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解析》读后感
01 听前思考
梦从何而来?
被压抑的欲望如何在梦中呈现?
如何科学地解梦?
02 书中金句
我们在睡眠中,回到了看待和感受事物的老路上,回到了很久以前支配我们的冲动和活动中去。
如果一个女人梦见摔倒,它必定有性的意义:她想象自己是一个堕落的女人。
梦已经证明了,那些被压制的材料在正常人和变态者的心灵中都是同样存在着的,而且都保持其精神功能作用。
梦的解释是通向理解心灵的潜意识活动的皇家大道。
遗忘往往由一种潜意识的目的所决定,并总是能使人们推测出人们遗忘的秘密意图。
颠倒或事物转向反面是梦工作最喜爱使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应用得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潜意识是真正的精神现实;我们对它的内在实质之不理解,就正如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真实同样不能理解一样。
03 精华笔记
《梦的解析》写于1899年,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开始建立的标志。这本书先后被再版8次,并被翻译为多国语言。直到今天,这本书依然是心理咨询和治疗师的必读书目,也深受心理学爱好者的关注。
第一段中,我们会重点聊弗洛伊德如何把梦与被压抑的欲望联系起来。
第二段中,主要讲弗洛伊德对梦的心理学解释,也就是如何为他人解梦。
第一段内容:弗洛伊德如何把梦与被压抑的欲望联系起来?
一、梦的早期研究为弗洛伊德带来了5个启发
第一个启发:梦不是超自然的展现,而是一种心理活动。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把梦纳入心理学研究的人。他认为,梦并不是什么神的褕意,而是睡眠者在睡眠中的心理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梦可以把人们在睡眠中直觉到的轻微刺激,转变为强烈的感觉。他推断说,梦很可能会向医生透露出病人身体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在清醒状态下是很难被察觉到的。
显然,弗洛伊德是支持亚里士多德的,他认为,梦是一种“心理活动” ,并不是超自然力的展现。
第二个启发:梦来源于人的真实体验。
一些古代的学者早就提出梦都是来自个人记忆:不管梦的结果如何离奇,它们从不会真的脱离现实世界。此外,人梦见的东西,不会来源于什么重大的激动人心的时刻,也不是前一天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偶然的细节和琐碎的片断。
据此,弗洛伊德打算在自己的研究中搞清楚一个议题:梦的素材究竟来自哪里。
第三个启发:梦为什么充满谜团?
对于做梦的人来说,有时梦又看起来很陌生。我们总搞不清,为什么会做这样那样的梦。而且,梦中总包含着一些不连贯或荒谬之处。
弗洛伊德希望,他能从梦的这种荒谬感中找到合理的逻辑。他无比认同这样的描述: “我们在睡眠中,回到了看待和感受事物的老路上,回到了很久以前支配我们冲动的活动里”。
第四个启发:理性在梦里起什么作用?
一般人的理性力量强大,清醒的时候不会产生幻觉,也不会做梦。但是当我们睡着了,理性力量卸下防备,我们就开始做梦。但这时还会有个看门人,这就是梦的稽查力量,那些特别本能的东西还是会被压抑着的。
第五个启发:梦与精神错乱的关系。
康德说:“疯子是一个醒着的做梦人。”叔本华也有名言曰:“梦是短暂的疯狂,而疯狂则是长久的梦。”看起来,梦和精神错乱是具有类似属性的。
弗洛伊德坚信,通过对梦的研究,一定会提高我们对精神疾病的理解。而揭开梦的面纱,也意味着我们能对精神病和神经症问题有更加直观的了解。解梦,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时,了解病人的有效途径。
二、梦是欲望的实现
1895年夏天,弗洛伊德做了一个对他来说极为重要的梦。这个梦与一名名叫伊尔玛的女病人有关,她是弗洛伊德的朋友,患有癔病性焦虑问题,这是一种神经症,患者无法意识到自己有情绪问题,但身体会出现一些症状。弗洛伊德试着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帮她治疗,结果并不太成功。很快伊尔玛就结束了治疗。
在弗洛伊德梦里,弗洛伊德主动要求检查伊尔玛的病灶,也就是身体上发生病变的部分。他们的朋友奥托医生,还有奥托的竞争对手也加入进来对病人进行检查。这位对手得出的结论还跟奥托恰好相反。此外,伊尔玛一位好友的一些个人特点也表现了在伊尔玛身上,这些细节都出现在了弗洛伊德的梦里。
醒来后,弗洛伊德对这个梦进行了分析,他意识到,梦是愿望的满足。
第一,这个梦帮弗洛伊德完成了报复的愿望。弗洛伊德在梦里,把伊尔玛和她的好友互换了身份,还感慨如果伊尔玛变成那个更顺从的朋友该多好。这是他在报复伊尔玛,因为伊尔玛可能认为精神分析无效,因此停止了治疗。弗洛伊德还把奥托和他的竞争对手作比较,因为奥托也不认同自己的方案,他很想对奥托说:“你并没有你朋友那么优秀”。
