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物志高中集合多篇

时间:23-12-04 网友
家乡风物志高中集合多篇

家乡风物志高中800字篇1

我的家乡在永康。永康是一个“五金之都”。那是因为我们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县的产品在世界中都有销售,从而得了一个“五金之都”的称号。我们永康出产的东西保质保量,若是有假,买一赔十。我们永康出产的厨房用具深受消费者的信赖。全国各地,甚至连全世界都有,一样厨房用具,就能给你用一辈子了。神奇吧!你看,大型超市里,厨房用具就占了百分之85,销售量就像潮水似的往上涌。而同时,我们的永康也渐渐变得发达起来。

提起永康的建设渐渐发达起来,那可神了!!就拿永康城里来说吧,处处高楼耸立,家家户户都过上了新生活,穿上了新衣裳,带着自己的孩子到处逛街,快活地不得了呢!超市里,他们大把大把地往自己的推车中,不一会,他们的推车里已经装满了自己要买的东西,到结账的地方付了钱,拎着一大袋东西回家。在广场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人在买衣裳,挑自己喜欢的衣服。你看,他们挑得都眉开眼笑,看上去多么开心呀!简单地说,这是富裕的美好了,不说城里了,就说乡下。乡下也是美,不是富裕的美,而是简朴的美。到处柳树成排,花儿呢,互相争气斗艳,田野中,农民伯伯们正在田地中干活,忙得不亦乐乎。他们的头上不断地冒汗,由此以来,我们更应该珍惜食物,如果你不珍惜的话,就来永康市的农村里去体会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了!

说完了家乡的美,但还是有美中不足的缺点。那就是我忘记介绍的我们永康人的心灵美。我们永康人心灵是纯洁的。在哪里,都能够看到拾金不昧和助人为乐的人。比如,有人在马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那个人就二话不说,马上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跑到警察局给警察。有一天,一个乞丐流浪在农村,我的奶奶便请那个乞讨者进屋里,端上一大碗米饭给乞讨者吃。乞讨者狼吞虎咽地吃,吃完了,奶奶又给了他20元当生活费用。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我们永康人有一颗怎样的心!

这就是我的家乡__永康!即有富裕的美,又有简朴的美,当然,我们永康人的心更美!

家乡风物志高中800字篇2

喝着黄河水,坐着羊皮筏,塞上江南就是就是我的家。。。。。。"每当我听到运首歌就会心潮澎湃,我美丽的家乡啊!山美水美比不上我的家乡美。

黄河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黄河她从我家乡流过,天下黄河富宁夏,她用甘甜的乳汁晡育了家乡的人民,灌溉了肥沃的土地,使家乡变成了金川。银川。米粮川。这里是塞上有名的“鱼米之乡”。站在黄河岸边放眼望去,层层梯田一眼望不到边。到了秋天田野变成了金色的海洋,稻穗弯着腰好像在向我们点头;玉米露出金黄的牙齿对着我们笑;涨红了脸的高粱排着整齐的队伍像在等待人们的检阅;大豆鼓着饱胀的肚皮,快要破裂似的。

家乡出产的大米色泽晶莹,光照强生长期长,所含蛋白质高油性大,米饭粒粒圆润,吃起来香甜可口,有“贡米”的美称。有名的黄河鲤鱼长的肥,肉质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吃过黄河鲤鱼的人会念念不忘,赞不绝口。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很馋?各种鲤鱼吃法:酸菜鱼。糖醋鲤鱼。水煮鱼。麻辣鱼。烤鱼会让你大饱口福。

我的家乡不仅是“鱼米之乡”,还是闻名中外的“枸杞之乡”。几百万亩枸杞连成一片,远看像给大地盖上了一条红绿相间的花棉被,近看枸杞像一颗颗红色的珍珠在闪烁。枸杞色鲜。皮薄。肉厚。籽少。甘甜。红红的枸杞营养丰富,是天然的营养佳品,枸杞可以酿酒泡茶入药。每年七月份枸杞成熟了,早上人们潮水如流的赶到枸杞园。瞧!那位阿姨手想小鸡啄米一样快,不一会儿篮子就堆起了红色的小山。枸杞园里歌声笑声汇成了欢乐的海洋。

硒砂瓜,石头缝里长出的西瓜。走进硒砂瓜地里,哇!到处都是又大又圆的西瓜,各个像穿着翠绿和墨绿陂花纹衣裳的胖娃娃枕着石头在睡觉。吃了我们家乡的硒砂瓜,你准会竖起大拇指说:“又沙又甜,汁多爽口,真是名不虚传!”

