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矿井下安全技改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

时间:24-02-07 网友

铅锌矿井下安全技改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论…………………………………………………………1

1.1 概述………………………………………………………1

1.2 报告编制依据与研究范围………………………………3

第二章 项目的背景和必要性………………………………5

2.1 项目建设背景……………………………………………5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和意议…………………………………5

第三章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6

3.1监测监控系统………………………………………………6

3.2井下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7

3.3紧急避险系统………………………………………………8

3.4压风自救系统……………………………………………9

3.5供水施救系统……………………………………………10

3.6井下通讯联络系统………………………………………11

第四章 总图运输与辅助设施……………………………11

4.1项目建设总图布局………………………………………11

4.2 总图运输………………………………………………12

4.3项目公用及辅助设施建设………………………………12

第五章 能耗分析与节能措施……………………………14

5.1能耗分析………………………………………………14

5.2节能减排措施…………………………………………15

5.3 节能减排效果…………………………………………17

第六章 环境影响分析与安全生产………………………17

6.1 环境影响………………………………………………17

6.2 劳动安全卫生……………………………………………18

6.3 消防……………………………………………………19

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方案………………………………20

7.1项目工程总进度…………………………………………20

7.2项目实施进度分期………………………………………21

第八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1

8.1投资估算………………………………………………21

8.2资金筹措………………………………………………22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22

9.1结论……………………………………………………22

9.2建议……………………………………………………23

第一章 总 论1.1 概述

1.1.1 项目名称

铅锌矿井下安全技改项目

1.1.2 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3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某矿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xx

公司简介:某矿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注册资金叁佰万元人民币,法人代表:xx。注册地址:某县城关镇鲁家台,总部办公地址:某县城关镇党家坝滨河中路538号。

某矿业有限公司关子沟白家坡铅锌矿(整合区)是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陕政函[2007]168号)和某县国土资源局(旬国土资字[2007]141号)等文件批复,由原水电三局某金城铅锌矿,某铅锌矿、某县中大铅锌矿整合而成。整合后矿区范围由7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0.6769平方公里。

2009年8月10日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陕国土资储备[2009]237号)下发了《陕西省某县白家坡铅锌矿(整合区)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备案证明。 2011年6月2日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陕国土资矿采登[2011]634号)文件批复颁发采矿许可证,编号xxxxxxxxxxxx,生产规模:3万吨/年,矿区面积:0.6769平方公里,有效期限:自2011年6月2日至2016年6月2日。

2008年底,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和铅锌矿产品市场价格等诸多原因的影响,矿山被迫停产,2015年初,股东会议研究决定恢复矿山安全设施“三同时”建设。并经安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市安监管通字[2015]54号)、某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旬安监发[2015]46号)文件批复准予开工安全设施“三同时”建设,现有员工150人,具备年产6万吨的生产能力。

1.1.4 项目建设地点

某县关口镇大庙村

1.1.5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通过增加新设备、修建安全工作站点等措施,对井下通风、通讯、紧急避险、监测监控、供水施救等“六大系统”进行改造。项目主要建筑工程为紧急避险场所10座,新装监测监控系统,供水自救、压风自救系统以及井下通讯和各种传感器系统。

1.1.6 项目建设建设期限

2016年4月——2016年11月,共7个月。

1.1.7 总投资与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为4939.5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3463.2万元(含涵洞建设费1500万元),设备购置费1476.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50万元,约占项目流动资金的30%。

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4939.5万元,企业自筹2939.5万元,申请银行贷款2000万元。

1.1.8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年节省安全运营开支830万元,年利润增收800万元。实现税收80万元。

环境效益: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粉尘、噪声和废气、废石。

粉尘防治措施主要为凿岩采用湿式作业,对产尘点进行洒水车洒水并加强接尘人员个人防护。对废石场结束以后及时进行植树造林绿化处理,平时及时洒水以防止扬尘。

噪声防治措施主要为选用新型低噪设备,空压机设置在室内,室外采取设防护林等有效的降噪、减噪措施,平时加强设备维修和保养,加强个人防护,噪声对环境影响危害不大。

对所有车辆配置废气净化装置,以减少废气对大气的污染。

废石集中至排土场堆置,排土场下部没有防护对象,设计等级为四级。排土场设置有拦挡措施,雨水拦截措施,边坡角度和台阶高度等设计都符合设计规范和安全规程。按照设计施工并加强安全管理,排土场发生坍塌和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小。

