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艾黎在上海的11年
作者:陈一心
来源:《百年潮》2017年第04期
说起路易·艾黎,他不仅与我的父辈有缘分,而且这种善缘还延续到了我们这一代。20世纪30年代,我的父亲、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和路易·艾黎都是上海麦伦中学的校董,他们因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常常在一起碰头。而我的长兄陈一鸣和路易·艾黎的养子王季香(后改名为黎雪,英文名字叫迈克)在麦伦中学是同窗。每当王季香的“外国爸爸”来到学校的时候,同学们都要围住他们父子俩开开玩笑。而艾黎呢,总是很亲切地和大家有说有笑。当时,校长沈体兰组织了一个“星期二聚餐会”,许多爱国人士参加,我的父亲也是主要成员之一。就在那儿,艾黎向大家报告了支援抗战的工业合作运动(简称“工合”)的宏大计划,受到大家的热情支持。总之,我从小就从父亲和长兄的口中,知道路易·艾黎这位伟大的国际友人的名字和他的一些事迹。
我有幸直接接触路易·艾黎,是在1987年3月,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办“三S及其他国际友人在上海”研讨会,孟波会长和我(时任上海市对外友协秘书长)接待了从北京专程赶来参会的路易·艾黎。他身材颀长,目光炯炯有神,穿着咖啡色的西装,打着一条蓝色的领带,手拄拐杖。他握手很有力,开口就用上海话说:“大家好!我在上海蹲过11年了!”一席话,把在场的人都逗乐了。路易·艾黎在研讨会上的第一个演讲,题目叫《上海地下斗争十年回忆片断》。
本文简要地介绍一下路易·艾黎在上海的11年。
为改善童工待遇奔走呼号,
与中共地下党建立联系
路易·艾黎1897年12月2日生于新西兰坎特伯雷地区斯普林菲尔德镇。曾获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新西兰第二远征军服役,两次负伤;因表现出色,荣获原威尔士亲王勋章。1927年,30岁的艾黎来到中国。
那是1927年4月21日,刚刚乘船抵达上海的路易·艾黎从一个码头工人身边走过,那位工人竟朝他脸上吐了口唾沫。“为什么对我这样仇视?”艾黎望着这个工人远去的背影问自己。他环顾四周,自己得出了一个结论:“上海在当时有许多外国军队,工人中有强烈的敌视心理。”进入市区,他的惊讶变成了震惊,他发现十六铺马路两侧的电线杆上,赫然挂着盛有人头的笼子!原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路易·艾黎在上海的11年》相关文档:
路易艾黎简介01-21
从革命文物看路易·艾黎与工合对陕甘宁边区发展的贡献边区发展的贡献01-21
路易·艾黎在上海的11年01-21
路易·艾黎与甘肃的不解之缘01-21
从革命文物看路易·艾黎与工合对陕甘宁边区发展的贡献边区发展的贡献10-25
路易艾黎简介11-19
路易·艾黎与甘肃的不解之缘11-21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简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1-29
路易·艾黎在上海的11年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