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第一次入选教材。为了保证故事的完整性和情节的生动性,编者大胆地把一个较长的民间传说分成两篇课文。《牛郎织女(一)》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作为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本课教学如何体现新意,是设计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1.突显文体特点,巧用多种方式,体会语言表达特色。
民间故事语言具有“神化、情节丰富、口语化”等特点,老师在教学的不同板块中自然而有条理地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整理。首先以“牛郎织女”相关古诗词导入,在渗透人文知识的同时将其与课文语言对比,引导学生体会到民间故事“情节丰富”这一特点。在后续梳理人物关系的环节中引导学生理解“嫂”字的字意,通过对比“哥嫂”与“兄嫂”的不同,使学生能够直观体会民间故事“口语化”的特点。同时提问设疑,让学生在思考文中不可思议之处时感受民间故事“神化”的特点。最后老师在板书中整体呈现民间故事语言的这三大特点,帮助学生加深对民间故事独特语言表达的体会、感知与理解。
2.聚焦单元目标,自主增补情节,习得创造性复述方法。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这一要素指向“创造性地讲故事”,重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力和讲故事时的表现力。从统编教材的纵向上看,在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详细复述”及“简要复述”,本单元课文在此基础上过渡到了创造性复述。横向上看,前一篇课文《猎人海力布》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汇中的人物,转变口吻复述故事。本文的学习是对已学内容的创新运用,整体提高,着重学习发挥想象、增添合理情节,把简略的地方讲具体,通过扩充增补情节把故事说得更动人、更丰富且更有吸引力。
在充分理解故事内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寻故事中适合发挥创造性想象的地方,自由选择情节进行增补,同时复习巩固在上节课中习得的创造性复述方法。在学生初步增补的基础之上,老师先后出示语作本范例及老师范例,引导学生在发挥想象的同时增加语言、神态以及动作描写,使情节充分展开、内容合理化。在初步指导后,老师在课件中提供学习要求,请学生时间练习并上台展示。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依次递进、层层深入的指导教学,逐步落实、加深、巩固学生的创造性复述能力。
3.转变学习方法,小组合作绘图,为梳理情节搭支架。
《牛郎织女》一文以牛郎织女为中心,以他们与王母娘娘、老牛、哥嫂、众仙女等角色之间的联系为线结合成了一张复杂的人物关系网,理清这张关系网,也就理清了课文情节。教师先引导学生独自思考,在自主默读的同时在文中圈划人物。学生在独学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思考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并绘制“人物关系图”。老师在学生绘制的人物关系图中聚焦“牛郎和老牛的相处”以及“牛郎与织女的相识”,详细梳理三位主角之间的关系,并在此两大重要关系线索的基础上,快速梳理其他人物之间的联系。理清关系后,学生结合语作本相关练习自主回顾课文情节与主要结构。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为主体,从“有什么疑问”的问题学习转向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对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的分析与评价中形成较完整的人物关系图。最后,教师以人物关系图以及语作本中的情节图为支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梳理全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知与理解。
《牛郎织女》是一个千古流传的美丽的爱情故事。小学高年级孩子情窦末开但对爱情处于懵懂阶段。从课堂表现看,孩子学习过程中兴奋指数偏高,对文本的内容有自然好奇和情不自禁的窃喜。对孩子的情感而言,这是一堂爱的启蒙课。如何控制课堂气氛,调节教学节奏,有序推动学习,引导正确的价值观,是老师课前必须做足的功课。
《三年级复述民间故事教学反思》相关文档:
爱情经典的民间故事10-29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大全10-29
2023年《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300字(精选3篇)11-05
民间故事教学反思01-19
三年级复述民间故事教学反思01-19
2023民间故事征文大赛获奖范文09-18
民间故事教学反思11-16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传说大全12-25
适合幼儿的民间故事精选01-22
非洲民间故事读后感800字五年级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