通过上述措施,对环境危害可以有效控制,在项目运营过程中也不会带来二次污染,对于形成产业集群、实现经济循环发展、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1.9 结论

1、综上所述,某矿业有限公司大庙铅锌矿在施工和生产中严格按照开采设计进行布置,切实落实本设计开采工艺流程中所设计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安全设施、设备以及劳动卫生防治进行建设完善,认真落实安全专篇对安全生产管理及职工卫生防护要求;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加大安全投入,保障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职业卫生危害知识学习,增强员工安全与职业危害防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标准,保证各安全卫生设施有效运行,在以此前提的条件下,企业的安全生产应该是有保障的。

2、项目规划科学合理,主要建设内容和设计规模适宜,投资估算合理,资金来源有保证。项目实施方案可行,阶段目标清楚,进度安排合理。

3、本项目符合企业安全生产规划要求,对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改善生态环境和企业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1.2 报告编制依据与研究范围

1.2.1 报告编制依据

1、《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0】17号);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管—〔2010〕168号,2010年10月9日);

4、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的通知》的通知,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 陕安监管发[2010]182号;

5、《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AQ2013-2008)。

7、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认真开展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陕安监管发〔2011〕54号),2011年4月20日;

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AQ2031-2011);

9、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AQ2032-2011);

10、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AQ2033-2011);

1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AQ2034-2011);

12、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供水施救系统建设规范(AQ2035-2011);

13、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信联络系统建设规范(AQ2036-2011);

1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JBZ1—2002);

15、国家建筑材料加工及销售有关政策法规;

16、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数据及资料。

1.2.2 研究工作的范围

本项目研究范围为采矿许可证范围内的大庙矿区井巷工程。

第二章 项目的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安监总管—〔2010〕168号)和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推进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的实施意见》(陕安监管发〔2011〕56号)的规定要求,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完成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的安装和使用。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和意义

建设完善井下“六大系统”,既是大力提升矿山安全保障能力的“固安工程”,又是广泛惠及矿山职工的“民生工程”,对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
   建设完善“六大系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客观要求矿山安全事关安全生产工作全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矿山重特大事故,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必然要求。
  矿山安全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一方面,要立足关口前移,把工作重心放在超前防范上,努力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特别要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是提高抗灾减灾能力,万一发生灾害事故时尽量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遇险矿工的生命安全,减少事故损失。建设完善“六大系统”,既是防范灾害事故发生的需要。也是降低事故危害程度、减少人员伤亡,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的要求,是有效保护广大矿工根本利益的“生命工程”,体现了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体现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要求,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我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的重要载体和提升矿山安全保障能力的实践创新,必将有力促进我国工业实现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3.1监测监控系统

由于本矿山为阶段平硐、平硐—盲斜井开拓,其开采长度不大,根据《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AQ2031-2011)》要求,结合矿山实际情况监测监控设计如下:

1、对井下一氧化碳、氧气浓度将采用在线监测气体检测报警仪;

2、对各作业场所和总进风、出风口的风量、风速及主扇风机的开停状态采用在线监测监控;如发现问题及时撤离井下所有作业人员。

3、由于该矿山不存在大面积采空区,地压监测可不作为重点。

3.1.1监测、监控设备选择

1)、设备选型、调试、安装等环节都应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及公安部门有关安全技术防范的要求,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认证的检测机构的型式检验贯彻质量条例,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2)、优先选用本质安全型设备。

3)、安全检测、监控设备必须具有故障闭锁功能。

4)、安全检测、监控设备必须保证电网停电后安全检测、监控系统必须保证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2h。

5)、矿井安全检测、监控系统设备必须具有防雷保护。

6)、为防止人为取消断电功能,保障安全生产,系统设备必须具有断电状态和馈电状态监测、报警、显示。

3.1.2监测监控设备各设置地点和布置

矿井检测监控设备主要设置在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回风巷、运输巷、压风机房、通风机房、主要通风机的风硐等。详见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布置图。

