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0.09.11
∙【字 号】
∙【施行日期】2000.09.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
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
太平湖)旅游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皖政[2000]32号)
各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旅游局编制的《“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已经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000年九月十一日
“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两山一湖”指以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为重点的,包括黄山市、池州市及宣城市部分地区的旅游经济区。“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在我省旅游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99年旅游总收入占全省旅游收入的1/3以上,是我省旅游业的龙头。统筹规划、大力发展“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对促进全省旅游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估价
(一)“两山一湖”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两山一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发展旅游业潜力很大。一是景点多,旅游资源分布密集。全区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4个,地面文物古迹5000多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重点街区2个。各景点之间的距离平均为5公里。黄山、太平湖、九华山三大景点间的距离也只有20多公里。二是品位高,知名度日益提高。名山、名水、名城俱备,符合建成世界旅游胜地的条件。黄山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九华山、齐云山则分别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圣地之一和道教四大圣地之一。三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名山、名水、溶岩地貌、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多种生物物种。人文旅游资源有古城、古民居、古塔、古牌坊、古祠庵以及渊源深厚的徽学、戏曲和新安文化、佛教文化。四是区位条件优越,与我国华东、华中等地著名景区密切相连。“两山一猢”东邻我国最富庶的长江三角洲,与这一地区的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景观相接,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向西侧沿长江黄金水道连接庐山、洞庭湖、张家界等著名景区,东西联结可以构成我国热线旅游经济圈。
(二)旅游业发展的历程和主要成就
“两山一湖”旅游业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1979年邓小平同志视察黄山发表重要谈话为标志,拉开了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序幕。在邓小平同志关于“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指示的指引下,80年代“两山一湖”的国际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创汇收入年均增长35.6%,占全部旅游收入的45.8%。第二阶段,进入90年代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节假日制度的改革,国内大众旅游悄然兴起,与国际旅游业一并呈现加速发展势头。
1、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1999年,“两山一湖”接待国内外游客580多万人次,其中,接待境外游客18.4万人次,是1980年的21.3倍,年均增长35.7%;接待国内游客563万人次,是1990年的4.4倍,年均增长17%。实现旅游总收入43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686万美元,是1980年的218倍,年均增长18.2%;国内旅游收入40亿元,是1990年的62倍,年均增长58%。
2、旅游基础设施逐步改善。黄山民用机场开通20多条航线,目前正按4C级进行扩建。铜陵长江大桥、太平湖大桥、合钢公路等一批骨干项目的建成,改善了本区的旅游进入条件;黄山和九华山已分别建成3条索道,改善了景区游览条件。
3、一批旅游品牌初步形成。黄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并被国家评定为“文明山”、“安全山”、“卫生山”,入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1999年获得联合国组织授予的中国惟一的梅利娜国际文化景观保护与管理荣誉奖;黄山市1998年以高分夺得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桂冠。九华山1999年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开发的“两山一水湖”、“黄山—新安江—千岛湖山水风光游”、“九华山庙会游”、“四大名山朝圣游”等一批重点旅游线路已被越来越多的游客认同。“两山一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4、服务接待能力和水平有了提高。经过建设和改造,该区旅游涉外饭店、客房间数和床位数目前分别达到51家、4346间、9382张,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改善。在旅游硬件设施改善的同时,旅游接待队伍也在不断扩大,旅行社达到87个,其中国际社19个,国内社68个。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6万人,旅游从业人员的持证上岗率达70%,文明、规范服务正在普及。
