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实践活动

时间:24-06-16 网友
高一地理实践活动第一篇:高一地理实践活动

姓名:班别:座位号:高一地理寒假作业2013-1-19设计人:审核人:

2012-2013学年秋季期寒假高一地理实践活动

一、背景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要学好地理,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特别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地理问题;同时,当今社会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也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个勤于思考的头脑,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要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就会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

二、请你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以下三个方案中选一个方案作为你的寒假作业。

方案一“保护环境,爱我家园”地理漫画展

目的:

将地理必修一教材涉及到环境问题的内容与漫画的形式相结合,教育学生热爱地球,保护人类之家,倡导每个人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爱我家园。形式:

举办以“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为主题的地理漫画展 内容:

以保护环境为主题进行创意,包括人口增多、耕地减少、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草原超载、滥伐森林、水污染、浪费水资源、生物资源过度破坏、矿产资源乱采乱挖、浪费能源、空气污染、声光污染等以及身边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要求:

1.个人自创自绘,2-3人创作、绘画合作均可。2.统一使用图画纸,规格4开图画纸。

3.素描、水彩画等均可,需要附加字的字体要工整美观。

4.每幅画的命名、创作意图(简略描述)以及班级、姓名填写在《2012-2013学年秋季期寒假高一地理实践活动成果汇报(漫画类)》上,连同作品一起交给地理教师。

5.全校展览,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若干名。

方案二天气气候对人们生活、生产影响的调查

目的1.使学生初步学习进行地理调查的方法,学会撰写地理调查报告。

2.使学生认识当地天气、气候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关系,懂得要合理利用自然条件,警惕天气灾害的发生。

调查和交流的过程 1.分组:2-4人每组。2.调查提纲:

(1)台风、洪涝、寒潮、春旱、寒冻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2)疾病与天气变化的影响。(3)浓雾、风浪对水上交通的影响。

(4)市场上蔬菜、水果供应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3.确定调查课题后,小组拟好调查提纲,并做好小组分工安排。

4.整理调查内容,着手写出调查报告。报告中最好有一些数据与图表,并有一些学生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方案三争当天气预报员

目的: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联系实际巩固学到的气象气候方面的基础知识,又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同时,也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气象观察能力。

形式

参赛的小组称呼为气象观测小组,根据当地气候气象谚语:让小组成员观察预报当地的气候、天气,如气候预报,“雷打清明后,洼地能种豆”。“春雨渐暖,秋雨渐寒”。气象预报:“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要来到”等等,要求

分组:2-4人每组。各小组积极搜集气候气象谚语的资料,越多越好。资料统一交给组长,组长与小组成员归类好后写成小论文。要求对自己提出的谚语进行简单的解释,以搜集的资料丰富度,参赛者对谚语的解释清晰度为主要评判标准。

三、活动过程

1.1月28日前,学生自行分组,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其中一个方案活动,各小组确定好小组长和成员后报到个班科代表处,由科代表填好《2012-2013学年秋季期寒假高一地理实践活动分组情况表》并交到各班地理老师处。

2.各小组在寒假期间根据自选方案内容开展活动,并按活动方案中的要求完成好漫画或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3.2月26日晚自修上交《2012-2013学年秋季期寒假高一地理实践活动成果汇报》,科代表做好统计填写好《学生缴交作业、试卷登记卡》后一起交到个班地理老师处。

4.评比:漫画、调查报告或小论文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并进行全校展览。

第二篇:高一地理。(范文模版)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上。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也有的平原不适宜城市的发展。例如: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对农业生产不有利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资源的定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举例:能源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柴草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18世纪,煤炭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为主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②亚热带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º——40º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乾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夏季风--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º--60º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º--55º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第三篇:高一地理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高一地理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地理第二课堂,即地理课外活动,是与地理课的课堂教学相对而言的,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不能互相替代。没有第一课堂,就不能保证学生获得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没有第二课堂,就会使得“因材施教,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受到影响。

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生活,结合高一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初步学习了高一地理上册的前提下,特设计了以下第二课堂活动。

一、活动目的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通过对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其他自然要素相应变化的学习,使

学生初步树立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观念和正确的环境观和发展观。

二、活动方式

全球气候变化是争议较大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观看影片《后天》并写观后感。

三、活动遵循的原则

1、实践性和创造性想结合的原则

第二课堂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筋,多思考,多想象,多动口,勤动手,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立性和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参加自已喜欢的强项,教师要认真安排活动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好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3、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第二课堂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感兴趣,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爱学、自觉学、乐于学的好习惯和增强教师自身素质相结合。

四、活动可行性分析

课堂活动操作方便,注重学生活动安排,能在完成教学目的的基础上,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行性较强。

第四篇:高一地理题(精选)

高一地理题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2-4题。

年龄 0~14 岁15~59岁 60岁以上 总计

甲 人口数 2000 6500 1500 10000

死亡率(%)0.6 0.6 2.5

乙 人口数 3500 6000 500 10000

死亡率(%)0.8 0.7 2.2 0.81

1.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775%B.0.675%C.0.885%D.0.95%

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3.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来源:2014届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考点: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答案】

1.C

2.D

3.B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1.结合表格数据,先分年龄段计算死亡人口,以死亡人口/总人口*100%,即死亡率。

2.甲国老年人口比重约15%,判断为发达国家,而乙国的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判断为发展中国家,故D项正确。

3.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加快,主要是由于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降低,人口增长缓慢,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延长,故老龄化加重。

第五篇: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制定教学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教学工作更好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表,欢迎阅读参考!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已经学过两年的地理知识,但由于地理科目不参加中考等原因,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普遍较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因此,高一学生会感觉地理难学,高一地理教师也会感到地理难教。

我担任3个班级的教学任务:高一(11)班、(12)班、(15)班。在地理学习方面,这三个班级的学习能力总体相差不大,教学进度和教学难度可以保持一致;但是,从以往经验来看,随着时间推移班级内部分化会越来越严重,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教学难题。

二、必修一地理总体教学目的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三、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

四、教材分析 本册共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这个单元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活动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如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等环境资源。然而自然环境也有破坏人类活动的时候。发生一些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环境灾害。比如气象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地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应该利用好各种环境资源,同时也要预防各种环境灾害。

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主要讲解地理环境的地域特征和各个地区的差异性。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运用生产和生活中 “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我们本着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并且为高三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参加,乐于探究。

(一)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

(二)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三 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所学内容为必修一(人教版),内容包括: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本册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通过本册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运动规律,大气状况及运动规律,地形地貌的形成及河流地貌的发育,自然界的水循环、海水运动及水资源的利用,地理环境的特性等,从而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为将来进一步学习。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 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四、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新生在初中基本没有用心学习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这也就是造成高一学生感觉地理难学和高中地理教学困难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以上具体问题,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适度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和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五、具体措施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点。

2继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钻研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认真备课,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等。通过地理故事、地理趣闻、地理谜语、地理新闻以及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等,增强学生地理学习兴趣。针对地理教学的特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如简单的实验、观察、测量、制作教具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时写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6 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7、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所学知识。

8、加强对学困生的关心,对学困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学困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高一地理实践活动》相关文档:

高一读书分享会发言稿范文700字(通用8篇)09-01

高一新生开学典礼校长个人讲话稿5篇09-05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精选15篇)09-07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合集15篇)09-07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通用15篇)09-07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范文10篇09-07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作文10篇09-07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精选10篇)09-07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300字(通用6篇)09-07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8篇】09-0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