中宁!你像镶嵌在宁夏平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为有这样美丽的家乡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欢迎您来这里旅游观光。

家乡风物志高中800字篇3

山一程,水一程,巴士车开始变得颠簸起来,渐渐地出现了土地,棕褐色的土地。车近了,就看见爷爷圈着身子立在那,旁边停了一辆泛着蓝色铁皮的电动三轮车。下车,瑟瑟的北风剥离了残余的暖气。爷爷略显笨拙地挥了挥手,羞羞的一声“爷爷”,气氛一下跳动起来。坐在三轮车上,左一晃右一晃,还能听到发动机嗡嗡作响。车速不快,朔风在怀里打个圈才逃走,道边田地里的种地人热情地和爷爷打招呼,转身又一挥锄头扎进了土里;路上遇到了父母亲的熟人,又是一阵谈言欢笑;走进村里,会有小孩跑过,也会停下来叫一声“爷爷好”,看见车后的人也不害羞,喊着“叔叔阿姨好”,笑嘻嘻地离开了。

——这是多少年前的记忆了,却依然历历在目。只知那时的我个头小,就缩在一包一包的行李里,看着,看着周围的一切;闻着,闻着从翻起的一阵一阵泥土里亲切;感受着,感受着从家乡人身上那一份坦率的性情,古道热肠。

无论何时回到家乡,都是熟悉的,热烈的,亲切的。

冬日里的家乡,越近腊八,就能闻到从家家户户泥烟囱里飘出来的红豆香。煮烂捞出,先做成一个个红豆团。贪吃的小孩会在这时就偷偷地捏几个扔在嘴里,又蹑手蹑脚地溜走了。大人们看着白瓷碗上的一个个泥手印,忙呵斥地抓他回来洗干净手,转身又拾几个红豆团跑开了。种的糯米夹成粉,用水和,挽起袖子,忙着揉面,揪剂儿,捏成碗状。把做好的红豆团往里一塞,一拢,再滚上一层米,一个红豆糯米团就做好了。过个几日,做年糕的工作坊就会挤满了村民,看热闹的,忙着收年糕的,打年糕的,咽口水的。一个个连忙捧着刚蒸好的糯米粉,挤过人群,来到石臼旁。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儿,脱了棉袄,只穿汗衫,手提木锤,在石臼里磨了几下,抡起来,空中画一道弧,猛挥一锤,落下石臼中,扑通一声,拖一拖,磨一磨,拔起来,再复一锤下去,呼吸逐渐白气浓重,身上也冒白气。把一团打好的糯米饭,赶忙拿出来,切开,趁着热乎放到嘴里,一股暖流从舌尖传下去,淡淡甜甜的滋味在蓓蕾绽开。年味越浓,春天,也要来了。

和风即过,“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按老家的习俗,择一个好日子,全村的人都来到河旁摸河蚌。几个身强力壮,“水力”好的男子率先扎入水中,试探性的扎几个“猛子”,烈日当头,水花阵阵,终于深深地吸足一口气钻进河里,不见其影,只见水波。顷刻,他们窜出水面,从嘴里强烈地喷出一段水柱,高举河蚌。岸上传来阵阵叫好声,岸上妇女也有了活干,寒光乍现,开膛破肚——好一块肥嫩的蚌肉!山歌唱起来了,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水中的人向岸上的人直扑水,惊叫声,欢笑声,打趣声,夹杂在一起,热情瞬间被点燃。气温炎炎,灼人肌肤;热浪腾腾,水波滚滚。岸上已堆满了大大小小的河蚌,人们纷纷提着装满河蚌肉的桶四处散开。河蚌下锅,油烟四起,十里飘香。

几年未回家乡,又有了远远的思念,前面是看得见的世界,后面是回得去的家乡。对于老舍来说,家乡是永远无法割舍的北平的天空,余华在南门的细雨中呐喊,上海赋予了张爱玲最华丽的伤感。我们从家乡中走出来,可灵魂摇摇晃晃,念得还是家乡。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从此有了漂泊,有了远方。异乡安置不了灵魂,从此有了归乡,有了故乡。家乡,家乡,每次提及它,都能想到那棕褐色的土地。上面的人儿,上面的风物,地与之都分不开了。到现在都忘不了在家乡里吃到的红豆团,年糕和那鲜蚌肉——这熟悉顽固的味道啊!