5、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1999年,“两山一湖”旅游总收入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1.9%,比1990年上升2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排序实现了由“一、二、三”向“三、二、-”的转变。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占本地区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大幅度提高。由于旅游业的带动,“两山一湖”地区经济整体实力逐步提高,旅游业发展带动的旅游商品生产和出口创汇达到新的水平,“两山一湖”旅游已成为我省旅游的主体力量和形象标志。1999年,黄山市和地州地区接待境外游客占全省73.4%,实现旅游劳务性外汇占全省76%;接待国内旅游者占全省21.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占全省29.8%。
(三)存在的差距和主要制约因素
“两山一湖”的旅游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旅游市场的巨大空间相比,与支柱产业的要求相比,与全国先进旅游区的水平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一是市场份额小。从国际市场看,1998年,黄山市接待境外游客人数只占全国的0.5%,在全国60个主要旅游城市中名列第30位;一级市场(第一站市场)不到7%,游客在黄山的逗留时间在全国处在下游的位置。二是人均消费低。1998年,黄山市旅游外汇收入不到全国的0.2%,按人次计算的游客人均花费低,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基本上还处在初始阶段。
差距的产生,主要受制于五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能力仍显不足。黄山机场尚不具备洲际通航条件,没有国际航班;区内没有铁路枢纽,池州还未通铁路;道路等级较低,内外部公路网连接不畅。二是产品系列少。现有的旅游产品主要是自然观光,休闲度假产品开发滞后,徽文化、宗教文化等专题产品开发不够。三是旅游设施还比较落后,配套不完善。区内至今没有四星级、五星级饭店,没有国际知名连锁酒店和大型休闲、度假、文化、娱乐、购物等配套设施,购物、娱乐等非观光消费比例偏小。四是旅游城市功能弱。缺乏足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举办大型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所需的集散能力亟待提高。五是本省和区内旅游企业竞争力弱。企业的发展仍然受旧的旅游管理体制和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对外开放水平不高,高级旅游管理人才不足。
二、“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和主要任务
(一)旅游发展的机遇和潜力
旅游业已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十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是旅游业大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旅游经济支柱产业地位全面确立的重要阶段。“两山一湖”旅游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十分有利的发展条件。
-—经济全球化将从多方面对旅游产生深刻影响。我国即将加入WTO,有利于“两山一湖”旅游市场的扩大,有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也有利于通过参与国际旅游竞争,促进旅游企业加大改革力度,建立起富有竞争活力的,按国际规范管理模式运作的旅游经济体制和运营机制。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今后若干年中国接待国际旅游者人数将年均增长8%,并在下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两山一湖”通过强力推进市场开拓,将能争取到更多的国际旅游市场份额。
——旅游正在成为大众化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时尚。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将全面进入小康阶段,居民消费结构也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旅游作为消费产品,能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修养身心,陶冶情操,提高文化水平,因而成为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和消费层次的迫切需要。据预测,未来5年内,我国国内旅游将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两山一湖”具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完全有可能成为国内乃至世界旅游的热点地区。
——旅游政策的调整强化了居民旅游倾向。适应扩大内需的需要,国家在旅游政策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限制消费的各种政策基本消除,同时旅游投入进一步增加,这些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特别是休假制度的改革,使居民的闲暇时间更加充裕,出游机会大大增加。
——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推进特大大提高旅游企业的活力。“十五”时期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时期。推进旅游经济市场化进程,将进一步消除计划经济和小生产旧框框的束缚,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从而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活力。
——各项旅游设施的改善为旅游发展提供了日趋完备的物质条件。不断完善的交通条件,日益发达的现代化信息通讯网络,布局渐趋合理的生活保障系统,精心推出的各种旅游项目,以及向国际标准化迈进的接待服务水平,使“两山一湖”发展旅游的软硬件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大大增加了旅游的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
