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黎精神传承读书报告

时间:24-06-02 网友

艾黎精神传承读书报告

80多年前,一位新西兰年轻人抱着好奇的心态来到了中国。从此,他的命运便紧紧的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联系在了一起。他在中国生活了六十年。这60年,是他帮助中国人民生产自救和进行新中国建设的60年,是他向世界介绍新中国的60年,更是他推动中新友谊的60年。

一直以来,对路易·艾黎的印象都只是停留在学校的各种新闻和校史中。知道他曾在抗战期间组织的“工合”运动,为生产救亡做出了重大贡献;也知道他在20世纪40年代创办了山丹培黎工艺学校,为新中国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具有创造性的技术人才。但是当我翻开这本《艾黎自传》时,这一次,他不再只是一个存在于字里行间的名字。就像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也有和我们相似但又不尽相同的童年生活,一起玩的时候被埃里克和格温嫌弃,夏天去安伯利的小溪游泳,少年时喜欢玩橄榄球和划船······而出身于教师之家的他,从小就酷爱读书,这也让他在后来组织“工合”运动的同时还成了一位多产的作家。

有人说,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最初,作为一个在上海当职的普通消防员,路易·艾黎只不过是中国正处于新旧交替社会中的一个普通的外来旁观者。但是随着他在国内多地的考察,以及逐渐对中国的了解,艾黎对中国的忧患和认识也与日俱增。他开始注意到罪恶的包身工制,在去无锡的旅游中,明白了中国国内的斗争,也逐渐开始关注西北的饥荒,并开始亲身参与到一系列的救灾和赈灾活动中去。

在书中,艾黎描写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他们相识相知在异国他乡的一个特殊时期,又因为共同的信仰和理念相知相交,共同为战争时期的中国奉献着自己青春和热血。

在上海篇里,艾黎写到了鲁迅和宋庆龄这两位对他影响深刻的人,在字里行间都流露了对鲁迅和宋庆龄的尊敬与怀念,并对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称鲁迅无所畏惧,嫉恶如仇和蔑视名利,是中国知识界的主帅。在谈到宋庆龄时,朋友间的感激与敬佩溢于言表。

在这本自传中,艾黎把大多数的笔墨都给了山丹。他说:在山丹与青少年一起度过的岁月是我一生中最快活、生活最充实的年代。当年他和乔治·何克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荒凉的大西北,为这里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作为培黎学校的校长,乔治·何克更是为这里的教育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斯人已逝,往昔不再。如今,他们在荒凉艰苦的大西北种下的教育之花,如今已成为漫山遍野的烂漫。

焉之有幸,路易·艾黎将一直是我们兰城院学子的精神标杆,指引着我们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艾黎精神传承读书报告-准编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艾黎精神传承读书报告》相关文档:

2023年全国教育精神心得体会四篇09-09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班团队工作总结09-22

包容 北京精神作文09-22

北京精神包容小学作文09-22

奥运精神作文600字09-25

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两学一做精神09-28

关于冬奥精神心得体会(精选19篇)09-30

学习莫振高精神心得体会10-12

有关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感悟范文5篇10-14

长征精神的学习心得体会作文「精选」10-14

下载文档

微信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