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合集9篇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合集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防止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精心的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9篇,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开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欣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翻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黄昏,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哀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桔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办。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阔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对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谋,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快乐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敬老天,儿时的中秋节。
儿时的记忆中,这是对八月十五最好的描述了。但我儿时的八月十五,吃过月饼、苹果和梨之类的东西,却从未吃过西瓜。也从未见过我的长辈们摆下香案,放上贡品敬过老天。
记忆里,每年的八月十五是农村秋天最忙的时候。地里的庄稼在这个时候大都成熟了,记得当时家里种的庄稼有玉米、高粱、大豆、谷子等粮食作物,此外,家里还种着几亩棉花。
八月十五,农家都有包包子的习俗。我家也不例外。在八月十五的前一天晚上,母亲便发上面,第二天的早饭,全家人就能吃上母亲包的猪肉冬瓜包子。因为当时家境还不富裕,平时吃肉的时候很少,但在这个节日里,家里总会称上一点,包几锅包子解馋。冬瓜水脉大,一家人一边愉快的吃着包子,一边谈论着今年的收成如何。包子一吃一口油,有时包子里的油水还会顺着手指往下流,于是,每个人的面前总会事先放上一只碗,接着从包子里留下来的油水,人们还不时的舔食手指上的油水。一顿饭下来,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也会吃点三四个包子。那情形,那吃相,现在想来仍历历在目,如在昨天。
吃过早饭,父亲套好车就会拉着一家人到地里忙着收秋。活儿很多,有时掰玉米拉玉米秸,有时割大豆或谷子,有时砍高粱,有时拾棉花,什么活儿紧要就干什么。打谷场里,有的人家忙着掐谷穗高粱穗,有的人家忙着打场。路上的车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晚饭后,一家人也并没有闲情逸致摆上八仙桌放上贡品祭天赏月。农家人哪有那闲功夫呢,天井里的玉米堆得小山似的,不及早的将皮剥掉玉米要生芽,并且不好晒干,堆在那里满满当当的碍事。因此,吃过晚饭,一家人就各自搬个板凳,围坐在玉米堆前剥玉米。就在剥玉米的当儿,月亮渐渐升起来了,照得院子里满满的,亮亮的。当时村里还没有通上电,正好借着这明亮的月光多干点活儿。于是一家人一边剥着玉米一边赏月,在不经意间剥出了许多新鲜的玉米。我们小孩们干活也就一阵子,时间久了就不愿干了,干活没了兴趣,困劲就上来了。于是都吵着要去睡觉。这时母亲就会走进屋里,拿出苹果、梨和月饼之类的节日物品给我们分。我们孩子们一看到这些东西,睡意全无,一边自己吃着,一边也让大人品尝。在享用了这些美好的东西之后,我们就会有了精神再干一阵。因为是在深秋季节,气温较低,剥到后来玉米上就湿漉漉的一层水了。到了实在撑不住的时候,我们孩子们就都进屋睡觉去了。躺在暖烘烘的被窝里,很快就会进入梦乡。有时一觉醒来,听见大人们还在天井里剥玉米,等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满天井的玉米都包完了,也不知昨夜他们熬到几点钟。
就这样,八月十五就在一家人的忙碌中,在我们孩子们吃了苹果梨月饼干了很多活儿睡了一宿觉之后,就已经成为历史了。唉,好过的节日 秋呀!
八月十五的水果,母亲也并不是全局部给我们吃掉,而每每总会留出几个苹果放在衣柜里,时间久了,满屋里都溢满了好闻的苹果味,而这时我们就会到处翻找,央求母亲拿出来吃掉,于是母亲就会让我们闭了眼,变戏法似的不知从哪儿拿出一个,割成几角,给我们分着吃。此时的味道竟觉得比八月十五的不知要好多少倍!唉,贫乏的时代!嘴馋的孩子们!
如今,我参加工作已十多年,八月十五的物品从儿时的苹果、梨和月饼之类开展到现在的葡萄、西瓜甚至更高级的水果更好吃的物品已都不再稀奇,女儿的零食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而家中的父母呢,多年来的习惯似乎并没有多大改变,除了吃的穿的用的比以前有了较大改善外,还是终日忙碌着,从不管什么八月十五或其他什么节日。
多想在一年的八月十五,让父母放下手中的活儿,摆上些时鲜水果,炒上几个小菜,烫上一壶好酒,一家人围坐桌旁,把酒赏月,闲话家常,尽享天伦之乐!
