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后心得体会实例(共8篇)

时间:23-12-15 网友
生物教学后心得体会实例(共8篇)

第1篇:生物教学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篇1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同时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以技术应用广泛、知识创新快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不断的创新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牢牢把握“求实、进活、求新”的教学三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
一、求实——扎实严谨,联系实际1.扎实严谨
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需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生物概念规律的模糊感。
1/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在习题讲析中,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挖掘隐含条件,抽象生物情境,提出规律列式求解,做出结论并加以讨论等,做到解题过程步骤完整,推理严密。
2.联系实际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
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习题的讲析中,选例除了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及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性。
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教师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生物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求活——方法科学、灵活多变1.方法科学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建立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的科学方法。在中学生物课本中,用科学方法建立生物概念、探索生物规律的内容是很多的。2.灵活多变
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根据课程结构设置内容特点、课型特征以2/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及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知识方法教育要灵活,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思维方法训练要灵活。在解决生物问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做到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教师应当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
三、求新——转变观念,创新教育
“求实、求活、求新”三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有机的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承,层层递进,求实是基础,求活是关键,求新是目的,只有具备扎实严谨的基础知识,才能转变成灵活的思维方法,最终表现出独特的创新能力。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篇2在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是实践生物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生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动用探究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能较大程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果。
以下就学习方式的一些认识做简要的介绍:1、关于探究性学习的认识
3/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在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施瓦布倡导的,他主张从学科领域或实际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探索性学习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提出的“主体性教学原则”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学生物新课程突出“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体验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的本质,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
探究式教学过程基本上分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阶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及其价值。因为,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习惯于去思考、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因而也就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与我们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不相符。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尝试对一个问题进行识别和解说,发现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中存在的不足或不协调的过程,它是诱发探究思维的动力和方向。解决问题则是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其实质是重新构建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使其更加充实和协调。据此具体说来,课堂上学生从事的一个完整的探4/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究过程大致分为:问题、假设、推断、检验、结论、交流、评价等基本环节。但在实际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须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不要墨守成规,照搬硬套,否则只有造成教学的公式化,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的兴趣和欲望。2.1探究性讨论活动这种方法主要运用于生物学原理等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例如“探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教师在学生已经具备了“新陈代谢”和“神经调节”知识的基础上,介绍有关的背景材料,设置一定的情境:用含有生长激素的饲料来饲养动物,其结果的不同;广受青少年欢迎的我国蓝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之理由;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的挂图和病症介绍等。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被激发,产生疑问:这些病症是不是与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生长激素与生长发育有何关系?巨人姚明是巨人症还是正常的发育所致,这其中的原因何在?……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相关资料进行讨论、分析、类比、归纳出生长激素的功能。最后,通过侏儒症、巨人症、等生长激素分泌失调的病症来验证结论,澄清疑问。
2.2探究性实验生物科学和其它自然科学一样,本质上是实验科学。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有很多活动也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生物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已知结论的基础上,学生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步骤。而探究性实验则是学生不知道结论,没有现成的实验设计,5/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需要学生通过实验去探求结论。因此,探究性实验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科研能力培养于一体。例如“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实验由教师出示日常生活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明确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从而提出问题——骨为何具有这两重特性,与什么有关系?之后教师稍微复习初一生物中植物种子成分的鉴定实验,从而引导启发学生假设:骨含有无机物有机物。接着,通过骨的锻烧及其在盐酸中的浸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观察、记录;最后,全班交流,得出实验结论,并据此结论让学生畅谈青少年在进行体育锻练应注意的事项。3.探究性学习与能力培养
探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努力倡导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3.1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观察、再观察”,前人之言已经明确了观察的重要性。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倡导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探究始于问题的发现,而问题的发现又多源于观察。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首先,教师要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激起学生观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观察、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其二,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详尽的计划。同时,在观察时,要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最后,观察时,要伴于积极的思考,要求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各观地加以分析。
