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教学心得体会(共11篇)
听课感悟
“三 段 式” 教 学
第五小学
安雪梅
2021年12月5日
2021年12月4日,学校“语文教研组”组织了听课活动,通过学校四年级李莉老师讲的《卡罗纳》这一课,让我感受到“三段式教学”的实施对语文教学的指导。
“三段式”教学法在李莉老师的这堂课上得到了充分的落实。
1、初读交流、把握中心。教学课文时,我们首先要通读课文,读是提醒孩子们把握好文章的中心。李莉老师在引入课题后,说:“大家来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一环节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学语文首先要通读,通过交流把握好中心。
2、精读交流、重点理解。学课文要精读课文,精读中同学们肯定各有感受,大家通过交流互相取长补短,达到对文章重点句或段的理解。李老师在这一环节中,重点抓住了课文中描写卡罗纳不幸的三句话,分析^p 出了他的不幸。接着李老师问:“你用了哪些方法来学习和感受卡罗纳不幸的呢?”学生答“通过重点句子。”这里进行了学习方法的指导,然后让学生四人小组,找出重点语句,学习“我认为他又是一个幸福的孩子。”课文中体现幸福的这一部分。这是学习的重要而又精彩的环节,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抓住了文章的中心。解决了课后许多的思考题。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模式。
3、读写交流、意文兼得。读了别人的文章,就要有收获,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组织学生积累或练笔,交流积累或练笔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让语文素养进一步提高。李老师运用得恰到好处,在课的最后一环中,她设计了拓展内容:“
①、面对卡罗纳遭遇到的不幸,你想对卡罗纳说些什么?
②、代表卡罗纳向每一个关爱他的人写几句话,感谢他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伴着《爱的奉献》这首歌,学生写出了精彩的感想,使得文章“言外之意”达到了升华。
精彩的“三段式”教学,落实到位就会成为精彩的语文教学,我们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较好落实优秀的教学法,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
三段式教学模式培训心得
柳城小学 潘威飞
尝试教学在武义教育界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对于教改新风,对于众多知名教师对于教改的指点,我们在不断地吸收,也在彷徨中懵懂着成长。而作为新教师,我们应该也有必要多学习,多总结。博采众长,精炼成一个代表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当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而三段式教学作为我校早已形成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其实和尝试教学一样,都旨在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在不放松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更关注于对学生言语表达,小组合作能力的生成。本次由雷伟凤老师指导我们进行的三段式教学的解读,对于我们年轻教师来说,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
雷老师强调,三段式分为尝试自学、合作探究、课堂检测三部分。就尝试自学而言,这是学生尝试活动的准备阶段,对解决常识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先进行联系时非常必要的,但是难度有必要结学情进行准确的把握。常识问题的提出,尝试自学课文时的要求(读准字音等)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自学性和积极性为佳。
而作为能力提升的合作探究环节,问题的创设非常考验老师执教的水平。顺学而到,以学定教,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在小组合作的环境下,学生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价值得到锻炼和成长,这也极大的提升了学生自己的素养。
课堂检测,作为“再射一箭”的关键环节,实质上正是对学生当堂学到知识的一个巩固。我也在思考,是不是该侧重基础知识的同
时,把课外拓展能力的提升放在这一环节。对于不太有把握的知识点,放到课后进行归纳总结,再来完成这一环节的检测?心理学上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曲线强调,学生的记忆呈现一个由快到慢的过程,导学案的设计和研发,是否也该准备一个单元主题思想以及基础知识的提升?只注重当堂效果必定不可取,学生知识能力的生成应当有规律性的总结。
雷老师的三段式教学指导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思考,当下我们应该努力学会骆驼式的接纳,才有可能成就狮子般的唯我独尊。
实践“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宁老庄中心小学
董峰实践“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一、困惑
到濮阳四中学习回来已有一个多月,回来一直在我所教的班级进行“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的实践教学,在实践中的确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1、没有设计“学生自学”这个环节,导致小组内的学生不知道怎样交流互动,互动时不是谈天说地,就是乱哄哄地讲,不仅没有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思维,浪费了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降低了学习效率,同时,由于没有强调“学生自学”这个环节,教师也不知道让学生“互动”什么,“互动”成了无之水,成了课堂教学的摆设。于是,我在上课的头天就布置学生进行预习课文,自学课文生字词,熟读课文。现在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
2、学生自学时,所提出的问题是五花八门,有的与教材内容不着边际,让师生很为难。为此,我先让学生通读教材,此时要指导学生逐字逐句地读,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对课题、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等内容的反复思考,看看能提出哪些问题。然后再考虑对任何课题都基本适用的一般性问题。如: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一课?由于学生年龄小,现在还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因为没有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值得去互动。
3、在教材的处理上不知道如何做以适应“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因为旧的课程,旧的教学方法,使我们教师自然地养成了一种处理教学内容的习惯,即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把教材内容肢解成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再把这些点讲给学生,结果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则从课堂教学形式上颠覆了“满堂灌”,使教师失去了“灌输”知识的时间和载体;同时,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不能再用“满堂灌”的方法组织教学。现在,我还不能完全摆脱以前的教学模式,虽然说是“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但其中还有以前教学模式的影子。
二、预期效果
通过近期的实验教学,“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实施的效果我认为有:
1、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我认为“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不仅解决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么教”的问题,还解决了教师“教什么”的问题。从而给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平台。
2、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的课堂中自主学习、合作互动,长期这样学习下去,会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进而自己的生活习惯、文明素养等方面会不由自主地提升。当然,这是我的预计效果。
