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规范乡镇(街道)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通知

时间:23-01-23 网友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规范乡镇(街道)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公布日期】2018.10.22

∙【字 号】

∙【施行日期】2018.10.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

∙【主题分类】劳动人事争议

正文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规范乡镇(街道)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通知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八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完善多元处理机制的意见》(人社部发[2017]26号)以及我省“实施意见”要求,为全面贯彻“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工作方针,结合我省实际,就规范乡镇(街道)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任务

  到2020年底,全省乡镇(街道)普遍建成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职责明晰、保障有力、运行高效的劳动争议专业性调解组织网络(详见附件1)。

  (一)组织建设规范化。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要依托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按照“四配套、五公示、六统一”原则进行建设。“四配套”即:有组织领导机构;有调解工作室;有专用档案柜及必要办公设备(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咨询电话等);有完善的工作职责、流程和监督机制等。“五公示”即:调解组织机构、调解工作制度、调解工作流程、调解员工作职责、调解受案范围上墙进行公示(详见附件2、3)。“六统一”即:名称(统一为“XX县[市、区]XX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以下简称“调解中心”)、调解标识标牌、工作流程、工作职责、文书格式以及调解员服装证书徽章等统一。

  (二)预防工作规范化。调解中心要指导辖区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落实调解联络员,积极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咨询等工作,指导帮助企业规范劳动用工,提高企业自主预防化解劳动争议能力。要通过公开电话、发放明白卡、建立微信群、开设公众号等方式,畅通沟通渠道,全天候提供“零距离”维权服务。

  (三)争议处理规范化。规范接待、咨询、受理、调解等业务流程,建立调解工作台账(详见附件4)。调解中心接到当事人申请(咨询)后,应当落实首问责任制,当场审查并告之当事人是否决定受理。经调解自愿达成和解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调解不成或达不成调解协议、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应引导其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调解中心调解劳动争议,应当自受理调解申请(咨询)之日起15日内结束。

  (四)制度建设规范化。调解中心要建立调解监督制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建立统计分析报告制度,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建立重大劳动争议应急处置预案制度,防范化解重大劳动争议;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详见附件6)。落实好调裁衔接制度,实现无缝对接,调裁一致。

  (五)队伍建设规范化。各地要建立调解员名册(详见附件5),通过调剂事业编制、政府购买服务、吸纳法律工作者和热爱调解工作的社会人士,充实调解员队伍,确保每个乡镇(街道)调解中心配备至少3名调解员,其中专职调解员不少于1人。要加强调解员培训工作,各县(市、区)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劳动争议调解员培训,3年内对劳动争议调解员轮训一遍,做到持证上岗。

  (六)基本保障规范化。各地要在保障必要办公、办案设施基础上,按照人社部、中央编办、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的意见》(人社部发〔2012〕13号)有关精神,保障劳动争议调解员培训经费、办案补助经费等调解工作经费。

  二、工作步骤

  (一)示范引领,创新推广。持续督导4个国家级、6个省级综合示范单位加强建设,全面提升建设层次。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综合示范单位经验。2019年6月底前,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要新推出至少一个本级综合示范单位,参照国家级、省级综合示范单位有关要求,推进全面建设。

  (二)分类指导,压茬推进。到2018年底,10个示范单位要完全规范化建设任务。2019年底前,全省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组建率要达到85%。2020年底前,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实现全覆盖。

  (三)严格标准,全面验收。2020年底,省厅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全面验收。对没有完成规范化建设任务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

  三、工作要求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积极做好人员选配、场地协调、经费保障等工作。要切实发挥好调解中心短平快处理劳动争议的作用,真正为当地党委政府减压分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各地规范乡镇(街道)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的情况务于2018年11月30日前报省厅调解仲裁管理处。

  附件:1.河南省乡镇(街道)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规范化表.doc

  2.河南省劳动争议调解“五公示”布局图.docx

  3.调解中心工作程序、职责、调解员行为规范、调解受案范围等.zip

  4.各种调解文书格式.zip

  5.调解员花名册.docx

  6.调解案卷封皮.docx

1

河南省乡镇(街道)专业性

劳动争议调解规范化建设表

内容

规范化要求

组织 建设

1、各地要以文件形式明确调解中心机构及组成人员。 2、按照“四配套、五公示、六统一”原则进行建设。 3、调解中心印章统一为:“XX县(市、区)XX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

预防 工作

4、指导辖区内企业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立调解联络员。 5、定期深入辖区企业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 6、指导协助企业排查劳动争议隐患;帮助辖区内企业规范劳动用工。 7、畅通常态化沟通渠道,全天候提供“零距离”维权服务。

制度 建设

8、落实调解监督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9、落实统计分析报告制度,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0、落实重大劳动争议应急处置制度,防范化解重大劳动争议。 11、落实调裁衔接制度,实现与仲裁无缝衔接,调裁一致。 12、落实档案管理制度,规范调解文书档案管理。

队伍 建设

13、建立调解员名册,充实调解员队伍。 14、落实调解中心人员不少于3人,其中专职调解员不少于1人。 15、每年组织劳动争议调解员培训不少于一次,3年内轮训一遍。 16、劳动争议调解员要持证上岗。

争议 处理

17、规范劳动争议调解业务流程。 18、落实首问负责制,当场审查并告之当事人是否决定受理。 19、经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依法制作劳动争议调解协议书。 20、对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或经调解不能达成和解协议的,引导其进入仲裁程序。 21、调解中心调解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受理(咨询)之日起15日内结束。 22、按照统一格式建立调解工作台账。

基本 保障

23、调解室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 24、调解中心工作纳入综合治理考评范围。

 

附2

附3

附4

附5

河南省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及调解员花名册

单位名称:(盖章)  调解组织名称:

姓名

性别

民族

籍贯

文化

政治面貌

职务/职业

 工作单位/部门

联系 电话

聘任期限

填表人: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附6

调解案卷封皮

XXX劳动争议调解中心 调 解 案 卷 (共  页)

案件号

XXX字〔20  〕  号

案 由

当事人

申请人

被申请人

第三人

案 由

处 理 结 果

调解员

书记员

立案 日期

20  年  月  日

结案 日期

20  年  月  日

归档 日期

20  年  月  日

归档 编号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规范乡镇(街道)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通知-准编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规范乡镇(街道)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通知》相关文档:

团省委书记侯红在共青团河南省十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09-18

河南省文化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11-23

基于体验的历史类博物馆游客满意度研究——以河南省博物馆为例毕业论文11-23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11-24

河南省南阳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11-25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关于修订土地复垦收费标准有关01-13

3-河南省耕地开垦费、土地闲置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1999年11月15日_豫财预外字〔1999〕40号)01-13

河南省土地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01-13

河南省《土地复垦规定》实施办法-河南省政府令第5号01-13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单位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13]56号01-14

下载文档

微信扫码分享

最新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