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一语文教案五篇
如今的学习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学生一个人学习,老师也在与时俱进与同学共同进步着,每个时期的时间段都会有新的事物新的制度产生,现在的教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老师说学生听,而是相互融会,相互增进,教案的生动与否,也关系到教育的质量。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高一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高一语文教案1
《游褒禅山记》必修一
1、知道并学习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培养立大志并为之奋斗的精神。
2、学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3、积存文言基础知识: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活动重点】
知道本文的精神实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积存文言知识、学习文章写法,提高学生浏览文言文的能力。
【活动用具】
1、多媒体课件。
2、朗诵录音磁带。
3、补充的相干资料。
【活动时间】
90分钟。
【活动步骤】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助读
1、由唐宋八大家和王安石变法引出作者。
2、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展现。
3、了解时期背景:多媒体课件展现。
二、活动之一:朗诵活动
1、听朗诵录音或多媒体配音朗诵:学习字音和断句。
2、学生自由朗诵:读准句读,读准字音,读出表情。
3、检查朗诵成效:学生单人朗诵,师生听读,并进行评议,师生相互取长补短。
三、活动之二:学习课文,积存文言知识
1、学生自学课文:结合课下注解,借助工具书,学生自读全文,学习文中字词句,知道文章大意。
2、学生记下学习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中寻求解决,疑难问题供班级交换。
3、师生班级交换:小组问题展现──班级交换讨论──师生答疑解难──形成班级共鸣。
四、活动之三:小组合作探究
1、总结性学习活动:
⑴ 课文中疑难字词句的积存学习。
⑵ 文中显现的文言句式的归纳学习。
⑶ 小组学习中还存在的新问题记录。
2、探究性学习活动:
高一语文教案2
《囚绿记》教案及教学后记(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圈点关键词句概括行文脉络。
2.能揣摩抒写绿的形象的句子,探究绿的内涵。
3.能通过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说出对本文主旨的知道。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知道绿的内涵和写作意图。
教学进程:
一、豪情导入
作家巴金曾这样评判他,说他有“优美的性情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好像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由于,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这是多高的评判!这位作家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陆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拜读他的这篇代表作,去触摸他那高尚的灵魂。
二、读“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浏览文题,质疑猜读:初读文题,你会生发哪些问题?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绿”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何作者要囚“绿”?绿是怎样被囚的?囚绿的结果怎样?帮助学生删减意义不大的问题,让学生明确问题也有主次之分)
2.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浏览进程中注意圈点生字词):作者叙述了一件怎样的事情?请用一句话作扼要概括。
(作者叙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软禁”起来的事)
3.再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在横线上填字分别概括事情的进程。方法:快速浏览,划出关键词句,用规定符号圈点勾画填写。
绿—— 绿——囚绿—— 绿—— 绿
(遇绿→ 赏绿→ 囚绿→ 释绿→ 怀绿)
学生摸索交换,所填字只要符合文意即可。
三、读“绿”——品读悟情,感受绿的形象
(一)初步感受绿的形象(囚绿前)
1.通过对文章内容由概括到具体的了解,可以看出作者对绿有着怎样的情感态度?