成功和失败之间并没有一道巨大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也许是再上一个台阶的努力,也许是在一闪念间。没有坚定的信念,克服不了困难。在凝聚力量,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推进工作,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甚至是超越自己。
三段式教学反思
篇1:三段式>教学反思
中国教育的主题是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重点教给学生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给学生以终身受益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同时,韩立福博士指出,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棠湖中学的“三段教学”已经成型,课堂教学形成了“十大特色”。
其一,教师角色从过去的传授者、讲解者转型为引领者、合作者、指导者。教师素养大大提高,走向了专业化发展,很多教师将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其二,开发出了具有先进理念的学生学习工具《学与导》,高中课程教学实现了全面转型,教学设计科学,为学生有效学习搭建科学而规范、灵活而多元的发展平台;
其三,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由接受学习走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由不会学习走向学会学习,能够全情投入,忘我境界,达到“狼性学习”状态;
其四,小组合作学习有质量,建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落实了“小组学习承包化、合作学习同伴化、个体学习责任化”;
其五,展示交流学习有效果,小组讨论规范,能够展开有效讨论;
其六,展示学习积极踊跃,人人表达流畅、逻辑、自如,学生展示学习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其七,教师指导科学,由权威性指导走向多元化指导,由经验型走向智慧型,注重指导艺术,能“进”能“退”,能“放”能“收”,能够根据不同学生发展需要进行科学化、艺术性指导,使教学重点问题得到高质量解决,不仅学生学会知识技能,还学会了学习;
其八,实现教学目标,保障教学质量。所有教师能够做到以目标为底线、目标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在目标—知识—问题—能力的转化中,充分借助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实现知识能力的有效迁移,课课完成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如安排“拓展延伸”环节,拓展视野,提升意义。
其九,教学氛围很好,创建阳光课堂,创设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自主、自由、和谐、张扬、“不怕”、安全的学习氛围,学生活动、流动不受传统课堂纪律限制,在安全温馨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合作成长,人人享受学习、快乐学习、体验学习、分享成功。
第十,落实回归评价,保障学习成就实现可持续提高,落实五级评价学习,坚持“3-7-15回归评价学习”,撰写学习反思,采用多元评价学习,保障了学习质量的高成就。通过三天的交流学习,与会者纷纷表示,棠湖中学的“三段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符合学生发展需要,提升了学生素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值得学习借鉴。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学生自学能力较差,课堂氛围不浓,教师讲的多,学生动手少等情况,我率先在我班实施课堂改革,首先借鉴棠湖中学的一些模式,将学生分组,确立小组组长负责制,负责组织和调动小组学生的预习,作业和课后复习。及时和科任老师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沟通大家想法和集体的一些操作措施,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支持。既一个思想;那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让他们自己多加体会,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篇2:三段式教学反思
我们以反思性教学为突破口,提出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做到三思:即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
1、教学前的反思:我们要求教师教学前要反思新的课程理念,教材编写意图,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手段和方法,收集课堂上可供挖掘的课程资。每学期,学校组织各科教师学习课程标准,举行全校教师新课标学习检测活动;各教研组进行单元教材分析^p ,各年级组交流各科教学内容,加强学科间的整合;每位教师认真撰写>教学计划、学情分析^p 、编写教学预案,从而确保各学科课堂教学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教学中的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实际就是一种教学机智。它是在教学中及时、主动地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的过程。要求教师在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时,要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和反应等方面,随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并能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使之达到最佳效果。我们尝试采用课堂录像的方法,为教师提供详细的教学活动记录,帮助教师更全面地认识自我;通过听随堂课、推门课、邀请课,与教师共同探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的方法,进行现场指导,使教师学会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调节。
3、教学后的反思:在上完课后,教师要认真分析^p 自己的课在哪些方面取得成功,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分析^p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他们能力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正确评价教学效果。我校教师通过写教学后记、教学随笔、教育日记等反观自己的意识和行为,通过评课全面分析^p 教学活动,不断检查教学成效并努力改进。
“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课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即以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来清晰划分教学阶段的教学方式)在我国由来已久,不是新发明,也不是新运用。它虽经历过八次课改,但一直为我们广大体育教师所运用,可谓久经考验。如今,“三段式”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仍然占有重要的位置,虽然我们部分教师在备课时不一定再清晰地写“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而是换了其他新颖的名词,如“激趣导入”、“学习本领”、“恢复身心”等,但教学过程的实质仍按“三段式”进行,因为它非常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特点。当前课改已由学习理解新课程理念阶段向具体运用操作阶段转轨,如何把“三段式”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凸显其具有新生命力的内涵,为现阶段乃至以后的课堂教学服务,是体育教学必须解决的课题,需要我们继续作深层地探究。
回想二十年前我按照“三段式”模式教学时的情境,至今仍历历在目。准备部分一般安排三项内容。
一是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宣布本课内容,安排见习生,二是队形和队列练习或根据季节不同绕场跑不同的圈数·三是做行进间或定位操。要求学生精神抖擞、步伐整齐、口号洪亮、动作整齐、纪律严明。能达到上述要求,就认为学生上课态度好,听话,教师有能力。
基本部分以学习新动作或巩固技能为主,一般有四项内容。
一是讲解示范,学习新动作或强化复习课中的重点和不足l二是分组练习,掌握技术,三是扬优纠偏,四是组织竞赛性游戏,进行身体素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关注的是技术怎样教、动作怎样学、身体怎样练。能完成上述任务,就认为教师教得好。
结束部分有两项内容。
一是集合跳放松舞或慢跑,放松身体,缓解疲劳。
二是教师小结本课,谈谈是否完成任务,不太关注放松的方法是否呼应基本部分,也缺乏对学生的评价,但在当时就认为这是学生满意、教师成功的课了。