小时候,我家住在一个小县城里。那时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平时没有什么好东西吃。最盼望过节了,除了春节外,就数中秋节呀!
中秋节的上午,家家都张罗着买面、韭菜、红糖、肉、芝麻……,买回来后,就听到从各家各户的窗内传出的“咚、咚、咚”的切肉声。还未到上学年龄的小孩有的围着桌前转圈,有的跑到外面欢叫着:“过节了、过节了”!下午,因中秋节的到来,学校往往会提前放学,我们便飞快的跑回家,尝一尝家里现做的“三翻饼”。有甜馅的、韭菜馅的,饼的做法可讲究呢?炉中火候不能大,但也不能太小,用适量的菜油涂在平底锅的外表。面皮做成圆圆的,中间薄、边缘厚,包上事先做好的馅料,然后平放到锅内,通常翻三次就可以吃了,因此得名为“三翻饼”。当然在我们的小县城里,平日黄昏时也有卖“三翻饼”的,但总没有自家做的饼好吃!我最爱吃的是芝麻、红糖做成甜馅的“三翻饼”,当咬上第一口,感觉略有点烫,但非常松软可口,咬破饼皮时,首先会闻到一股芝麻的香味,吃到嘴里,甜而不腻。这时,奶奶一边煎饼,一边念叨道:“小心烫着,慢点吃!”,我们可顾不了那么多,吃着手里的一块饼,还看着锅里的另一块。
最盼望的是中秋节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可以坐在院子里赏月,桌上摆放着点心、月饼、茶等等,抬起头看着远方的月亮,很美很美。有时,奶奶会指着月亮,对我们讲嫦娥的故事,说:“很久以前,嫦娥的丈夫后羿带回两颗仙丹,告诉她在月圆之夜,一起服下,便可飞到月亮上去。可是后羿还未回来时,嫦娥不小心把两颗都吃了。于是,她只能带着小白兔飞到月亮上,小白兔也就变了月兔……”躺在奶奶的怀里听着听着,不知不觉就会睡着了!
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轮流出现。但有一天,十个太阳一齐出现,人们炎热难忍,痛苦极了。 这时,有一个叫后羿的射手,射下来了九个太阳,替人们消除了灾难。于是,人们拥立他为皇。后羿当上皇帝后,整日花天酒地,乱杀无辜,变成了无恶不作的暴君。他希望长生不老,跑到昆仑山偷取王母娘娘的不死药。他的妻子嫦娥怕他永远不死,百姓就会长期受苦,于是把不死药偷吃掉了,就单独飞上了月宫。 后来,人们每逢中秋拜月,就是向月宫里的嫦娥遥祭。
中秋节由此而来。
还记得儿时,每逢中秋,我就会异常兴奋。到了中秋的晚上,院子里的小伙伴们就拿了自家的月饼、水果、饼干等等,一边哼着歌一边跑出家门,聚在操场上举办篝火晚会。女孩是从来不敢碰火这玩意儿的,烧火这件事就由男孩们来做。等到草堆里燃起了火苗,我们就把桌布铺在草坪上,拿出自己的食物,就开始围着篝火蹦啊跑啊跳啊唱啊,好不热闹。记得我们唱过《小毛驴》,词儿只依稀记得几句:“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还有《捉泥鳅》、《小红帽》……现在想想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
有一年,萍萍的爸爸带来一盒牛肉月饼。因为那时我们只吃过豆沙、水果或是别的甜味月饼,都吃腻了。对于这咸的牛肉月饼,当然是倍感稀罕。萍萍拿了一块牛肉月饼给我们吃,并嘱咐我们每人就轻轻地咬一小口,要不然就不够吃了。我接过月饼,咬了一口,牛肉汁儿立即充满我的嘴,美味极了。于是我又将嘴凑过去,想再吃一口,坐在我右边的小默就等不及了,他急忙抢了去,我立即给他几个白眼。然后大家就哈哈大笑。
现在,我扳扳指头算算当年的小伙伴还剩下几个,算着算着心情突然变得沉重。有的因为父母调开工作离开了,有的因为疾病悄然而去,还有的因为学习去了外地。就连我,都离开了。
在去年中秋节的前几日,就有大盒小盒的月饼送上门来。或是亲自送来,或是邮寄。我望着满柜的月饼发愣。没有人同我一起分享这些月饼,再好吃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把月饼一盒一盒地拆开,惊喜地发现其中有一盒牛肉月饼。我急忙拿出来,像从前那样轻轻咬了一口。“啊苦的!”我大叫道。妈妈慌张地跑过来,说:“八成是过期了,我丢掉吧。”说完她尝了一口:“咦?不苦啊!”我歇斯底里地喊着:“是苦的!拿去丢了吧!”