“这些,那些,仅剩旖旎字句。”

费孝通先生初次出国时,他的奶妈塞给他一包用红纸包裹着的东西,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喝汤——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也想包一抔泥土,在爷爷的裤脚上,在三轮车角落里,在种地人的锄头上,在撒野奔跑小孩的脸上,在烟囱旁,在石臼下,在山中,在岸边。

然后——再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抔土回去,回去夹在日记里,“扁扁的,像压过的相思”。

家乡风物志高中800字篇4

河南地大物博,偏偏吃食总不大精致,以面为主,大多已烩、焖、炒、熬等平常吃法凑合,有时干脆清粥配馒头,实在有些乏味。

独有一道粉浆面条大值得回味,即使在快节奏且追求利润的今天,吃法已不太正宗的粉浆面条也是早餐桌上的常客。面是其次,滤得浆白浓稠的酸浆才是精华。爱的人如我,便是处在异地他乡也念念不忘,不爱的连味也闻不得。

据传在明朝正德年间,洛阳方县一户姓史人家开了个饭店,生意兴隆。有一年,小麦收成不好,豌豆却大丰收,饭店便天天卖豌豆面饭。直到一天,一位京城的钦差大臣路过此店吃饭,因无上等米菜,店主无奈之下只得用盆里磨碎的豌豆和桌上的面条,以椒叶、藿香为料,豌豆浆作汤简单下了一碗面,谁料这酸香浓郁的浆面竟颇得大人喜爱,自此这一做法便广为流传,成了一道名吃。也成为洛阳三绝其一——洛阳水席上的名菜。

粉浆面条最重要的就是这浆了,面条多少粗细并不讲究,这配菜也是依喜好而定,唯独这浆,要想“主味酸而回味甘”很需费一番功夫。在自家很难做出一碗好的粉浆,如要做一碗粉浆面条都得现跑去豆腐坊买新鲜浆液。做浆要将用水泡好的绿豆在石磨上磨成粗浆,去渣后,放置发酵物,充水放曲,晾一到两天,粉浆便大致做好了。接下来还要是打浆,把酸浆放在80度左右的锅中,浆的表面会浮上白沫,这是要用勺子轻轻打滑,等到完全细腻光滑,直接下面条,芹菜叶,黄豆,撒上花椒粉和芝麻油便可出锅。在妈妈上学的那个年代,校园旁边就有卖粉浆面条的,五分一碗,卖粉浆的的直接从大铁锅里盛出无什佐料、几近清汤的一碗浆面,却总能让人吃的大汗淋漓,逼出寒气,在冬天浆面条更是成了多少莘莘学子的深夜慰籍。听闻以前也有卖粉浆的货郎挑担走过大街小巷,现在却是见不着了。到我这一代,粉浆的名声稍见落没,但在河南随便一家早餐馆也见得的。餐馆大多用黄豆做浆,放又细又短的面,几小把芹菜叶,不拘者甚至可以把面条放在的塑料杯里,用吸管吸着吃。最好再配香葱饼或韭菜盒子,那便中和地香醇浓厚,回味悠长的更甚,值得我屡屡回味。

一碗粉浆传承千年,早已被时光的磨轮滤得更细,酿的更纯。以前是河南农民蹲在田埂子上一口大蒜配一口粉浆面条,现在讲究的却要配上韭花辣子酱,雪菜丁,萝卜丁,榨菜丝等等。虽改的不一定妙,但也说明吃食这东西不像建筑古迹,拆了变损,改也不得;也不像手工手艺如皮影泥塑一般无人继承,眼见就要湮灭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民以食为天,历代流传的小吃已经浸润到每户人家的袅袅炊烟中,融入到街边口叫卖小吃的喊声中,甚至在爹娘教孩子厨头灶脑,代代流传中。且如粉浆面条这般简单便宜又富含智慧的、只用剩物菜杆就可做的小食,便更加容易流传,另一方面,鉴于其可塑可改性强,适宜人群更广,也容易合上国家发展脚步的拍子,实在是难得,无怪乎被命名为河南十大传统名小吃之一。