上述情况是二十年前我做教师时践行“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写照,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体、程式化、半军体化的体育课。在而后的多次课改特别是第八次课改中,通过多次指导我县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省、市体育教师基本功竞赛、优质课评比均获一等奖的磨砺,“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也在一次次的被提升和丰富着,孕育着更大的活力,其丰厚的内涵也为新课改提供了有力支撑。本人也在新课改背景下经过反复学习、不断实践、深刻反思中,对“三段式”教学模式有了更新的认知和感悟。现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验,仅供年轻教师参考。
一,对“三段式”教学模式内涵总的诠释
体育课“三段式”教学模式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环环紧扣的课堂教学系统,是一个围绕着人体生物、生理活动规律、学科性质、特点,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对接来完成的课堂教学任务。准备部分要对应基本部分,基本部分要承接准备部分的铺垫,有效实施基本教材的教法、学法;突破重点、攻克难点、提升亮点。以体验认知、身体练习、学习技术、掌握运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结束部分应和基本部分相呼应,放松的内容和方法要和基本部分有密切的联系。如有针对性地安排对本次课身体负荷较大的部位进行专门放松,并选择舒缓的、易使中枢神经处于抑制状态的、能把心率逐渐恢复到平静水平的音乐。只有这样,“三段式”教学模式才能显示出其理论与实践的高效结合,方能显得骨肉丰满,也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课改理念。
二、对“三段式”教学模式内涵的深层探究
我们把每个部分的操作过程分成不同的认识层面,同时在各个层面又提出具体的要点,便于相互学习、运用。
1.准备部分:
“三个层面、九个要点”
第一层面:课堂常规检查 要点一: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报告人数。常有些粗心的老师一节课缺几个人不清楚,更甚者学生逃课出现了意外事故,教师在上课还不知情的尴尬现象。所以这项工作一定要做,可由体育小组长轮流做或体育教师自己做。要点二: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提示和检查学生是否携带有安全隐患的物品,并做妥善处理。要点三:对见习生和不适宜上体育课的病残学生做合理安排。可以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或为体育课做些服务工作。如帮助计时、登记成绩、统计、记录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师生互动等。这就使处于弱势群体的学生得到关注、关爱,使其不游离于课堂之外,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增强了体育教师的亲和力和威望。
第二层面:为学生生理和心理上做准备
要点一:进入活动状态。通过慢 跑、准备活动操、游戏、设置情景、激励性语言等对学生进行热身激趣,迅速克服神经机能的惰性,增强关节的灵活性,使其尽快从平静状态进入到活动状态。要点二:慢跑方法要多样。通常我们多以慢跑启动热身活动,为不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可变换方法,让其感到新鲜有趣。如采取在跑动中从排尾的学生开始绕前一名学生(相当于绕杆跑)的蛇形赶超领跑,也可采用图案跑、开合跑。同时要注意跑中各种步法的交替,如前后踢腿跑、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交叉腿跑、侧滑步跑,也可把弓步走、竞走等结合起来做;小学中低年级学生也可模仿各种动物的跑跳及学习生活中的动作姿态,跑时还可以集体喊口令、呼口号等,喊泄出由于学习等各种压力形成在胸中的积闷、焦虑,起到振奋精神的作用,杜绝每次课准备活动千篇1律的现象。要点三:对跑的要求。跑的长度和量要和季节、天气、温度紧密联系,过小达不到热身的目的,过大则后继乏力,影响主要内容的学习。
第三层面:准备部分的内容和方法与基本部分的对应
要点一:体育教师必须明确是在为谁做准备活动,到底该准备什么。有位权威体育专家曾说过,不看本课的基本内容,看一下准备部分就能八九不离十地判断出本课的教学内容。一语道破了准备部分的内涵,那就是一定要和教学内容直接对应,做好积极的铺垫。要点二:如何对应、铺垫?如田径类中的短跑课,准备部分内容就少不了柔韧性练习、前后踢腿跑、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等。跨栏课准备部分就少不了弓步走、侧步走、各种转胯、扭胯、摆腿练习。排球传垫球课准备部分就少不了步伐移动、灵敏躲闪、专项徒手模仿操等。要点三:准备部分的游戏要有针对性。游戏的名称决定游戏的规则,规则决定方法,方法决定效果。游戏的命名也要考虑与基本部分内容的对接,其规则、方法、效果均应为基本部分服务,有明确的、明显的基本部分特征。如排球课用排球做喊号接球的游戏、足球课以小组围成圆周做“抢断球”的游戏等。课的准备部分还常选配节奏性强、激昂振奋的音乐,让学生带着调节好的情绪和技术铺垫自然过渡到基本部分。
2.基本部分:三个层面及、六个要点
第一层面:“学中练”的认知过程
要点一:要求教师的认知要丰厚。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教师都必须在基本部分的第一层面解决好学生学练的认知问题,建立起正确的知识、概念和动作表象。因为学生对新学的运动技术是不知或不全知的,就是复习课也有个对认知深化的问题;学习掌握一项技能必须遵循其理论体系,包括其原理、概念、结构、要领、方法、价值等,要把学习掌握某项技能有关理论的知识精髓、要点方法提炼成精辟的口头语言,结合动作形态展示,并进行强有力的、具有穿透性的讲解、示范,以此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当然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师讲解和示范,使技术动作更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最佳的讲解、示范的效果,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这关键是看体育教师的认知水平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要点二:教师提高认知水平要有法、有序。提高教师的认知能力可借鉴像洗衣服那样的程序和方法,即“浸泡”一“漂洗”一“甩干”。对体育教师来说“浸泡”就是课前吃透教材并阅读搜集有关材料信息,丰厚认知库,以求做到厚积薄发。俗话说“吃透教材生教法,阅读屯功底,搜集厚思路”是有一定道理的。
“漂洗”就是把搜集的知识信息,除去泡沫、污尘、杂质,留下有用因素。
“甩干”就是去掉水分,拎出精髓、要点和方法,以清晰简练的语言讲解出来,直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学有方略,练有路径。目前,大家都感觉到有的体育教师喊口令、呼口号、集合整队的嗓门很高,但在说课、教理论课、有效地讲解示范时却声音很小,缺乏知识性、穿透力、吸引力。要点三:学生的认知层面应注重启发。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努力使学生养成细心揣摩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用知识、用智慧去学练。
第二层面:“练中学”促成技能目标的达成
要在第一层面认知学练的基础上突出两个要点,新课程提倡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便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要点一:加大师生、生生间的练习力度。教师在学生的练、学中做恰当的辅导、点拨,促使学生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同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做分组练习,教师巡视、观察,发现问题在小组范围内及时解决,确保每个小组都能流畅地练习。分组练习时教师或小组长也要对动作技术掌握差的学生进行目标帮扶,确保每个学生受益。这样整个课堂每个人都在不停顿地练习,优点得到张扬,错误得到纠正,弱势学生逐步变强。必要时,全班停止练习,集中起来,利用短暂时间进行关键问题的突破,但要杜绝一节课多次集中的现象发生,给足学生练习时间。要点二:在上一层面“练中学”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认知的追求。要让学生不断琢磨反思,默念动作要领,通过瞬间思考后再投人手脑、身心并用地练习;教师和小组长也不断在练习中提醒动作概念、方法要点、保护帮助、注意事项等,不断加深对运动技术的理解、掌握;在掌握中丰富认知,在认知中学会技术,同时产生运用技能的愿望。
第三层面:在巩固提升中促成情感目标的达成