(爱好之情)
2.朗诵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对绿的爱好之情?找出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爱好之情。
(学生自由朗诵,圈点批注。)
3.作者为何对绿情有独钟?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
明确:①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期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并不感到孤独,……(择绿的原因)
②我拿绿色来装潢我这简单的房间,装潢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囚住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囚绿的原因)
(齐声朗诵体会作者的感情)
4.创设情境,与绿对话:选用文中语句,以“我观赏你,由于你是 ”的句式说话,表达作者对绿的爱好之情,体会绿的形象。
5.归纳总结绿的内涵:在这一阶段,作者心目中“绿”是 的象征。
(生命、期望、慰安、快乐)
(二)深入感受绿的形象(囚绿后)
1.“囚绿”后,作者对绿的认识又是怎样的?找出文段中描写囚绿后绿的形象的语句(用自己习惯的符号圈点批注)。摸索:被囚的绿藤又是怎样的?其中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处?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①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仍旧伸长,仍旧攀缘,仍旧舒放,并且比在外面长得更快。
②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乃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本来的方向。
③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色彩,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④我保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本来的位置上,向它致恳切的祝愿,愿它繁茂苍绿。
2.深入探究绿的内涵:你对绿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引导学生环绕最有感触处来感受绿的新形象。
(总着朝窗外的方向)(可见绿具有“坚贞、执着、坚强不屈、向往自由、光明”的宝贵精神。)
3.总结归纳:在囚绿的日子里,绿藤所表现出的 内在美震动了作者。
学生总批,教师总结:绿是自然的色彩,是生命的象征,它是期望,是执著的使者。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由浅入深,感遭到了绿的自然之美、绿的执著之美,对绿的形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三、读“情”——品析悟旨,探究写作意图,
1.对“囚绿”的行动,作者自称为“自私”,是一种“魔念”。有人认为不可理喻,有人认为可以知道,对此你又是如何知道的?(引导学生辩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方面:作者把绿藤当作他的惟一的“朋友”,囚绿也是爱绿,是爱绿的一种极端的行动,表达了作者那份对绿的期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酷爱,对光明的向往。最后,作者被绿那坚强的抗争性情,永向光明的执著精神所感染,不是又开释了它吗?择绿赏绿也好,放绿怀绿也罢,支持这些行动的庞大的情感动力是作者对绿深沉不变的爱。
另一方面:这是一种自私之举,是对绿的施暴之举,是对生命的一种遏制、一种摧残。
如果真的爱好这个事物,那就不能软禁它,给它自由,让他在自然中求生存……
2.朗诵文章最后一段,引发摸索: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表达一种怀念之情吗?方法:结合文中反应时期背景的有关信息,和作者简介资料等知道写作意图。
教师出示陆蠡资料和写作背景。
①陆蠡其人:
陆蠡,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抗日烈士,原名陆考原,幼时有神童之称。著有三本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陆蠡貌不轩昂,语不惊人,服装俭朴,不善交际;心肠坦白,对朋友至诚至义;“不愿说好听的话,不肯做虚夸的事”,“爱好埋头做事,不求人知”。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上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日,受尽酷刑,大胆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年仅34岁。
②陆蠡其时其文
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产生了,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本文写于1938年,即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当时作者留居在已成“孤岛”的上海,被迫与广大文化战士隔离了开来。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慨、忧烦,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于是他回想了一年前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软禁”起来的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声。沉默、内向的性情,使他的行文含而不露,抒情深沉委婉。
自由讨论,达成共鸣,明确:除了怀念之外,作者在写此文章时,还有一种后悔、自责,更有一种祈祝之情。作者期望有一天能重见常春藤,其实是在祈祝消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至此,“绿”不仅仅是指那棵普通的“常春藤”了,它是“向往光明、自由、坚强不屈的广大人民”的象征,作者由绿及人,以此表达自己的心声。
3.对本文主题的知道有几种不完全一致的说法,通过对文章的解读,谈谈你的看法。
①以常春藤来象征作家以至全部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横、寻求光明的形象,从而表达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执着的爱国主义情怀。
②由于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笨拙。对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它生活在最合适的环境,即是一种真爱、最爱,这也许就是作者想要告知读者的吧。
③借歌颂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歌颂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消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讨论明确:三种知道既有同又有异。第一种的主题好像包容太多了,第二种没有从特定的写作背景去知道,第三种知道比较到位。
四、读“人”——深情对话,抒写自我心声
同学们,陆蠡,一个富有强烈爱憎的斗士,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借绿色呼喊出人民的心声,我们接触到了他那颗期望光明、自由、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他确切有一颗——“黄金的心”。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呢?
