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视角下平塘县旅游开发研究
作者:谢火艳 杨秀敏 张文磊
来源:《旅游纵览》2021年第12期
摘 要:本文基于大众旅游的社会背景,从平塘县旅游资源类型特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平塘县发展全域旅游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开发建议,希望能为平塘县全域旅游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旅游开发;旅游资源;全域旅游;平塘县
中图分类号:F592.7;G1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基础[2018]1416);2020年度黔南州理论创新课题(qnzskl-2020-14)。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地位不断增强,为国家解决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我国第一次官方对全域旅游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1]。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海口召开,进一步推动了全域旅游发展的进程[2]。我国提出的“全域旅游”主要是在一定区域范围,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但是目前关于“全域旅游”的概念认定还有不少争议。吕俊芳[3]认为全域旅游通俗地讲就是全部区域一体化发展旅游。厉新建[4]认为所谓“全域旅游”就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张辉[5]从“域”的视觉,将全域旅游解释为空间域、产业域、要素域以及管理域的旅游方式。不管有何争议,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贵州省少数民族众多,民族风情浓郁,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淳朴的民风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贵州省着力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旅游品牌,为贵州省的旅游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得益于以上发展优势,贵州省旅游业近几年发展呈现“井喷”态势。
(一)自然资源丰富,特色突出
平塘具有“四天奇观”,即天眼、天书、天坑、天空之桥——平塘特大桥。打岱河天坑群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天坑群,打岱河天坑群具备世界遗产地品质以及成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拓展名录的潜力。掌布岩溶峡谷省级地质公园内奇峰异石,以奇闻名。甲茶风景名胜区山清水秀,是难得的世外桃源。和省内其他旅游区相比,平塘自然资源的开发潜力大,生态优势突出,发展生态旅游自然资源基础好。
(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平塘县不仅拥有发达的汉民族文化、还拥有绚烂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平塘拥有布依族文化、苗族文化、毛南族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平塘县是我国毛南族的两大聚居地之一,毛南族拥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以及习俗文化,可着力开发。平塘县少数民族文化种类众多、独具特色的特点为平塘民俗旅游开发提供了文化保障。另外陶瓷文化也是平塘的一大亮點,牙舟陶是中国十大名陶之一,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牙舟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风格别具一格。
(三)科普、研学旅行资源等级高,唯一性突出
平塘具有举世瞩目的“绝代双骄”:中国天眼、平塘特大桥。FAST被称为“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平塘特大桥为世界最高钢筋混凝土桥塔,具有“天空之桥”的美誉。FAST和平塘特大桥应着力打造成为世界天文科普旅游胜地、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大射电天文旅游资源等级高、资源独特的特点,为平塘旅游科普旅游和研学旅行开发提供了独具吸引力的资源基础。
(四)旅游资源分布广泛且联系性较好
平塘的旅游资源全境都有分布,这样的分布特点为全域旅游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分布基础。在旅游资源遍布全境的同时又相对集中分布于东南西北四个区域,广而不散。其中西部的天眼景区是全国热门的天文科普、研学旅行区,而与天眼隔山相望的就是打岱河天坑群,天文地质汇聚一体。
(五)旅游资源组合良好
平塘县旅游资源种类齐全,各种旅游资源组合优良,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交相辉映,山水相连,而且资源具有鲜明的特色,具有多种旅游方式。如民俗活动有龙舟竞赛、耍水龙、舞花灯等,水域景观资源有玉水金盆景区、玉水湿地公园、苗二河水域风光、绿草滩景区、京舟景区、六硐河风光、龙塘水库、黑沟水库等,可进一步进行统筹规划,科学设计。
(一)景区的建设具备一定的规模
经过多年的建设,全县景区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基本形成了四大旅游区的旅游格局。具体包含以“玉水金盆”景区为中心,涵盖京舟、绿草滩、苗二河、六硐、卡蒲等景区的东部旅游区;以掌布岩溶峡谷省级地质公园为龙头,包括牙舟、龙塘水库的北部旅游区;以天眼景区主体,包括打岱河天坑群的西部旅游区;以甲茶景区为中心,包括甲青等在内的南部旅游区。在景区质量的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掌布景区与天眼景区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京舟康体养生乐园、甲茶景区以及六硐已经建设成为国家3A级景区。
(二)旅游产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平塘县走旅游兴县、旅游强县道路,大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投入了大量资金,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3年,平塘县游客接待量为373.8万人次,旅游收入36.88亿元。经过短短5年时间,平塘县旅游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2017年,旅游总收入102.49亿元,同比增长55.1%,共接待游客1 274.11万人次。
(三)配套服务设施日趋完善
平塘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地完善。近几年,先后对312省道、平塘至墨冲公路、坪上至掌布公路、拉岭至甲茶公路、县城至京舟公路进行改造,建成独山至平塘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平塘至罗甸高速公路。这些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平塘对外的交通环境,也提高了县域内的交通通达度,为全县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基础。同时,政府加强了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修建了牙舟陶文化产业园,天坑景区也实现了顺利开园,2017年新增了29家酒店,建成了智慧旅游分控中心。