要点一:巧用技能展示和即时评价。要做到关注学生热情、张扬学生的个性、强化动作技能、捕捉学生亮点,及时进行技能和课中亮点展示。如在前滚翻教学时,教师一声哨响,让学生原地停止练习,请一个小组或班级中有代表性的几个人、也可让同学们自报奋勇进行短暂的技能或亮点展示,简单评价之后,老师问:“他们做得好不好?”学生会齐声喊好,教师借此激发,请大家向他们看齐,引导大家继续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再适时、适地、适情地对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的即时评价,利用笑脸、大拇指、点头、眼神暗示、春风化雨般的表扬、甚至一个善意的批评都能把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不断推向高潮,促使学生在愉悦中掌握运动技术、学会运用运动技能。就这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培养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要点二:巧用器材做补偿练习。利用学生运动的技能或本课的器材进行身体练习,也可组编成竞争性的游戏,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每节课都得到针对性地提升。比如在进行完原地正面前抛实心球的教学后,就可以利用实心球摆成固定间隔的直线障碍或图案,让学生做快速绕球跑或跳过实心球的游戏等,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灵活、速度、弹跳能力,又对学生的下肢进行了相对的补偿练习,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3.结束部分:两个层面、三个要点
第一层面:放松身体的内容及方法要和基本部分相呼应
要点一:选用能呼应基本部分的放松内容、方法。内容和方法要针对本次课身心负荷最重的部位进行。如三级跳远课的放松重点就要直指学生的下肢和腰腹部位,通过按摩、拉伸来达到放松的目的。如果是投掷内容的课,就可用慢跑、各种滚翻滚动、仰卧举腿、简单的甩四肢等动作来完成放松。要点二:选择合适的音乐作辅助。音乐应是舒缓、慢节奏的,与放松的内容、方法相辅相成,效果自然就好。
第二个层面:教师对本课的评价和布置作业
要点是:小结的语言要精辟、画龙点睛,抓住重点、肯定成绩,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根据本课学习情况,指出在校内外活动时在哪些方面进行突破,哪些方面需进一步练习和巩固。同时提醒学生在校内外、社区参与体育活动时要安全第一,要和同伴和谐团结,展示技能、加深友谊,加快自己成熟、成才的步伐。
总之,对体育课“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研究要与时俱进,就像打太极拳一样,永远都有探索空间。广大体育教师、特别是青年体育教师要以事业心、责任感为动力泉,想干事、多干事、干实事,用心去践行、追求,在继承和发扬体育课“三段式”教学模式精粹的基础上,潜心钻研,敢于创新,把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健康的内涵真正融人进去,在体育教学中展现出现代体育教师应有的个性,为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作出我们体育教师应有的贡献!
浅谈“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董
戬
(甘肃省高台县南华初级中学
734300)
【摘要】:^p :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首先要着力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操作能力,分析^p 、解决问题能力,交流与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结合学校教学工作实际,将“三段式”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作为今后教学改革的主要研究课题。积极开展试验研究,不断总结完善教改方案,使课堂教学改革更有效地配合新课程的实施,更有力地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关键词】:^p : “三段式”教学模式
实践
成效
反思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面临着教学理念、教学方模式、学习方式转变的诸多挑战,试图寻找挑战的策略与方模式,走优质、高效、轻负的课堂教学之路,变“讲堂”为“学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校制定了“三段式”的教学模式,现将“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在化学中的运用和大家作以探讨。
一、“三段式”的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强化目标意识:目标是一节的“灵魂”。确立教学目标,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在他的《为掌握而学习》一书中提出来的。确立目标就是为了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发展学生能力。基础教育要打好两个基础:一是要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是为他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而要打基础,培养能力是核心。
(三)、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
1 他不是学习的工具,更不是知识的容器,是学校教育的主体。
(四)、及时反馈,矫正。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模式和教学手段等因素构成的一个信息交流系统,只有依据目标,不断进行反馈、矫正,才能有效控制和改善教学过程及时消除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功和不足,及时调整。
二、“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具体过程;
第一个环节是“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过程,是学习的基础。从字面意义上看,一般人会理解为让学生自己学习,和传统教学中的让学生预习没什么两样。但是,“三段式教学模式”的“自学”,则是在老师引领下的“自学”。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学教材,发现哪些是通过自学自己可以记住、懂得和简单运用的知识,并能完成教师设计的基本问题。对于自己不懂或不会运用的知识,自己记录下来,准备在“互动”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备课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出层次清、质量高的问题,准备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环节抛给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总之,在“自学 ”环节中,老师和学生都在研究教学目标、教材,都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和高度上发现问题。这样,就变传统的老师一个人备课为全体师生共同备课,就把一个人的智慧扩大为全体人智慧的汇聚。这样的“自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是自主的、合作的发现问题的过程;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更能培育发现问题的精神。“自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发现问题,收获感性知识,培养学生概括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学教材时应指导学生作适当记号和写批注。做记号、写批注不仅能使学生阅读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也有利于今后学习。
第二个环节是“课堂互动”。课堂互动包括“生生互动”和“师
2 生互动”。如果说,“自学”是师生合作,共同“发现问题”的过程,那么,“互动”则是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
“生生互动”的单位是“学习小组”,“师生互动”的单位是班级。通过“自学”,大家都有许多的“问题”需要交流,这时,老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相互问答,互通有无,优势互补。通过“生生互动”,一般的“问题”大都可以解决,余下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在“师生互动”时让老师和全班同学帮助解决。在“生生互动”时,老师的任务是观察和个别辅导,从而发现自己备课时没有想到的问题,及时做好回答学生“问题”的准备;对一些零碎、枝节的困惑,则可以随时解决,不必让学生再拿到师生互动环节去解决,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另外,老师还需要把握好“生生互动 ”的时间,既不能在学生交流兴趣正浓时打断学生,也不能到学生无话可说时才结束交流。“生生互动”的形式,其实就是平时我们常说的“兵教兵”。通过生生互动,学生不仅可以互相学习和解决问题,而且还可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小组内的同学既是合作者,又是竞争者,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进友谊,加深理解,学会合作,学会感恩,体验成功。