3.2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6/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对学习生物学和从事生物学研究无疑是很重要的。生物新课程中安排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经给出了实验设计方案,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有的探究活动,如“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只给学生提出问题,其他部分如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等都要靠学生独立完成,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探究能力。
倡导探究性学习有诸多益处。当然,探究性学习活动并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采用多种多样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课程目标,七年纪生物教材中的探究性课题特别多,这同时也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展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篇3经过这几年的磨练,我对初中的生物教学有一些心得。
一、初中生物科学的教学对象是面向全体中学生的,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生物学家培养生物人材,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础。
二、作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对于老师7/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我认为,教材就好比一池水,要站在高处去看才能觉得清澈见底,也就是说,要站在一个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
在我的教学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个一个专题,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很多的活动,例如一些课堂小游戏、调查、竞赛等等,让学生在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8/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第2篇: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生物教学经验谈1
雨冲中学雷江
我在教学中让“法制教育案例”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
一、“法制教育案例”在教学中的教学模式
现代案例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围绕案例的讨论而展开,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和评判。学生则积极投入讨论并自由发表见解。案例教学不是单纯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
法制案例教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即课前准备、课上讨论和总结评析。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教师与学生分别对教学案例和制定的相关资料的个人学习过程。教师对案例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思考,进一步了解案例中的问题和有关背景知识,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学生则要熟悉案例内容,掌握案例所揭示的事实情况,洞察案例中章显或内隐的疑难问题,并借助有关材料提供的理论指导,分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运用已有的经验归纳出自己对问题解决的初步假设,提出多种合理的并能经得起质疑和反驳的解决对策和方案。学生在课前准备阶段就已经开始以实践情景为基础、以实际问题为基本的独立研究与探索过程,从而将学习导向一种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行动研究。
(二)课上讨论
课上讨论是案例教学的精髓部分。包括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两种形式:小组讨论以4——5人为佳,教师不做过多的指导,为学生提供一个畅谈自己见解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就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一起分享个人研究方案。同时,每个人对他人的见解提出批评或质疑,并能对大家共同遇到的难题展开积极的探讨,使问题的讨论引向更深更广的空间。此阶段的目的并不是要达到共识或提出问题的明确答案,而是使每一位学生在阐述与讨论的过程中,对案例中的问题有更深的认识和剖析、思路更为清晰,并能接纳别人的见解和与批评。全班讨论是对小组讨论留下的问题进行深入与拓展。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作用举足轻重。教师对讨论的过程进行适当而有效的操纵并注意将讨论引向主要问题的解决,同时注意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讨论与案例有关的理论知识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利用。
学生在七年级阶段,学生的法制观念较差,这个时期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要结合具体生物学知识进行。在七年级上册《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教学中,我首先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居世界第三,森林资源丰富,共有木本7000多种,其中,乔木2800多种,还有银杉、水杉、银杏、珙桐、金钱松、台湾杉、鹅掌楸等30多特有珍贵树种,具有“活化石”之称,是世界著名的“孑遗植物”。再引入森林的作用和破坏自然资源引起的危害以及自然保护的意义,接着指出国家为此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同时制定了《森林法》。《森林法》中规定“禁止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沙、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禁止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树林内砍柴、放牧。在采伐森林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择伐和渐伐方式。”对此不仅要求学生做到并求学生做好宣传工作。同时还提到树木花草可以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在自然界中也有着重要作用,要求学生要爱护学校花草树木,不要攀枝摘花和踏采花草,也要求学生做好监督工作,使全社会都来保护周围的环境。在这种开放式和互动式的教学中,学生能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分享与讨论的过程中,并在坚持自己立场的同时,以最低限度信赖别人见解来决策,使学生对自己的假设做出更为明确合理的独到判断。
(三)总结评析
在总结评析阶段,教师要对案例教学过程特别是案例讨论的成效作全面总结,鼓励个性差异,帮助学生形成不断反思的习惯。总结评析对学生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它是学生认同个性差异的反思过程。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进一步梳理问题的解决策略,并提升对理论的理解水平,归纳尚待释疑的问题或提出新的问题,以便日后继续思考解决。
1、使学生懂得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法律观念,在此基础上,我结合《生理卫生》中的生殖和发育一章,着重讲述了青少年容易犯罪的原因。我讲到青少年发育的特点时,讲了青春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大脑的兴奋性比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个特点有好的一面,此时好奇心强,是一生中的黄金时代,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的一面,即这个时期,中学生的世界观还正在形成,他们还不能很好地对待环境的影响,还不能控制内部的冲动和调整自己的行动。在这个时期正确分辨是非必要的。因此,在这一时期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不能和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不能看黄色书刊和光盘,也不能浏览不健康网站,如果稍不注意就能被坏人利用或不知不觉地染上了不良习惯,以至造成犯罪。通过以上分析,使学生明白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的警惕性有所提高。有的学生课后和我谈到:“原来你讲我们是处在危险期,我不明白,也不知道怎样反驳,现在可知道了这个危险期不如改成‘易变期’更明确,因为这个时期既可能向好的方向变化,也可能被坏人利用和拉拢。我们同学都是不愿干坏事的,只是不知不觉地受到坏的影响,这以后我们可要多加警惕。”
2、使学生自觉地遵纪守法。
初中学生的法制观念已经初步形成,并且有一定的识别能力。这时要根据初中教材的有关内容,加深学生对制定法规意义的理解,使学生自觉地遵守法规并且做好宣传工作。例如在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内容时,根据遗传的基本规律,说明近亲结婚隐性基因相遇的机率很大,后代出现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亲禁止结婚。”资源、人口和环境是当代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又是构成生态环境的三要素,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制约,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在讲《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内容时,指出《野生动物保护法》虽然颁布了很久,但大肆捕猎、贩卖和宰杀珍稀野生动物的行为却屡禁不止。这一危及人类生存环境的愚昧行为,是对生物学知识和法律知识无知的表现。接着结合书本的内容,向学生阐明生物必须依赖环境而生存,更强调生物的生命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强调人必须对生命自然界持尊重的态度,并牢牢树立起人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观念,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举大量具体事例说明生态平衡破坏后引起的后果,而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珍稀动植物要严加保护。因此,国家制订了《环境保护法》,其中有规定:“要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人民造成清洁和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这里所指的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等。
生物教学经验谈2
雨冲中学雷江
(一)正确认识案例教学
1、它“一是将抽象的法学理论知识融入教学学中,使学生在共同分析、讨论的过程汇总,不知不觉地获取法律学科理论与专业知识。二是通过对法律案例剖析、追问的过程,养成学生反思实践问题的精神,提高反思实践问题的意识,掌握反思的方法与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2、坚持案例教学作为生物学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当前的法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案例教学是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补充,是生物教育灵活化、贴近实践的途径;其次,案例在教学中具有巩固和深化的作用,案例教学是对于系统知识的再次、灵活运用,对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系统知识具有很好的效果;再次,案例教学对于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的能力有很好的提高作用,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锻炼。因此,案例教学在生物教育中的运用是必须的。
