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牛”施一公

时间:22-11-16 网友

“清华大牛”施一公
作者:雪峰
来源:《党员文摘》2013年第07期

        被称为清华大学“大牛”的施一公是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院长。迄今,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多篇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刊物《自然》《科学》和《细胞》;他曾获国际生物蛋白研究学会颁发的“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是第一位获该奖项的华裔科学家;今年4月,他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5月,他的名字出现在中国科学院公布的2013年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中。

        2006年5月,施一公回国参加四年一次的中国生物物理学年会。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找到他,恳切地对他说:“现在国内很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清华更需要你。你可否全职回到国内,担纲医学和生物学的旗帜性人物?”一番话,让施一公不由得心潮澎湃……

        1967年,施一公出生于河南驻马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聪颖过人的施一公在高中毕业时,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1989年,施一公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和生物、数学双学士学位的身份提前一年毕业。翌年,施一公获全额奖学金赴美深造,在全美一流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刚到美国,施一公发现自己的英语不行,于是给自己规定每天背25个新单词。很快,他过了语言关,在学科上的能力也得以充分展示。有一次,系主任兼实验室导师自认为发现了一个生物物理学中的重大理论突破,激动地向学生们演示,施一公当场指出导师在某个演算中的漏误。从此,导师对他刮目相看。毕业时,这位导师公开宣布施一公是他最出色的学生。

        1998年,施一公正式就任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学校给他提供了面积达2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近50万美元的科研启动基金。在当时,这样的待遇是很多人都无法企及的。良好的科研条件为施一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他决定将“细胞凋亡和癌症发生的分子机理”作为自己课题研究的主攻方向,利用结构生物学、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手段,研究癌症发生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为人类攻克癌症作出贡献。

《“清华大牛”施一公-准编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清华大牛”施一公》相关文档: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就任演讲稿09-05

2020清华校长毕业致辞5篇09-05

最热的清华大学毕业致辞09-05

材料作文:“培养有思想的年轻人,永远是教育的核心目标。”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写作指导及范文)09-05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就任演讲稿09-05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就任演讲稿09-05

清华大学毕业典礼教授精彩的讲话范文参考201909-05

清华大学毕业致辞09-05

2021最新清华大学毕业致辞5篇09-05

考研清华校长寄语硕博毕业生:拥抱时代,创造卓越人生09-05

下载文档

微信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