每个采场入口处应设置一氧化碳检测仪、便携式氧气检测仪、风速传感器各一个,传感器、检测仪应布置在巷道的上方不影响行人和行车的地方。传感器、检测仪在超限或被测设备非正常状态时报警。

工作面设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风速传感器、便携式氧气检测仪各1个,应设置在经常有人工作便于观察的地点。

采用压入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距离巷道出口10~15m回流风中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抽出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风筒口与工作面的混合风流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混合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巷道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出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0.3m,距巷道不得小于0.2m。混合风流处的一氧化碳传感器应有防止爆破冲击的防护设施。其它传感器应悬挂在能正确反映该点测值的地方。

3.1.3各类传感器的报警

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设定为0.0024%,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

风速传感器报警限制(表3-1)

表3-1 风速传感器报警限制表

井巷名称

最高风速m/s

专用风井,专用总进、回风道

15

采场

4

其它传感器在超限或被测设备非正常状态时报警。

3.2井下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

由于本矿规模为6万吨/年,属于小型矿山,当班井下作业人员数少于30人,根据国家局安监总管一[2010]168号文规定,因此,设计在各系统主平硐口建立一套总的作业人员出入矿井信息管理系统(识别卡),显示每个作业中段、每个掘进面及每个采场的作业人数。

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基站安装于坑口值班室,在坑口进入巷道10m位置安装基站定向天线。

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应保证能准确掌握井下各个区域作业人员的数量。

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功能:

(1)通过电脑能看出施工人员与监管人员什么时间进入的巷道,什么时间走出巷道。

(2)并且能对施工人员和干部分信息进行修改、添加和查询。

a.修改:如果员工离开或卡出现问题,可对员工的信息进行修改。

b.添加:当有新员工来的时候,可以把新员工的信息添加到数据库。

c.查询:输入姓名、上班时间和性别做为查询的关键字,就能准确查出详细信息。

(3)部门的修改、添加和查询

(4)报警功能

对外来人员或未携带带的施工人员进入巷道,系统会自动报警(如果和携带卡者一起进时,系统不会报警)

3.3紧急避险系统

本矿山采用阶段平硐+平硐—盲斜井开拓,区内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所开采的矿体巷道最长距离均在需要设置的避灾硐室之外。因此,矿山开采中可不需设置井下紧急避险设施中的避灾硐室,但矿山应设以下避险设施:

1、针对本矿开采特征,科学合理地制定本矿应急预案,每年组织员工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并与当地卫生院签订紧急救护协议。

2、所有入井人员须携带自救器,自救器额定防护时间不少于30min;

3、合理设置各个开采时段的避灾路线图,在各个生产主、副中段予以警示逃生路线图。井巷的所有分道口要有醒目的路标,注明其所在地点及通往地面出口的方向,并定期检查维护避灾路线,保持其通畅。

4、企业应当将正确使用紧急避险设施作为入井人员安全培训的重要内容,确保所有入井人员熟悉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掌握紧急避险设施的使用方法,具备安全避险基本知识。企业对紧急避险系统进行调整后,应及时对入井人员进行再培训,确保所有入井人员准确掌握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实际情况。企业每年开展1次紧急避险应急演练,建立应急演练档案,并将应急演练情况书面报告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

3.4压风自救系统

本矿山为阶段平硐+平硐—盲斜井开拓,按照国家井下要求设置的避灾硐室标准,本矿山井下将不设紧急避险系统中的避灾硐室,根据本矿山开采的特点,对本矿山压风自救系统设计如下:

1、压风自救利用地面螺杆空压机,其供风风量和风质可满足需要;

2、压风管路利用矿山供风的无缝钢管;

3、由于平硐长度延伸不大,设计在采掘工作面压风管道上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

4、各主要生产中段和分段进风巷道的供风管道上每隔200m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独头掘进巷道距掘进工作面不大于100m处的供风管道上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向外每隔200m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的供风管道上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三通及阀门安装地点应宽敞、稳固,安装位置应便于避灾人员使用;阀门应开关灵活。

5、压风自救装置、三通及阀门安装地点应宽敞、稳固,安装位置应便于避灾人员使用;阀门应开关灵活;主压风管道中应安装油水分离器;压风自救系统的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应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压风自救系统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压风系统日常维护与管理

