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先进集体事迹

时间:22-10-31 网友

敬老院先进集体事迹

篇一:敬老院事迹材料

为了那抹夕阳红

兰西县中心敬老院事迹材料

按照国家“老有所养”的总体要求,在省市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兰西县于20XX年开始了中心敬老院标准化建设。三年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县级敬老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环境优美,管理一流,院内绿草如荫,室内窗明几净,院民幸福快乐,怡养天年,成为蜚声同业、声名远播的一面旗帜。多次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前来考察学习的兄弟市县络绎不绝,周边县(市)要求入驻的院民接二连三。相继获得“绥化市敬老院建设一等奖”、“绥化市敬老院基地建设先进单位”、“绥化市文明单位标兵”、“黑龙江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

1、走多元化投入之路,推进标准化建设。资金投入是敬老院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县财政虽然经济困难,但在敬老院建设上却十分大方。县委、县政府提出,敬老院是民生工程,要干就干高标准,要建就建高水平。为了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一是积极争取政策扶持。20XX年,争取省市民政部门支持,投资90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的的县中心敬老院作为全优工程投入使用;20XX年,又争取资金900万元,开始第二敬老院建设,目前即将投入使用。二是主动纳入财政预算。县委出

台了《关于中心敬老院建设优惠政策》,把人员培训、生活补贴、办公经费等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给予资金支持。三年来,县财政向敬老院注入生活补贴、办公经费600多万元。三是汇集社会帮扶力量。坚持内引外联两条腿走路,引导县直部门、义工组织、龙头企业等社会各个层面,献爱心、给支持、出资金、送捐助,资金累计近百万。目前,中心敬老院食堂、餐厅、医务室、办公室、洗漱室、卫生间、健身室、活动室、娱乐室及寝室一应俱全。每层楼都设有娱乐室,老人们可以收看几十个频道的有线电视节目。每层楼设有活动室,老人们读书看报下棋打牌就近就便。楼内设有健身房,备有跑步机、按摩椅等,设有太阳能浴室,供老人们定期洗浴。每个房间都配有室内广播及烟感器、紧急呼叫器,院内及每个楼层都配有摄像监控系统。可以说,各种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安全防范等设备设施品类齐全,功能完备,档次高雅,整栋大楼建筑宏伟,装饰豪华。用副省长孙永波的话说,“全省敬老院我看过不少,像兰西县这样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2、走亲情化服务之路,用真爱树形象。敬老院有一支25人组成的“孝心服务队”,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性格特点、情趣差异和需求层次,提供人性化、保姆式服务。在人文关怀服务上,为每个老人建立个人档案,包括生日、民族、习俗、亲友关系及联系方式等。每位老人过生日时,除了做蛋糕外,还要做长寿面、打荷包蛋。三人以上过生日就来个

小型寿宴。对智障不知道生日的老人,就选择“七一、八一、十一”等特殊节日,为他们集体作寿。在敬老院,老人的房间分为双人间和四人间,床头有紧急呼叫器连接每层楼的护理室。公共场所实现摄像头全覆盖,值班人员24小时监控,对发生意外的老人及时施救。在日常护理服务上,做到了“三好”。一是吃好,每周食谱院长亲自拟定,一日三餐不重样,三天小改善,一周大改善,菜库里猪肉成垛、鹅蛋成缸、蔬菜成堆、水果成箱;同时,每人每月补助10元生活零用钱,逢重大节日还送“红包”。二是住好,在走廊安装了扶手、地面铺设了防滑地砖,对楼梯、厕所、浴室、活动室进行了无障碍、人性化改造,保证老人行走安全。三是护理好,两周为老人换洗一次被褥、一周换洗一次内外衣,经常组织老人们到健身房、娱乐室、活动室进行健身和娱乐。对常年卧床、行动不便、自理困难的老人,工作人员亲自到床前给洗脸、喂饭、剪指甲、换洗衣服、接大小便,视老人如亲人。在医疗保健服务上,设立了专门医务室,选聘了医术精湛的专职医生和护士,配备了常用医疗器械和药品,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做到小病不出院,生活有保健。对患病老人由服务员亲自看护、料理起居,并单独做病号饭,送到老人床头。老复员军人李春森患重度静脉曲张,常年卧床,服务员像伺候亲人一样轮流精心护理,定时翻身,虽经高温酷暑,但老人从未得过褥疮。陈树贵老人自幼两手患佝偻病,吃饭不能握筷,服务员一日三餐一口一口地喂饭。对