粉浆面条既上得了水席的高雅之堂,也下得了村子里每户人家的铁锅瓷碗,偶尔姥姥也做一碗给我尝鲜,端碗出门坐看不远处菜畦芹菜苗上跳动的蚂蚱,心里便认清,牢记这就是家乡的味道,走到再远也忘不了。

家乡风物志高中800字篇5

有人捧着一抔乡土漂泊他方,在思念故乡之时有了心灵的慰藉。而我,细嗅记忆深处那一缕沁人心脾的茶香,告诉自己,故乡,不曾改变。

我自出生起的若干年都生活在故乡。记忆里,故乡总是温柔的。那是院里赤脚嬉戏的孩童,是河边浣衣的妇人,更是家乡的吴侬软语。这个小镇,位于上海与苏州的交界处,是上海的最西端,明初成镇,为商旅往返苏、松途中下榻处,故名曰商榻。

实际上,商榻1957年才并入上海,先前一直隶属苏州。因此,商榻的地方文化是深受苏州熏陶的。语言上,商榻话不同于正宗上海话,更偏苏式方言;文化上,老一辈人都偏爱苏州评弹;饮食方面,也更偏向于苏州地区。故乡的文化也因此更加多元。

父母工作繁忙,我自幼便被丢在故乡由外公外婆照顾,对故乡的情也在那时生下了根。

外婆和姨婆是当之无愧的美食家,对故乡美食的菜谱是烂熟于心。犹记儿时每年春天,外婆领我到淀山湖畔挖野菜。起初,我总是在一旁自顾自玩耍,待太阳渐渐接近地平线,再回到外婆身边。直至后来,我到了能够分清什么是荠菜什么是石灰草的年纪,总算能帮上忙时,我却不得不被接回城里读书了。

挖来的大多是荠菜,但外婆总会采上几株石灰草。石灰草总是散发着一股异香,而这股异香也贯穿了我儿时度过的每个春季。每年春天,外婆都会挖来石灰草制作麦芽塌饼,这也是江浙一带的特色茶点。腌制的石灰草,煮烂,剁碎,与面粉、小麦和成面团,蒸熟,再用油和糖水煎至焦黄,这便是制作麦芽塌饼大致的工序。在江南长大的人对“甜”似乎都有一种莫名的青睐,因此,多数人家都会往面团里塞豆沙,这也使得麦芽塌饼的口感更加丰富。我总是外婆手艺的第一位品尝者,而外婆的手艺也总是深得我心,石灰草的香气就这样随着乡愁一起深深刻在心间了。

比起自家人享用,麦芽塌饼往往有着更重要的作用。相信每个在商榻长大的孩子都有被外婆拉着去周围邻居家吃茶的经历。“阿婆茶”是商榻自古沿袭的民间习俗。关于阿婆茶的来历,也有许多传说。有一种说法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有一天,路经商榻,由于天气炎热,使他口干舌燥,精疲力竭,正好看到一个村上的几位阿婆在廊棚里一起喝茶,他便上前讨茶喝。因实在口干,把“阿婆,让我喝口茶好吗?”匆忙说成了“阿婆,茶”。后来,人们知道这次是皇帝要茶喝,金口玉言,怎敢更改,“阿婆茶”就这样世代相传了。商榻的农家人,特别是阿婆,每天你来我往,摆上几张桌椅围坐在农家客堂或廊棚里。一人一盏茶,桌上常摆有酱瓜、塌饼、瓜子、蜜饯等土特产,边喝茶,边聊天,与西方的下午茶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被拉来的孩子们聚在院子里玩,玩累了便要上一口茶。酱瓜的咸香,茶的甘甜,是我儿时午后的独家记忆。

而今再回到故乡,来到淀山湖畔,我已认不出她了。不知何时起修建的淀山湖生态环湖大道,让我不见了石灰草的影子。它的异香消失了吗?没有。石灰草的异香始终与茶香交织在一起,融进这个小镇的街头巷尾,也萦绕于每一位游子的心间。

古韵的故乡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变得繁华起来,它在努力地进步,而我也在为自己的梦想而热忱地追逐着。我看着故乡,故乡也看着我,我们都在努力地改变着自己,于彼此而言,却又不曾改变。