日常生产当中,矿山应指定人员负责压风自救系统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及时更新压风自救系统布置图,并根据井下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布置图应标明压风自救装置、三通及阀门的位置,以及压风管道的走向等;定期对压风自救系统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处理;配备足够的备件,确保压风自救系统正常使用;根据各类事故灾害特点,将压风自救系统的使用纳入相应事故应急预案中,并对入井人员进行压风自救系统使用的培训,确保每位入井人员都能正确使用。

3.5供水施救系统

矿山采用阶段平硐+平硐—盲斜井开拓,按照国家井下要求设置的避灾硐室标准,本矿山井下将不设紧急避险系统中的避灾硐室,根据本矿山开采的特点,对本矿山的供水施救系统设计如下:

1、供水水源为地表高位水池静压供水,其供水水量和水质可满足需要;

2、供水管路利用生产供水的无缝钢管;

3、各主要生产中段和分段进风巷道的供水管道上每隔200m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独头掘进巷道距掘进工作面不大于100m处的供水管道上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向外每隔200m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的供水管道上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三通及阀门安装地点应宽敞、稳固,安装位置应便于避灾人员使用;阀门应开关灵活。

4、在独头掘进巷道距掘进工作面不大于100m处的供水管道上设一组三通及阀门,根据本矿掘进特征向外只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

5、三通及阀门安装地点应宽敞、稳固,安装位置应便于避灾人员使用;阀门应开关灵活;供水施救系统的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应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供水施救系统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供水系统日常维护与管理

日常生产当中,矿山应指定人员负责供水施救系统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随时更新供水施救系统布置图。布置图应标明三通及阀门的位置,以及供水管道的走向等;定期对供水施救系统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处理;应配备足够的备件,确保供水施救系统正常使用;根据各类事故灾害特点,将供水施救系统的使用纳入相应事故应急预案中,并对入井人员进行供水施救系统使用的培训,确保每位入井人员都能正确使用。

3.6井下通讯联络系统

矿井下通讯电缆线路设两条通讯电缆,其中任何一条通讯电缆发生故障时,另一条通讯电缆的容量应能担负井下各通讯终端的通讯能力。井下通讯终端设备应具有防水、防腐、防尘功能。

同时为方便与外界联系,调度电话系统设置二条中继线与外部电信线连接。

在矿山地面调度室设计一台KA8115RC程控交换机一台15门,用于矿山与外部及内部地表及井下各个工作场所通讯 。

本通讯联络系统要求在矿山基建完工之前完成,以确保验收合格通过。

第四章 总图运输与辅助设施

4.1项目建设总图布局

4.1.1总平面布置原则

1、建筑物和构筑布置力求紧凑合理,提高建筑系数,力求既有利于生产,又有利于施工。节约用地,节约工程投资。

2、原料,辅料及产品等厂内运输力求运输环节少,路成短捷,生产安全。

3、总平面布置应符合防火、防爆、防噪、卫生等安全规定。

4、妥善处理工厂近期建筑和远期发展的关系,为以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并为施工创造条件。

4.1.2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根据厂区现实情况,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合理的前提下,对主要生产车间及道路、电力等辅助设施进行总体设计和竖向布置,力求使生产运输工艺简捷、顺畅、连续、功能分区明确及管理方便。

矿山工业场地,废石场、水源地、炸药库、生活区、矿区公路等均已形成,并能发挥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可保证矿山正常生产。

工业场地分别集中布置在620硐口附近,由空压机房、机修房、办公室及坑口场地等组成,坑口职工生活区与工业场地在一起,机房及生活区建筑为简易工房。

矿山废石场顺沟排放,主要集中堆放在620硐口、648硐口附近。

4.2总图运输

目前各坑口道路基本满足运输要求。要求道路按矿山三级道路修筑,路面宽度4m,路面纵坡不超过9%,路面铺有碎石。因此,企业为确保正常生产,应对矿山道路进一步修整。

内部运输采用轨道矿车运输,运送物品主要为矿石和废石。

外部运输采用汽车运输,主要运输物品为矿石及生产原材料和生活物资。

4.3项目公用及辅助设施建设

4.3.1、通风

根据矿床的赋存特点、地形地貌,结合采用的开拓运输系统和采矿方法,矿山采用双翼对角式通风系统,机械抽出式通风,主扇风机为DK45-6№12型轴流式通风机型;687中段为回风巷。