重患老人,在县人民医院特设了“五保”老人门诊,建立了医疗档案,院民看病实行100%报销,工作人员24小时陪护。三年来,为135位患病院民核销住院费360万元,平时免费提供慢性病药物80万元。在精神文化生活服务上,成立了“院民议事委员会”,老人们可以随时向管理部、生活部传心声、提建议,让服务人员及时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设立了文体部,成立了“二人转”剧组,组建了秧歌队,购置了服装、乐器等必备文娱用品。每当重大节日,工作人员同院民同台演出,共享“文化养老”的成果。真情服务换来了真心相报。今年春节院民自发制作14面锦旗悬挂在各个楼层,有位院民把“不是女儿,胜似女儿”的锦旗挂在院长办公室。汶川地震老人们捐款2500元,玉树地震捐款达到4945元。

3、走规范化管理之路,以质量求发展。办好敬老院,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有一支精细化的服务队伍,用制度管人管事,用规范确定方圆。一是升级队伍素质。20XX年5月,肩负着县委、县政府的重托,汪亚琴远离了相对轻松的工作岗位,忘记了50岁的年龄,放下了对患病女儿的照顾,毅然扛上行李卷来到了刚刚落成的中心敬老院担任院长一职。三年来,她舍小家顾大家,舍家人为老人,不图名,不图利,说的少,做的多,讲经营,重管理,带班子,带队伍,多次受到省市表彰。在她的带动下,一批热爱敬老事业、熟悉护理常识的服务人员竞聘上岗,一支爱岗敬业、素质优良、各司其职的工作团队茁壮成长。二是管用的规章制度。

院长带头制定了十五项职责、二十四项制度,拟定了《工作人员守则》,出台了《工作人员文明礼貌用语》,公布了《院民文明行为十不准》,这些规章制度在全省、全市得到推广交流,成为敬老院正规化建设的范本。三是严肃兑现奖罚。对院民满怀深情,对员工严格管理,是工作原则;要干就干出样,要不就不干,是工作准则。500多人的大家庭,要想达到整齐化一,始终如一,必须形成规范。敬老院采取评选干净楼层、整洁房间、先进老人、优秀职工的办法,好的奖,错的罚,差的抓,保证了厨房一尘不染、房间整洁干净、被褥整齐划一、物品摆放规整。四是强化安全教育。把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常抓不懈。对院民广泛宣传防火、防汛、防盗、食品卫生等安全知识。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加强节假日和夜间的巡查力度,及时掌握安全动态。定期对院民和工作人员进行健康卫生检查,严防流行病和传染病发生。三年来,敬老院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4、走以副养院之路,改善生活条件。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对院民每人每年仅有2400元投入,敬老院面临着资金紧张、吃不饱的问题。为了补充敬老院经费不足,提高五保老人的生活水平,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同意,敬老院征用2公顷土地,创办占地2.7万㎡的敬老院副食品生产基地,创建了2处养殖场、1个鱼池和1栋蔬菜棚室,60头育肥猪、1400只蛋鸡、700只大鹅、4000尾鲫(鲤)鱼,都是老人们的盘中餐。如今的敬老院不仅实现了蔬菜、肉蛋等副食品自

篇二:“敬老文明号”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敬老文明号”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申报“敬老文明号”事迹材料

安陆市社会福利院融合福利院、光荣院、老年公寓、儿童福利院四院于一体,是我市唯一的为老服务综合机构。全院占地24亩,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床位266张,有在职职工30人。主要工作任务是承担城区内“三无”人员、孤老优抚对象、孤残儿童的养护与医疗康复等工作。为了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福利院已把服务的触角沿伸到了社会的每个家庭,接收寻求社会化养老服务的老人入住,让更多的老人得到社会家庭的关爱。现入住我院的对象共127人,其中:城市“三无”人员67人、社会供养老人50人,收养孤残儿童10名。福利院曾先后获民政部“全国文明光荣院”、湖北省“敬老示范岗”、省民政系统“基层单位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孝感市“文明单位”、孝感市“青年文明号”、安陆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庭院绿化达标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供养能力

为了让老人们在优雅舒适的环境中颐养天年,福利院以兴建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老年住宅为目标,配备了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先后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兴建了2栋老年公寓楼,房间设计为双人间和单人套间两个标准,室内布局合理、走廊宽敞明亮,设有无障碍通道,每个房间配有空调、电视机、热水器等生活用具,楼内设有健身室、棋牌室、阅览室、医务室、娱乐室等,各类设施配套齐全。院内还进行了园林绿化、道路黑化、道路排水等工程。前后院区共植树、种植花卉3148棵,植草坪1000平方米,砌雨水井24座,安装庭院景观灯28盏、草坪景观灯10盏,沥青黑化道路2000平方米。努力打造花园式院庭,改善收养人员和职工的生活、工作环境,创建文明和谐的生存空间