“师生互动” 的主导权在于老师。可以这样认为:“师生互动”是“三段式”课堂最核心、最精彩的部分,也是老师展示风采和水平的最佳时机。但是,在十几分钟,最多二十分钟的时间里,老师如何抛出“问题”,引发“互动”,取决于老师对学生“自学”质量和“生生互动”质量的铺垫,取决于老师个人对教材重难点和学情的理解。围绕重点、难点设计一个或几个问题,就成为“师生互动”成败的关键。对学生提出的“困惑”,最好让__小组学生回答,学生回答不完整时,老师要予以补充,学生回答不出来时,老师可以回答。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生质疑的问题恰好是老师备课时准备的重难点,教师对问题答案很清楚,这时教师就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
3 学生,而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争论,通过争论达成教学目标。与争论生成问题同等重要的,是假如学生没有提到老师预设的问题,老师则可以主动抛给学生问题,不给学生答案,让学生自己去辨析解答;真正回答不上来,可以再进行小组讨论,即“生生互动”。达到设计陷阱,让学生掉进去,再拉上来的作用。起到一人犯错,大家警惕的效果。这样在问题引领下的“师生互动”中有“生生互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师生互动”的质量,取决于老师围绕重点设计问题的能力,取决于“自学”和“生生互动”的基础,取决于老师对问题的处理技巧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取决于老师的综合素质。
第三个环节是“自我检测”。如果说“自学”是老师和学生分别“发现问题”,“互动”是老师和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话,那么,“检测”则是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重要环节。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往往把让学生“听懂”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其实不然。学生“听懂”了,只是完成了学习任务的一半,“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学生学习状况,是传统教学的常态。所以,传统教学所能达到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出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是素质好,又勤于钻研、善于钻研问题,在茫茫题海里挣扎,在无数次失败中奋起,成为胜利者;而大多数学生则是因此倒下或沉没,成为应试教育、满堂灌课堂的牺牲品。因此,“检测”作为“三段式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提升过程,是由“懂”到“会”的必由之路。
“检测”内容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第一,问题设计覆盖面要大。对重点和难点内容和非重难点内容都需涉及到,起到夯实重难点、兼顾非重难点的检测作用。第二,问题设计质量要高。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针对性、代表性,学生一看就会的问题和所有学生都不会的问题要坚决杜绝。第三,通过“检测”环节 ,在问题引领下,
4 再次掀起“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高潮,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贯穿始终,改变学生“被追问”的被动状态,在快乐中检测,在检测中获得快乐,获得新发现。
三、“三段式”教学模式的优点:
(一)、克服了“满堂灌”。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由于边讲边实验,既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又便于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三)、纠正了学生不看书就做作业的弊端。学生课前预习必须看书,再通过课内探究和练习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完善,在此基础上去做作业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四)、强化了辅导。课堂上,教师利用学生讨论或做作业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就更及时更有效。
(五)、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课前预习,在教师的自学提纲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加之课内的自学,使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提高。
四、“三段式”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效。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三段式”教学模式在我校逐步成熟。教师对该方模式掌握较好,学生也逐步适应,收效显著。正如同学们所说的:“这样的教模式,不但书本知识掌握得牢,而且还大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的思路更清晰、学习更轻松了。”“由于动手实验的机会多了,面对复杂的仪器、药品,不再感到束手无策了。”从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也可以看出学生不仅知识掌握得牢,而且思路活、方模式新。由于这种方模式,使全体学生都在积极地活动和思维,所以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三段式”教学模式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要给学生以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知、领悟、积累,形成能力,提高素养,而“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第一阶段即自学阶段,正是开辟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自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小组,每小组由组长负责督促检查本小组自学情况,而且自学前,提出自学要求或学模式指导。教师是向导,学生是探索者,教师指引方向,脚下的路还得靠学生们自己去走。
(二)、“三段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了合作学习的氛围。 “三段式”教学模式中的第二阶段即合作探究阶段,为学生合作学习开拓了时间,创造了机遇,这与新课改积极倡导的“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不谋而合,因此,从这一层面意义上,“三段式”教学模式是实现新课改的一个载体,新课改的某些教学理念因“三段式”教学模式得以有效贯彻。用新课改的理念来重新审视“三段式”教学模式时,使人眼前一亮,它让教师从新课改的迷惘中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三段式”注重了合作探究问题的设计。
为了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调动大家探究的积极性,除了教师的热情真诚的激励外,问题的设计是尤为重要的,假如把课堂看作是一个平静的湖面,那么一个成功的探究问题就如同一颗投入其中的石子,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力求问题有探究价值,尽最大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这就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对问题有充分细致的考虑,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先一步的预设。
(四)、“三段式”给学生充裕的讨论时间。
在以前教学中,教师总觉得讨论交流的时间太长,太浪费时间,有时看到学生没有按照上课预设的轨道进行,或是学生发言吞吞吐吐,或是出现不必要的枝节末叶,就会不由自主地打断学生的发言或活动,但经过一段实践后发现这种方式不足取,一两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合作探究,并不能收到合作的实效。于是在实验中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交流讨论充裕的时间,不流于形式而注重实效,所以有时因同学讨论的太投入、太深入了,教师都不愿打断他们。
(五)、“三段式”善于营造民主化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自己朋友的那种教师。“三段式”的自主课堂充满着和谐宽松的民主气氛。这样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才能放得开,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绝大多数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课堂上教师十分注意并尊重学生的疑问与观点,常常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哪个同学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你的想模式很有新意!”,“你很有见解!”等热情的话语鼓励学生,使学生对合作学习不再拘束,发言常常是争先恐后。