采准、切割、开拓、生探等掘进工作面均采用局扇加强通风,回采工作面(凿岩、装矿)也要用局扇进行辅助通风。

4.3.2、压气

大庙铅锌矿采用集中供风方式,建有空压机房,管路沿主平硐敷设至各个用风地点。矿山现有1台VF10/7型空压机。

4.3.3、排水

根据开拓系统以及水文地质条件,620中段采用自流排水方案,620中段巷道人行道侧设置水沟,水沟坡度3~5‰,生产废水及井下涌水沿本中段水沟自流排放,各中段坑口设置集水池对井下涌水及其污水进行沉淀及其简单的处理后,充分回收利用。

480中段无坑口直通地表,坑内采用机械排水方案。在运输巷道人行道侧设置水沟,斜井底部车场附近设置水仓,将480中段内的坑道涌水及生产废水汇集至水仓内,再由水泵扬送至648平硐自流排出。

4.3.4、供电

10KV高压线路已T接至矿山,矿山目前安装有1台120kVA变压器,可满足矿山供电需要。

4.3.5、矿山福利设施

矿山应建造澡堂、更衣室等,保障作业人员下班洗澡更衣。

4.3.6、矿山保健食堂

职工保健食堂利用生活区食堂,供应职工就餐。矿山可用保温桶等有保温的容器向井下工作人员送餐,以供井下工作人员及时就餐。

4.3.7、井下保健站

井下各中段应在较安全的地段掘一硐室作为井下工作人员休息的地方,内可设置保温桶装开水以供井下工作人员饮用。

4.3.8、井下卫生间及巷道卫生清理

井下各中段在相对安全的地方掘一小硐室作为井下卫生间,内用矿车作为盛污器具,上设置牢固的木板作人员蹲置,以解决井下作业人员的方便问题。污物用废碴覆盖。矿斗满后,用矿车运出地表处理。井下作业人员禁止随处大小便,以保证井下矿气清洁。

井下坑道应经常进行清理,坑木堆放在适当位置,对巷道内因翻车、放矿等而堆置于巷道的废碴、矿石及时清理出地表,保证巷道清洁整齐,以免影响行车安全。

第五章 节能

5.1能耗分析

5.1.1设计依据

节约能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企事业现代化管理的标志之一。本项目将严格执行国家能源管理和节能的相关技术标准规定。主要依据有:

评估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3)《固定资产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发改委[2010]6号)

(4)《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

(5)《中华人民共和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委环资[2004]2505号)

(6)《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意见(修订稿)》(陕发改环资[2013]1355号)

(7)《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发改委国经贸资源[2006]125号)

(8)《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关于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的暂行规定;

(9)《工程设计节能技术暂行规定》;

(10)《评估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守则》;

(11)《评估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守则》;

(12)《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守则》;

(13)《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守则》等。

5.1.2设计原则

为合理使用能源,项目基本设计原则是:贯彻国家能源计划和节约并重方针,采用国内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生产装备,制定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实现充分用能、节能减排、降低消耗、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益的企业目标。

5.1.3能耗分析

本项目建设期间需耗电4210千瓦时,参考折标系数0.1229;运营期间用电主要是照明及机械设备用电,年耗水量为700吨。

1、用电估算

项目建成后,用电主要包括生活照明用电,所有电器设备功率为5.25kW,运行按100天计算,平均每天运行8个小时,年用电量为0.42万度。

2、用水计算

项目用水主要包括生活用水、生产区用水等,生活用水每天3.33吨,每月用水100吨,运行7个月,共用水700吨。

经测算,本项目年耗能折合标准煤为0.58吨标准煤。

项目年耗能折合标准煤吨数表

序号

项 目

年消耗

系 数

折合标准煤

1

电力

0.42万度

1.229 tce /万度

0.52

2

0.07万吨

0.857tce/万吨

0.06

合计

0.58

5.2节能减排措施

5.2.1工艺技术与设备节能

生产工艺选择节能效果好的国内先进技术,生产设备选用性能可靠、低耗能的先进设备。

1、项目节电

(1)供电采用功率因素自动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素,合理选用电器、节能变压器,节约用电。