(二)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
在处理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时,首先应当明确的是案例教学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与其说是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不如说是对其的有力补充。但是,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付诸实施,法律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法学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而案例教学是提高这种能力的有效途径。正如在前面所言,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其已掌握的系统化知识,并学会如何将系统化的知识灵活运用。
案例源于现实,在单一案例中,往往涉及不同的部门法,跨越实体法和程序法,打破了既存的知识体系,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和很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因此,案例课程需要事先的基础知识的铺垫,在开设案例课之前,需要先进行系统的基础知识的教授。必须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基础知识的继承关系。
(三)摆正教师与学生的位置
传统系统化教学中课堂模式中以教师讲授、学生聆听为主,案例教学的课堂与传统模式有很大区别,需要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案例教学开拓学生思路,以学生的思考和分析为主,需要学生以更积极的角色介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而教师则要更侧重于一个引导的角色。有学者总结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做到“五要”和“五不要”。“五要”为:要选择得体的教学案例;要充分了解案例的主题;要准确把握案例教学的每个环节;要全面主导案例讨论;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五不要”为:不要用案例教学取代其他教学方法;不要成为讨论的中心;不要轻易给出答案;不要去证实某种观点,案例不是实证,鼓励不同的观点和评价;不要将案例分析当成概念阐述。
这种教师角色的转换对于教师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在理论知识方面,需要加强教师的全面地理论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在综合与分析能力上,不仅在课堂上需要总结学生的观点,而且在课前的案例选定过程中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应变和引导能力,教师虽然不再是课堂的主角,但是需要控制和调节学生的讨论进程,并对学生的反映进行灵活应变,适当引导以使案例教学能顺利、有序、高效率的进行。
“教育案例”在教学中的运用
-----生物教学心得3雨冲中学
雷江
案例教学设计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1、案例的选取和整理。
“法制案例教学以法律案例为课堂教学的起点,选择恰当的典型的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先决条件。”一个好的案例必须具有实际价值,从法学教育来讲,首先,案例的价值集中体现在案例中体现出的法律知识与法律运用;其次,案例必须具有现实性,教师所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现实性和真实性,避免凭空虚构案例;再次,案例必须具有启发性,这是案例教学目的的要求,启发性强的案例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最后,案例的选择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要求,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争议性强的案例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率。
2、课堂讲授的技巧。
案例教学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有不同的课堂讲授方式和手段,恰当的形式可以使得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讨论法和质疑法是案例教学中常见的方法,组织学生就案例所涉及的法律知识进行讨论,发现案例中涉及的法律知识;不迷信案例中的结论,在论证结论的正确与否的过程中达到对案例知识的深刻认识和体会。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把握课堂进程,在应当给与提示、启发或者进行总结的时候能适时地做出反应。除了这些一般的方式,组织学生观看法庭审判或者邀请非课堂人员参与课堂讨论都是可以采取的方式。案例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应当在生物教育中予以广泛采用。我国不是普通法系国家,案例教学不可能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但是吸收案例教学方法可以弥补目前我国法学教育的不足。要使案例教学在我国的教育中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将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二者能够相辅相成,同时应当正确认识案例教学,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使案例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渗透法制教学,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和法律知识,从而自觉地尊纪守法。在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德育与传授知识的关系。传授知识的过程是使学生认识世界和发展认识能力的过程。学生只有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后,才能辨别是非,才可能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生物教学是传授生物学知识,发展生物学能力的过程。在生物教学中要应用生物学理论知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在生物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只能选择适当时机穿插进行,而不能喧宾夺主。此外,在进行法制教育时,要有趣味性,例如举出日常事例,我在讲“性别决定”这一内容时,举例:某农民因妻生女逼妻离婚不成,就用砂枪射杀其妻。针对例子,让学生讨论酿成这一家庭悲剧的原因。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轻松地学到生物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生物教学经验谈4雨冲中学雷江
教育案例在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一)将案例教学混同于举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处理不当。
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将案例教学理解为简单的援引案例来说明理论知识。虽然在系统知识的讲解过程中穿插案例有助于提高课堂气氛和加深学生的理解,但是这仅仅是系统教学的手段之一,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从案例选择到课堂设计的一系列过程。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与其他的教学方法处于同等地位。引进案例教学方法但是却将其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不给与足够的重视,或者过于依赖案例教学方式都是不正确的。案例教学应当与其他方法并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课程分配上的均匀。案例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对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搭配。
(二)受传统模式的影响,使得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很难达到。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教师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学生只是单纯的听课、记笔记,在课堂上没有主动性。这种影响呈现在案例教学中,表现为教师在台上陈述案件事实,讲述案件涉及的法律知识,总结案件的意义,其中插入学生对于问题的看法,这种模式实际上是案例讲解,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一种,只是将系统知识换成案例,而不是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如: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阶段,是道德品质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年龄段,又是一个人的性机能由萌发到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伴随着生理的发育逐渐萌发了性意识,对性产生了好奇心,渴望了解性知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性发育、性成熟年龄提前,加之各种文化传播媒介的冲击,使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困惑。他们对性健康知识的需求如果不能从正规的渠道得到满足,就会受到不科学、不健康信息的误导,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我国当前对青春期的性教育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更没有把它单列为一门课程。但是很多触目惊心的事实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性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那么该如何系统有效地对青少年进行性健康教育,如何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性健康教育模式,生物教师如何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开展性健康教育,应着眼于在生物教学中结合生物科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渗透性健康教育进行尝试。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生物的生殖与发育》从生物的结构、生理、生物的进化以及人与生物的共性等角度进行性教育,使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了解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从而消除对性的神秘感,逐渐获得系统的、科学的性知识;通过结合“世界艾滋病日”等特殊日子进行预防艾滋病和性病的宣传,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和性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等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教学实践证明,在生物教学中进行性健康教育的研究,采用课内渗透和个别辅导两种教学模式是合适的。问卷调查结合自己的研究所确定的性健康教育切入点、教育内容、教学形式在性健康教育教学中是行之有效,满足了学生对性知识的要求,解答了学生对性的困惑,提高了学生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意识,树立了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和性法制观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科的兴趣,减少了异性交往中不正当的行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养成自尊、自爱的优良品行。因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重要。如果教师的角色转换不当,过于主动,就会削弱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生物教学经验谈5雨冲中学雷江
