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说明

时间:24-01-02 网友
规划设计说明
第一章 总 说 明一、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

建设单位:

二、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设计委托合同及设计任务书;

2、甲方提供1:500地形图及规划设计条件;

3、与甲方多次会议讨论意见;

4、地质勘察报告;

5、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及法律法规;

6、重庆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三、现状分析

1、用地范围及现状情况

本次用地范围为用地红线内— m2用地,规划地块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具备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居住环境。地块周边规划有多条干道,交通便捷,具备相对成熟的区域配套设施,因此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2、地形地貌

用地基本呈不规则形,东西长约 米,南北宽约 米,基地较为平缓。

3、市政

电力、给排水等市政管网,均由用地城市道路上引入。

4、周边环境状况:

用地位于 ,周围有大量已有住宅建筑,中、小学、商业、集中养殖区等配套设施齐备,交通便利。

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

一、总平面布置

1、总体概况:本项目由 栋多层住宅组成,利用地形高差设计为台地形式。

2、规划目标:营建优美的社区,带动城市局部经济的发展腾飞,创造宜人的高尚住宅小区,在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时提升用地的经济效益,使工程达到组织合理、用地配置得当、结构清晰、道路顺畅等要求,创造出“以人为本”,尊重环境,舒适优美的人性化空间,同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

总体布局体现了现代、自然、文明的氛围,倡导一种轻松休闲,自然亲切及多元化的人文环境构想。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造与自然,历史,人文环境和谐共生的住区。

3立面设计:通过对住宅精心的外观设计、细节的处理、适当的建筑材料的选取,使得建筑组群整体性,外观风格保持一致性。

4规范、条例:总体布局符合规划、消防、环保、防灾、减灾等要求。

二、竖向设计

经仔细梳理,提高建筑组群布局、道路布局与地形的吻合度;巧妙利用地形优势设计台地,增强建筑采光和通风;妥善确定各住宅的入户基面和标高,减少和化解生硬的挡土墙。

三、交通组织

为适应市政道路标高情况,在东侧设一个主要出入口,小区道路直接延伸到住宅入口,内部道路相互连通,形成一个畅通的有机整体,路宽5米。

道路旁设停车位,方便车辆出入。停车位设置满足规划要求。

四、景观、绿化设计

室外广植树木、草坪、花卉、绿地率34.62%,以保证小区环境的优美。

五、经济技术指标

总建设用地面积: m2

建筑占地面积: m2

总建筑面积: m2

建筑密度:29.31%

容积率:0.88

绿地率:34.62%

第三章 建筑设计一、 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6年版)

6、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和技术规定。

二、 单体设计(一)平面布局

建筑的朝向主要为东西向,体现当代以绿色、景观为特色的住宅设计思想,突出其养生休闲的价值观;体现山地建筑特色,借景大环境,营造小环境;紧凑、舒适、雅致。强调“均好性”的品质。

(二)立面造型

立面造型典雅、精致大方,外装饰材料选择耐久和体现地方特色的材料。休闲风格,与周围自然美景融为一体。建筑拼接成夹角部位采用连梁上挂网种植藤蔓植物的立体绿化方式,既削弱了夹角形成的视觉上的不适感,又美化环境,可谓一举两得。

(三)剖面设计

该项目均为多层建筑,底层为门市,其上为住宅,层高3.0m,入口室内外高差为0.15米。

(四)装修设计

外墙装饰:墙面白色外墙漆饰面,同时辅以灰色线子,屋顶采用全坡屋顶。

(六)消防设计

每栋建筑前面均有供消防车进行直接扑救的场地,满足消防设计要求。

第四章 绿化设计

整个场地植被种植以规则为主,局部采用面状绿化,既丰富了景观特色,也提高了居住的环境质量。

第五章 结构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国家有关本专业的规范、规定、标准: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33-2008)

(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2、委托方及相关部门提供的文件及资料

3、建筑及其它专业提供的图纸及资料

二、结构形式与基础形式

本工程为多栋多层住宅,结构采用砌体结构。

屋面板厚120mm,,其余板厚80~120mm,地梁截面为300×300,圈梁为240×240。

根据已有资料结合现场察看,地区内无不良障碍物存在,场地内地下水为自然雨水下渗残留,量少可排走。地基具体承载力大小,根据地勘资料确定。

三、自然条件

地震烈度: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本工程风荷载基本风压0.40 KN/m2,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B类地面粗糙度取值.

四、主体结构安全等级和设计基准期及抗震等级

1、本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

2、本工程设计基准期为50年.

3、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抗震烈度为6度。

五、设计活荷载标准值

住宅: 2.0KN/m2, 厨房:2.0 KN/m2

阳台:2.5 KN/m2, 上人屋面:2.0 KN/m2

楼梯:3.5 KN/m2 卫生间:2.0 KN/m2

六、主要建筑材料

设计中选用的各种建筑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并应符合国家及主管部门颁发的产品标准,主体结构所用的建材均应经试验合格和质检部门的抽检合格后放能使用.

1、混凝土

(1) 柱砼强度等级:全为C25.

(2) 梁和板砼强度等级:全为C25.

(3) 基础混凝土强为C25.

(4) 屋面梁板砼内掺ZY外加剂,掺量为8%.

