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实验室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伍扬
【摘 要】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united laboratory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united laboratory of realistic foundation ,puts forward the main three types of cooperation mode of the teaching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sums up the functions of the joint laboratory of Huaqiao University between construc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 ,the security mechanism ,management system ,information exchange platform and discusses the suggestions of furthe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joint laboratory .%校企联合实验室是提高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了校企联合实验室现实发展基础,提出了教学培训主导型、科学研究主导型和生产研究主导型3类合作模式,总结了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作用,从保障机制、管理体制、信息化交流平台等方面讨论了进一步推动校企联合实验室发展的建议。
【期刊名称】《实验技术与管理》
【年(卷),期】2014(000)010
【总页数】3页(P235-237)
【关键词】校企合作;校企联合实验室;合作模式;实验室建设
【作 者】伍扬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福建泉州 36202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647;G48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持续推进实验室建设质量提升成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校企联合实验室作为高校与企业联合建设的发展平台,汇聚了高校的教育资源和创新优势,融合了企业知识产品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能力,实现了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1-4],成为当前提高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校企联合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既要使其有利于学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同时也要有助于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竞争力提升,符合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政策导向[5-7]。因此,校企双方合作模式的选择成为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之一。
1 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的现状分析
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下,市场和社会要求高校不断改革创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在此背景下,国家通过推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促使高校通过建立实验教学中心、联合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形式整合和共享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8-9]。然而,目前实验室建设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实验缺乏实践性,应用实践性不强[10];实验室建设资金来源单一,实验设备维护、实验队伍发展受限[11];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缓慢,科研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积极性不高[12]。另一方面,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研发设备落后、研发人才数量不足、创新能力较低、新产品试用面窄等问题[13],需要寻求科技协作,提高科技含量,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整合社会的优质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和新项目开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社会品牌价值。所以,高校与企业优势互补的先天条件,为高校服务社会发展和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为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提供了现实基础。
2 校企联合实验室的合作模式
目前,我国校企联合实验室的合作模式种类众多,模式多样,本文从校企双方合作需求与参与程度将现行的合作模式大致分为3类,见表1。
表1 3类校企联合实验室合作模式比较合作项目教学培训主导型学校企业科学研究主导型学校企业生产研究主导型学校企业队伍√√√√√资金√√√√场地√√√设备√√√
2.1 教学培训主导型合作模式
此种模式主要是以教学培训为合作基础,把高校教师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经验相结合,充分利用企业设备、资金资源,形成面向学生和企业员工进行的素质技能提升计划。高校学生在此类实验室通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培训,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满足企业要求的技能,成为技术成熟的毕业生;企业员工通过高校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提高职业素养。同时,部分企业为实现自身社会品牌目标,往往将企业客户培训也放在此类型实验室。
2.2 科学研究主导型合作模式
此类型实验室是由学校主导建设,在高校自身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指引下,学校负责实验室的学科归属、整体规划和功能定位等总体方向的把握,包括建设前期调研、合作企业选择等[14]。同时,此类型实验室主要是以面向国家需求为主,通过国家资金资助的方式,独立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工作。因此,企业在此类型合作模式中,主要以提供研发基金为主,实现专利技术分享和大型设备资源共享的目标。
2.3 生产研究主导型合作模式
企业在参与市场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产品革新,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部分企业(如高新技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发队伍和实验条件,开展面向市场需求的技术研发。在此类合作模式中,企业主要是在自身研发条件的基础上组建联合实验室,吸引高校优秀技术人员参与企业研发工作。高校通过学科优势和教师科研成果的投入,促进教师与企业合作,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了解市场需求,开阔研究思路,使得教师的研究更加贴近经济的发展,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15]。
3 校企联合实验室在我校的实践
华侨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大学,积极探索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新途径,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校企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对我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均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3.1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校积极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战略发展等方面的合作,力图通过发挥双方各自优势,促进双方事业整体发展。2012年,我校与福建泛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办学,成立华侨大学泛华学院,培养在印尼的中资、侨资企业高素质专业人才,公司先后捐资2 000多万元支持我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我校与厦门航空公司合作成立华大厦航学院,是拓展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举措,双方将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以及建立在校学生的实训、实习、实践基地,组建校企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3.2 加快转化科研成果,促进学科特色建设