(二)旅游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为指针,以改革为动力,坚持市场导向,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区域协作,社会参与,围绕“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展示佛文化”这一主题,实施推进大开放,开展大协作,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带动全省旅游大发展的整体战略,力争用3-5年的时间,实现产业支柱化、经营国际化、产品特色化、设施现代化,使“两山一湖”在迈向世界级旅游胜地的进程中再上新台阶,以旅游带动皖南经济的全面发展,进而形成全省联动、整体推进的旅游经济发展新格局。
在“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发展中要始终贯彻以下原则:
——坚持适度超前发展旅游经济。确定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先导地位,采取积极措施,保证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尽快提高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增加社会需求、扩大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把结构调整放在重要的地位。在努力扩大旅游经济总量的同时,要十分注意对现有的旅游市场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对投资方向进行合理的引导,针对旅游设施和旅游产品的供求矛盾,合理安排投资重点和次序。
——坚持开放兴旅、创新促旅思想。适应旅游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形势,加快营建公平公正的旅游市场环境,彻底清理妨碍旅游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合理政策,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快“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发展。实施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创新,形成系统的产业创新体系,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旅游业高效、持续、协调发展。
——坚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旅游资源坚持“统一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科学开发旅游资源,避免盲目、低效重复建设。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做到旅游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三)奋斗目标
1、总量上一个新台阶。到2005年,争取旅游外汇收入1亿美元左右;接待国内游客1500万人次左右,国内旅游收入120亿元左右;旅游总收入130亿元左右,相当于该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5%以上。2010年争取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质量和效益达到新的水平。到2005年基本做到产品开发高品位、交通运输高效率、各项设施高标准、生态环境高质量、服务管理高水平、从业人员高素质,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3、初步建立充满活力的旅游体制。到2005年,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地方和部门统一协调、形成合力,企业全面推向市场,按市场规律运作,并形成一批富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经过努力,尽快使“两山一湖”进入国际旅游著名品牌行列,以“两山一湖”带动全省旅游经济大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三)主要任务
按照“两山一湖”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十五”期间,从解决“两山一湖”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入手,抓住六个重点,实现六个突破。近期,特别要加快建设黄山机场、徽杭高速公路、徽文化博物馆、徽文化主题公园、大型昼夜娱乐(包括影视)中心和黄山旅游经济学院,开创旅游发展新局面。
1、以改善旅游交通条件为重点,实现旅游基础设施新突破。
旅游交通,要形成外联便捷、内联通畅的陆空网。公路要重点打开连接长江三角洲地区快速通道,尽快建成徽杭高速公路、九华山后山路,建设沿江高速公路、规划筹建黄山-芜湖高速公路,屯广高等级公路;着力贯通南北,重点建设合-铜-黄高等级公路,青阳五溪—九华山公路;打开黄山北大门、九华山南大门,使“两山一湖”连成一体,并抓好环黄山公路建设,形成东西连接、南北贯通的高速公路运输网络。航空要加快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空中通道。今后,争取再按4D级扩建黄山机场,按4E级建设合肥机场,使之具备洲际通航能力;继续增加合肥、黄山至国内主要大中城市航线航班,争取开通东京、汉城、新加坡、曼谷等城市的国际航班或包机,2005年,客运吞吐能力力争比现在翻两番。铁路要加快铜贵线建设,扩建黄山火车站,增开国内主要城市旅游列车,筹建黄山—金华铁路。加快建设安庆长江大桥。水运重点抓好长江黄金水道安徽段和新安江、太平湖水上旅游开发,改善地州港条件,提高地州港口等级。区内交通建设要完善景区间的循环连接线和景区内游览步行道。
通讯,实施信息网络化工程,构建地空一体化的通讯体系,实现宽频带、全覆盖、快传输。在继续扩大程控电话交换容量的同时,加快移动通讯业务发展,健全国际、国内邮电业务功能。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国际互联网,推进旅游网上查询、网上预订和网上结算。
供电供水,要形成布局合理,方便高效的网络。结合农村电网改造,完善主要景区、景点的电力设施,景区内尽快建成双回路供电系统。确保供电需求和安全;改善景区、景点的饮用水供应,有条件的地方设置达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系统,狠抓旅游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普及与规范,加快旅游厕所建设。
