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阅读《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几点体会。
一、欲成才,先成人。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终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社会漠不关心的人。让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起码应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而适应现代社会。
二、家长是镜子,孩子是影子。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天然教师,也是监护人,同时是伙伴、朋友和榜样。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的思想意识形态,当然,家长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也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首先,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家长应坚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将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再次,要尽量创造和谐、幸福、温馨的家庭环境。
三、严慈相济,恩威并施。我们应善于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同时不能对孩子们缺点过分包容和溺爱。
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认真学习贯彻“四个第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家教,形成“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良好局面。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老师《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
近期,我园开展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我进一步感受到家庭教育的神圣使命,身为家长的责任重大。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好孩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作为现在的我们,做得真是远远不够。
此次《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使我受益匪浅。通过此次宣传,我了解了法律出台的背景、家庭教育的内容、实施要求、九大方法为我以后教育孩子提供了切实的帮助和方向指引。
现在,我就和大家谈一谈自己平时的想法和做法,和大家一起共勉。
XXXX年X月,我满心欢喜的迎来了我的宝贝女儿,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做妈妈。在没做妈妈之前,我就想,等以后我有了孩子,我一定要好好教育她!然而一句“好好教育”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一直在努力的学习,看了好多育儿方面的书籍和专家讲座,再通过本次的学习,我意识到真正到了实处却不好落实。
我对孩子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视,对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与大家共勉。
一、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
孩子每天早上七点准时起床,晚上九点准时睡觉。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早睡早起不但有益身体健康,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好处。
二、培养孩子遵守秩序的习惯。家长教会孩子从小遵守秩序很重要,比如排队啊之类的秩序,懂得什么是先来后到,孩子从小学会遵守,做懂文明的好孩子。
三、培养孩子讲卫生的习惯。饭前便后洗手、睡前刷牙、饭后漱口、勤洗澡,这样的卫生习惯要养成,对健康生活才会有帮助。
四、培养孩子爱分享的习惯。爱分享的孩子更懂得别人的感受,才能交到更多好朋友,让以后的人际关系更加顺畅。每次给孩子吃东西之前,我都会让孩子去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分一分,让她懂得感恩,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长辈。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更有出息。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过度溺爱会害了孩子。
五、培养孩子做简单家务的习惯。
根据孩子的年龄,让孩子做简单的家务。很多人以为孩子只要好好读书就行,家务事情一律不让孩子管。这样也许培养出一个高学历的低能儿,也许培养出一个学习并不好的妈宝男、妈宝女等,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很不好。所以我很注重这一点,如我会让孩子自己洗衣服,帮妈妈扫扫地,墩墩地,刷刷碗,捏饺子的时候帮忙擀皮等。这样的果活动,既提高了孩子的自身生活自理能力,也让孩子体会到了妈妈的辛苦,让她懂得了感恩。适时的夸奖,鼓励,让孩子信心满满。家长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具体情况,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这对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很有好处。
我还教育我的女儿要懂得并努力去做到以下几点: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主要从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穿衣穿鞋,自己入厕,自己刷牙洗脸,洗屁屁,洗脚,自己叠衣服,叠被子等方面进行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件事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尤其需要每位家长的配合,团结一致,有共同的教育方针。