为更好地开展产学研合作,我校成立了校企联合实验室第三方服务平台——“华侨大学厦门工程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华侨大学泉州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在厦门软件园设立了“华侨大学厦门软件园产学研合作基地”。其中,“工研院”由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和华侨大学共同建设,将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成立技术开发与服务平台,组建车辆与装备研发中心、光电子研发中心、专用集成电路系统研发中心、软件研发中心、新材料研发中心、生物与新医药研发中心等,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研发和转移技术,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行业产业解决技术问题,为企业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同时带动我校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先后转化科研成果几十项,资金几千万元。
3.3 加强校企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我校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服务地方的功能和作用。我校工学院先后与泉州雷克通信有限公司、泉州泽仕通科技有限公司、泉州宏泰科技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华大光微研究院、华大泽仕通通信技术研究院、华大宏泰科技智慧安防研发中心。其中,雷克光微公司为我校工学院提供了价值1 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用于建设无线信息通信技术实验室、微波电路技术实验室、微波技术和系统研究实验室和LightRadio薄膜工艺研究实验室等4个高端教学和科研实验室,供我校师生从事教学和科研,同时,为共建稳定的高科技学术团队,每年出资100万元,连续10年,共出资1 000万元,建设华大光微研究院。
4 进一步推动校企联合实验室发展的建议
4.1 进一步健全校企联合实验室保障机制
校企联合实验室作为高校与企业双方出于自身利益而进行的一种合作产物,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明确合作双方的责、权、利归属等,探索校企联合实验室合作双方的进入、退出机制,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评价机制,把校企双方有效资源、资金用好用活,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4.2 进一步完善校企联合实验室管理体制
校企联合实验室由于其涉及学校、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等多个主体,容易出现“多部门负责,却又都不负责”的尴尬局面。学校应在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基础上,通过第三方服务平台(如工研院)协助,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和监管体系,落实好联合实验室主体责任制,分层次、分类别建立实验室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实现实验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4.3 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信息化交流平台
由于校企双方存在时间、空间距离,学校应将校企联合实验室信息化平台建设纳入学校信息化建设,在校级第三方服务平台基础上,建立其信息化交流平台,通过校企双方协调、沟通机制,及时对内披露研究进展信息,对外发布人才培养、科技成果、产品供需等信息。
5 结束语
校企联合实验室是提高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我国高校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新举措。企业可借助校企联合实验室,提高企业员工素养、增强企业创新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和社会品牌价值。高校应充分挖掘自身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用好用活企业资金、设备和市场资源,以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和规范化治理为抓手,实现校企联合实验室多类型、多层次合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蔡克勇.校企合作: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J].求是, 1998(6): 38-41.
[2] 许春冬,吴军.高校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1, 32(2): 35-37.
[3] 何小平,李明.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研究与实践[J].企业科技与发展: 下半月, 2009 (12): 195-197.
[4] 王晓波,曾明星,周清平,等.校企合作共容利益机制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2):146-150.
[5] 郝远.加强官产学研联合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29(5): 147-152.
[6] 郭伟锋.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运行机制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3(3):108-111.
[7] 周俊,雷家勇,颜为向.校企共建实验室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30(11) :234-246.
[8] 左铁镛.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的作用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0(4): 1-5.
[9] 姜文彪,陈烨.实施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强化实践教学应用性[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0(11): 356-358.
[10] 卢瑾,李洪煜,王小号.校企合作共建软件实训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2):134-136.
[11] 宋莉,鲁雯,车琳琳,等.校企联合开展影像学实验室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9 (1): 98-99.
[12] 刘文杰,王杜春.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探讨[J].商业经济, 2013 (11): 32-33.
[13] 王章豹,吴庆庆.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之问题透视与路径选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5):1-8.
[14] 周永生,陈群,何明阳,徐淑玲,等. 校企联合实验室的共建实践及功能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0):208-211,215.
[15] 邵红艳,郑春龙.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 26(7): 119-121.
《校企联合实验室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相关文档:
实验室自查报告3篇09-07
实验室安全自查报告范文(合集8篇)09-07
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报告09-07
实验室安全自查报告范文4篇09-07
小学实验室自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09-07
实验室安全自查报告09-07
实验室自查报告4篇09-07
实验室安全自查报告09-07
实验室自查报告15篇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