2、钢材

热轧钢筋直径<12mm为HPB235级钢筋,直径≥12mm为HRB335级钢筋,直径≥20mm为HRB400级钢筋,板钢筋采用冷轧带肋钢筋CRB550级

第六章 给排水说明

6.1设计依据:

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2003年版)

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6.甲方及建筑专业提供的有关设计资料。

6.2设计范围:

红线范围内的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的设计。

6.3生活给水

6.3.1生产、生活用水量,见下表:

用户名称

用水量标准

用水人数(用水面积)

用水时间(h)

时变化系数(K)

用水量(最高日)

最大小时m3/h

最高日

m3/h

住宅

250L/d

2000

24

2.5

52

500

绿化

1.5L/m2.d

3

5.6

未预见水量

总量的10%

5.07

50.7

总计

60

558

6.3.2给水系统

(1)本工程水源由乡镇原现状给水管引入,村内采用生活、消防合用制,围绕建筑环状布置。

(2)利用乡镇给水主管压力自然供水。

6.4排水:

6.4.1排水体制:

本工程采用污水、雨水分流制。

生活污水经生化池处理达环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出(最终详见环评报告)。

雨水经雨水管网汇集后,就近排放。

6.4.2生活污水系统:

场区内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排水量按生活给水量的90%计,则本工程生活污水处理量为60M3。

雨水系统:

建筑物四周设置散水及排水沟,道路设置雨水管道。

暴雨强度公式采用重庆地区暴雨强度公式:

Q=2822(1+0.775lqp)(t+12.8p0.776)0.77.(升/秒.公顷)

其中重现期取3年,集雨时间取5分钟,则q=293L/S.ha。

雨水管管径按公式Q=ψqF计算,综合径流系数ψ取0.75,F为集雨面积(公顷)计算:Q=0.75×293×0.8351=183.5L/S。雨水排出管径DN400,采用UPVC排水管道。

6.5管材及卫生设备

6.5.1室外给水管:采用双面热浸锌钢管。

室内给水管:采用PP-R管。

6.5.2室外排水管:采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螺旋缠绕管。

室内排水管:采用UPVC白色塑料排水管。

6.6消防给水

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本工程室内消防用水可不设置,只设置室外消防用水,消防管道采用环状管网布置,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

6.6.1消防用水量如下:

室外消火栓 15L/S

第七章 电气设计

7.1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016-20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v2000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JGJ/T 16-9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JGJ/T 16-9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v2004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设计资料及任务书

有关专业提供的技术资料和要求。

7.2设计范围:

照明配电系统

7.3变、配电系统:

7.3.1本工程建筑类别为三类,所有用电负荷为三级。

7.3.2电源:

根据本工程性质,直接由乡镇电网引入,低压系统电压等级为~220V/380V。

希望电力公司及时解决居民用电问题。

7.3.3低压配电系统:

配电方式采用树干和放射式相结合的配电系统。

7.4照明配电系统:

7.4.1主要场所的照度如下:

住宅起居室、卧室 75-150LX

住宅厨房、卫生间 50-100LX

公用建筑 100-200LX

7.4.2光源:

室内外照明选用发光效率高、现色性好、寿命长、色温相宜的光源。

灯具配用眩光小的节能灯具,主要场所节能灯采用功率因数高、减少频闪和噪音的电子镇流器。

第八章 消防设计专篇

8.1总图消防

该地块紧邻乡村道路,可以形成便捷消防车道,消防车可以直接通达,充分保证了消防宽敞的扑救场地;符合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建筑的间距均按建筑的不同类别,在其周边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且保证有>1/4边长的扑救面。

8.2消防给水

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

8.2.1消防用水量

室外:15L/S;

采用生活和消防合一制水,管径为DN100mm,室外管网呈环状形敷设。

室外消火栓沿道路布置,间距不大于120mm。

8.2.2灭火器配置

根据其面积和耐火等级及功能配置一定数量的化学灭火器。

第九章 防雷设计专篇

9.1防雷接地及安全保护系统:

9.1.1本工程属三类防雷建筑。屋面设不大于20m×20m或24m×18m暗装避雷网格,利用建筑物结构柱内二根主筋(大于等于2φ16)作为防雷引下线,利用基础结构柱内二根主筋(大于等于2φ16 )和地梁底二根主筋(大于等于2φ16)或40*4镀锌扁钢焊接联结体作为防雷接地体,屋顶避雷带、避雷网利用柱内钢筋与接地体焊接连通。所有突出屋面的金属体和构筑物应与避雷带电气连接。

9.1.2为预防雷电电磁脉冲引起的过电流和过电压,在变压器低压测、重要设备供电配电箱、由室外引入室内的电力线路等入口配电箱设电涌保护器。

9.1.3本工程采用共用接地装置,以建筑物、构筑物的金属体、结构钢筋和基础钢筋作为接地体,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

9.1.4~220V/380V低压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S、TN-C-S系统,TN-C-S系统电源入户作重复接地,其工作零线和保护地线在接地点后严格分开。一切电气设备外壳均接地。

9.1.5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连接,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进线总管、建筑金属构件进行连接。

第十章 环境保护

设计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分别采用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10.1 场地内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排入污水管,经生化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出。

雨水经雨水管网汇集后,就近排放。

10.2生活垃圾:每楼采用袋装,由清洁人员定时收集送入垃圾收集点。

10.3设计中所选用的设备均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相应的减震措施。

10.4建筑的装饰材料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标准选用不散发污染物的材料。

第十一章 人防设计

本工程为异地人防。

《规划设计说明》相关文档: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01-21

2023年规划设计合同范本8篇02-03

机场规划设计技术管理探讨论文(集锦14篇)03-19

《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任务型课程设计03-26

委托规划设计合同范文(二篇)03-28

规划设计合同3篇_合同范本04-04

以桌面云技术为基础的规划设计及其应用05-27

生态休闲农业规划设计经典案例06-11

ArcGIS在林业规划设计制图中的应用06-29

ArcGIS在林业规划设计制图中的应用06-2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