五、布置作业
请你仿照绿藤的口吻,以“朋友,我想对你说……”的句式对作者写一段话,表达绿藤对作者囚绿的知道之情。
六、课外延伸(见读本)
浏览《陆蠡故居》,作适当的批注。
陆蠡故居
刘长春
我在天台县县长任上的时候,曾经瞻仰过陆蠡的故居。
那一天我到平桥镇检查工作,时间很充裕,便想起这儿曾是陆蠡的血地,他奇特的人生秉赋应当是来自周围的这片山水——这是我读黑格尔《历史地理》的一个启示。于是,我和陪同的一位朋友直奔岩下村而去。
说陆蠡奇特,有一点儿根据。十岁时,他被人目为“神童”;上大学时读的是机械工程专业,身后却留下了“绝代散文家”的美名;同时,翻译了法国诗人兼小说家拉玛尔丁的长篇小说《葛莱齐拉》与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罗亭》和《烟》等名著。第一次读他的《竹刀》,那位无名的年轻人为了山民的利益将竹刀深插进奸商的肚子里,在公堂上又将竹刀同样插入自己手臂的大胆与安然,就曾经让我十分惊奇。扳指运算着陆蠡的年龄,感受的却是一个青年的强烈爱憎与勇于承当的刚强。那时我就觉得如此写实的人生场景只能来自于生活,而无须什么深奥的技能。一篇激动人心的散文,究竟需要多少技能?我说不明白,然而我知道它来源于作家的那一颗心灵。陆蠡曾说:“世界上,应有更高贵的东西。”高贵的是心灵的性质。难怪李健吾先生作出这样的评判:“陆蠡的成绩得力于他的璞玉般的心灵。”
今天我终于走近了陆蠡,走进了这位作家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一山一水,一草XXX,一砖一瓦,都让人觉得那样地亲切、熟稔而又充满奇妙。
这座始建于民国早期的三合院,属于典型的江南民居的建筑构架。推开大门,没有听到读书声,也没有听到孩子奔跑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息声与铜铃一样的笑声,往日的热烈在时间的河床里沉寂了,就像流水埋住了礁石。我忽而想起,陆蠡离开家门都已经数十年了,这里曾经有过的悲欢离合,如秋风掠过树梢的一阵叹息消逝得无影无踪。走过杂草丛生瓦砾满地的天井,我忽然发觉一株生擅长石缝中的藤萝,它舒展开折叠的绿叶,有如倾注的一道绿色瀑布,从东侧屋外的墙头飞流直下。我记得陆蠡是爱好而且流连于绿色的,他曾经写下的《囚缘记》,也就是为了在孤独中留住那片绿色和它对语,于是孤独随之消逝在绿色生命的舒展里。由是,我也就了解了他的期望与快乐。一个内向与深沉的人,整日耽于思索,是不期望有更多的人惊扰他的。轻轻的,我把脚步放轻,然后走进厅堂、登上楼阁,一眼又瞥见窗外挺立的山岗与长年不断的溪流。当年,陆蠡就常常站在这里,眺望这山这水,相对无言,除了沉醉,还有在XXX中自由放飞的向往。在杭州读书,在厦门教书,在上海编书、写作,多年在外漂泊。他总是“如怀恋母亲似的惦记起故乡的山水”,在它眼前“总是可以照见我自己。”——由于故乡的山水是进入他的灵魂与血液的东西。
我在这空落与破败的院子里徘徊,墙外绿黄斑驳的枫树在风中摇荡,夕阳的余照耀着一角青苔暗长的高墙,又把它的影子投射于庭前。我不知道,七八十年来,也是在这条长长的围廊上,曾经走过谁?曾经有谁邂逅?曾经有什么样的抚今追昔?我进来时,大门早已紧闭,不,是虚掩着,人去院空。一切都留在了昨天,而昨天已经古老。走出陆蠡故居,我对身边的朋友说: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陆蠡?
