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与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做一个有文化的人。
这句话来自于我们的地理老师:做一个有文化的人,而非仅局限于做一个有知识的人。对于社会上从学校里走出的人,我们可以说,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和积累,他们是有知识的人。尽管程度不一,或是满腹经纶,或是一知半解,但有知识并不代表有文化。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文化应是认知与行为的统一,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顾炎武所说的经世致用。
我的母亲是一名幼儿教师,某个课间她发现几个男孩玩闹着唱网络上学的话,其中一句“不吃中国的白米饭”是让她极为震惊的。这几个男孩中无论哪个,都能够在课堂上流利地回答:“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在幼儿教师的眼里,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如果教育与生活之间出现断档,甚至是背离,在幼儿时期就学会只为应付提问而接受知识,那么社会上将会出现大批张口便提明知要做什么却从来做不到的人,满腹装的都是空谈,有知识而非有文化的人。
那么当我们处在校园中时,应该如何由一个有知识的人向一个有文化的人而行进呢?我认为有三个要素:思考力、执行力与沉淀。
思考力是一种对问题进行挖掘与批判思维的能力。记得有一堂历史课上,孙老师曾经提到:“教科书上写的大多是世界的历史,而不是人的历史。”的确,课本是以客观与唯物的角度来述说历史事件的,而一个简单叙述的历史事件背后往往隐含着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例如甘地发起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对于英国殖民者的进攻不进行生理上的抵抗,背后所蕴含的是一种宗教意义上人类源自于灵魂的强大精神力量,成千上万的人面对棍棒枪械不进行任何抵抗,不停向前行走直到被打死在地上,无休无止。英国政府所感受到无法抵挡与无法用任何方式镇压的精神上的恐惧来源于宗教与信仰,一种强大的人文的力量。而在应试中只需要知道甘地发起该运动领导了印度独立解放便足够了。对世界历史背后蕴含人文历史理解的深度取决于思考力的深浅与挖掘的力度,对文化的感知和理解亦是如此。
执行力是一种将认知与行为相统一的能力。也许会有同学和我一样有过相同的经历——学期初或者放假初信心满满列了整整一清单的任务,到结束时才发现以为自己该做完的参考书还是白白胖胖的。通常我们将它归结于自己严重的拖延症,而在实质上这是执行力不足的体现。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往往来自于自律,设立短期的目标并寻求彼此之间的监督亦是有效的办法。
最后是沉淀。还记得我在三年级时因一次落选而感到极不服气,我的老师心平气和地告诉我:“你之所以感到失败难以承受,只是因为你此前走得太顺利,从来没有尝过被踩在脚底的滋味。”这句话给我了极深的影响——当学会在挫败中不断反思自我而成长起来,而不是一味的抱怨与自负时,便是在不断深入地磨砺自我。总结和沉淀便是阅历的积累,在实质上是一种个人的底蕴,自我的文化。
愿我们用一生去磨砺自我,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国旗下演讲稿——做一个有文化的人》相关文档:
小学生感恩身边的人演讲稿范文5篇09-06
感恩身边的人演讲稿15篇09-06
感恩身边的人演讲稿五分钟5篇09-06
令人感动的人作文400字7篇09-07
感动的人作文400字(精选48篇)09-07
[我最亲爱的人作文]我最亲爱的人6篇09-09
做一个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的人演讲稿09-11
五年级下册语文形形色的人作文,清洁工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