第二,这是弗洛伊德的自我辩护。这个梦始终在强调,伊尔玛的身体出现了更多之前没有的严重症状,这是想要证明,病人离开了弗洛伊德也并没有痊愈,所以伊尔玛病还没好,不是弗洛伊德的责任,伊尔玛自己难辞其咎。
从这个梦起,弗洛伊德开始建立“释梦”的理论框架,也由此提出了他的核心理论:梦因欲望而起,梦是欲望的实现。
弗洛伊德还发现,孩子们还没有来得及对性有所知晓,但那些曾经的失望,还是会刺激他们做梦,于是,梦帮他们实现了没有被满足的愿望。
三、梦的伪装
显然没有人会渴望痛苦和焦虑,然而科学研究发现,57.2%的梦都是不愉快的。弗洛伊德说,那些显露出来的痛苦和焦虑,只是一种表象。我们真正的欲望,伪装在痛苦和焦虑的表象之下。
弗洛伊德有一名女患者对他的理论提出了质疑。这名女患者居然梦到自己15岁的女儿死了。在梦里,女儿的尸体被放置在一个木箱中。可是现实中,没有母亲会希望看到这种情景。
原来,这名女患者当年怀着女儿的时候,根本没做好当妈妈的准备。她甚至用拳头猛击过腹部,显然一点也不欢迎孩子的到来。所以,梦见女儿的死亡,其实满足了她多年前的欲望。
弗洛伊德发现,真实的欲望有时会让我们难以接受或面对,因此我们选择压抑这些欲望。而这些被压抑了的欲望,在梦里,经过伪装,会呈现出来。
上一段里,层层深入讲述了弗洛伊德如何把梦与被压抑的欲望联系在一起。
这一段讲的是如何解梦,梦是用怎样的方式把欲望呈现出来的。
解读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通过“俄狄浦斯情结”,说明梦的素材是从哪里而来的。
第二,了解梦的运行机制。
第三,梦如何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联系起来。
第四,弗洛伊德如何用梦理解人的心理世界。
第一,梦的素材是从哪里而来的?
首先,根据“俄狄浦斯情结”,得出梦的素材可能来源于我们的童年经历。
俄狄浦斯是底比斯国王与王后的儿子。在他出生前,就被神明预言,长大后会杀死父亲迎娶母亲,所以他被亲生父母抛弃了,却有幸被邻国国王收养。后来,他意外地听说了这个预言,决定离开养父母的国家。在路上,他真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亲生父亲打死了。最后他在底比斯被拥戴为王,娶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弗洛伊德在对梦分析时发现,很多人都会在梦里,和俄狄浦斯做一样的事情,也就是让某个人死亡。俄狄浦斯的故事告诉我们,俄狄浦斯的命运在他被抛弃时就已经注定;同理,梦的内容也来源于人们的早期生活和童年经历。
我们梦到的死亡总和至亲之人有关,比如,上一段音频里提到一个妈妈梦见了女儿的死,结果发现在15年前,这个妈妈确实曾经希望打掉尚在腹中的女儿。这类梦里总是藏着一些我们根本无法正视的愿望,也就是希望有些人可以消失。然而在梦里,死亡并不是死亡本身,只是代表做梦者希望在心里“去”掉某个人;弗洛伊德说,做梦人在一生的某一段时间,起码是想过要除掉这个人的。
不过,后人把俄狄浦斯情结理解为恋母情结,多少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曲解。童年的欲望,与我们投注情感的对象有关系,但这种情感不等于情人间的“爱恋”。至于这种情感投注是否只简单地表现为“儿子的对象是母亲,女儿的对象是父亲”, 弗洛伊德在他未来的著作中才有更具体的论述。而这个论点也值得后人批判地看待。
由此可见,梦的素材是非常主观的心灵过程,会借助人在近期的精神活动,把生命早期所发生的事件,变得好像最近才发生一样。梦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童年生活事件所带来的心理反应。
弗洛伊德还列举了梦的素材的其他几种来源。
1,最近发生的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会变形后呈现在梦中。
2,几个最近发生的具有意义的事件细节,会在梦中组合成一个整体事件。
3,是最近发生的具有意义的事,在梦中以近期发生的无关紧要的小细节来表现。
4,对我们有很大意义的早期事件,也经常以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细节来表现。
人们会不自觉地在生活中寻找一些材料,往往还是一些特别不起眼的小细节,再把它们编到梦里面。梦会如此行事,是因为从童年开始,人们内心就藏下了若干“被压抑”的欲望。这些欲望指向轻松、快乐、生存,或是想要独占一份爱。它们深刻到人们在成年后也不会忘记。
所以只有在梦里,这些压抑的欲望才有机会实现,还要或多或少地把它们修饰一下,比如,把细节篡改成最近才发生的事情,这会让欲望显得不太过分,但也会让梦没有那么容易被理解。
第二,梦的运行机制。
弗洛伊德把梦又挖掘出了深层的内容,并把梦所隐藏起来的这个部分称为梦念。那么,梦是如何运作,并将那些表面内容与“梦念”联系起来的呢?