教育案例在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案例选择的不恰当
案例的选择存在有难度,一旦选择不当,会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整体效果。案例选择困难的局面,一方面是因为案例来源不充足,另外一方面因为教师在选择案例时没有把握好标准。
在案源上,困难的不是案例的数量问题,而是符合案例教学要求的案例质量问题,如在讲授《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一课时,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更是刻不容缓。而环境保护的根本在于人的环保意识的提高。现在的中学生将是下一世纪的主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即他们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对环境科学的了解都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
所以,培养中学生环保意识,可谓意义深远。中学生物课与环境知识紧密相连,因此结合中学生物课,培养中学生环保意识是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教师选择案例方面,既要顾及到案例自身的价值,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基本情况,考虑到教学的进度和整体的教学状况,这些因素处理不好,就会降低案例教学的质量。
生物学科中渗透德育--教学反思6
雨冲中学
雷江
事实上,生物教材,尤其是初中部分,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或是人体部分,教师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只要我们努力去钻研教材,挖掘其思想内容,就能有机地寓德育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样,学生既接受了知识教育,又受到了德育教育。
一、激学生爱国之情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之一。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中最浓厚的感情。”要提高民族素质和凝聚力,就应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上,我有意识地收集了一些资料,?如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了200多种植物,说明我国是研究和利用植物最早的国家;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不仅是药物学专著,也是植物、动物、矿物专著,他对植物分类的方法经西方植物分类创始人林耐要早一个半世纪,他的这部巨著被译成十几种文字,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近代,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的新型水稻----杂交稻,已经跨入世界优良稻种的前列:童第周用细胞核培植的新方法,培养成功一种似鲤非鲤、似鲫非鲫、生长快,又能正常繁殖后代的新型鱼----“童鱼”,等等。这些材料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今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巨大成就和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从中领悟到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激起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爱国是一种崇高的责任。我国地处寒、温、热三个气候带,自然条件优越,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如全世界高等植物有30余万种,我国就有3万种,居世界第三;我国鸟类有1100种,超过欧洲鸟类的总和,也远比美国、苏联的种类多;全世界的虎有9个品种,我国就有4个亚种。但人均资源占有率较低,并由于我们过去对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缺乏知识,使我国的宝贵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我国的野马、高鼻羚羊等十几种珍贵鸟兽已经灭绝或濒于灭绝;许多贵重药材的药源,也由于无计划的采集而枯竭了。通过这些材料的穿插,让学生既为我国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自豪,又增进了他们爱护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进而培养我们爱国主义的责任感。
教学反思7雨冲中学
雷江
教育学生成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德育工作的归宿。立志是成材的基矗青少年正是立志的重要时期,教学中,通过介绍生物科学家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献身事业的事例,引导他们树立远大抱负,刻苦学习,将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对人类做出贡献。重点介绍了李时珍不顾世俗偏见,不做举人,二十七年如一日,爬山涉水,不畏艰险,“搜罗百草”,“访采四方”,终于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巨著,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从小热爱大自然,神学院毕业后放弃当时人们崇尚的牧师职业,随“贝格尔”舰历经千险环球考察五年,历时二十二年写成《物种起源》,科学阐述了生物的起源,被马克思称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补充了费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以及青霉素的发现对人类产生的巨大影响。青霉素的发现不仅拯救了千千万万肺炎患者的生命,使医疗事业跨入一个新时代,而且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革命,使人类寿命由40岁延长到65岁。又介绍了解放初期,许多老一辈生物学家如植物学家钱崇澍、钟观光、蔡希陶等为振兴我国生物科学事业,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并在困难的条件下,为祖国做出很大的贡献。大量实例使学生深深感受到生物学在人民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科学对人类进步产生的巨大影响,并从前辈科学家那里获得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感召力,激发着同学们从小树立向科学家学习,探索自然奥秘,揭示生命本质,力祖国添光彩,为人类做贡献的远大志向。
教学反思8雨冲中学
雷江
教学生辩证之法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之一,也是德育教育内容之一。生物学科是自然科学,它为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提供了丰富的论证材料。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内在的思想性,有意识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阐述教学内容,去分析、讲解学科的基础知识,通过生命活动的一些现象来阐述哲学原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如一个植物体表面看来并没有位置上的移动变化,但它每一个细胞、组织、器官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形态、结构和生理的变化,完成着发生、发展和死亡的过程,从而揭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通过生物进化的历程,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让学生懂得任何事物发展的方式都是由简单----复杂,由低级----高级。通过讲解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生物间共生、寄生等复杂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等,阐明普遍联系是事物存在的一种方式。通过种子休眠与萌发,水分吸收与散失,无机盐吸收与利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有机物制造与分解等植物体内存在的一系列矛盾,而正是这些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推动着整个生物界的发展,让学生理解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通过内外界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让学生明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学生在这样的讲解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会了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去分析问题。
教学反思9雨冲中学
雷江
引学生实践之路
德育教育是“知”与“行”的结合。生物学是门实验学科,它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既从感性入手,又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已学的生物学知识,亲身实践,必将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德育效果。如通过分发各种种子让学生课后分组观察、记录“种子萌发过程”,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又从中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指导学生观察中了解和掌握的氮、磷、钾无机盐缺乏时植物出现的病症及抢救措施,对学生及自家生长的不良花卉进行及时“抢救”,初步体会到科学知识的力量;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植物挂牌”,“悬挂鸟巢”以及走出校门进行“爱鸟周”、“环境保护宣传”、“植物资源调查”等活动,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理论和实践的使学生感受到生物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只要努力学习,大胆实践,就可以充分运和,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学以致用的科学品质。