陆蠡是1919年初秋走出故居的,从此他就永久没有回来。
有家不归的人,一定有他自己的寻求。
……是1941年的夏天,丧偶五年多后的陆蠡在上海“孤岛”再婚。婚宴上,人们第一次看见他穿了新袍子,手里提着酒壶不怎么娴熟地为宾客斟酒。他本来是不饮酒的,可是他却丢下一句使人一想起来便不由要流泪的话:“等抗克服利了,我们要买大缸大缸的酒,排在门口,任过路的人随便痛饮!”八年抗战,终于如他展望的那样迎来了胜利,可是陆蠡却在他婚后的两个月后突然地失踪了。
陆蠡的朋友巴金、黄源、柯灵、许杰等四处打听他的着落,登了广告寻人。听说他进了南京的监狱,天气冷了,怕他受冻,朋友又把棉袍子寄去,结果退了回来,退件的理由是:查无此人。
有家不归的人,他到哪里去了?后来,我们才知道,他负责的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遭受了日本宪兵的大搜查并被抓去了两名员工,为了讨回一个“公道”,他竟上门说理去了,一去从此不返。他的朋友吴朗西说过这样一句话:“他的个性是死硬的,在任何强横的前面是不会低头的。”陆蠡的死,想来,也是情理当中的事了。
忽而,我又想起《竹刀》里的那个无名的年轻人,由于官府不相信竹刀能刺人,“他拿了这竹刀捏在右手里,伸出左臂,用力向臂上刺去。入肉有两寸深了,差一点不曾透过对面。复抽出这竹刀,掷在地上,鄙夷地望着臂上涔涔的血,说:‘便是这样’。”——表里如一,简白传神,一个反抗压迫者的形象,铁骨铮铮地站到我的眼前。
陆蠡之文,一如陆蠡之人;陆蠡之人,亦如陆蠡之文。
从陆蠡的故居走出,往事如水沿着记忆的裂缝活动起来……一抬头,眼前又见一条曲折的清流,一条清亮的非常非常纯洁可以照见人面与眉目的流水,那是始丰溪——天台的母亲河。它从大山起源,曲曲折折,奔奔走波,流到了陆蠡故居的门前,然后又在这屹立了亿万年的岩岗峭壁下,绕了一个小湾,挟带着风声与豪笑,直奔东海而去……
一晃八年,我没有再见陆蠡故居。难忘它,写信给天台的朋友让他给我拍张照片,以慰想念。照片里的陆蠡故居更加颓败了。它让我长留一个遗憾:我在县长任上时应当拨点款整修一下,派个人管理它,现在却难以办到了。在时间的风吹雨打下,在满地落叶无人扫的时候,陆蠡烈士的故居还能坚持多久?
陆蠡的散文《囚绿记》,写作者在上海“孤岛”时期,怀念在北京的生活:窗外的两枝碧绿的长青藤被自己牵进迎窗的案头,然而这“囚进”屋里的绿藤,尖端仍朝着窗外的阳光,色彩却一天天变得萎黄,枝条也细瘦起来。直至抗战爆发,作者被迫南归,才将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开释,并真诚祝愿它繁茂苍绿。这篇散文写的是“囚绿”的故事,实际上是含不尽之意悠闲言外,他歌颂“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歌颂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也是作者期望沦陷的祖国山河,早日摆脱日寇黑暗统治,重获光明自由的内心意诉之于外象。他的这种内心意诉没有赤裸裸的直说,而是采取“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借两枝绿藤的想象描写,而启人联想,让人寻味。正如黑格尔所说:“在具体的感性想象中显现普遍性的真实。”散文能写到这份上,也就有了深沉的意境。所以意境常用曲笔,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给人留下思维空白,把人引向一个高尚的精神境域。
【教学后记】
散文的浏览鉴赏,是学生感到有难度的,特别是平常课余浏览文学作品较少的同学,更感到困难。
经过一番思量,决定巩固强化掌控散文主旨的一样方法: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摸索的语句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读散文。
这是一篇用象征手法写的散文,读懂它的难度更高些,由于抓准了关键,在一个个教学摸索题的引导下,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认识逐渐深化,最后水到渠成,明确了本文的象征意义。学生也学会了该怎么读这类散文。全部教学进程显得自然、流畅,且有深度,这得益于对作品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的准确掌控和充分尊重。
从充分加强学生主体地位角度看,教师语言多了一些,如能多引导学生小结,那么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将更有利。
高一语文教案3
教学进程
一、导入
从介绍作者导入新课。使学生通过了解伟人经历感悟伟人情怀,体会诗歌的感情。
作者简介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的杰出领导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很多震动人心的诗篇,对鼓励革命战士和亿万人民的斗争豪情,产生过庞大的影响。他的诗词,显示了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势,广阔的意境,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