设想梦的表面内容是象形文字手稿,这些组成句子的符号必须被逐个加工才能组成一段能被理解的梦念。把梦的内容比作一幅画,上面有一间房子,房顶有一条船,还有一个单一的字母,再加上一个没有头的人在跑。表面上根本无法看出这幅画的逻辑,这些东西就是梦的表面意思;但是这些元素通过适当的方式组合起来,就会构成富有深意的艺术作品。
梦的工作就是在用这样的艺术加工过程,使素材变为具有意义的内心独白。
他还列举了四个解梦时的具体操作细节,这四个细节是解梦的关键。这四点包括,梦的稽查作用可能让梦看起来是反的;梦与人的童年生活关系密切;梦所使用的象征对解梦帮助很大;梦里所表达的情绪情感真实可信。
第三,梦如何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联系起来。这个部分,既是对《梦的解析》整本书的总结,也是他之后的研究的开端。
首先,梦能够帮我们理解,为什么我们会记住一些事,忘记另一些事。
弗洛伊德发现,当人们被问及梦见了什么,往往很难回忆起来,或者可能漏掉很多细节。他认为,“对梦的遗忘似乎产生于精神世界的阻抗”,也就是,人们忘记做的梦,不是因为真的记不住,而是因为根本不想记住它。当精神分析中,治疗师想要对梦进行分析,这个精神分析的过程会因为遗忘而受到干扰,这必然有抗拒因素的存在。幸好,一些人能从遗忘中挣扎出来,并把梦清晰地带进分析中,这在之后经常被证实是最重要的。
其次,梦具有帮助当事人管理情绪的功能。
人小时候没有什么忧愁,只是按照“快乐”原则来满足自己,一旦长大,就不能随心所欲了。那些想做却不能做的,往往就形成了心理上的压力,带来很多令人痛苦的情绪,比如焦虑、不安、担心、恐惧等等。
弗洛伊德认为,梦就像一个人们为自己留下的宝贵阵地,能够让这些被压抑的欲望喘口气。他说,“梦使兴奋得到释放,因此它的作用就像是一种安全闸门,它在让少量的清醒活动出现时,还同时保证睡眠不受打扰。”也就是说,梦用比较安全的方式,让人们能够接近自己的欲望。
在这个层面上说,梦的一个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能避免过度的能量压抑,防止阻塞,这对人们自身的精神世界是有所保护的。
最后,梦的过程其实是帮助人们达到本能的回归。
弗洛伊德觉得本能欲望主要是一种思想。处于睡眠状态时,梦境没有办法引起运动端的反应,只能向着感觉端传导。最后思想到达了知觉系统,就形成了那些有画面感的梦,弗洛伊德将此称为梦的回归功能。
这个回归,其实也暗合了“记忆的回归”、“欲望的回归”。之前说的梦的稽查作用,也就是梦中残存的理性精神力量。梦会受到这种理性力量的稽查,那些本能的思想欲望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被修改了。然而,欲望总是非常强烈,让人念念不忘。它可能冲破所有的限制,在梦中运用各种材料和手段达到实现。这样,人们那些原始的本能,就会通过梦的方式让自己意识到。
第四,通过列举梦的记忆过去、调控情绪和回归本能的心理功能,弗洛伊德将理论延伸到人的心理世界,推出了一个意识层次的想法:就是潜意识、意识和前意识。
他认为,这个前意识形象的代表就是梦。
最能让我们对意识层次有形象理解的,就是漂浮于海面上的冰山。
潜意识,是深藏于海平面以下的东西,就是不能被人们看到的心理规律。它有一些与欲望相联系的记忆片段,可能和性冲动有关,没有秩序,有时夸张得非常不现实,一般来说体积巨大;
而生活于现实中的人,则有赖于那些海面之上的东西,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意识中的观念,这一部分的心理活动讲求逻辑和秩序,有时间概念,需要和客观状况相适应;
梦,则介于两者之间,是水面以下可以隐约看到的部分,它不会主动浮上来,但如果我们认真观察,还是可以看见它。梦是意识与潜意识的通道。
《《梦的解析》读后感》相关文档:
小王子名著读后感演讲稿五篇09-01
名著读后感500字(优秀6篇)09-01
看名著的读后感写演讲稿五篇09-01
名著读后感范文4篇09-01
文学名著读后感800字(精选6篇)09-01
名著读后感范文500字(精选10篇)09-01
名著读后感600字(精选13篇)09-01
经典名著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09-01
高中名著读后感演讲稿合集09-01
名著的读后感(通用7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