第3篇: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李昌平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不被重视的现实情况下,面向全体中学生,使他们学好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学会生物学的科学方法及技能,真正使他们学得有趣、高效、获得成功和自信,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生物教学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教师就得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既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又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换代是迫在眉睫。
教材的几经变更,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跟随着改进。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可谓是要求更高,标准甚严。历经生物教学十二载,饱尝生物教学的酸甜苦辣,也从中学到甚多,为此把近些年的生物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勉,还望各位同仁来帮助探讨和提升。
一、教师的角色要转型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探索性实验、独立进行科技制作、研究一些新科技问题并完成相关的科研学习报告、进行社会调查以及扩展性学习等多项课题研究工作,这是旧课程无法比拟的。与此同时,新课程又能让老师们的教学能力、应变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对研究课题的内容、过程、方法以及相关综合信息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因此,要想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型教师”。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自己必须是一个高素质的教师,要善于“反思”,增加内涵,提高教师的学识和能力,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突出情感调节,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情感往往直接影响认知水平。一个人在愉快时,就容易通过感知觉接受外界信息,一个人在忧郁、苦闷时,往往不能接受外界信息,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形。教师就要根据情绪对学生认知活动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正面情绪来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例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时,关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知识,学生觉得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师在讲此知识之前,先讲个故事或谚语,比如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克隆”技术、“一母生九子,母子十个样”等,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愉快、兴奋的正面情绪状态下,再画出若干个从属关系的包涵图表来解释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学生就会容易理解及掌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应用情感调节,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很大帮助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科学素质的培养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我们学校处在农村,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借助现有的一些设备和网络资源,尽可能让学生多做实验,上好实验课及实践课。例如,学习植物学类时带领学生到校内采集各类植物进行分类学习,既了解了植物形态特点及分布情况,又让学生明确它们的价值;又如我校成立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兴趣小组,培养大家都有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物的奥妙所在,从而培养他们科学的认知态度和具有一定科学素质的能力。
三、突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师生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实施“师生互动”,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心理、情感、体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去。
例如,在学习“伸肘和屈肘”时,可事先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制作“肘关节模型”。课堂上,教师不急于讲解,而是先展示挂图和模型,同时演示自己的上肢,让学生一边实验一边分析,尔后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可以综合运用情景激发,师生互动,直观演示,将模型、挂图及自己的上肢对照起来,逐一指出肘关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尺骨、桡骨等各结构的位置及名称,再演示部分结构的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探讨,从而得知伸肘和屈肘动作就是这样完成的结论。这种开放性的课堂,学生兴趣高涨,这样的课堂,真正的师生互动,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完成认识上的飞跃。在这样高昂的激情下,顺便让学生再分析健康体育课上的引体向上、俯卧撑等动作的完成就是如此的轻而易举了。又如:学习水分代谢时,联系移栽幼苗时要带土的道理;讲光合作用时,让学生分析森林对环境的影响;讲食物的成分和作用时,结合学生生活联系膳食营养科学;讲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时,联系学生不要吸烟、酗酒及早恋的危害……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使学生学习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成功中体验到动脑思考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让你的学生对你有信心和兴趣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处在学生视野的横向和纵向比较之中,能否在学生中有一个良好的教学能力形象是极其重要的。着名教育家孙敬修先生说,“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并储存,然后指导行动。”这就说明教师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试想一个对自己都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的教师,怎能通过你的课堂让学生对你有信心和兴趣呢?我们教师,任重而道远,一定要用心去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让学生钦佩,赢得学生的好评,教学的实施就能顺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获得任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使其更加完善,真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第4篇: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记开学一个半月以来的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工作已经将近两个月了,忙碌起来的日子,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刚上讲台,没有紧张,有的是一份责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以至于,课下备课的时候,我会反复斟酌一个知识点怎么讲、怎么解释学生才更容易懂更容易接受。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与老教师相比,作为新教师的我,确实是经验不够。处理知识点的经验,巩固知识的经验,以及和学生交流的经验。这些有待成长的缺陷都在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教学质量。所以,课下我会想办法和老教师交流,取取经,争取早日能够在教学上得心应手。课堂教学中注重能力的培养
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前后相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精选往年高考经典试题做为例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地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高考试卷中要求用科学的语言表达的占很大一部分,且失分主要也在这方面。所以,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用语一定要反复琢磨,还要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通过反复训练使他们学会用书本上的基本概念或标准的生物学术语来精确表达;课后精选习题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夯实基础,注重学科内的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根据特定的学情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积极落实新课改理念,活跃课堂积极参加听课研讨,取长补短。
虽然课上得比以前进步,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后我会努力做到:
1、深入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熟悉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力求把握重难点,使课上内容简单易懂。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一般第一次上总是感觉不太流畅,我及时从中获得经验,在下次上时更好的讲授好。同时课堂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其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3、坚持听课,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寻求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4、认真及时地批改作业,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有侧重的对其强调,扫除自己学习中的盲点,也为课堂效率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有很多的不足,我还需要不断的磨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教师,为此,我将不断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早日达到教学目标。