五、“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反思。
化学“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实验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暴露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反思。
反思之一:课堂教学暴露出形式倾向。有的“三段式”示范课为了“展示”教学新风貌,未让学生很好地接触文本,品味言语,就急忙进入合作讨论。这样“生涩”的讨论自然难以使学生获得实质性的进步,有时甚至陷入冷场,更不用说思维撞击的深度和广度了。
反思之二:教学过程的空泛化。由于一些教师为刻意展示新的
7 教学方模式,过多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导致一些课堂看似热热闹闹,然而却无多少实际效果。当鼠标成了课堂教学中独一的“航标”,师生之间的目光交流自然减少,心灵之间的情感关系自然淡化;当视听感官陶醉于五彩缤纷的课件之中,生命深处的理性精神就自然受到抑止而弱化。
反思之三:呆板的程式化操作。机械地照搬模式程序,没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学、参与学、紧张学”上。教学目标、导学提纲设计肤浅。追求形式,过于简单,激不起学生学习兴趣。也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应避免容量大、效率低的问题。刻意追求少讲。老师起不到“引桥”和“路标”作用,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落实不到位。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无明确合作探究目的,“问题”立意肤浅没有深度,不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总之,实践证明,“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实效性好、操作简便,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现代教学观、学生观。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一如继往地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根据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运用此模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学,学得轻松愉快.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愿学、乐学,自主合作讨论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潜能得到了开发,素质得到了提高,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让“三段式”教学模式课改之花在我校放出阵阵芳香。
三段式全程教学模式
一、主导思想:学校的教学工作要在原有的注重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上,扩展为教学要使教师的教学过程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导思想,建立围绕导学案教学为中心的三段式全程教学模式。
二、工作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p 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改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由此建立一个适合我校的,适合当前教育背景的教学模式。
三、基本教学模式
1、课前导学
教师根据课标、考纲等制定学习目标,并据此完成导学案,在课堂教学前3-7天将导学案下发给学生,指导学生结合学习目标,独立或合作完成学案中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通过深入教室与学生交流、学生(科代表)反馈、小测验等形式收集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2、高效课堂
在课堂上完成三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检验与巩固学生自学成果,教师通过提问、小测验等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及时评价并记录(过程评价表),使学生进一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产生竞争意识,激发表现欲,为学生今后自学增添动力;另一方面教师重点高效地解决学生存在的疑问以及强化教学重点内容;突破难点,强调核心和关键;落实教材结构、框架、体系;适当外延课外知识,如:知识产生的过程与背景,当前相关内容的最前沿发展,科学家的争论等;第三是课堂上巩固提高,及时的练习是对已掌握的内容进一步巩固的最好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地总结知识体系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也能更好的掌握知识体系。
课堂教学中要遵循三动原则,即动口,动手,动脑,通过动手与动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是课后巩固
指导学生课后巩固复习,分层次留课后作业,要求全体学生完成基础作业,有能力的同学完成高标准的作业,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做认真的检查与评估,特别强调完成作业的规范性,条理性。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指导学生采用三部记忆法,加强对记忆性知识的掌握,即当天复习,三天后复习,七天后复习。这样就解决了遗忘规律与时间安排的矛盾关系。
我们不但要注重课堂教学,更要重视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后的巩固和提升。在各个阶段中,要贯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评价,形成有效的监督,保证各阶段完成质量,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使学生学会和会学,提高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p 和解决问题能力。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四、研究阶段
1、20__年11月-20__年1月,重点探索课前导学阶段的方法和模式。
2、20__年3月-20__年7月,重点探索高效课堂模式的实施。
3、20__年9月-20__年6月,重点探索课后巩固和复习模式。
五、研究人员构成
班主任教师,主要通过班主任工作,帮助协调各科教师及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时间分配,以班主任角度督促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
教研组长,组织本科教师开展研究工作,建立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模式。
任课教师,完成常规的模式探索与研究,建立适合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
六、模式类型
常规新授课模式,讲评课模式,复习课模式
三段式教学法总结
教育是一种以团结、真正合作和主体间一致为特征的共同体。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学校结合职业院校教学培养目标,创造性地提出三段式教学法。
“三段式”教学法,即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科学地解决了听课时的“绊脚石”。
一、“三段式”教学法对任课教师的作用 1.明确了教学任务和目标
进一步明确了课堂教学目标,具体指导了教师授课方法。确定了任课教师的教学责任,即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培养符合社会的人才标准。
2.充分利用自我在学校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专业重要性。 3.教师要精于把课程知识和自己学习的经验(包括具有教育性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乐于和发展共有知识,善于在参与中引领学生,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互动教育。
二、“三段式”教学法对学生的作用
1.预习:学生可以发现自我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补上这部分的知识。学生在理解新知识时会带着问题与质疑听课,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