其它基础设施,也要全面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档次和水平。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强化景区生活污水处理和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的建设,景区内全面实施以气代煤(柴)和以电代煤(柴),改善环境监测条件、提高预警能力,彻底消除环境污染。进一步改善城区道路、供电供水、绿化、卫生、公共信息服务等条件。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安全防范、事故处理等快速反应网络,提升城市档次,提高生活质量,展示现代化的旅游城市形象。
2、以开发优势特色旅游资源为重点,实现旅游产品新突破。
观光旅游,要把巩固传统线路和开发新线路结合起来,长线、中线、短线游结合起来,自然风光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结合起来。注重黄山、太平湖、九华山、齐云山、西递、宏村等主要景区整体连接,围绕自然风光、徽文化和宗教文化三个主题,重点推出八大观光线路:黄山-太平湖-九华山山水观光,黄山-新安江-千岛湖山水观光,黄山-太平湖—西递和宏村山水文化观光,屯溪老街—徽州文化园—歙县棠樾牌坊—歙县斗山街—西递和宏村徽文化观光,九华山—齐云山宗教观光,九华山—天柱山—司空山宗教观光,九华山—溶洞群—牯牛降观光,国家自然保护区观光。同时,大力开发“两山一湖”至省内其它景区景点、至省外著名风景点的旅游线路,带动全省各主要旅游区的全面发展。
休闲度假旅游,要充分利用区内资源优势,开发以健身疗养和运动参与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度假项目。力争在黄山、齐云山、九华山各建成-处-定规模的山区度假村,提供步行、温泉浴、道学养生、药膳医疗等健身疗养项目和探险项目、直升机项目、佛教文化与生态科学考察研究项目以及多样化昼夜娱乐项目,开展登山、蹦极、高空钢丝等运动。在太平湖建设旅游度假区,提供具备一定标准的水上游乐设施和项目。
专项旅游产品,大力拓展专项旅游产品,主要包括徽文化、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研究、古民居展示与研究、文房四宝博览会、山区农业特别是茶园观光、“两山一湖”冬游等。鼓励和支持建设特色小吃一条街、地方戏演出中心等。在徽州建设徽州文化公园,集中展示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商文化、文房四宝、徽州建筑、徽州盆景艺术等丰富的文化瑰宝。在屯溪逐步建设黄山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安徽古今名人馆,规划建设国际会议中心。在黟县筹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在齐云山筹建体现徽州文化景观的影视剧外景基地。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商务旅游和会议旅游。在太平湖筹建淡水生物博物馆。在九华山建设大铜像、佛教文化博物馆。在绩溪筹建三雕博物馆、文房四宝博物馆和茶博物馆等。
3、以建设旅游服务设施为重点,实现旅游接待能力新突破。
旅游饭店,要以配套、合理为重点,安排饭店布局,形成以四星级、五星级饭店为骨干,以二星级、三星级饭店为主体,基本适应各层次消费群体需要的饭店结构。新增若干座四星级、五星级饭店,改变“两山一湖”地区高档饭店匮乏的局面;提升和改造一批现有饭店的档次;按山上旅游山下住的原则,拆除景区内妨碍观光的过夜设施;鼓励建设一批经济、卫生的大众化旅社、汽车旅馆和家庭旅馆;建立民间参与饭店接待机制。提高现有饭店的服务质量,达到国际水准,加入国际预定系统。对非星级饭店进行合理规划、开发和管理。加强饭店的集团化经营,建立饭店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在管理和营销方面进行合作,鼓励区外高水平的饭店投资和管理公司开发、经营区内的旅游饭店。到2005年,客房规模达到8000间左右,力争有几家星级饭店进入国家百强饭店行列。
旅行社,一要做大,二要做强。要积极推进连锁经营,鼓励旅游经营、旅游运输和休闲娱乐企业的联合、兼并和重组;大力发展有实力的大型外资或中外合资旅行社,加强对旅行社和旅游运输企业的等级资质评定,加强旅行社经营和管理的正规培训,严格实行许可证制度、保证金制度和监测程序,取缔非法经营的旅行社和旅游运输企业。到2005年,力争若干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行列。
其它服务设施,要放手发展形式多样、质量上乘、满足游客各种需要的服务设施。鼓励、吸引国外著名旅游投资商和经营商开发经营大型休闲、娱乐和体育俱乐部,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兴办各类有特色的昼夜休闲娱乐设施,发掘整理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加工完善风情民俗表演,吸引国内外一流演艺团体进行经常性的表演。
4、以开发营销旅游商品为重点,实现旅游购物新突破。
要大力加强开发、生产和销售旅游商品,促进游客商品消费,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收入中的比重。鼓励生产久负盛名的高质量传统工艺品、文物仿造品和土特产品,搞活现有旅游工艺品生产企业,鼓励与世界著名旅游商品企业合资或合作建立新型旅游商品生产企业,鼓励开发多渠道的营销体系,大力宣传本地的旅游商品,在游客集散地设立旅游商品连锁专卖店,在主要旅游设施内设立专柜进行展示和销售。建立旅游商品营销协调机构和旅游商品开发研究机构,进行产品开发研究,制定提高旅游商品质量计划和措施,建立必要营销辅助体系。
5、以构建旅游营销网络为重点,实现客源市场新突破。
通过政府推动和企业联合,有计划、有重点地在国际国内主要客源市场和新兴客源市场建设营销网络,加快形成区域广泛、结构合理、增长持续的国际国内客源市场体系。
国际市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广泛参与国际旅游竞争。巩固发展港澳台传统短程市场,积极扩大日本、韩国和新马泰等东南亚短程市场,努力开拓北美、欧洲、澳洲远程市场。
国内市场,要适应大众旅游兴起的趋势,进一步加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等重点地区客源的密集开发,加快启动东北、西北、西南等国内中长距离客源市场,贯通以合肥为中心的省内客源渠道,形成东与长江三角洲相融合,北与合肥、京津、东北地区相联通,西与武汉、重庆、西安等地相衔接,南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呼应的全方位市场格局。要在巩固扩大旅游二级市场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放大旅游一级市场。