第5篇: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篇1:初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初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白官屯镇中学谷友静
从教十二年,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高效课堂的模式,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以下谈谈我对生物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
一、指导学生做好生物课堂笔记
做课堂笔记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有的同学作笔记不得要领,影响了教学效果。例如一些成绩不理想,不愿意动笔,能听懂就万事大吉的同学,他们根本不做笔记;还有的同学盲目做笔记,他们的笔记主次不清,祥略不明,象记流水帐;还有的同学是单一的答案式笔记,他们不是记录老师解答问题的方法,而是抄答案、抄结论。针对这些情况,指导好学生做好笔记显得是那样重要。
二、教学的情境创设要积极、新颖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和教学规律合理的选择情境创设的方式。结合本人的教学过程,认为情境创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通过设问创设情境。
就是要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问题可由教师提出,如提出相反的观点,故意设疑或设置障碍,有意出错,把学生中常见的错误认识提出等;也可以让学生设计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抢答或咨文自问自答等。2、通过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这是生物课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突破性变化,能有效的节约时间,增加教学质量,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经过长期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讨论创设情境
讨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组织学生有的方矢的展开定向式讨论;可以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自由讨论;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辩论或讨论;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做调研式讨论。在讨论中,讨论的主题要鲜明。学生唱主角,积极思考探究。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导演,有效的控制讨论的内容、方向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到有收有放、松而不散。
三、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好多同学进入中学后对生物的学习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去学,对此教师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针对乡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入手,提高他们的成绩。
1、建立兴趣小组,培养学生能力
我们建立了以学生为主的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每周集中活动一次,活动分三个阶段。一是给他们演示趣味性和娱乐性较强的实验,如教师象魔术师一样演示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实验。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让其变浑浊的实验等等。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二是给他们器材,让他们模仿做实验。三是开放实验室。大部分同学都能独立完成课本中的有关实验。教师利用小组活动时间带领同学到野外去采集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和图片(摄影小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生物知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制定学习计划,进行针对性辅导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应不失时机的主动接近学生;搞清知识上的差距,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利用课余时间补差纠错,进行针对性的辅导,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补习和落实,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注意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环节
1、教师在课前备课要真正做到备教法、备教材、备学生,精选教法,潜心钻研教材。找准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注意每节课与前后知识的连贯性,精心设计练习题和每堂课的
板书设计,在备课中体现出对后进生的转化,分析每一位同学的情况,看他们在本节课中可以回答哪些问题,真正做到顾及全部。
2、上课时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针对性的指导。在学生的思维或语言产生障碍时,教师采用精练恰当的语言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进程加快,语言表达流畅。让学生分组讨论,质疑问难,在讨论中把重点难点解决掉。
3、课后教师要做好每堂课的课后小结。课后小结是常规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上完一节课,都要把这节课的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在记录是要把课堂上的成功经验、失误之处以及教学感悟等及时地记录下来,并且要持之以恒,也就要及时、经常、全面的做好课后小结,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上是我的浅薄看法,希望同仁批评指正。
【篇2:生物必修一教学心得体会1】
高一生物教学体会
人教版必修一生物教材,主要是围绕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展开的,看似简单,但贯穿于整个高中生物教学,学生对其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后面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谈一点体会。
1.明明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但考试一考就出错。比如能源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很多,有糖类,脂类,蛋白质等,但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主要储能物质是脂肪,直接能源物质是atp,当然还有动植物体内各自特有的糖,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给学生指出的。再比如酶的概念,明明讲的是有机物,可总有些同学认为是蛋白质,而忽略了rna这种酶。
2.考试中但凡牵扯到化学方程式方面的计算,学生大都晕头转向。比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以及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中,由于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整个过程,而对问题缺乏理解和分析能力,在答题中经常张冠李戴或者以空白作答。
3.面对数学曲线所表示的生物过程,学生都表示看不懂。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将各种曲线在处理习题的过程中都进行了讲解。比如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曲线,由于学生未能搞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无法从曲线上看出两种生理过程的变化。
4、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前备课至关重要。有效备课要求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传统备课中的“备学生”一般只是分析学
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定教师能讲什么知识。而有效备课更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往往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如在学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时,教师播放一则洗发水广告,并引出许多相关的问题:图片中的头发为什么会如此漂亮?其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了吗?光滑柔亮的头发与蛋白质有什么关系?这种洗发水中添加的物质是什么?为什么氨基酸能有效修复发质?等等,这些问题贯穿着整一课堂,使学生一直保持着求知热情;将知识点变成一个小故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如:图片。
总之,高一生物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新起点,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必须让学生明白,能力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夯实基础是才是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不论是谁都不可能一口吃个大胖子,只有循序渐进,在掌握基础的同时培养自己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学好这一门课程。
生物学教学经验总结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夏阳中学曹金玲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高效课堂的模式,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以下谈谈我对生物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
一、指导学生做好生物课堂笔记
做课堂笔记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有的同学作笔记不得要领,影响了教学效果。例如一些成绩不理想,不愿意动笔,能听懂就万事大吉的同学,他们根本不做笔记;还有的同学盲目做笔记,他们的笔记主次不清,祥略不明,象记流水帐;还有的同学是单一的答案式笔记,他们不是记录老师解答问题的方法,而是抄答案、抄结论。针对这些情况,指导好学生做好笔记显得是那样重要。
二、教学的情境创设要积极、新颖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和教学规律合理的选择情境创设的方式。结合本人的教学过程,认为情境创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通过设问创设情境。
就是要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问题可由教师提出,如提出相反的观点,故意设疑或设置障碍,有意出错,把学生中常见的错误认识提出等;也可以让学生设计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抢答或咨文自问自答等。2、通过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这是生物课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突破性变化,能有效的节约时间,增加教学质量,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经过长期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讨论创设情境