二、教学内容
1.介绍背景
通过背景介绍,让学生预先感知诗歌内容,从诗歌跳跃的画面中理清情节。
背景资料(投影显示)
娄山关:在贵州遵义北大娄山上,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由四川进入贵州的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毛泽东重获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带领第一方面军离开遵义,挥师北征,四渡赤水,成绩了他人生中军事指挥上最中意的一笔。这首《娄山关》词写在二渡赤水后。红军二渡过赤水河,回师黔北,集中主力进攻桐梓和娄山关以南的黔军,乘胜夺取遵义。娄山关是斗争最猛烈的地方。这次战争,先后击败和消灭国民党军队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约三千人,获得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就写在娄山关斗争胜利之后。
2.作品观赏
(1)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诵。让学生初步掌控诗歌感情。
(2)赏读上阕
自读上阕,学生摸索:从词中获得哪些信息?能联想出怎样的情形?(指导学生通过意象感知内容和情感)
西风雁叫、白霜晨月——点明季节、时间,渲染苍凉沉郁的画面
马蹄、喇叭——军队特有事物
碎——杂沓、细碎——行军之急、之速。(山路难行,侧面反应“雄关漫道”)
咽——西风中时断时续。(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染上词人的主观色彩(乐观者即便走在雨里也有晴天的心情)。红军自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以来,打的多是败仗,湘江一役,缺失更是惨重。这一次回军遵义,重攻娄关山,任务是极其艰巨的,红军能否取胜,红军的命运如何?作为党的领导,作为重新回到军事指挥岗位的毛泽东,心情是极其沉重的。他深感任重而道远。通过这个“咽”字,既表现出红军斗争生活的艰苦卓绝,又渲染了行军途中庄重肃穆的气氛。
(3)赏读下阕
朗诵下阕,学生摸索:下阕表现娄山关斗争的哪一阶段?表达词人怎样的感情?
从头越——攻破险要,斗争胜利
真如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让人联想,这里的“雄关”,虽首指娄山关,但又不只指娄山关,还应当包括漫长的革命道路上有形无形的各个关口。如铁的雄关漫道反衬红军大胆豪迈的气势和胜利的自豪,反应遵义会议以来的变化。
如海——多
“残阳如血”这个比喻是否形象?请你造一个比喻句,你把残阳比作什么?(引领学生比较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感情、胸襟,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域,领略伟人的气势和胆识。)
投影显示
我们仍望着落照。通红的火球消逝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废墟的召唤》
(一个对未来充满向往的知识分子眼中的残阳,“浓处如酒,淡处如梦”,这是秀美。)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梦__]唐·温庭筠
(脉脉斜晖写出思妇的败兴与愁怨,是缠绵悱恻的凄美。)
如血——色彩浓郁,气势雄壮,与“苍山如海”共同构成凝重与雄壮的壮美。血色残阳又让人联想到牺牲,象征革命的胜利需要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象征胜利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两个比喻句寓有深入的象征意义:如海的苍山象征革命征途上还会遇到更多的关隘,面临更多的困难。“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预示着未来斗争的艰辛和曲折。也只有经历血雨腥风的斗争洗礼的军事指挥家,担当着国家前程和命运的伟人,才有这样的人格与气势,才有这样的胸襟、这样的境域,能重视未来,能预见未来,在眼中出现“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壮美。
3.小结
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总结诗歌的特点,总结浏览诗歌的方法:
(1)感情充分(雄壮、顿挫、坚毅、肃穆、自豪)
(2)意境优美(肃穆雄壮)
(3)语言凝练(一字传神、寓意深入)
(4)内容跳跃(只挑选一个片断或一个画面,给人联想、想象的空间)
4.朗诵、背诵
在学生充分知道诗歌内容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诵,直至成诵。
让学生间相互点评,讨论朗诵方法。
