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秦岭书画艺术城实施方案

时间:23-04-01 网友

洛南县秦岭书画艺术城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结合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建设“秦岭书画艺术城”, 以人文的精神俯视秦岭,用文化的积淀解读秦岭,并以历史发展的脉络,以科学的态度,展示今天秦岭所具备的现实意义及对于当今社会的价值,突出秦岭对人类文明的贡献,造福洛南人民。

一、“秦岭书画艺术城”概念的提出

莽莽秦岭,横亘于中国内陆腹地,是中国南北方文化、东西部文化的聚合点和交汇点。半坡人、蓝田猿人、郧西人和仰韶人在这里生活;伏羲、女娲、后羿射日、……的故事发生在这里。这里是华夏文明的诞生地,奔突着春秋战国、秦汉盛唐的时代风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东方帝国,都诞生在秦岭温暖宽厚的怀抱里;老子、秦始皇、刘邦、刘彻、李世民,在这里成就他的千秋伟业;道教文化、秦楚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关陇文化和佛教文化摹与她密不可分……这座绵延一千五百公里的高峻山岭,就像一位襟怀宽广、仁慈睿智的圣贤,向我们提示一个民族高贵丰满的灵魂孕育成长的全部历程。

国务院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

中国共产党洛南县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围绕“一市三基五业”(“一三五”)宏伟蓝图,全面开创经济社会发展崭新历史局面,力促洛南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平台上实现率先发展。

“一市”,就是加快建设关天经济区“三级城市”。

“三基”,就是倾力打造关天经济区“三大基地”。

“五业”,就是着力培育关天经济区“五大产业”。

正是基于如此的大好机遇,我们适时提出“秦岭书画艺术城”项目建设,积极投入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建设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洛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劲产业支撑。

近年来,“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释放出的巨大魅力,成为我们组合洛南书画艺术界的人才资源优势,树起“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鲜亮旗帜,建设“秦岭书画艺术城”,全力打造“书画洛南”,促进洛南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动力。依托“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发挥洛南书画艺术资源优势,建设彰显历史文化基地,实施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研究,保护与利用,对于展现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品牌,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因此,建设“秦岭书画艺术城”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二、建设“秦岭书画艺术城”的基本构想

1、建设秦岭书画艺术城,组建书画交流集中区,全面展示洛南书画艺术成就。

通过洛南县书画交流集中区的示范作用,积极筹建重点乡镇书画展厅,把原定“每年举办两次以上有规模的书画展”变成“永久的书画创作展示交易展馆”,把“秦岭书画艺术城”办成“永不落幕的洛南书画博览会”,积极鼓励书画会员创新创作,让更多的优秀作品冲刺省展、国展。积极开展书画联谊活动,充分发挥书画家做为社会活动家的作用,广交各界朋友,为全县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着墨添彩、锦上添花。

2、整合民间书画资源,打造“洛州书画”品牌。

我县民间书画资源底蕴深厚,目前全县共有书画协会会员132人,国省书画协会会员23人,市书画协会50人,县书法家协会98人,书画爱好者近500人。同时,我县石门的麦秆画、寺坡周岭的粮食画也独树一帜,石门镇的王聪芳用麦秆画的形式,再现了仓颉造字的情景。但这些书画资源还比较凌乱和分散,尚未进行有效整合,所以迫切需要把这些可以利用的书画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纳入有偿服务的产业化运作轨道,逐步建立起一个以书画创作为核心、以书画作品展览为载体,以书画作品交易、销售为目的的书画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为打造文化强县奠定坚实基础。

3、打磨包装书画作品,建立“书画创作展示交易平台”。

我县书画文化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是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深度开发不够,书画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较低,影响力不大,在省内、国内书画文化产业市场中所占份额很少。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用行政手段管文化,致使很多书画展览、竞赛活动带有浓厚的“官办”色彩,书画资源商品转化率很低。因此,必须建立书画文化资源转化为书画文化资本的有效机制,启动文化市场管理的新机制,提高书画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这是发展我县书画文化产业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要把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的书画文化资本,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书画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建立一批以县城为龙头,有一定基础的乡镇相配套的书画创作基地、作品交易市场,作为书画文化产品流动的平台,大力发展一批书画文化中介机构和书画经营户、书画经纪人,让我县的书画资源在市场化上迈出崭新的步伐。

通过弘扬河洛文化,策划“秦岭书画艺术城”,集书画作品创作、展览、现场拍卖、网络营销;宣纸直销;书画装裱;书画作品鉴赏、研发;美术培训,书画装裱艺术人才培训于一体,为“书画洛南”提供了永不落幕的洛南书画博览会。河洛文化是洛南特有的一块金字招牌,在书画产业的发展中,我们只有抓住这块招牌,用好这张名片,才能把洛南书画艺术的产业做大做强,通过开展创建“书画洛南”系列活动,真正把我县打造成名副其实的陕南文化强县、华夏书画之乡。