一般孩子3岁就上幼儿园了,有些孩子3岁就能够自己如厕了,有的孩子到了5岁还不会。早点把孩子如厕这件事情训练好,孩子会更受老师的喜欢和小朋友的尊敬和欢迎。因为幼儿园的孩子那么多,老师很难都照顾到。孩子早点学会如厕,也相应地减少了老师的负担,老师当然会更开心、更喜欢这个孩子,会经常表扬孩子,这又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两岁半的时候,我就锻炼孩子自己入厕了,给她买了一个小马桶,半夜上厕所自己坐到马桶上,还锻炼孩子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提裤子等,与此同时让她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再比如自己吃饭,专心吃饭。在孩子第一次坐上餐桌吃饭的时候,我就有意识的告诉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自己吃饭,而不是让家长喂饭。最开始孩子吃的不是很好,她可能会把饭弄得到处都是,衣服很快就脏了,但我一直认为衣服脏了可以洗,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一刻也不能忽视。从孩子能自主吃饭开始,我就教育孩子吃饭的时候就专心吃饭,不能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玩玩具等,我们家长也要为孩子做榜样,在吃饭的时候自己也要放下手机,陪孩子专心吃饭。孩子专心吃饭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孩子专注力,专注力强不强,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影响很大。直到今天,孩子已经掌握了以上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基本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我看来还是非常棒的。
二、哭闹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从三岁开始,就得让孩子明白,哭闹不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孩子在自己想做的事情被拒绝的时候就开始大哭大闹,很多家长一听哭声,就立刻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家长要有原则,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不该做的事情,即使是哭,家长也绝对不能妥协。
三、做一个懂礼貌,有教养的好孩子。
每个人都喜欢有教养懂礼貌的孩子。如果一个小孩儿见了老师长辈问好,跟大人说话有问有答很有礼貌、能在饭桌前安安静静坐着把饭吃好再自己把盘子收了、不争不抢,还给别人夹菜,照顾别人,坐电梯会在一侧等里面的人出来再进去,大人之间说话不插嘴,去别人家不能带走别人家的东西,不和别人要东西.....大人就会有点儿惊喜地觉得这个小孩儿很成熟很有礼貌很招人喜欢。
然而,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做的有很多。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当你吃饭看手机时,孩子也想看;当你开的电视吃饭时,孩子也跟着看;当你见了熟人问好时,孩子也会主动问好……俗话说:家长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我们当家长的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二、手放开一些,大胆些。
在孩子想自己动手的时候,一定要给她动手的机会,只有尝试过失败过,才能成长。记女儿一岁的时候,很想自己拿筷子,奶奶说:不要让她拿快筷子,危险,别扎了眼睛。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做法不是很好,的确筷子对于孩子来说的却危险,我们可以给她讲明白用筷子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拿筷子时不能瞎跑,容易受伤等。而不能限制她学习的欲望,所以每次吃饭,我都会让她自己用筷子。然而女儿一岁半的时候就已经把筷子用的很好了。
三、不断学习,和孩子共同进步。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作为家长的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转变传统观念,做一个新型家长。
3-6岁是孩子性格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家长们不要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幼儿园,真正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好地方是家庭,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发挥父母榜样的力量。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南一小一直重视家庭教育,开设了“家长课堂”,定期邀请教育专家进校做指导讲座。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最重要的一环。之前学校教育承担了过多社会和家庭教育的任务,大家也过多地把关注点放到了学校教育上。其实孩子各方面的成长最根本要靠家庭教育。
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复杂的育人工程,需要父母具有非常全面的教育知识,才能教育出一个相对理想的“成品”。父母必须“持证上岗”,需要懂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懂得智力、非智力因素、道德教育、习惯培养、学习指导等等。但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顺其自然,摸着石头过河,导致孩子缺乏真正的教育和引导,更有父母直接推给学校,造成家校矛盾。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从法律角度规范了父母的责任和义务,相信会对全社会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让传统认知中对家庭教育的印象,更加立体具象,对家长朋友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参考和标准。国家已经把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足见家庭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家庭永远是子女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也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石,家长朋友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家庭教育是一种有别于校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特殊教育形式,不单单是对孩子的抚养,更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现在很多的“熊孩子”,真的都是孩子的问题吗?家长没有好的榜样,不能时刻督促孩子的举止行为,甚至对孩子随意打骂,不好好的沟通,怎么能培养出一个性格好,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孩子。我们家长更应该以身则,身教重于言教,摆正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在家庭中平等、民主、正面教育。