1 2.笔记: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养成了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才能使学生爱学善学,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成绩。听课是学生接受教师指导、掌握知识、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它是保证高效率学习的关键,能集中注意力,跟着教师思路走,以便更好学习掌握知识。笔记简练明白,详略得当,难点不放过,疑点有标记,加强了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弥补了课后对知识遗忘的不足。
3.复习:对前面已学知识进行及时系统再加工,做到“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从而形成惊人的记忆力。也是对知识的提高和升华,对学习内容有新的体会,领悟更多有意义的东西。
三段式教学法是学校重大教学检查内容,它不仅明确了教师的教学重点也下达了学生学习任务,促进了学风建设,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加强了课堂纪律管控。“三段式”教学法也是学校狠抓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更好地懂、更好地用,是以听为主将教与学,课内与课外,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依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多形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好成绩,从而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为推动并贯彻落实“三段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学校领导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课程期末成绩,制定了新
2 的期末成绩考核标准。即将学生平时这三项考核列入期末各科成绩中按百分比来计算。
在“三段式”学习法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些问题。多数学生对预习内容不够明确,大多数学生停留在翻看水平上,如何预习需教师给予具体指导。
课堂笔记:笔记内容,多停留在抄书上,自我添加的内容少,对教师课堂补充内容缺乏系统地总结、归纳。同样,这些问题也需要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做些指导,最终学生怎样记笔记。
课后复习:多数学生完全只停留在课后习题上,很少能全面系统地复习所学专业知识,这方面的不足需要任课老师在作业布置上灵活些,避开一味抄写的作业布置。在完成本堂课教学任务后应布置些能够让学生发挥自我能动性总结复习的一些作业题。预设围绕本章节内容问题,让学生顺着这些思路去复习巩固当课内容。
综上所述,“三段式”教学法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索,使它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作用。
“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
基本部分以学习新动作或巩固技能为主,一般有四项内容。
一是讲解示范,学习新动作或强化复习课中的重点和不足l二是分组练习,掌握技术,三是扬优纠偏,四是组织竞赛性游戏,进行身体素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关注的是技术怎样教、动作怎样学、身体怎样练。能完成上述任务,就认为教师教得好。
结束部分有两项内容。
一是集合跳放松舞或慢跑,放松身体,缓解疲劳。
二是教师小结本课,谈谈是否完成任务,不太关注放松的方法是否呼应基本部分,也缺乏对学生的评价,但在当时就认为这是学生满意、教师成功的课了。
一,对“三段式”教学模式内涵总的诠释
体育课“三段式”教学模式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环环紧扣的课堂教学系统,是一个围绕着人体生物、生理活动规律、学科性质、特点,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对接来完成的课堂教学任务。准备部分要对应基本部分,基本部分要承接准备部分的铺垫,有效实施基本教材的教法、学法;突破重点、攻克难点、提升亮点。以体验认知、身体练习、学习技术、掌握运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结束部分应和基本部分相呼应,放松的内容和方法要和基本部分有密切的联系。如有针对性地安排对本次课身体负荷较大的部位进行专门放松,并选择舒缓的、易使中枢神经处于抑制状态的、能把心率逐渐恢复到平静水平的音乐。只有这样,“三段式”教学模式才能显示出其理论与实践的高效结合,方能显得骨肉丰满,也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课改理念。
二、对“三段式”教学模式内涵的深层探究
我们把每个部分的操作过程分成不同的认识层面,同时在各个层面又提出具体的要点,便于相互学习、运用。
1. 准备部分:“三个层面、九个要点” 第一层面:课堂常规检查
要点一: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报告人数。常有些粗心的老师一节课缺几个人不清楚,更甚者学生逃课出现了意外事故,教师在上课还不知情的尴尬现象。所以这项工作一定要做,可由体育小组长轮流做或体育教师自己做。要点二: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提示和检查学生是否携带有安全隐患的物品,并做妥善处理。要点三:对见习生和不适宜上体育课的病残学生做合理安排。可以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或为体育课做些服务工作。如帮助计时、登记成绩、统计、记录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师生互动等。这就使处于弱势群体的学生得到关注、关爱,使其不游离于课堂之外,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增强了体育教师的亲和力和威望。
第二层面:为学生生理和心理上做准备
要点一:进入活动状态。通过慢 跑、准备活动操、游戏、设置情景、激励性语言等对学生进行热身激趣,迅速克服神经机能的惰性,增强关节的灵活性,使其尽快从平静状态进入到活动状态。要点二:慢跑方法要多样。通常我们多以慢跑启动热身活动,为不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可变换方法,让其感到新鲜有趣。如采取在跑动中从排尾的学生开始绕前一名学生(相当于绕杆跑)的蛇形赶超领跑,也可采用图案跑、开合跑。同时要注意跑中各种步法的交替,如前后踢腿跑、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交叉腿跑、侧滑步跑,也可把弓步走、竞走等结合起来做;小学中低年级学生也可模仿各种动物的跑跳及学习生活中的动作姿态,跑时还可以集体喊口令、呼口号等,喊泄出由于学习等各种压力形成在胸中的积闷、焦虑,起到振奋精神的作用,杜绝每次课准备活动千篇1律的现象。要点三:对跑的要求。跑的长度和量要和季节、天气、温度紧密联系,过小达不到热身的目的,过大则后继乏力,影响主要内容的学习。
第三层面:准备部分的内容和方法与基本部分的对应
要点一:体育教师必须明确是在为谁做准备活动,到底该准备什么。有位权威体育专家曾说过,不看本课的基本内容,看一下准备部分就能八九不离十地判断出本课的教学内容。一语道破了准备部分的内涵,那就是一定要和教学内容直接对应,做好积极的铺垫。要点二:如何对应、铺垫?如田径类中的短跑课,准备部分内容就少不了柔韧性练习、前后踢腿跑、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等。跨栏课准备部分就少不了弓步走、侧步走、各种转胯、扭胯、摆腿练习。排球传垫球课准备部分就少不了步伐移动、灵敏躲闪、专项徒手模仿操等。要点三:准备部分的游戏要有针对性。游戏的名称决定游戏的规则,规则决定方法,方法决定效果。游戏的命名也要考虑与基本部分内容的对接,其规则、方法、效果均应为基本部分服务,有明确的、明显的基本部分特征。如排球课用排球做喊号接球的游戏、足球课以小组围成圆周做“抢断球”的游戏等。课的准备部分还常选配节奏性强、激昂振奋的音乐,让学生带着调节好的情绪和技术铺垫自然过渡到基本部分 2. 基本部分:三个层面及、六个要点 第一层面:“学中练”的认知过程
要点一:要求教师的认知要丰厚。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教师都必须在基本部分的第一层面解决好学生学练的认知问题,建立起正确的知识、概念和动作表象。因为学生对新学的运动技术是不知或不全知的,就是复习课也有个对认知深化的问题;学习掌握一项技能必须遵循其理论体系,包括其原理、概念、结构、要领、方法、价值等,要把学习掌握某项技能有关理论的知识精髓、要点方法提炼成精辟的口头语言,结合动作形态展示,并进行强有力的、具有穿透性的讲解、示范,以此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当然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师讲解和示范,使技术动作更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最佳的讲解、示范的效果,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这关键是看体育教师的认知水平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要点二:教师提高认知水平要有法、有序。提高教师的认知能力可借鉴像洗衣服那样的程序和方法,即“浸泡”一“漂洗”一“甩干”。对体育教师来说“浸泡”就是课前吃透 教材并阅读搜集有关材料信息,丰厚认知库,以求做到厚积薄发。俗话说“吃透教材生教法,阅读屯功底,搜集厚思路”是有一定道理的。