三、科学决策,积极稳妥地推进“秦岭书画艺术城”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突出强调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意义,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指出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我们要从战略和历史的高度深刻认识中央这一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龙文化,在中华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作为中国龙脉的秦岭,应当成为“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自然催生“秦岭书画艺术城”项目建设。

四、建设秦岭书画艺术城的概念性规划

多年来,洛南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不渝打响“书画洛南”这块金字招牌,着力塑造洛南作为中国汉字故里的品牌形象,利用特有的河洛文化资源,精心挖掘其丰厚的文化底蕴,用“河洛文化”包装洛南,宣传洛南,推介洛南,努力提高洛南对外知名度。同时,兼顾“秦岭最美是商洛”旅游品牌,拟筹建“秦岭书画艺术城”项目,建设内容:洛南县书画艺术博物院,书画创作、展示、营销集中区、环线道路9公里,车辆容量300辆的停车场一处,接待服务设施一处,大型牌坊一座,观赏亭、书画艺术家工作室50处,画廊、文房四宝销售、书画装裱等配套服务设施230处。

五、秦岭书画艺术城建设仰仗的洛南文化符号

洛南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初期,先民们就在此安居,繁衍生息。唐虞时代属商国。夏商时隶于梁州。周时武王、成王归马于华山之阳,称华阳地。春秋为晋。战国属秦。秦统一中国后,属内史地,设华阳县,故治在今县城东南武谷川的古城街。西汉属弘农郡。东汉属京兆尹。魏又属弘农郡。晋、后魏属上洛郡。均设上洛县。后周设拒阳郡拒阳县。隋属商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拒阳,以县城在洛水之南易名洛南。

洛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据考证,远在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境内河口、焦村遗址山土的大量石器带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显著特征。近年来,考古学者又在洛河、石门河、县河交汇处的“龙牙洞”中相继发掘出古猿人牙齿化石及大熊猫和貘的牙齿化石,把洛南的文明史又向前推进了近百万年。史载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曾随黄帝南巡到洛南,“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指掌而创文字”。其字28个。

洛南属革命老区,是鄂豫陕、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唐澍、刘志丹、徐向前、程子华、徐海东、刘华清、李先念、汪锋等曾挥戈秦蟒,转战洛水。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洛南的文化符号大致有:花石浪猿人文化、太上老君炼丹救民的老子文化、大禹治水、黄帝南巡、仓颉造字、河洛文化、文庙、沉香劈山救母的华山文化、李自成兵败潼关后转战商洛的闯王文化、红二十五军征战洛南的红色文化、华严寺的佛教文化、新中国洛南建设发展的现代文化、劳动人民勤劳创造的民俗文化。

六、秦岭书画艺术城依托大秦岭发展的文化战略

胡锦涛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时代和人民的呼唤,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愿。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发展进步,必须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善于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具有感召力的目标,并团结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这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

断了血脉,生命堪虞!无精神家园,魂归何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深刻揭示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今天,“一市三基五业”(“一三五”)宏伟蓝图已经绘就,迎着中华文化繁荣复兴的美好前景,最大程度地焕发社会各界投身文化建设的创造热情,最大程度地凝聚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就一定能在21世纪人类文明的殿堂中,书写河洛文明的壮丽史诗。

洛南的率先发展,必须依托我们丰富的文化底蕴,适时建设“秦岭书画艺术城”,用全新的文化理念包装洛南,做出我们应有的时代选择,打造富有洛南特色的文化品牌。

文化交流大体有三个层次和渠道。第一个是政府间的交流,主要是因时、因地、因人(对象),围绕着国家间的利益进行。这种交流决定着国家间的政治关系。第二个是学者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学术性强,参与者寡,但却直插文化根底,接触彼此的价值观、世界观、伦理观,其影响久远。这种接触的成果可以观照文化的所有领域,真正了解对方的“心”和“根”。第三个是大众间的交流,也就是现在开始常提到的“公共外交”。商贸、旅游、留学、演出、体育竞赛等都属此类。

这些文化观念,有助于帮助我们理清发展思路,做出科学抉择。

七、秦岭书画艺术城建设的潜在动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文化产业在中国不断升温。文化产业在中国能得以如此迅猛的发展,主要是两种经济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文化需求的推动和经济机构提升的牵引力。

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们将处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空间,在这一段时间内,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文化消费需求将大辐增长,使产业发展出现巨大空间。其次从经济结构的提升来看,随着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大幅升级,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也出现转型,由80年代末以来高技术带动战略,转向由高技术和高文化两轮共同驱动新战略。