(四)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
FAST、平塘特大桥、打岱河天坑群是世界之最,是平塘最具实力的名片,FAST、特大桥的建设让平塘之名活跃于各个平台,平塘县的“四天奇观”(天眼、天书、天坑、天空之桥——平塘特大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国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贵州平塘篇》的播出,让更多人对平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各种特大型工程的建设和重大地质的发现,把平塘推向了世界的高度,平塘的知名度空前提高。
(五)政府大力支持
近几年贵州省大力推进大旅游战略,从人员、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不断推进旅游业向纵深发展。2016年12月编制的《贵州省山地旅游发展规划》对全省全域旅游进行了完整规划。2016年平塘县“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评审会明确提出要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旅游规划,建设先进的旅游外宣手段、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相关配套设施。
近年来,平塘的旅游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在政府政策层面和民间投资等方面都有力地推进了平塘县旅游业的发展,但是目前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短板。
(一)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
平塘县旅游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晚,相对于省内仁怀市、雷山县、荔波县等地,在景区建设、农家乐等方面都处于较低等级发展阶段。平塘县目前開发的景区主要以自然风光型景区为主,如掌布景区、甲茶景区。民俗文化、休闲度假、文化遗产类、研学旅行类旅游产品较少,而且目前景区旅游产品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缺乏能使游客长时间停留的旅游产品和深度体验的旅游产品。其中县域知名度最高的天文科普旅游产品、研学旅行产品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规模较小,游览项目单一,开发力度不够,旅游产品单一,比例不协调,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
(二)旅游产业要素不健全
平塘县旅游产业结构和要素不健全,与一、二、三产业融合不足,未能对全县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县域内公共交通设施不完善,而且类型单一。景区内基础设施配套落后,缺少娱乐、休闲服务等必要的配套设施以及游览导向服务;餐饮住宿规模小,服务水平低;缺少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以及特产销售场地,旅游产业未能形成一条龙服务的产业体系。
(三)旅游交通通达度较低
平塘县旅游区与旅游区之间的交通还不够理想,缺少直达的旅游通道。平塘县的四大核心景区分别位于东部、北部、西部、南部,而进入每个核心景区的路只有一条。从一个旅游区到达另一个旅游区都要原路返回到省道上才能通往,这样的交通状况不利于旅游区的联合开发,也满足不了全域旅游的需要。根据平塘县核心景区以及乡镇的分布情况,可修建环县旅游大道、旅游专线,改善现有的旅游交通情况,促进景区融合,打造全域旅游。
(四)高素质旅游人才匮乏
目前,平塘县总体旅游人才存在数量短缺、业务素质普遍不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经营管理水平、服务接待能力水平和整体品牌塑造。随着平塘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平塘旅游,平塘能为国外游客提供外导服务的从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旅游服务行业的人才落后于旅游市场发展。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很大一部分的旅游资源都涵盖在生态环境当中,如森林资源、气候资源、田园风光资源、河流水域资源等。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好城乡之间、景区和非景区之间的“绿色纽带”,打造全域景观体系,是平塘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全域旅游背景下,游客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驾游逐渐成为大多数游客的出行方式,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有必要打造风景廊道,建立全域旅游廊道系统。根据平塘农田河流旅游资源的组合特征,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做好规划,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田园风光,谷物花海。根据地区的气候变化以及作物特征,在不同区域内配置不同农作物,使其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田园景观。根据现有的果林基础,打造特色果林廊道,花季赏花,果季采果。平塘县本身就是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脆弱,加之现在森林破坏、乡村垃圾处理不当等问题,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要通过绿化、净化、美化等工程,建设生态平塘、美丽乡村。
(二)拓宽旅游客源地市场
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充分挖掘平塘县周边的旅游需求,精准定位旅游客源地市场,不断扩大旅游客源地市场半径,设计科学合理的特色旅游游览线路,同时利用现代媒体营销体系,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组建多元化的营销体系,加大平塘旅游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同时要加强“内通外联”,推进景区协同发展。内通就是平塘县内景区要互通有无,通过科学规划游览线路试行联票制度,实行组团发展,也可以针对不同社会群体推出游平塘景点年票制,激活旅游市场。外联就是要加大与贵州省、黔南州著名景点的联合营销,抱团发展,善于“借东风”,拓宽旅游客源地市场。
