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乐歌:近现代音乐文化的开端:以“学堂乐歌”为主的新型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清末名厨新式学堂开设的乐歌课及所教唱的歌曲,通过不同的角度宣扬“富国强兵”低于外强欺凌的爱国精神。形式:最初这些学堂乐歌大多采用日本与欧美歌曲曲调进行填词,少量为中国民间曲牌填词形成。内容:主要反映中国人民抵御外辱,富国强兵的时代愿望。
沈心工:原名庆鸿、字叔逵,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提倡音乐教育最早者之一,代表作《体操兵操》等。
李叔同:原名文涛,又名岸,字叔同,代表作《送别》《清凉歌集》等。
曾志忞:号泽民,又名泽霖,1908年组织了“贫儿院管弦乐队”并担任指挥,在1905年的《新民丛报》上发表了他有关发展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论文《音乐教育论》。
上海国立音乐院:建立于1927年11月27号,由当时任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长的蔡元培兼任院长,1929年,该院改制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长萧友梅,是独立的高等学府,学制分为预科、本科、专修科、选修科,国立音乐院的建立,标志着我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萧友梅:字思鹤、又字雪鹏,《旧乐沿革》我国第一部在高等专业音乐学院院校使用的中国音乐史教材,代表作《问》。
刘半农词、赵元任曲《教我如何不想她》,黎锦晖《可怜的秋香》,刘天华《病中吟》。
聂耳:原名守信,号子义,1932年7月,他以“黑天使”“浣玉”等笔名写了一系列论战性的文艺短评,如《黎锦晖的“芭蕉叶上诗”》《中国歌舞短论》以及《黑天使答黎莉莉女士》等,代表作《梅娘曲》《塞外村女》《义勇军进行曲》《铁蹄下的歌女》等。
郑律成《延安颂》,马可《南泥湾》,任光《彩云追月》贺绿汀:1934年《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分别荣获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的评奖一等奖及名誉二等奖,代表作《游击队之歌》,1941年6月,在苏北华中根据地“华中鲁迅艺术学院”“鲁艺工作团”及“新四军音乐干部训练班”等单位任教。
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共产党为培养革命文艺干部而创立的第一所最高等艺术学院。
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黄河大合唱》。
中华交响乐团:1940年又马思聪等人发起组建的。
国立音乐元实验管弦乐团:1940年秋,吴伯超任指挥。
山东省立剧院迁至重庆后改名国立实验剧院实验乐团,1940年10月聘请郑志声担任指挥。
1941年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组织在渝三大管弦乐团联袂演出,演出获得极大成功,成为抗战时期重庆音乐文化界的一大盛举,中国人建立自己的管弦乐团,从1908年曾志忞的“上海贫儿院”管弦乐队到萧友梅1923年创建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乐队,直至40年代在重庆建立的三只管弦乐团,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中,标志着我国的交响事业有了一个迅速的发展。
葛天式乐舞、六代乐舞、大武、云门、咸池、大夏、大韶、大濩、伊耆式乐舞。
清商乐是我国汉族民间音乐的总称,一日清乐,清乐者,九代之遗声,其始即祥和三调也,包括“中原旧曲”(相和歌),江南吴歌“荆楚西声”三种成分,享有华夏正声的美誉。
嵇康《生无哀乐论》
九部乐、十部乐:
多部乐:属于唐代宫廷燕乐范畴,初唐时期确立的宫廷歌舞,唐朝宫廷音乐的第一阶段,唐代的创作歌舞,属于唐代各个民族和地区的传统歌舞。
两者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关系都是显示了唐朝宫廷歌舞音乐的升大规模,。
二部伎:坐部伎、立部伎,盛唐时期的歌舞,宫廷音乐的第二阶段。
九部乐:讌乐、西凉乐、清商乐、高丽乐、天竺乐、安国乐、龟兹乐、疏勒乐、康国乐。
十部乐:高昌乐、是在隋朝九部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宫廷燕乐体制,由此进一步巩固了为我国隋朝时期多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基础。
三部伎、坐部伎、立部伎、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宫廷歌舞音乐,“坐部伎”小型歌舞,“立部伎”大型歌舞。音乐风格:清商乐、龟兹乐、西凉乐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唐代音乐的最高程度。
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单刀会》《救风尘》,王实甫《西厢记》,朱载育《十二平均律》。
变文:唐代宗教宣传的说唱形式,利用讲故事和唱经的形式叫做“俗讲”“讲经文”变文就是“俗讲”的话本,《木莲变文》《地狱变文》讲说佛经故事,《孟姜女变文》《王昭君变文》以民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变文的形式散文和韶文交替出现,在宗教音乐和民间说唱音乐中均有重要地位。
我国近古时期的音乐文化特征:
近古时期(宋元明清)音乐文化转型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进入了后期阶段,随着大唐帝国皇权政治和皇权经济衰落,大型宫廷歌舞音乐也随之衰落,宋朝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使得市民艺术异常活跃,各种民间音乐形式纷纷兴起,中国音乐由歌舞伎乐形态 转型为民间音乐形态,进入了以民间音乐为主流的新时代。
近古时期音乐文化的主要特征:1.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相继进驻中原,一次次入侵与威胁,宋朝号召以“汉族文化”为“主流文化”提倡复古保守,排斥外来音乐,用以维护和巩固汉族政权统治地位,歌舞伎乐和外来音乐的地位一落千丈。2.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民间音乐形态成为中国音乐的主流形态,民间音乐趋向于高度繁荣与发展。3.民间音乐的形式:民间歌曲、民间歌舞、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4.中国音乐的表演场合移向了勾栏瓦舍,茶楼,酒肆,庙堂等广阔的民众聚合场所和商业集中地。5.民间音乐中的戏曲音乐和文人音乐的“词乐”“琴乐”成为具有时代高度水平的音乐形式。6.民间音乐在历史地位上第一次超越了宫廷音乐,近古时期宫廷雅乐趋于僵化,宫廷燕乐则常常吸收民间音乐形式,如宋代教坊引进蹴鞠,角抵,百戏,杂居等,1790年乾隆八十大寿召四大徽班进京等,民间音乐在我国历史上从未享有被如此高度重视的地位。
近古时期民间音乐的高度发展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积累了丰富的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藏,这些宝贵的文化民间音乐将越来越大的发挥积极作用,它的意义也将越来越显著的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发展,过程中展现出重要前景。
图兰朵的《普契尼》中运用大量的《茉莉花》
《中国音乐史》相关文档:
中国音乐史11-21
西方音乐史教案模板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