为了丰富老人生活,推动老人福利事业社会化进程,市福利院积极改善老人的生活条件,不仅增置了生活设施,而且添加了文体娱乐用品,设立了娱乐室,添置了彩电、健身器、象棋、麻将、扑克等器材和娱乐用品,征订《老年报》、《夕阳红》等报刊杂志,充实老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每逢“五一”、“十一”、“重阳节”等节日,让老人们聚餐,使他们感受到大家庭团圆和睦的节日气氛。同时为了满足社会各界的不同需求,接收寻求社会化养老服务的老人入住,使福利院成为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的老人乐园。

二、加强思想能力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福利院提倡人性化服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六个老有”目标,以“关爱老人、构建和谐”为主题,全体职工继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强化爱岗敬业、增强危机感和竞争意识,进一步提升全方位的服务,深入学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湖北省关于老年人享受优待服务的规定》、《养老护理》等知识。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落实各项惠老政策、创新为老服务方式、提高为老服务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明确的创建目标、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制度等方式,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深入开展为老服务,使老年人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努力形成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

社会福利院是一个特殊的大家庭,生活在这里的是一些痴、呆、傻、盲、聋、哑、孤、寡、独等弱势人群,他们的性格怪僻,生活习惯各异,还有多数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然而,“敬老无亲疏,天下高龄皆父母”是市社会福利院全体员工始终坚持的工作信条。在入院的老人中,百分之八十都是残疾,且瘫痪在床,虽然每人都备有盛尿器具,但由于年老体弱,总是尿湿满地。稍有忽视,便是臭气熏人,难以忍受。为了去掉臭味,护理员每天早晨为老人们

拖地板、折被盖,整理内务,帮助老人们洗脸梳头;白天为他们刨菜煮饭,缝补浆洗,交心谈心;晚上帮他们洗澡、洗脚,带他们上厕所。老人们病了,给老人们煎药、做病号饭;夏天来了,为老人买好防暑药给老人解暑;冬天怕老人受冻,给每一位老人灌好热水袋取暖,帮老人盖好被子,使老人随时生活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

福利院始终坚持以“一切为了老人、为了老人的一切”的服务宗旨,提倡人性化服务,在职工中树立全心全意为供养人员服务的宗旨,以及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孺子牛”精神,把供养人员当亲人,做他们的贴心人。在工作中实行程序化个案护理,并视情况调整护理方案。坚持24小时值班制,推出“四心”服务理念,就是对待工作要尽心、对待老人要有爱心、护理老人要细心、为老人服务要耐心。健康老人在福利院每天要做操、唱歌、猜迷、游戏,开心愉快地生活。对失能老人,则统一床品,像婴儿一般细心呵护与照料。福利院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掌握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规范日常工作管理,提高供养人员的满意度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服务体系,使工作在规范的基础上达到优质,是创建文明窗口的内在要求。为了全面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建设,切实规范文明服务语言,努力提升工作服务水平,更好地为供养人员提供优质、文明服务,在全院开展“十心”和十句文明用语活动。“十心”是:对待工作要热心,听取反映要诚心,了解情况要细心,启发疏导要贴心,劝说解释要耐心,排忧解难要真心,处理问题不偏心,勤奋工作不分心,接受意见要虚心,以供养人员为中心。十句文明用语是:“您好”,“请问”,“没关系”,“不客气”,“谢谢”,“对不起”,“请原谅”,“您有什么事,请慢慢讲”,“为您服务是我应该做的”,“欢迎您对我们多提合理化建议”。在工作中统一着装,挂牌服务,使用礼貌用语,让供养人员时刻感受到温馨服务。多年来福利院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掌握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护理收养人员个人和室内卫生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成绩,提高了福利院收养人员的满意程度,同时还树立了形象,也涌现出了先进模范人物,副院长张汉丽被评为安陆市首届十大孝子、安陆市劳动模范。

福利院作为青年德育基地、青年志愿者基地、军民共建基地等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场所,与团市委、驻守部队、武警中队、交警大队、城区各小学接成共建单位,老人们定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到学校、部队,讲革命传统课。每年雷锋学习日、重阳节、春节等节日市区学校、部队、一些单位到我院开展敬老助老“主题日”活动,如紫金路小学开展的“走进敬老院”、“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班队活动,太和宫小学开展的“重阳节敬老作文赛活动”,市中医院来院为老人义诊,一些单位还送来爱心捐赠和物资。通过这些形式加强敬老教育,培养了全社会尊老敬老的观念,进一步消除青少年过强的自我中心意识,提高当代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福利院以老人满意、社会认可为目标,不断发展,在“敬老文明号”的创建路上留下了一连串坚实的脚印。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今后,我们将以更加真诚的笑容和更加周到的服务,一如既往地做好为老服务工作。不断探索工作新方法,创新工作举措,以优异的成绩做好新时期为老服务,托起夕阳更美好的新格局。