垃圾桶里躺着一盒牛肉月饼。既而我的心里一阵失落……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几乎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传说,那你们知道中秋节的传说是什么吗?
中秋节的传说是这样的: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民不聊生,老百姓们叫苦连天。玉皇大帝派后羿去劝说太阳,结果太阳不听,后羿只好射太阳,射到第十个时,老百姓让后羿停止了。结果老百姓快乐了,玉皇大帝可气坏了,太阳们可是他的亲生子女,于是就罚后羿和他的妻子嫦娥到人间生活去,但嫦娥还想像神仙一样长生不老,就让后羿去找王母娘娘要仙丹,后羿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看他好不容易来的,就给了他两枚仙丹,告诉他吃一枚可长生不老,吃两枚可变成神仙。后羿箭法很好,有很多人拜他为师,其中有一人名叫蓬蒙,他心术不正,想偷丹药,趁后羿走时,去偷仙丹,嫦娥看到了,一想肯定不是他的对手,就把两枚仙丹吞下,她飞到了月宫,她感到很孤独,只有一只月兔陪着她,她很想念后羿,整天都很伤心,后羿也很想嫦娥,整天痛哭流涕。人们为了纪念后羿和嫦娥,就把这一天叫中秋节。
据说,今年中秋节的月亮是最圆的。于是我们和朋友约好晚上到深圳湾公园野餐,赏月。我们拿着凉席、垫子和一些吃的,兴冲冲的出发了,由于是第一次这样过中秋,没有,我们去晚了,一到滨海路,就看见车一辆挨着另一辆,不留一点缝隙,一眼望不到头。无奈我们只好呆在车里,我翻开天窗,把头伸出去,晚风吹拂着我,好凉快啊!我仰望夜空,明亮的月亮与五彩缤纷的灯相伴,灯光映衬着月光,多么惟妙惟肖的结合啊!我正在感慨时,爸爸打断了我的思路,开玩笑地对我说:"小领导来视察新区了!"我笑了,大家也笑了。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位置,但是一无所获,最后还是爸爸厉害,找到了一个很理想的位置,但要走一段路,不过没关系。
我们来到了深圳湾公园,一进去就看到远处有孔明灯,树上拴满了荧光棒,还有鞭炮在天空中表演,月亮在天空中显得格外的亮,格外的圆。真有节日气氛啊!我们来到了广场上,差点把我吓晕,人挨人,人挤人,一个垫子贴着另一个垫子,好在我们一来就看到了一个好位置,月亮也看得很清楚,我们铺好垫子和凉席,翻开袋子,倒出食物,先吃从韩国????带来的海苔,再吃花生,又喝了饮料……最后我们翻到了一道菜,青椒沾大酱,话说李白就是一边吃青椒沾大酱一边写下静夜思的。虽然这道菜很可笑,原来还不想带,但它却成了我们最受欢送的菜。
四周的孩子把萤光棒,栓到身上,就像一只一只的小精灵,有的孩子还把萤光棒做成球,还有的做成武器,真是五花八门。四周的大人都在聊天,聊天文地理,聊影视娱乐,人们是为赏月而来,但到了以后,却没有几个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月亮上。人们为月亮而来,但实际上是来看热闹的。
我还做了一盏柚子灯,我们什么也没带,只有柚子皮,和刀,没有灯泡,没有手电,没有蜡烛,怎么做柚子灯呢?但我可是很聪明的,我首先用刀在柚子皮上刻花纹,再把 翻开放在地上,最后把柚子皮盖上, 的亮光在里边闪烁,微弱的亮光照耀着四周,好漂亮的柚子灯,我又做了一个链子提着它,我提着它跑了一圈,当时的心情无比开心。
吃完东西,我躺在席子上望着月亮,天空格外晴朗,多么美丽的月亮,圆的不能再圆,亮的不能再亮,我陶醉了……
时间到了,我明天还要上课,爸爸明天还要上班,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公园,车依然很多,就像一片车的海洋,在月光的映照下,我们离开了。多么快乐的中秋啊!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开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欣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翻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黄昏,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哀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桔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办。