(2)生产、生活照明设施采用节能灯。

(3)选用节能电机。

2、项目节水

(1)生产区实行水循环利用,规模化生产,节约用水。

(2)加工区实行清洗用水循环利用,实行废水沉淀重复循环利用。

3、资源节约

项目建设为井下技改,形成了完整的循环产业链条,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为当地的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5.2.2总图布置

总平面布置和工艺流程设置尽可能缩短物料流程,使用供应路径较短、物料运输方便场所,以避免物料二次倒运。

5.2.3电器设备选型

1、电气选用国家推广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新型节能机电设备。机电配套低损耗S27型有载调压变压器,并在低压侧设无攻补偿器使功率因数提高到0.9以上。整条生产线所有电动机负荷波动的设备均采用变频控制。

2、供电、供热、供水部门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减少输送距离和能耗。供电采用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以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电能损耗。合理选定建筑形体系数以达到节电目的。

3、采用节能型变压器、节能电器、节能灯具、低能耗镇流器,合理选定各房间照明度和灯具安装高度,电灯加电容补偿器,使功率因数不小于0.8,减少电量损耗,节约用电。

4、制定严格的维护计划,采用声控、光控、自控,计量分栋、分户,有效减少电能、热能、水能等消耗。认真进行灯具等照明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以提高其利用率。

5、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阀门、开关、管材,以减少水资源流失,降低水资源无效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所有用水设备如真空泵、空压机、风机冷却等均为循环使用。

5.3 节能减排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所有工艺装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资源和能源充分利用,全面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节能分析结论

本项目建设运营后主要消耗能源为水和电,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后,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耗水量控制在陕西省人民政府以陕政发【2014】8号文件印发的《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指标以内。

综上所述,本项目满足国家节约能源和节约用水的政策要求,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效果。

第六章 环境影响分析与安全生产6.1 环境影响

6.1.1项目生产主要污染物及处理措施

矿区周边为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队的“某县关子沟—南沙沟铅锌金矿详查”探矿权范围,周边无其它采矿权设置。采矿权周边均无矿权争议,矿区周边附近没有采矿活动,矿区范围及周边无文物保护区和其它限制矿床开采的保护区设置。

周边环境没有危害矿山的因素。

设计矿山采空区规模小,采用充填法回采,处于临近山顶的山坡。本矿区地质环境总体属良好类(第一类)。采矿对环境无大的破坏。因矿区容矿岩层为出露广泛的隔水岩层(千枚岩类),所以采矿活动不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井泉枯竭,不会影响当地用水;附近地形开阔,山势低缓,汇水面积很小,开采不受洪水、泥石流、坍塌和地表沉陷的影响。开采矿石和剥离物不含对人体有毒、有害的元素,也没有放射性及瓦斯等有害气体。

由于矿体埋藏浅,矿区位于山坡,地表地层属于易风化的千枚岩,在岩层倾向、矿体倾向和山坡倾向一致或风化破碎严重的地方容易引起滑坡危害。设计采取的措施为:留保安矿柱;新建坑口远离滑坡危害影响区;临近地表减少爆破规模;加强地表监测,及时预报;必要时对岩层采用锚索锚固。

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粉尘、噪声和废气、废石。对其主要的处理措施为:

粉尘防治措施主要为凿岩采用湿式作业,对产尘点进行洒水车洒水并加强接尘人员个人防护。对废石场结束以后及时进行植树造林绿化处理,平时及时洒水以防止扬尘。

噪声防治措施主要为选用新型低噪设备,空压机设置在室内,室外采取设防护林等有效的降噪、减噪措施,平时加强设备维修和保养,加强个人防护,噪声对环境影响危害不大。

对所有车辆配置废气净化装置,以减少废气对大气的污染。

废石集中至排土场堆置,排土场下部没有防护对象,设计等级为四级。排土场设置有拦挡措施,雨水拦截措施,边坡角度和台阶高度等设计都符合设计规范和安全规程。按照设计施工并加强安全管理,排土场发生坍塌和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小。对环境危害可以有效控制。

6.2 劳动安全卫生

6.2.1执行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施总则》GB5083-1999

4、《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4063-1983

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B21371-91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1987

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

8、《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1992

6.2.2安全生产处理措施

1、严格遵守《陕西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的规定,确保各项施工安全和人身健康的要求。