高一语文教案4
病梅馆记【一】
教学目标
1.认识龚自珍反对束缚人才,寻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2.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掌控活用实词及积存相应的实词、虚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知道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知道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中时我们学过“九州动气恃风雷”一诗,诗作想象奇特,奔放豪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热切盼望新兴社会气力显现,一扫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今天,我们来学习龚自珍的一篇小品文《病梅馆记》
二、作家作品
略
三、解题
从题目字面上看,本文写作对象是“梅”,落笔重点在“病”字上,引发读者寻思。作者采取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梅议政,含义隽象。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正音
欹(qī)蟠(pán)诏(zhào)
鬻(yù)诟(gòu)遏(è)暇(xiá)
2.学生对照原文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第1段:剖析产生病梅原因。
第2段:表明自己病梅的行动和决心。
第3段:抒写自己辟馆病梅的苦心。
3.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
4.找出文中所用比喻,进行分析。
梅花:人才。
斫其正:对正直人才进行摧残。
删其密:大批人才遭到压抑。
夭其稚枝:新生气力被抹杀。
锄其直:忠负之士受抹杀,迫害。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章大意,这节课我们就一些重点语句、段落进行讨论。
二、讨论学习
1.为何文章开头起笔先写梅的产地?
明确:产梅之地多,喻天下人才多,“皆”字隐示产梅之盛。
2.将梅的“曲和直”,“疏和密”,“欹和正”对照着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几句话道出了病态社会的病态的评梅标准,实则是统治阶级挑选人才的标准。为了保护封建独裁统治,当局者忌恨和抹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动气勃勃的人才,而要人们变为委曲,邪侫,毫无动气的庸才和奴才。
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却不敢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他们心中虽默许这一标准,却不敢出开用这一标准云衡量“天下之梅”,实际是不敢把自己的政治目的直接暴露出来。
4.那些封建统治者的爪牙的具体做了什么?
(用原文回答)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动气”。
5.目睹梅的病态,作者发出了“誓疗”的决心,具体是怎样疗梅的呢?
明确:“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这里的“必”与上文的“誓”呼应,表达了作者疗梅必见成效才罢休的决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精神是难能宝贵的,无不表现作者寻求个性解放,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这也正是他民主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6.文章结尾用一长句有力结束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在黑暗现实中,面对强大的反动权势,作者有“疗梅”的决心却自责能力微小,以感叹领起,抒发了自己的有余而力不足的感叹。作者意变革现实,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爱惜人才、培养人才,这几点是有积极意义的,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正是这种抱负的写照,表达了作者坚持斗争,为改造社会奋斗不息的决心。
三、总结归纳
1.关于“托物言志”
①什么是“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指用常见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讲抽象的、深入的道理,“志”在“物”中,写的是“物”实则读“志”。
②为何用“托物言志”?