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阔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对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谋,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快乐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威海人过中秋最讲究两个字团聚,无论平时怎样的忙小辈们都会到长辈家里团聚。一家人凑在一起你说说公司的开展,我说说将来的设想,这就是中秋节就是团聚。通常在晚餐结束之后一家人都会品尝月饼。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开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爷儿
兔儿爷 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那么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上下低,摆的极为热闹。
春风吹绿了大地,璀璨了五彩缤纷的花,唤醒了记忆深处那一幕幕让人难以忘怀的往事。
又一次回到了那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小院,葡萄叶依然翠绿,石榴树更加葱茏,一幢白墙红砖青瓦的房子兀立在院中。推开门,书橱上的书井井有条地陈列着,仔细一看,书橱浮上了一层灰尘,好似要将那昔日的欢声笑语尘封……
抬头望见那本最最熟悉的书——《唐诗三百首》,我的眼眶湿润了,泪水欲滴。一缕阳光斜射进来,是那样的惨红,我惊觉了,那是夕阳啊!夕阳在朦胧中勾画出两个轮廓,一大一小,手棒那本书,念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琴瑟半江红……,忽而,那个大影子站了起来,抚摸着我的头说:“蕾蕾,你要好好学习,多看书,多动脑,这些书都是你的……”
往事如昨,历历在目。但我亲爱的爷爷已经永远离开了我,只留下一个迷人的小院,一本本书。
5岁,进城,上幼儿园,识了字,常常缠着爸爸给我买书,家里书多得放不下,便买了一个书橱,立在床头。
父母忙,无暇照顾我,我整日面对着空荡荡的房子,白墙刺痛了我的眼,此时,与我相伴的,只有那满满一书橱的启蒙故事书。一翻开书,如饥似渴地读着,忘了世界,忘了寂寞,忘了自我,读书就像嚼口香糖一样津津有味。在书中,我与白雪公主一起对抗恶毒的继母,与“坏小子“一起关爱米兰老师,与爱丽丝一起漫游仙境……
但是,我更多的时间还是偷偷地跑出去和小伙伴们一起疯玩!读书,渐渐成了奢侈。
爷爷与病魔抗争的日子里,手里总是捧着一本书,认真地读着,不知疲倦。我问爷爷为什么那么喜欢读书,爷爷笑呵呵地说书中有宝贝,书还可以治疗病痛。自此,一老一少,一高一矮,又坐在书桌前,开始读那本《唐诗三百首》,比赛背诗。然后,爷爷又一本本精挑细选他书橱里的书让我来读,并且絮絮叨叨地说那些书现在就能读,那些书上几年级后才能读,这些话至今言犹在耳!
虽然爷爷病逝了,但是他热爱读书的精神永远鼓励着我,伴我远行。
爱上了读书,萌发了要写小说的念头,想要投稿,甚至做着自己要成为一名女作家的美梦。我疑心以前那个疯疯癫癫的我为何如今变得文静起来了?为何不再去探险了?
我知道,这一切都是爷爷生前的那些语重心长的话,还有他留给我的那些书默默地改变了我,让我脱胎换骨,与之前判假设两人。是呀,读书,确实能改变一个人,它不仅可以净化心灵,还能开阔视野,从书上了解一个全新的世界。正所谓:给我一根网线,我可以看到全球,给我一本书,我可以了解全球,可以改变自我。
手中捧着一本书,永远比拿着游戏机有用多了。对此,我深有!
从每天玩!玩!玩!玩到疯!到时后来的看!看!看!看到晚!读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羽毛使鸟美,知识使人美。
我爱书,是因为在书的海洋里,我感受到了爷爷的舔犊深情,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美感,学到了从未学过的知识,了解到了从未了解过的世界!我成认,一本好书,行遍天下。
我骄傲,我有一位好爷爷,让我懂得与书为伴,与书作友的道理,书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局部。
爷爷生前是一位教师,一位知识渊博的教师。他疼爱所有的孩子,他更疼爱自己的孙女,他想让孩子们成为有知识的人。从我呀呀学语开始就教我背古诗,年复一年,从未间断。但我非常淘气,玩的时间多,背诗的时间少。爷爷非常有耐心,不厌其烦地教。我总是背会了又忘,忘了又背。
爷爷患病的日子里,祖孙俩又重温了呀呀学语时的那一幕,背诗,一首又一首地背诗;读书,一本接一本地读。在爷爷的熏陶下,我自然而然地喜欢诗,喜欢书,喜欢书里那股淡淡的清雅的墨香,喜欢那些美妙的文字。
爷爷走了,没留下一分钱,但留给我们可以享用一生的好东西——书。爱书,读书,成为一名有知识的人,是爷爷的遗愿,也是我的梦!