讨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组织学生有的方矢的展开定向式讨论;可以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自由讨论;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辩论或讨论;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做调研式讨论。在讨论中,讨论的主题要鲜明。学生唱主角,积极思考探究。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导演,有效的控制讨论的内容、方向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到有收有放、松而不散。
三、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好多同学进入中学后对生物的学习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去学,对此教师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针对乡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入手,提高他们的成绩。
1、建立兴趣小组,培养学生能力
我们建立了以学生为主的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每周集中活动一次,活动分三个阶段。一是给他们演示趣味性和娱乐性较强的实验,如教师象魔术师一样演示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实验。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让其变浑浊的实验等等。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二是给他们器材,让他们模仿做实验。三是开放实验室。大部分同学都能独立完成课本中的有关实验。教师利用小组活动时间带领部分同学到野外去采集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和图片(摄影小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生物知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制定学习计划,进行针对性辅导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应不失时机的主动接近学生;搞清知识上的差距,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利用课余时间补差纠错,进行针对性的辅导,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补习和落实,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注意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环节
1、教师在课前备课要真正做到备教法、备教材、备学生,精选教法,潜心钻研教材。找准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注意每节课与前后知识的连贯性,精心设计练习题和每堂课的板书设计,在备课中体现出对后进生的转化,分析每一位
同学的情况,看他们在本节课中可以回答哪些问题,真正做到顾及全部。
2、上课时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针对性的指导。在学生的思维或语言产生障碍时,教师采用精练恰当的语言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进程加快,语言表达流畅。让学生分组讨论,质疑问难,在讨论中把重点难点解决掉。
3、课后教师要做好每堂课的课后小结。课后小结是常规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上完一节课,都要把这节课的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在记录是要把课堂上的成功经验、失误之处以及教学感悟等及时地记录下来,并且要持之以恒,也就要及时、经常、全面的做好课后小结,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2016年1月13日
第6篇: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体会与实例
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体会与实例
苏武胜
摘要: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德育之重要已不容置疑,德育之话题亦属老生常谈,而德育之现状却并不容乐观。时下,杂志上、网络上那些有关德育的空泛理论可谓俯首皆是,可大多都远离实际,且毫无新意,着实令人厌倦。时代应该赋予德育以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及新的途径,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实践和实效。
本文着重谈谈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心得并列举了生物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诸多实例。
关键词: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心得实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首。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它的根本任务就是影响人格、形成德性,指导人的行为。
一、德育的现状
德育工作正蓬勃开展,但现状并不容乐观,概括地讲,其表现为:
1、效果并不太尽人意
2、内容与形式有些脱节
3、德性与行为不太统一
二、德育的主要内容
目前中学普遍进行的德育的主要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心理教育;理想教育;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环保教育;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等。
三、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心得
以上德育内容有多种实施途径,但我们要把学科教学作为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充分挖掘和利用各学科的德育资源,有意识地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本人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对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方面获得了以下浅薄的心得:
1、德育在于自然渗透,而非强输硬灌
德育的渗透务必自然,自然才会真实,真实才会更具实效。只有在自然真实的环境和氛围中,学生才会真正受到感染,感动和感化。脱离实际的强输硬灌,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也难以在学生内心深处激起几朵浪花,待风平浪静之后,一切又很快恢复如初,所以我们要选择或创设尽可能真实自然的情景进行德育渗透。
2、德育宜长期的点滴渗透,而不宜一时的突击强化
德育在于拨动学生的心弦,影响人格、形成德性,然而这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需要反复作用,不断强化,效果才会稳固,所以渗透还是适于“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式,而不宜狂轰乱炸,暴风骤雨型。虽然后者有时也确能让学生一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醍醐灌顶,但效果很难持久,因此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须长抓不懈,利用一切可用的机会进行点滴渗透。
3、创新情景是德育渗透的基点
情景创设得是否巧妙、科学,直接关系到德育渗透的成败。要设法让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近乎自然真实的德育渗透的环境中“身临其境”,“触景生情”,进而受到感染,受到鼓舞,激起与老师心灵的共鸣,从而顺利地接受德育的洗礼。当然,情景的创设可以借用情感的渲染、音乐的烘托、环境的装扮、甚至诗歌的点缀等诸多形式。
4、适时适度是德育渗透的关键所在
德育渗透是一门艺术,讲究方法、技巧,更讲究时机与火候。要抓准时机,看准场合,掌握好火候。时机不对,场合不合,火候不当就会使德育渗透难以深入人心、难以扣动学生的心弦,就会渗透不成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其效果不言而喻,甚至反倒落得东拉西扯,哗众取宠之嫌。所以教师课前要精心备课,巧妙设计;课上要善于相时而动,灵活驾驭。
5、德育渗透的效果需及时强化、巩固
中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望旺盛,但辨别能力低、自控能力差,常常是积极与消极、正确与错误并存,可塑性强、变化大、反复多、易反弹。所以德育渗透要长抓不懈,而不应该一暴十寒。
6、德育渗透的形式要丰富而且不要与内容脱节
传统的德育形式过于单一,往往以教师的苦口婆心的说教方式为主,而且形式与内容往往脱节。其实,德育渗透的形式完全可以丰富多彩,但原则上要结合学科教学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亲身实践的机会,如探究、实验、调查、访问、郊游、参观、演讲、辩论等等,要让他们在与社会的交往中,在与实践的接触中去体味、去反思。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开阔视野,谙熟国情,了解社会,培养德性,从而把空泛抽象的德育理论与真实具体的德育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7、德育渗透的最终目的和结果是德性与行动的统一
评价一个人的思想政治觉悟的高低,道德品质的好坏,依据不在于他的言论,而在于他的行为。对于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为的就是提高思想觉悟、形成正确的观念,从而养成良好的作风和行为习惯。也即是说:德育不是要挂在嘴边,也不是要考试时写在纸上,而是要深藏在学生的心里,落实在学生的行动上,这才是德育渗透的最终目的。
8、德育渗透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主要靠教师来进行。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具备过硬的素质,至少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杰出的表达能力、强大的感染力和非凡的说服力,另外还需要具备强烈的德育渗透的意识,需要倾注饱满的热情并付出火热的爱心,更需要教师自己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四、生物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些实例
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在日常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十分重视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德育渗透。下面列举一些实例权作抛砖引玉,亦旨在脱离空泛的理论探讨。
1、利用自然选择学说、渗透竞争意识
在讲授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后,我特意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渗透了竞争意识:优胜劣汰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竞争与挑战可谓无处不在,面对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消极逃避只会落得惨遭淘汰;动物尚且选择精心准备、积极应对,何况人乎?我们应该争当勇敢的水手,敢于搏击汹涌的波涛,敢于挑战前途未卜的命运。