结合当时的时期背景分析,在当时“文字狱”恐惧气氛覆盖之下,作者不能直接批评清朝统治者压抑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主题,只能用这种的托物言志的曲笔来揭露时弊,大声呐喊,托梅议政,挽救人才。
四、背诵全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采取“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小文,讲清一个道理。
高一语文教案5
病梅馆记【二】
《病梅馆记》是一篇杰出的小品文。文章以文人画士不爱健康自然的梅花,而偏爱梅花的病态,以至用人工矫揉造作的办法摧残梅花为例,形象地揭露和批评了清王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及其压抑、摧残人才的罪恶,表达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改革社会政治,冲破黑暗统治的强烈愿望。文章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起笔先扼要叙述梅的产地;“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然后笔锋一转论述产生病梅的根源。第一层,举出有些人对梅的审美标准:“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第二层,病梅馆记,以揭示产生病梅的社会根源。第三层,写文人画士的爪牙们摧残梅花的卑劣行动。在这样的情形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无可避免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叹,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也为下文“誓疗之”蓄足了情势。第二段,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写尽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压抑人才、束缚思想的不满和愤慨,表达了对解放思想、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第三段,写作者辟馆疗梅的苦心。这一段,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气力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气力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抹杀的黑暗的政局。但“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充分表现了他坚持斗争的意志。
本文的艺术特点是托物言志。表面处处写梅,实则处处以梅喻人,以梅议政,本体与喻体之间非常贴切。句句讲梅花,句句有言外之旨,在平易的生活小事中,包含着深入的社会政治内容,包含着作者的积极寻求和斗争精神。
教学中可通过介绍作者的思想及写作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诵渎,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感情强烈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龚自珍及其散文的风格特点。
2.知道“曲、直、欹、正、疏、密、绳、斫、删、矢、遏、棕缚、纵、顺、毁、解、贮、诟厉、祸、烈”20个词语的含义,归纳“使、病、解、本、穷”等词语的义项。
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出省略成分,做到准确翻译。
2.培养准确掌控文意,知道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德育目标
1.体会作者积极要求改革的政治热情。
2.学习作者勇于实践的自我牺牲精神。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准确知道文意,掌控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2.掌控文言句式“以……为……”及省略句,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出省略成分。
教学难点
1.结合清朝历史背景,体会作者积极要求改革,大力疾呼重视人才的政治热情。
2.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形象思维及比较浏览的方法,整体掌控和知道课文。
2.师生共同质疑解决疑难,到达准确翻译。
3.组织课堂讨论,知道文章寓意,进行延伸浏览,强化知识要点。
教具准备
1.自制人物挂图,范进、孔乙己肖像画。
2.多媒体投影。
3.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
4.准备一两盆梅花盆景或照片。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1.了解龚自珍及其作品。
2.读背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掌控文章大意,知道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进程]
一、导语设计(一)
教师:同学们,我有两张人物肖像画,大家谁能说出他们的姓名?(出示范进、孔乙己人物肖像画)
学生纷纭回答:范进、孔乙己
教师:哪位同学能仿照一下他们最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和语言?
学生表演:范进拍手大叫“我中了”;孔乙己手按碟子:“多乎哉?不多也。”(其他细节也可)
教师:同学们,谁来谈谈作者描画这两个人物的意图?或者说,这两个典型的动作和他们各自的“名言”体现了什么?
学生明确: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摧残。
教师:是的,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端,千百年来,很多有识之士纷纭撰文给予揭露、抨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向科举制度宣战的檄文--《病梅馆记》。
导语设计(二)
清朝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进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
龚自珍为何会发出这样的哀痛和呐喊?由于迫切要求改进的龚自珍对政治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抹杀人才的现实极其不满。正如他在《乙丙之际着议第九》里所说:“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一句话,就是抹杀忧国忧民之心,抹杀礼义廉耻之心,抹杀改革发展之心。针对这种现实,龚自珍写了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品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病梅馆记》。
(板书:病梅馆记)
二、解题
1.背景简介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强化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以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残暴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到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自己就是其中之一。他既对清王朝的独裁主义极度不满,也期望能出现出大批力矫时弊、挽救中国的人才。因此,他的进步思想就表现在对封建王朝黑暗腐败的揭露和批评,及坚持理想和寻求个性解放的要求中。