又是一年春,外婆熟练地揉着散发着清香的面团,那屋子里的人们依旧拉着家长里短,清茶的味道熟悉而又安心。这一切都发生在一间小屋,不曾改变。

家乡风物志高中800字篇6

有别于大多数胡同的横平竖直,在北京阜成门内大街的安平巷一带,胡同歪歪斜斜宽窄交错,却有着最浓郁的烟火气。这样一片鳞次栉比的矮矮房顶簇拥着的就是妙应寺白塔。白塔总高51米,砖石结构,塔基由大城砖垒起,高出地面两米,塔基中心便为多折角方形塔座,面积足有810平方米,护墙与两层方形须弥座叠高达9米。塔身是硕大的白垩色覆钵体,形状如同葫芦,其上是莲座和承托塔身的环带形金刚圈。华盖顶部的花纹铜盘周围悬挂36个小铜钟,风吹铃铛,声音清脆悦耳,铜盘之上便是铜质的圆锥形小塔刹。

金与白的对比,在青灰色的天空下显得崇高、空灵而圣洁。生活在胡同里矮矮屋檐下的人,抬头便可看到白塔,在仰视中,白塔以一种匀称的姿态与雄浑阔大的气势在成为一种视觉上的绝对地标,也以其建筑空间的宗教记忆而拥有一种令人屏息凝神的神性。白塔,就这样成为胡同中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

事实上,对于北京城来说,白塔也承载着深刻城市记忆。元代由于西藏地区的佛教传入内地,在汉地出现了许多西藏式的瓶型塔,妙应寺白塔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处。作为当时营建元大都的一项重要工程,寺院位于大都城西,从此成为元朝的皇家寺院,是百官习仪和译印蒙文、维吾尔文佛经之处。而北京的建都史自金为始,名中都,在元统一后成为名扬天下的元大都。因此正如北京人有句老话“先有白塔寺,后有北京城。”白塔与北京同生。

从元大都的大圣寿万安寺,到明清两代的妙应寺,白塔经历过繁盛香火,也遭遇过大火和掠夺,几次破败修缮,历尽沧桑。寺庙是中国传统城市中的重要公共空间,在过去不仅是祭祀的场所,还承载着文化活动交流与公共交往的功能,更见证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包容与繁荣,穿越百年后,便以一种默默的姿态将城市的传统文化记忆保存于、参与于市井的熙攘与沉静之中。生活在白塔脚下的人们,每每抬头看到那白色的塔身、金色的塔刹,总会触动一些悠远的思绪。绚烂而伟大的文明、繁荣与落寞的更迭、传统宗法的色彩、百年积淀的种种,凝固成白色的塔,形成一种感召的力量。即使不被常常提及,即使成为了胡同里人们生活的背景板,也深刻地交织于、扎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胡同里的人们,仿佛生命从未短暂过。

近年来,城市人口增多、经济迅速发展,在白塔寺这一片静谧的胡同街区隔壁,就是聚集着众多知名金融机构、工作节奏极快的金融街。白塔寺下的老城,并没有在现代化浪潮下执拗于古旧,而是以一种叛逆而温情的姿态,成为发展的一部分。

2015年,一群设计师发现了这个奇特的胡同街区,并开始了叫作“白塔寺再生计划”的有趣尝试。整个计划以白塔寺历史胡同街区为背景,对于胡同中的部分空间进行重新设计改造,以胡同微更新的方式,用设计思维改善居住环境。于是,在原本逼仄破旧的胡同夹道中出现了用红锈色钢板分割出的微空间与绿竹,焕发出复古的美感。原本单薄乏味的老旧院落经环形的几何框架结构与四合院主房连结起来,扩大了空间的纵深。迎接新生,保有温情,是老胡同在发展浪潮中的一种态度。包容创新与人文情怀,也是这座城给予北京人的一种气质。

白塔寺外围是一长段红墙,从南头一直伸到北端,平添了一种深邃的味道。在红墙斑驳墙皮另一侧,是东夹道,胡同里的居民经常把自己家的桌子摆出来坐着聊天休闲,孩子们扯着风筝在夹道里跑,路边,还有几处咖啡馆,在浓郁的咖啡香气笼罩下的人们透过玻璃正好可以仰望到庄严典雅的白塔。

《家乡风物志高中集合多篇》相关文档:

一个消逝的山村中风物特点联想感悟06-22

家乡风物志高中集合多篇12-04

家乡风物志作文800字新疆01-15

一个消逝的山村中风物特点联想感悟02-0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