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
今晚对2021年10月23日审议通过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进行了学习。六个章节总则、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法律责任、附则中,感触最深的是第二章《家庭教育》。
家庭既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人生的终身学习之地,父母不仅是家庭的重要角色,而且应是具备家庭教育专业素养的一种教育职业,必须履行家庭教育的法定义务。
我认为,作为父母,在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中,我们应加强在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做孩子的榜样和表率,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亲自养育,努力加强亲子陪伴时间;
(二)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各自作用;
(三)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无处不学习,无处不生活;
(四)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引领孩子正确的三观;
(五)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不放纵、不溺爱;
(六)根据孩子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尊重差异,不无端和其他孩子比较,损伤孩子自尊心;
(七)家里民主管理,平等交流,对孩子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八)努力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相互促进,与孩子共同成长。
总之,我们在努力履行以上职责的过程中,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提升,与孩子共同进步,努力让自己成为合格的家庭教育终身学习者和实践者。
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
2021年10月23日,《家庭教育促进法》通过审议,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不仅说明了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重要性,还说明了家庭教育是可以推进的,彰显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可塑性。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一方面,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导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孩子面前,父母要自觉树立良好形象。孩子终将成为父母,一代父母终将养育一代孩子。人的性格、行为是可塑的,原生家庭的影响也是可以改变的,因此要做好家庭教育。中华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历代优秀的家书家训等家庭文化赓续传承,已经融入到社会先进文化之中,成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今天,弘扬核心价值观,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家庭教育承担着重要职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促进家庭教育的全面发展,是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重要目的。作为家长我们要坚持自觉学习,不仅年轻一代父母要学,祖父母也要学,真正把父母作为一生的事业来对待。要积极参与重视学校举办的家长学校,要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集中学习。家长的主动配合、父母的积极参与,是推进解决家庭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保障。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出台,无疑会进一步规范家庭教育工作,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法治遵循。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有感
《家庭教育促进法》已于2021年10月23日会议通过,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在本法中明确了父母责任、社会协同和法律责任;尤其是家庭教育的九种方法和六项内容更是直观具体,可供渴望成为合格家长的父母学习品味。
其实,每一个家长都渴望成为合格、成功的家长,每一个成功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家长、合格的家长。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学习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不是无师自通的。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和家长个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水平、文化修养虽有关系,但是并不是说自身成功的家长就一定能培养出成功的孩子。
做一个家长并不难,当他(她)有了孩子后,就很自然地成了爸爸、妈妈,他(她)就变成了家长。现在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都会在孩子身体、生理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让孩子出生更顺利一点,营养更丰富一点,长得更健康一点。但是除了这种生理、身体方面的养育之外,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也同样重要。
我们知道,孩子从一出生,首先面临的教育者是家长,上了学校才是老师。从孩子成长的过程来看,家庭的教育是基础性的,因为孩子个性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受着家庭方面的影响。
在对部分问题孩子的考查中发现,有问题的孩子往往存在某种个性缺陷。个性缺陷的形成往往是在上学之前,是在家中形成的。也就是说家长的行为、家长教育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个性的形成,而个性是每个人在社会立足中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父母们,我们问个简单的问题,当你们当上父母,匆忙上岗的时候,你们凭什么来教育孩子,你们合格吗?就像驾驶员有驾驶证一样,你们取证了吗?