篇三:敬老院事迹

篇一:敬老模范事迹

老人的事没有小事,再细微的事也要把它做好,豹爱芳就是这么做的。

豹爱芳从进入敬老院起,十七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把敬老院变成了“老人乐园”、“幸福院”。她每天清晨起床,打扫庭院,给老人煮早餐,送早餐到各位老人碗中,洗刷衣服;然后到镇上买米、油、盐、菜,料理老人们一日三餐;晚上,为有病的老人煎药、服药,伺候老人入睡。一年365天,天天都是工作日。

十月田镇是个少数民族贫困乡镇,镇政府为敬老院提供的生活费每人每月只有30元,老人们的生活经常捉襟见肘,有时遇上老人患病需送镇上医院,不得不从中垫付一些,老人们的生活就显得更紧张。于是,豹爱芳总是不动声色地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挤出20元、30元、50元,补贴给老人们应付日常开销。

老人们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幸福安祥地过着自己的晚年。老人们都把她当作自己的亲生女儿。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豹爱芳如今已经如愿地为三位老人送了终、尽了孝。这三位临终前,最想看到的、最牵挂的人就是豹爱芳,拉着她的手,喊着她的名字,直到离开人世。

为了给老人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生活空间,17年来,豹爱芳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在房前屋后种上花草,培植绿地,开垦荒地,种上蔬菜,既美化了敬老院的环境,又改善了老人们的生活。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敬老院了。常常有人不解地问她:“敬老院又不是你的家,那些老人跟你非亲非故,工作能过得去就行了,何必那么拼命呢?”她说:“敬老院就是我的家,老人们就是我的家里人,我不照顾谁照顾。”

豹爱芳这位孤寡老人世界里的年轻人,由于无暇顾及其他,至今依然单身。20XX年,她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以后,求爱的信件雪片般从全国各地飞来,她还是那句老话:“要娶我,就搬到敬老院来住。”她把自己的花季年华献给平凡的敬老事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了青春的价值。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海南省劳动模范,20XX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篇二:敬老模范事迹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能相信你的为人呢?又有谁愿意与你打交道呢?做事先做人,而做人先培养习惯。从点滴小事做起,她已将孝敬老人养成了一种生活习惯。虽然平时工作忙,但她总是抽时间给奶奶和姨姥洗头、洗脚、剪指甲、洗衣服、陪老人聊天,经常给老人买水果,两位老人逢人就夸,见人就讲,她们孙女有多细心、多懂事。

20XX年,她带着奶奶和姨姥的言传、父母亲的身教成了家。都说婆媳关系最难处,两个生活习惯不同没有血缘关系的女人同在一屋檐下,怎能不产生矛盾?怎会不起摩擦?她坚信只要把心态放平,既然能有缘与她养育了20多年的儿子一生相伴,怎么能说两个女人就没关系呢。

近十年来一直视公婆为亲生父母,视婆婆因看不惯的唠叨为母爱。婆婆身体不太好,每次卧病在床,她都无微不致的照顾,从未有过任何怨言,婆婆总爱发一些无名火,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也会反思是不是自己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惹她生气了,体谅她是因为身体不舒服而心里烦燥才会

发火的,婆婆说没有女儿没有能说知心话的人,她用行动和感恩的心证明儿媳也能做让她穿得贴心的小棉袄。每逢公婆生日、过年、过节细心的她不但要买好吃的、做丰盛的佳肴,还会买衣服或日用品等送礼物给公婆,婆婆属于富态型的老太太,衣服不好买,不论是出差或闲时逛街,只要见到合适的又是婆婆喜欢穿的衣服就会买回家,却很少见她为自己买件新衣服。即使是在身体不舒服时她也要坚持为家人做可口的饭菜,合理安排对老年人健康有利的饮食,水果蔬菜多样化。每天削好苹果,看到儿子挑最好最大的拿给奶奶,留给爷爷时,她内心总有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当公婆在亲戚邻居面前夸奖她孝顺时,总能看出公婆的满意和幸福甜在心里,写在脸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渐渐使婆媳关系有着深深的母女亲情。

《敬老院先进集体事迹》相关文档:

雷锋事迹主题个人演讲稿两分钟(7篇)09-01

学英模事迹做时代新人演讲稿2篇09-01

勤奋学习之星主要事迹勤奋学习星事迹材料09-01

雷锋事迹作文400字09-02

雷锋优秀事迹作文最新10篇09-03

优秀班主任先进主要事迹09-04

优秀班主任主要事迹(优秀班主任事迹简介100字)09-04

优秀班主任主要事迹12篇完美版09-04

科学家们的事迹演讲稿(精选)09-05

2022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学习心得感想五篇09-0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