2.作者简介(出示多媒体投影)
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清朝着名思想家、文学家。道光年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后辞职南归,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主张在不根本改变封建制度的条件下,进行政治、经济改革;要求抗击外国入侵,保护国家主权。文学上主张“更法”“改图”,把诗看成批评社会历史的工具。他的诗文反应了鸦片战争前夕黑暗的社会现实,深入揭露了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充满爱国热情,具有期望变革,寻求理想的精神。诗风美丽清奇,有“龚派”之称。散文奥博纵横,气势充分,笔力遒劲;亦工词。龚自珍是近代改进主义运动的先驱,在文学界是首开近代风气的人物。他的作品在当时和以后都有重大影响。
着有《定盦全集》。
三、反复朗诵,整体感知课文
1.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2.学生集体朗诵全文一篇,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投影: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龙蟠(pán) 欹(qī)枝 斫(zhuó)直
D.鬻(yù)梅 遏(è)止 孤癖(pǐ)
C.诟(gòu)骂 稚(zhì)枝 广贮(zhù)
D.抖擞(sǒu) 恃(sì)倚 喑(àn)哑
参考答案:
D(恃shì;喑yīn)
3.学生先默读课文,结合注释试译课文,然后学生讨论疑难之处。
出示投影:
(1)下列加点的词,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正则无景 景:景致
B.斫其正,养其旁条 斫:用刀斧砍
C.毁其盆,悉埋于地 悉:全
D.安得使予多暇日 安:平安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
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②以天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③而江浙之梅皆病。
④既泣之三日。
⑤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A.②⑤ B.①④ C.③④ D.④⑤
(3)指出下列句中带点的“以”的词性和意思相同的句子 ( )
A.梅以曲为美 B.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C.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D.以其智力为也
E.有以文入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参考答案:
(1)D(“安”应释为“怎样”)
(2)A(①③名词用作动词,④为动用法)
(3)AC(A句中的“以”与“为”组成“以……为……”的格式,“为”后是形容词,“以”是动词,“拿”的意思。B句中“以”前表动作,“以”后表这种动作行动的目的,这种格式中的“以”是连词。C句格式与A句相同,只是“为”后是名词。D句是“以……+动词”的格式,“以”后一样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这种格式中的“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E句格式同D句,“以”也是介词,但意思是“把”)
4.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读出情感、气势。
教师指导:“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是一组排比句,读时要一气呵成。“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锄其直,遏其动气”要读出悲忿之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要加重语气。最后一段要读出深沉感叹的语气。
四、口译课文,疏通文意
1.投影显示口译要求。
①口译时,实词“曲、直、欹、正、疏、密、绳、斫、删、夭、遏、棕缚、纵、顺、毁、解、贮、诟、厉、祸、烈”必须落实。
②省略句要根据语境补出省略成分。
2.学生口译,教师指导,要做到口译准确。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翻译。
①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又不可以使天下的人,砍掉笔挺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
②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那些倾斜、稀疏、曲折等畸形的梅树,并不是那些整天忙繁繁忙地只求挣钱花的农民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所能做到的。
③纵之顺之,毁其盆,悉理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放开它们,使它们顺着(天性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都种到地里,解掉它们棕绳的束缚,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复原它们(的生气),保全它们(自然的形状)。
3.学生讨论概括文章大意。(见下面板书)
揭病梅之根源
病梅馆记 写疗梅之行动
表疗梅之决心
显疗梅之意志
4.再放录音,学生跟读,品味文章之意蕴。
五、学生自由谈整体感受
明确:①文章写疗梅,其实是挽救人才。②文章表现了作者的一腔愤激之情。③对封建科举制度摧残人才的抨击。
(解说:对学生所谈感受,不必强求一致,应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特殊的感受,为下节课的深入探究作准备)
六、课堂小结
经过讨论发言,同学们非常准确地掌控住了文章的主题意义,但你们是否注意到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且受诟厉”却终不改“疗梅”之志,并发出“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的呼吁,这又说明了什么?期望同学们结合课后作业摸索。
七、布置作业
分发资料,完成资料上的要求。
北京高一语文教案五篇到此结束。
《北京高一语文教案五篇》相关文档:
高一新生开学典礼校长个人讲话稿5篇09-05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精选15篇)09-07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合集15篇)09-07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通用15篇)09-07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范文10篇09-07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作文10篇09-07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精选10篇)09-07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300字(通用6篇)09-07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8篇】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