2、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安全操作规程。

3、全厂员工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法制观念,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政策、法规,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4、各种安全防护装置、信号保险装置、监测仪表、警戒标志、防雷装置等必须齐全、可靠。

5、工作前必须检查所用的工具、机械和防护用品,发现损伤或不牢固的严禁迁就使用。电源设备、线路应防止受潮以免触电,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有漏电保护开关(触电保护器)和接零接地。

表8-1危害因素与处理措施表

危害因素

铅锌尾矿粉尘

机械误伤

意外伤害

处理措施

合理控制湿度

装载机工人带口罩

定期机械检查

提高工人操作能力

定期检查电器等设备

积极开展消防演练

6.3 消防

6.3.1执行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程》GBJ16-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3、《陕西省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

6.3.2火灾消防设施配置

厂房建筑为乙类,建筑物消防按二级设防。建筑构件场能满足防火要求,厂内设火警信号,一旦发现灾情,向区域消防队求援。

厂区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消防管网环状布置,在管网上设地下消火栓,并布置在厂区于道附近。消防供水系统单设管道,DN=100mm,水压0.3Mpa。车间内设室内消火栓、水龙带和水枪,所有建筑物内适当位置配置,建筑灭火器。

6.3.3项目运营中的防火措施

1、总图布置时车间厂房符合防火间距要求,厂区道路需满足消防通道要求。

2、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安全通道、出入口及消防设施标识,一旦火灾发生时的人流疏散和灭火工作的便利。

3、电气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封闭间的通风,室内设砂袋化学灭火装置,在各配电室、控制室等装有消防设紧急及事故照明灯,以达到事故停电时,满足安全和消防要求。

4、加强安全和消防管理,生产安全员兼管消防工作,作到平时不放松警惕,防患于未然。

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方案7.1项目工程总进度

2016年4月——2016年11月,共7个月。

7.2项目实施进度分期

第一阶段(2016年4月- 2016年5月):完成项目可研、选址、环评、勘察设计、施工招标等前期工作。

第二阶段(2016年6月- 2016年10月):完成厂房等土建工程施工以及设备采购、安装。

第三阶段(2016年11月):工程竣工验收。

第八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1投资估算

8.1.1投资估算依据

1、国家有关部门关于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投资概算编制办法;

2、土建工程参照《陕西省建筑工程综合概预算定额》,并结合当地情况采用详细估算法估算。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设备价格依据生产厂家的报价。

5、根据国家现行规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7、本项目通用费用的确定是按有关规定并结合实施单位实际情况而确定的。

8.1.2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为4939.5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3463.2万元(含涵洞建设费1500万元),设备购置费1476.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50万元,约占项目流动资金的30%。

8.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4939.5万元,企业自筹2939.5万元,申请银行贷款2000万元。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9.1结论

1、某县火烧沟铅锌矿在施工和生产中严格按照开采设计进行布置,切实落实本设计开采工艺流程中所设计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安全设施、设备以及劳动卫生防治进行建设完善,认真落实安全专篇对安全生产管理及职工卫生防护要求;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加大安全投入,保障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职业卫生危害知识学习,增强员工安全与职业危害防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标准,保证各安全卫生设施有效运行,在以此前提的条件下,企业的安全生产应该是有保障的。

2、项目建设单位技术力量较强,管理经验丰富,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信誉,项目资源整合和尾矿综合利用所需自筹资金充足,且已获得银行贷款承诺。技改后对于整顿当地矿山企业,加强矿产资源安全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企业管理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项目规划科学合理,主要建设内容和设计规模适宜,投资估算合理,资金来源有保证。项目实施方案可行,阶段目标清楚,进度安排合理。

3、本项目符合国家下发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文件要求,建设完善井下“六大系统”,既是大力提升矿山安全保障能力的“固安工程”,又是广泛惠及职工的“民生工程”,对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9.2建议

1、该项目是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具体行动,对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批准实施,并最大限度给予优惠政策,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该项目投资较大,项目单位应积极落实建设资金,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3、建议在矿山施工设计前对地形图进行补充完善,以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铅锌矿井下安全技改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相关文档:

工程设备、技改、大修项目管理规定及流程03-24

铅锌矿井下安全技改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07-05

铅锌矿井下安全技改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02-0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