说到中秋,最能让人们产生憧憬的就是天空中的那轮圆月。古诗有云:月到中秋分外明,伴着凉风在夜间赏月,总能激发人团圆、圆满、思念等情思。但在小时候,一说到中秋节,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吃月饼。全家人吃完晚饭,来到屋前晒谷坪里,围着一张小圆桌,父亲用刀把一个雪白的月光糕切成几小块,分给一人一块品尝。我们一边吃着香甜的月光糕,一边聆听父亲娓娓说述不知讲过多少次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听完故事,父亲就分给我们姐弟四人一人一块月饼。分到月饼后,就兴冲冲地和邻居的小伙伴们相聚,我们怀里都揣着月饼,比比谁家的月饼甜,谁家的月饼大,甚至玩起月下捉迷藏或过家家等游戏,如此追逐打闹游戏到深夜才回。至于说赏月,从来没想过。
在初中读书时,偶尔在中秋节与同学相聚,嘴里说着赏月,但心中回味的还是月饼甜不甜、大不大,还远远没有到达欣赏和探究的水平。直到高中时,读到苏东坡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才产生关注月亮欣赏月亮的念头,而且更关注心中的婵娟。
后来到城市求学打拼,我就像一只断线的风筝,一直在远离故土,常常漂泊天涯。每每想家时,才始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特别是大学时读的是中文专业,阅读了大量关于月亮的华美诗章,从这些经典诗篇中更多地体味到多愁善感的文人骚客对中秋对月亮的情愫。在古代文人的眼里,月亮内涵很丰富,可以是温情的红颜知己: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可以是美妙的乐曲: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可以是淡淡的乡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还可以是思念绵绵的亲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可如今,在我的心中,中秋村头赏月是恬淡的诗意,是宁静的心境,它能让你体验到回归大自然的快的感,它能让你身心得到 的放松。就这么静静地躺卧在草地上,或漫步在乡间小道上,尽情地沐浴在月色中,任思绪神游,听虫鸣蛙鼓,看群山静穆,在月色的沐浴中找到久违的轻松愉悦的心境。
是呀,中秋节是象征着万家团圆的节日,寓意花好月圆,谁都想呆在家里共享天伦,陪父母、陪老婆儿女,团团圆圆过中秋!但人在江湖,往往身不由己,常常会月圆人不圆,更无法年年中秋节都陪在老人的身旁,此事古难全。但作为儿子,漂泊得再远,也漂泊不出父母的心;作为父母,也总牵挂着游子身上衣。人在他乡,人在旅途,只能把恍惚的乡愁寄托异乡的清风明月,传递那份欲聚难圆的心情;只能把对亲人的思念写在心里,把那轮渐渐变圆了的明月,供奉在自己心中最神圣的地方,以寄托那份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眷恋。因此,每逢独在异乡过中秋佳节的时候,我都会尽量抛开烦恼和忧愁,停下世俗和繁忙,喜欢一个人单独漫步在江边或湖畔,伴着一轮清辉,细细品味这万古不变的月色以及红尘滚滚的人生。每当举头仰望悬挂在空中的中秋圆月,我总喜欢把它想象成广寒宫:高大的桂花树永远弥漫沁人心扉的花香,勤奋的吴刚永远做他那简单重复一成不变的活儿,漂亮的嫦娥仙子永远是怀抱玉兔的冰清玉洁的少妇......,虽然现代科学早就证实月球的荒凉以及没有一点生机,而且还不会自己发光,却这些并不能减弱我对月亮诗意画意般的无限憧憬和美好向往。
古往今来,月出月落,月圆月缺,其实是一种再寻常不过的自然现象,但因为人的丰富情感让它不断华美艳丽起来,让它背负着悠远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几多传说,几多期待,几多离愁,几多相思,几多悲欢离合。因此,到了中秋,如果你的心中没有吴刚、没有玉兔、没有桂花树,那说明你的心是一片沙漠。
每当我听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首诗,我就会想到中秋节。中秋节代表着合家团圆 ,月圆人团圆嘛,所以我比拟喜欢中秋节。
以前每当我过中秋节,我们全家总会聚在一起吃月饼,看电视。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中秋,我、妈妈和爸爸在游泳池里一边游泳一边赏月。而那时已是秋天,所以总感受凉飕飕的。虽然一跳进水里有些冷,但是那感觉特别值得回味。