中国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已经在东部发达地区凸现,产业的空间集聚也日渐成形。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依托于经济与文化高度发达的大城市,通常以聚集形态出现在城市边缘地带和老工业废弃区等地价相对便宜的区域。中国的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基本与国际趋势一致,主要集聚在香港、台北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几个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城市,以及内地一些历史悠久和自然条件优越的城市,如云南丽江等。

目前国内最具文化产业聚集优势的城市当属上海和北京。北京已经在老工业废弃区和近郊区出现了一些萌芽状态的文化创意区域,如798、宋庄等,但是还不具备产业效应。

我们国家对于创意产业概念的鼓噪,主要是出于急欲发展的经济的急功近利的目的,从根本上忽视了创意产业发展的真正内涵与目标。文化产业其实质应该是一种新的经济理念或产业范式。文化产业的真正内涵不是让人们通过将文化商品化直接去获取经济利益,从国家层面上来说,之所以要重视和发展文化产业,主要是因为文化产业对于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负有深刻的文化责任。文化产业对于人类过去的意义在于保护和开发人类的文明成果和文化资源,使其成为人类继续发展的动力和重要资源;对于现在的意义在于丰富人类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建构和谐繁荣的文化生态,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的升级;对于未来的意义在于,培养具有广泛人文关怀和良好精神风貌的新人,尽可能地减少对于自然资源的开采掠夺,依托日益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创意精神,建设人类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和谐社会。

因此,能否把握经济转型的商机,挖掘秦岭书画艺术城建设的潜在动力,是我们面临的当务之急。

八、秦岭书画艺术城建设的战略构想

秦岭书画艺术城建设的战略构想已经以“洛南县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形式印发,如何把这一行业规划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有待于全市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后,进一步完善。

洛南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是,积极实施“4321”工程,打造文化产业集群,具体内容如下:

1、投资十二亿元,建设40个文化主题园区,对全县乡镇实行全覆盖,让全县人民共享和谐发展的新成果,体验社会主义大文化带来的无穷乐趣,鼓舞全县人民热爱祖国、建设洛南,安居乐业。

2、投资十一亿元,建设30个文化艺术创作、展示场馆,激发洛南文化人的创作激情,彰显文化艺术家的创造,全方位、多角度地演示洛南丰厚的文化底蕴,让洛南书画艺术走出大山,走向未来。

3、投资二十亿元,建设20个文化产品研发、制作、营销基地,对河洛文化进行再创造,让洛南的雕塑、奇石、文化纪念品走向世界。

4、投资一百五十亿元,建设10个文化产业专门性公司,打造洛南文化产业的标志性品牌。

九、秦岭书画艺术城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秦岭书画艺术城建设要积极围绕洛南的经济诉求与文化期盼做强做大,提升行业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度,坚持包容性发展战略。

用包容的思维指导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河洛传统文化的特征。包容性有丰富的内涵。它强调公平合理的增长,期望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广大公众;致力于经济的均衡增长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主张文化产业投资与发展政策自由化、便利化,反对保护主义;兼顾不同市场主体需求,营造发展的内在动力;重视吸收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知识,提高文化的先进性。倡导包容性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是许多经济体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结晶,是解决诸多发展问题的需要,也是促进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渐进性改革开放政策即是包容性发展战略最深刻、最鲜明的体现。正是包容,才使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包容性意味着多元性。倡导包容性发展战略,应允许不同所有制、不同文化市场形式、不同文化业态、不同文化内容类型在法制框架下并存发展。应继续完善多层次的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改善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状况。特别是,要加强和改善中小企业文化服务和农村文化服务。要给民营资本更多地参与文化改革与发展的机会,同时,引导民间文化企业规范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活力。

包容性意味着市场性。倡导包容性发展战略,应始终坚持市场导向改革。必须看到,我国文化市场还不完善,还缺乏足够的弹性,市场广度和深度都有待拓宽。在市场化改革中,需要攻难克艰的环节还很多。有关方面要有继续深化市场改革的紧迫感、责任感,合理权衡市场与管制的利弊得失,适时作出新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积极引导和鼓励文化创新,善于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包容性意味着开放性。倡导包容性发展战略,应实行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明历经5000年而不衰,在于善于容纳先进的外来文化。历史表明,封闭则衰,开放则兴。

包容性意味着公平性。倡导包容性发展战略,就是给社会各类市场主体和公众以平等参与文化建设和享受文化服务的权利。要继续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使广大居民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

总之,秦岭书画艺术城建设是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种类繁多,内容庞杂,投资巨大,效能显著,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将乘着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东风,紧紧围绕“一市三基五业”(“一三五”)宏伟蓝图,全面开创经济社会发展崭新历史局面,力促洛南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平台上实现率先发展。

《洛南县秦岭书画艺术城实施方案》相关文档:

洛南县秦岭书画艺术城实施方案04-0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