(三)推进平塘“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平塘县旅游业的发展要走产业融合道路,积极推进平塘“旅游+”产业,把握资源、市场、政策等各种因素,加强旅游业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融合。要加强旅游业与农业融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打造高品质乡村旅游。平塘县拥有很好的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基础,如茶园、桃园、杨梅园、蔬菜种植、中药材种植、特色养殖、少数民族特色饮食等。要在现有的农业基础上,对农业类型进行整合,提前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建设好一系列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农村旅游接待能力,打造高品质的乡村旅游。
要积极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延长产品产业链,提高旅游产品附加值。平塘县的旅游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缺少旅游纪念品以及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只有走旅游业与工业合作道路,才会改变旅游产品匮乏的现状。工业为旅游业提供旅游装备以及旅游商品,旅游业促进工业大发展,延长工业的产业链,实现共赢发展。平塘县要大力挖掘平塘陶瓷文化,发展石土经济,促进工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在牙舟陶瓷工业这一块,要加快推进产业链的延伸,推出茶具、餐具等一系列产品,并组织游客参观生产工艺与作品、学习器具使用,让游客感受牙舟陶瓷独特的风格和特性。
(四)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
FAST、平塘特大桥、打岱河天坑群是世界之最,是平塘最具实力的名片,FAST、特大桥的建设让平塘之名活跃于各个平台,平塘县的“四天奇观”(天眼、天书、天坑、天空之桥——平塘特大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国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贵州平塘篇》的播出,让更多人对平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各种特大型工程的建设和重大地质的发现,把平塘推向了世界的高度,平塘的知名度空前提高。
(五)政府大力支持
近几年贵州省大力推进大旅游战略,从人员、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不断推进旅游业向纵深发展。2016年12月编制的《贵州省山地旅游发展规划》对全省全域旅游进行了完整规划。2016年平塘县“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评审会明确提出要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旅游规划,建设先进的旅游外宣手段、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相关配套设施。
近年来,平塘的旅游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在政府政策层面和民间投资等方面都有力地推进了平塘县旅游业的发展,但是目前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短板。
(一)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
平塘县旅游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晚,相对于省内仁怀市、雷山县、荔波县等地,在景区建设、农家乐等方面都处于较低等级发展阶段。平塘县目前开发的景区主要以自然风光型景区为主,如掌布景区、甲茶景区。民俗文化、休闲度假、文化遗产类、研学旅行类旅游产品较少,而且目前景区旅游产品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缺乏能使游客长时间停留的旅游产品和深度体验的旅游产品。其中县域知名度最高的天文科普旅游产品、研学旅行产品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规模较小,游览项目单一,开发力度不够,旅游产品单一,比例不协调,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
(二)旅游产业要素不健全
平塘县旅游产业结构和要素不健全,与一、二、三产业融合不足,未能对全县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县域内公共交通设施不完善,而且类型单一。景区内基础设施配套落后,缺少娱乐、休闲服务等必要的配套设施以及游览导向服务;餐饮住宿规模小,服务水平低;缺少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以及特产销售场地,旅游产业未能形成一条龙服务的产业体系。
(三)旅游交通通达度较低
平塘县旅游区与旅游区之间的交通还不够理想,缺少直达的旅游通道。平塘县的四大核心景区分别位于东部、北部、西部、南部,而进入每个核心景区的路只有一条。从一个旅游区到达另一个旅游区都要原路返回到省道上才能通往,这样的交通状况不利于旅游区的联合开发,也满足不了全域旅游的需要。根据平塘县核心景区以及乡镇的分布情况,可修建环县旅游大道、旅游专线,改善现有的旅游交通情况,促进景区融合,打造全域旅游。
(四)高素质旅游人才匮乏
目前,平塘县总体旅游人才存在数量短缺、业务素质普遍不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经营管理水平、服务接待能力水平和整体品牌塑造。随着平塘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平塘旅游,平塘能为国外游客提供外导服务的从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旅游服务行业的人才落后于旅游市场发展。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很大一部分的旅游资源都涵盖在生态环境当中,如森林资源、气候资源、田园风光资源、河流水域资源等。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好城乡之间、景区和非景区之间的“绿色纽带”,打造全域景观体系,是平塘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全域旅游背景下,游客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驾游逐渐成为大多数游客的出行方式,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有必要打造风景廊道,建立全域旅游廊道系统。根据平塘农田河流旅游资源的组合特征,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做好规划,積极打造独具特色的田园风光,谷物花海。根据地区的气候变化以及作物特征,在不同区域内配置不同农作物,使其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田园景观。根据现有的果林基础,打造特色果林廊道,花季赏花,果季采果。平塘县本身就是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脆弱,加之现在森林破坏、乡村垃圾处理不当等问题,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要通过绿化、净化、美化等工程,建设生态平塘、美丽乡村。
《全域旅游视角下平塘县旅游开发研究》相关文档:
平塘县油岜小学教师2015年度禁毒承诺书09-16
全域旅游视角下平塘县旅游开发研究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