可今年的中秋跟以前的(就)有些不同了。
中秋节到了,我和妈妈却一直在逛家居广场。太阳快下山了,我们才逛完。后来,我们准备去书城必胜客吃饭。在路上,我无意中透过车窗看见圆圆的月亮镶嵌在空中。奇怪!怎么今年的月亮不是那么圆呢?哦,我知道了,可能是爸爸不在身边陪同(陪伴)我们的缘故吧。那时,我又看了看妈妈,他(她)正在全神贯注的开车,一阵凉风吹过来,感到格外凉爽。
不知不觉就到了必胜客。刚进餐厅, 突然响了。我一看 ,原来是爸爸!我赶紧接通 ,和他聊了很久很久。说实话,我很想爸爸。
我真希望下一次中秋节,除了爸爸,还有爷爷、奶奶都能聚在一起团圆。但我还是要感谢妈妈每年中秋都能陪着我。
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寂静,我和母亲各自搬了一条睡椅来到了屋顶上,我环顾四周一片漆黑,小区里的那几盏路灯显得摇摇欲熄。此时此刻,那一轮明月在这幽静的环境里显得是那样突出,那样纯洁,那样光亮。然而我的心中似乎有无数话语要向这茫茫月色的倾诉。
我不由想到了苏轼的那一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的父亲自我四岁那年便外出打工,直至今天已有九年整了。只有每年过年才回来半个月,他不正是为了这个家吗?但我是多么希望父亲能够和我们母子俩一起过中秋呀!我是多么希望我们一家能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月色啊!虽相隔千里但我想父亲此时也一定正深情的望着这一轮圆月吧!父亲一人在外,此时他一定也更思念我们母子俩吧!此时的明月如同一面相连的镜子,我似乎从上面看到了父亲赏月的情景,仔细地看着父亲的眼角流出了泪水,正当我疑惑之余却发现自己的眼角其实早已流出了泪花。
我爱太阳,但我更爱月亮,那种白玉盘似的月亮。在我眼里,太阳是个豪放,热情的男孩,而月亮那么是个温柔,恬静的女孩。我爱这种恬静也爱这种优雅。再望着那轮明月,我感觉她如同天空中镶嵌着的一颗硕大的明珠,光泽艳丽,闪闪发光;她如同一块无与伦比而又价值连城的玉盘,纯洁高雅,讨人喜爱。
突然一个念头传入我心,我对妈妈说:“不如我们一起比赛,看谁知道含‘月’诗句的多。妈妈听后满口容许。我先打头阵。”“李煜《相见欢》中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妈妈接“孟浩然《宿建德汇》中的‘野旷无低树,江清月近人’。”“王昌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白《月下独酌》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古郎月行》中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盘。’”…
我和妈妈那时不时的欢声笑语又时不时的打破了这黑暗中的宁静。
赛够了,我的视线再一次转移到了那轮明月上,这少女肌肤般的月光,牛乳汁一般,洒在我的面庞上,我感到十分惬意。突然飘来了朵朵淡云轻轻地遮住了月亮,只看见在云层中穿行闪光。她挤啊,使劲想钻出来。一阵阵凉爽的晚风吹来,云散了,月亮重新露出了她清丽的脸蛋,像小女孩撩开了披在额上的乌发向大地露出微笑。我却觉得那穿于云层的月亮似乎更蓬勃而又富有诗意。我又发现月姑娘正用月光铺成一条小道,直延伸到我眼前,好似是在邀请我到她的家里去做客呢!
周围依旧是那样的寂静,那几盏路灯也熄了,我也渐困了,上眼皮怎么也撑不起来了,悄悄进入了梦乡,唯独只有那轮明月依旧散发着那优雅,温柔的光,依旧是那样纯洁、恬静。好美丽的月色,好令人难忘的中秋之夜。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合集9篇》相关文档:
车位租赁合同(合集15篇)09-01
厨房工作计划范文合集5篇09-01
杭州房屋租赁合同(合集)09-01
2023企业工会工作计划(合集6篇)09-01
2023年企业员工工作计划合集六篇09-01
高中名著读后感演讲稿合集09-01
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合集15篇)09-01
电脑销售工作总结合集15篇09-01
关于向前走作文800字合集5篇09-01
谈团队合作的心得体会范文合集9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