网络建设,要在海外主要市场设立营销办事处,赋予省海外各类办事机构旅游促销职能,争取国家驻外机构和企业帮助开展促销活动。积极同境外旅行社建立业务联系,发展境外旅游代理商,形成自己的推销网络。积极创造条件,进入GDS(国际航空、旅游代理人分销)系统。区内重点旅行社要在重点客源地、旅游中心城市、旅游热点区线增设营销分支机构。加强旅游企业与工贸企业、运输企业、机关团体以及学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利用对外交往活动争取游客。
宣传促销,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大旅游整体宣传促销力度,提高“两山一湖”这一著名旅游品牌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充分利用友好省州和城市、国内外驻本省的公司以及国外招商引资、经贸往来等机会,运用广播影视、报刊、宣传册、招贴画等多种媒介,扩大宣传覆盖面。利用互联网络,设置“两山一湖”旅游网站,提高访问率,大力开拓“网上市场”。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要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各类旅游博览会、展销会、招商会,扩大旅游交往和合作机会。对九华山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西递和宏村古民居、九华山风景区积极争取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
6、以市场化方向为重点,实现旅游经济体制新突破。
按照旅游产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实施政企分开,转换政府职能。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公司等旅游企业都要与主管部门脱钩,政府不再直接经办企业,不再直接管理企业,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推进旅游企业制度创新,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逐步取消原有的财政拨款或补贴,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打破所有制界限。在旅游企业中全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现有的旅游企业,要尽快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股份合作制企业;新建旅游企业一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营造国有、个体私营经济和境外投资者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市场手段合理竞争,消除不正当的同业竞争,对同业间恶性价格倾销、同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大力扶持经营有特色、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明显的民营旅游企业。
打破行业和地区界限。鼓励旅游企业跨区联合、跨区经营。以资产为纽带,通过改组、改造、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组成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综合性的旅游企业联合体。联合体企业通过相互参股控股,构成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利益机制,引导旅游各要素的配套发展。黄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要充分发挥上市企业的制度优势和规模优势,积极进行资产经营,不断扩大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大胆参与国际旅游企业竞争,力争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名的跨国旅游集团公司。九华山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有一家旅游企业上市发行股票。组建“两山一湖”大型旅游运输企业。支持大中型旅游企业在连锁化、网络化、集团化经营过程中,广泛吸纳小企业参与分工协作,带动小企业转变经营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省成立“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跨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两山一湖”所在地政府要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做好编制发展规划、制定政策法规、安排基础设施建设、治理社会环境、实施资源保护和组织宣传大型盛事等方面的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顺风景区管理体制,强化整体意识,形成“两山一湖”整体开发的合力。实施九华山管理机构下迁。要改善旅游行业管理,制定行业政策和规章,对旅游业的投资、开发、经营和从业行为进行指导、管理、监督和调控。加大旅游场所治安管理力度,加强对旅游购物场所和景区摊点的管理,制止围追兜售、乱提价、乱收费和以伪劣产品坑骗游客的行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形成合力,为“两山一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支持旅游行业内部发展旅游专业协会。借鉴世界旅游发达国家的做法,组建适合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特征的专业协会,促进旅游市场不断规范。重点组建旅行社协会、旅游饭店协会、旅游设备和商品协会、旅游度假区协会、主题公园协会、旅游车船协会等,共同研讨专业发展问题,签订自律协议,监督同业竞争,仲裁有关纠纷。
安徽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安徽省旅游局
二000年八月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相关文档:
关于黄山宏村导游词09-22
黄山宏村导游词(精选6篇)09-22
黄山导游词500字(共9篇)10-02
黄山宏村导游词5篇集锦10-02
游黄山之感-公司部门团建旅游10-29
游黄山心得感想范文5篇10-29
游黄山心得体会5篇范文10-29
游黄山的心得体会10-29
游黄山心得总结5篇范文10-29
黄山大型活动策划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