“漂洗”就是把搜集的知识信息,除去泡沫、污尘、杂质,留下有用因素。
“甩干”就是去掉水分,拎出精髓、要点和方法,以清晰简练的语言讲解出来,直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学有方略,练有路径。目前,大家都感觉到有的体育教师喊口令、呼口号、集合整队的嗓门很高,但在说课、教理论课、有效地讲解示范时却声音很小,缺乏知识性、穿透力、吸引力。要点三:学生的认知层面应注重启发。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努力使学生养成细心揣摩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用知识、用智慧去学练。
第二层面:“练中学”促成技能目标的达成
要在第一层面认知学练的基础上突出两个要点,新课程提倡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便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要点一:加大师生、生生间的练习力度。教师在学生的练、学中做恰当的辅导、点拨,促使学生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同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做分组练习,教师巡视、观察,发现问题在小组范围内及时解决,确保每个小组都能流畅地练习。分组练习时教师或小组长也要对动作技术掌握差的学生进行目标帮扶,确保每个学生受益。这样整个课堂每个人都在不停顿地练习,优点得到张扬,错误得到纠正,弱势学生逐步变强。必要时,全班停止练习,集中起来,利用短暂时间进行关键问题的突破,但要杜绝一节课多次集中的现象发生,给足学生练习时间。要点二:在上一层面“练中学”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认知的追求。要让学生不断琢磨反思,默念动作要领,通过瞬间思考后再投人手脑、身心并用地练习;教师和小组长也不断在练习中提醒动作概念、方法要点、保护帮助、注意事项等,不断加深对运动技术的理解、掌握;在掌握中丰富认知,在认知中学会技术,同时产生运用技能的愿望。
第三层面:在巩固提升中促成情感目标的达成
要点一:巧用技能展示和即时评价。要做到关注学生热情、张扬学生的个性、强化动作技能、捕捉学生亮点,及时进行技能和课中亮点展示。如在前滚翻教学时,教师一声哨响,让学生原地停止练习,请一个小组或班级中有代表性的几个人、也可让同学们自报奋勇进行短暂的技能或亮点展示,简单评价之后,老师问:“他们做得好不好?”学生会齐声喊好,教师借此激发,请大家向他们看齐,引导大家继续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再适时、适地、适情地对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的即时评价,利用笑脸、大拇指、点头、眼神暗示、春风化雨般的表扬、甚至一个善意的批评都能把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不断推向高潮,促使学生在愉悦中掌握运动技术、学会运用运动技能。就这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培养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要点二:巧用器材做补偿练习。利用学生运动的技能或本课的器材进行身体练习,也可组编成竞争性的游戏,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每节课都得到针对性地提升。比如在进行完原地正面前抛实心球的教学后,就可以利用实心球摆成固定间隔的直线障碍或图案,让学生做快速绕球跑或跳过实心球的游戏等,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灵活、速度、弹跳能力,又对学生的下肢进行了相对的补偿练习,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3.结束部分:两个层面、三个要点
第一层面:放松身体的内容及方法要和基本部分相呼应
要点一:选用能呼应基本部分的放松内容、方法。内容和方法要针对本次课身心负荷最重的部位进行。如三级跳远课的放松重点就要直指学生的下肢和腰腹部位,通过按摩、拉伸来达到放松的目的。如果是投掷内容的课,就可用慢跑、各种滚翻滚动、仰卧举腿、简单的甩四肢等动作来完成放松。要点二:选择合适的音乐作辅助。音乐应是舒缓、慢节奏的,与放松的内容、方法相辅相成,效果自然就好。
第二个层面:教师对本课的评价和布置作业
要点是:小结的语言要精辟、画龙点睛,抓住重点、肯定成绩,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根据本课学习情况,指出在校内外活动时在哪些方面进行突破,哪些方面 需进一步练习和巩固。同时提醒学生在校内外、社区参与体育活动时要安全第一,要和同伴和谐团结,展示技能、加深友谊,加快自己成熟、成才的步伐。
总之,对体育课“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研究要与时俱进,就像打太极拳一样,永远都有探索空间。广大体育教师、特别是青年体育教师要以事业心、责任感为动力泉,想干事、多干事、干实事,用心去践行、追求,在继承和发扬体育课“三段式”教学模式精粹的基础上,潜心钻研,敢于创新,把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健康的内涵真正融人进去,在体育教学中展现出现代体育教师应有的个性,为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作出我们体育教师应有的贡献!
好莱坞经典剧作结构:三段式
电影常用的三种剧本
结构
一、弗兰泰格金字塔
19世纪德国新古典理论家弗兰泰格在《戏剧的技巧》中提出了戏剧的结构“弗兰泰格金字塔”。这个金字塔分5个部分:
1.介绍:介绍背景资料。
2.上升:将事件引向高潮的各种情节。矛盾与阻碍逐渐显现。
3.高潮:戏剧张力最强处。 从此情节将逐渐转弱。
4.下降:高潮过后矛盾形式开始明朗,引向大灾难或者大成功。
5.结局:谜底揭晓,剧情完成。
二、希德.菲尔德的三段式结构
希德.菲尔德[1]在《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表示三段式的结构:
1.第一幕:建置 (情节点1)
2.第二幕:对抗 (情节点2)
3.第三幕:结局
三、黑格尔“冲突律”
和谐
打破和谐。
重行建立和谐。
黑格尔:戏剧动作的本质是引起冲突,而真正的动作整一性只能以完整的运动过程为基础(即冲突的产生、展开和解决)。“冲突”是对本来和谐的情况的一种破坏,这种破坏不能始终是破坏,而是要被否定掉的。
我们重点阐述希德.菲尔德的三段式结构
术语:三段式电影是一种相对独特的影片建构方式,常常表现为非线性叙述结构。它打破了影片传统的按时间顺序进行的线性叙述的程式,用三段,甚至是多段的结构将影片分解排列。
这么解释还是很抽象,那说简单点:三段式结构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故事情节布局,大致分为开头,中段和结尾。
这么解释还是很抽象,那说简单点:三段式结构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故事情节布局,大致分为开头,中段和结尾。
这样听上去简单多了吧,但是三段式还是有讲究的:开头是故事的开始,主要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理念都是在这个阶段介绍给读者。这个部分大概占据整个故事的1/4,以第一个小高潮告终。
第二部分是中段,这个部分用来描述主要的冲突,对抗,困难和主角对抗冲突与困难的选择。中段有两个小高潮,第一个发生在中间的地方,第二个发生在中段的末尾。中段是整个故事最长的部分,大概占据故事的1/2还要多。
第三部分是故事的结尾,也就是高潮篇。这个部分包括最终的大高潮,在第三部分的末尾,我们应该看到主人公很幸福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或者很悲催的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
你大概已经注意到,三段式故事结构的每个阶段都有高潮,第二部分则有两个高潮。所谓故事高潮就是指情节冲突成为故事线索的重点。简单来说,英雄需要在这个时候去面对坏蛋,发现自己身处进退两难的境地,需要在千钧一发之下做出重大抉择,或者主要人物死亡应该都是在这个节点发生。当然,情节冲突并不一定都是生死存亡的选择。至于说每段高潮的长短则根据故事情节长度不同而不同,短篇小说可能用一段话就可以完成一个高潮,长篇小说可能需要1,2章来推动情节。每个高潮都要比前一个更加紧迫,更加危急,直到最后一个高潮把英雄放在一个根本没可能成功的境地,再让他反败为胜。当然,你也可以让你的主人公最终放弃自己的抗争。
《三段式教学心得体会(共11篇)》相关文档:
毕业设计心得体会(精选5篇)09-01
公安干警大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09-01
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范文(精选多篇)09-01
最新 公安系统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心得体会-精品09-01
精选大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4篇09-01
公安干警大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09-01
大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例文09-01
检察院工作心得体会【三篇】09-01
检察院工作心得体会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