只有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过头来看,才会发现作为家长自己是不合格的。想想看,家长平时的工作重心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还是纠正不良习惯呢?现在有很多家长的主要精力是用在与孩子的不良习惯做斗争上。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给了孩子许多不良的影响,使得孩子走了许许多多的弯路,而任何弯路都会影响孩子的顺利成长,都会在孩子的心灵中留下一些痕迹。如果家长提前学习,孩子的成长就会少走一些弯路。
从这个角度来讲,并不是每个家长天生就是合格的。我们认为不合格的家长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不懂家庭教育的人。所以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认真学习,细细品味。
通过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感悟心得体会
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这部被认为将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重要“国事”的法律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XX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在校园教育之外,还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也不只是家长的事,家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是家庭教育的责任人,XX和社会也有指导、支持和服务家庭教育的法律要求。
家庭教育促进法在法律上明确了社会和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职责分工,回答了公众对“家事”与“国事”边界的疑惑。从具体内容来看,法律对家庭内部关系仍贯穿着以刚性约束为基石、以软性要求为主体的主线。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二家长、学校或社会,任一方“躺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都可能催生出灾难性的后果。
而细究家校共育,谁有没有责不是问题,问题往往是怎么尽责。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无论是在家长与孩子的相处、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理解都变得奢侈,宽容显得更为重要。
家校共育难,难就难在个体的差异在快速演进的时代里被拉大了。理想化的教育也照不进内卷的现实。以家校都共同关注的“减负”为例。7月23日,“双减”文件落地。可近日多地传出,一些支持课业减负的家长,被支持“鸡娃”的家长集体排斥孤立。家校共育,究竟是谁和谁共育,依“鸡娃”还是不“鸡娃”的教育理念共育,这些都是现实的难题。
当学校与学校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学校、老师、家长相互之间教育理念各自不同,对减负减至多少的理解也不一,共育也将难以形成合力。家庭教育促进法针对家校共育的种种难题,厘清了各方责任,明确了政策导向,提供了解决思路,必将大力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协同共进。各地需在立法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凝聚社会共识,并形成具体实施细则,以良法善治更有效地推进家校共育。
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南一小一直重视家庭教育,开设了“家长课堂”,定期邀请教育专家进校做指导讲座。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最重要的一环。之前学校教育承担了过多社会和家庭教育的任务,大家也过多地把关注点放到了学校教育上。其实孩子各方面的成长最根本要靠家庭教育。
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复杂的育人工程,需要父母具有非常全面的教育知识,才能教育出一个相对理想的“成品”。父母必须“持证上岗”,需要懂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懂得智力、非智力因素、道德教育、习惯培养、学习指导等等。但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顺其自然,摸着石头过河,导致孩子缺乏真正的教育和引导,更有父母直接推给学校,造成家校矛盾。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从法律角度规范了父母的责任和义务,相信会对全社会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让传统认知中对家庭教育的印象,更加立体具象,对家长朋友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参考和标准。国家已经把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足见家庭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家庭永远是子女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也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石,家长朋友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家庭教育是一种有别于校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特殊教育形式,不单单是对孩子的抚养,更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现在很多的“熊孩子”,真的都是孩子的问题吗?家长没有好的榜样,不能时刻督促孩子的举止行为,甚至对孩子随意打骂,不好好的沟通,怎么能培养出一个性格好,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孩子。我们家长更应该以身则,身教重于言教,摆正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在家庭中平等、民主、正面教育。
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促进法》表决通过,国家把家庭教育上升到了立法的程度,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家长,该如何紧跟国家要求,在“双减”的背景下,把家庭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和学校一起,共同把孩子孕育成未来的栋梁之材,经过认真的学习,也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双减”和“立法”之下,我们家长的教育理念需要有哪些转变?我觉得:
1、应该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童年生活充满“快乐”的回忆;
2、维持和谐的亲子关系,营造轻松有趣的家庭教育氛围;
3、尊重孩子选择,同时积极地引导,和孩子共同探索最适合的教育模式;
4、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拥有良好的习惯和品格。
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更多了,如何进行亲子沟通?
我觉得,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这件事情上,平等和尊重是最重要的,我们家长要和孩子做朋友。另外,和孩子交流时不应主观地加上自己的意见与批评,要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真的认可引导孩子的观点。然后,当孩子在生活或社交中遇到困难和不自信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效地给予孩子引导和启发,并多多鼓励,积极表扬进步,这样孩子才会更愿意敞开心扉和我们交流。
《小学老师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样本》相关文档:
毕业设计心得体会(精选5篇)09-01
公安干警大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09-01
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范文(精选多篇)09-01
最新 公安系统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心得体会-精品09-01
精选大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4篇09-01
公安干警大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09-01
大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例文09-01
检察院工作心得体会【三篇】09-01
检察院工作心得体会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