍、方诗铭等人辑“古本《纪年》”所采之书皆断自北宋,靖康之後,则弃而不取。

  《纪年》果亡于北宋未么?其实不然。搜索南宋以後古书,亦可见《纪年》流传之迹。

  南宋初年董逌《广川书跋》卷四“亚驼”条引《纪年》云:

    穆公十一年,取灵邱。

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四引董氏曰:

    《竹书纪年》日:武王封武庚于朝歌,分其地为邶、鄘、卫,使管叔、霍叔、蔡叔监之。

以上两条《纪年》文,未见南宋以前人征引,後一条各家“古本《纪年》”辑本均失辑。《广川书跋》卷二“石鼓文辨”云:“《周书》、《纪年》于獀狩皆大书”。董氏必亲见《纪年》,方知《纪年》书法。陈逢衡又云:“《纪年》自晋荀勖、束皙、梁沈约校注後,历陈、隋、唐、宋以来,惟朱子考惠成之年,谓见于《竹书》甚明。又谓:‘此间有《竹书纪年》,须借读,半年方得。”㈢是朱熹亦亲见《纪年》。据此,南宋初年《纪年》犹未亡也;

  南宋淳熙名臣尤袤《遂初堂书目》编年类著录有《竹书纪年》,无卷数。淳熙四年,陈骙作《中兴书目》,著录《纪年》三卷㈣。据此,南宋中叶《纪年》犹未亡也;

  南宋未金履祥撰《通鉴前编》,屡引《纪年》文,每出他书所引之外。元脱脱主编之《宋史》艺文志史部编年类著录有荀勖、和峤编《竹书》三卷(据此,宋末至元《纪年》犹未亡也;

  清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谓嘉庆二年曾于书肄得一首尾残缺的大字本《竹书纪年》,“二卷,皆题梁沈约注”,“字体与元人刻书相似”,“盖元明间刊本也”。就雷氏所引,大字本与天一阁本、汉魏丛书本、古今逸史本等颇有出入,堪称善本。据此,《纪年》元末明初犹有刻本行世,及至清代尚有传本。

  姚振宗谓今本乃范钦伪作。范钦,明嘉靖十一年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嘉靖末,钦告老还乡,在家乡宁波建起了天一阁,随後以《竹书纪年》等二十一种珍本、善本书刊刻行世,统谓之“范氏奇书”,时在隆庆、万历间。而在此前,世行《纪年》曾有好几种不同版本。

  杨慎于《丹铅录》中屡引《纪年》,雷学淇以其多与元明间所刊之大字本合,因谓大字本即杨氏所见本㈤。《丹铅录》作于嘉靖二十年前後,是杨氏所见本早于天一阁本。

  陈耀文《天中记》中引《纪年》亦有沈约注,然东周以後以晋、魏纪年,与天一阁本不同。陈耀文,嘉靖二十九年庚戍科进士(《四库全书总目》误作万历庚戍)。李囗隆庆三年序谓陈耀文“自登第迄今,历贰十年乃成此书”,则陈氏所见本早于天一阁本。

袁仁《尚书蔡注考误》云:《汲冢周书》谓盘庚自奄迁于北蒙,十五年而营殷邑,小辛、小乙、武丁迄庚丁皆因之。至武乙三年,复自殷迁河北。十五年,又自河北而迁沫。

案上“《汲冢周书》”乃《汲冢竹书》亦即《汲冢纪年》之误。袁氏所引与今本全同,而与《括地志》所引《纪年》盘庚迁殷後至纣之灭“更不徒都”之说㈥异。《尚书蔡注考误》的成书年代及作者生卒年皆不详,《四库全书总目》仅云袁氏“与季本同时相善”。季本,生于成化二十一年,卒于嘉靖四十二年,享年七十八岁。据徐象梅《两浙名贤录》卷四十四及清杨廉等《重修嘉善县志》卷九,袁仁享年七十。因此,袁仁当死于嘉靖四十年左右,而其著《尚书蔡注考误》更在其前,然则袁氏所见《纪年》亦早于天一阁本。

  综上所考,《纪年》自唐宋迄于有清,其流传之迹历历可睹:以传授统绪论之,今本《纪年》为明人伪造之说实为无据。又,杨滇、陈耀文、袁仁、雷学淇所见本均在天一阁本刊行之前,故今本《纪年》为范钦伪造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竹书纪年》相关文档:

竹书纪年09-22

竹书纪年全文及翻译09-22

竹书纪年-魏纪_国学经典09-22

古本竹书纪年09-22

竹书纪年简介09-22

程平山著《竹书纪年考》——《竹书纪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09-22

读古本竹书纪年 话黄帝出生年代09-22

古本竹书纪年09-2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