2、利用分组探究活动渗透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在分组探究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形成科学的探究技能,还能在分工与合作中培养出团结协作的精神,树立起集体主义观念。而且,在实践中进行德育渗透要比空泛的说教有趣得多,有效得多。
3、利用调查家乡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活动渗透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笔者所在的天津市汉沽区的葡萄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非常发达,尤其是“茶淀牌”玫瑰香葡萄享誉全国,在历年全国葡萄评比中屡居榜首。我们汉沽曾因此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誉为“中国玫瑰香葡萄之乡”,中国玫瑰香葡萄协会也迁址汉沽。另外,葡萄酒酿造业在汉沽区也十分发达,其中要算孟庄园葡萄酒业有限公司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名气最响,它所拥有的压榨能力、储藏能力和罐装能力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前十名。我便不失时机地在全年级开展了“玫瑰香葡萄的生产实践与精加工的调查访谈”的课外实践活动比赛,借机向学生渗透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利用蚕的生活史渗透奉献精神
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仅幼虫时期摄食桑叶,其余时期不吃不喝。成虫完成交配后雄虫很快死去,而雌虫产卵后也随即死去,留下卵以繁衍后代。蚕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更是悲壮的一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对蚕,我们又怎能不肃然起敬?我们要学习它不求索取、无私奉献的精神,讴歌它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以此向学生渗透无私奉献精神和爱护生物的意识。
5、利用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和中国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工程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渗透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6、利用有关女性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艰辛与痛苦的教学录像,渗透体贴父母,孝敬长辈的教育和感恩教育。
7、利用教材上的系列课外阅读“科学家的故事”渗透理想教育和钻研精神。
8、利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的知识,渗透如何讲究卫生、不要随便吐痰、预防疾病、关注健康等习惯和意识。
9、利用人类的起源渗透劳动教育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意识
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劳动创造了语言、创造了人类本身,也创造了人类社会。因此,劳动是伟大的,也是光荣的。而懒惰就是可耻的。要热爱劳动,那就得珍惜劳动成果,就要勤俭节约,同时还要尊重创造了劳动成果的劳动人民。
10、利用蜜蜂、蚂蚁等社群动物的分工合作并能完成共同任务,渗透遵守纪律、服从分配的意识。
11、利用健康的多重含义、渗透心理教育和社会适应的意识
健康包含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借机可以渗透身心愉快、豁达宽容、乐观开朗的性格,另外渗透是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以适应社会的意识。
总之,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资源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挖掘,教材和社会也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开拓的广阔天地。我们要巧妙地利用或精心地创造渗透的情景,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渗透,但要真实、自然而富有成效。
第7篇:教学后心得体会
教学后心得体会
篇1:体验式教学的心得体会
体验式教学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的体验式教学,我们收获颇多。将我们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了起来。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只有真正实践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学习知识。因此体验式教学的开展,对我们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不仅夯实了理论知识、提高了技能操作水平,还让我们看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找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所存在的个人问题。大家各自发挥特长,积极努力对待,将我们团队推向了成功,其成功的背后:大家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尤其是我们的团队的指导老师、队长、组长,不断地组织、号召大家聚集起来讨论剧本、排练和其他相关事宜。组员们冒着严寒进行个人单项操作的练习到半夜,课余时间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这种努力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从中大家学到了抢救危重病人基本技能,认识到了学好抢救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掌握了基本抢救程序。
我们团队所选的操作有心肺复苏、吸氧、静脉、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就本次考核,我谈谈我们团队的优点:
1、团队协作能力强。
2、遇到突发事件有极强的应变能力。
3、熟练的操作技术,特别是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的操作做得相当规范。
4、剧情创新是亮点,并合情合理。
5、表演者表情丰富,表演逼真。
6、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
7、医护人员不断对患者及家属人文关怀。
遵义医学院周杉
篇2:学习《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学习《有效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个教师如何充分用好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学到更多的知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让更的课余时间交还给学生,这是每个有责任心的老师要思考和去研究的。通过学习《有效教学》,对如何提高有效教学受益匪。下面谈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首先,通过有效教学的学习和培训,我明白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堂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与技能”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只有“过程与方法”才是作为我们老师需要改革整顿、反思总结的部分。每节课我们教师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能到能的变化上。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
发展。
其次,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课堂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科学的机会。科学的学习过程,应当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性活动的过程,它应当包含丰富的过程性目标。我们老师在教学中,着重是引导学生在思考、交流和实践等探究活动中感悟方法,进而有序而且有条理地思考,用心去体验学习科学的过程,要相对重体验轻结果,以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再次,课堂教学环节设计要注重实用性。一堂高质量教学课,各个环节的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导入环节、问题与问题的过度环节、活动环节、总结环节、练习环节、作业环节等等。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不能流于形式,要落到实处。因此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做到有的放矢:备课本,掌握重点难点,注意详略得当;备学生,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作业、练习环节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等等。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需要我们有一份持久的热情,以及一份对教育、对孩子的热爱。
篇3: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核心的理念之一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然而现今,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使得很多学生讨厌学习,不善学习。一谈起学习就焦虑不安。特别是应考这根指挥棒在牵着教师与学生的鼻子走。使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以致教师与学生在精神层面都得不到那种学习快乐的享受。但现实总归是现实,这种现实目前还不是我们教师个人所能改变的,那唯有的,我们只有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轻松,令人最满意,工作更有效.
通过对《有效教学》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一个有效教师?“有效教师”总是那些学生感到“值得信赖”的教师。“可信任感”有助于创造一种轻松的、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相信教师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教师们通过坦率、诚实的师生交往建立可信任感,而不是通过教师的地位或学历证明,这些只有在学生认识到时才有用。”
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1
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对于奋斗在一线的教师来说,无论是旧的,还是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都是通过
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而表现出来。所以通过《有效教学》的学习,我的心得一是认清我们真正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理念非常重要。可能在讲话中,我们会流利地运用着“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但在实际教学中继续着早已习惯的应试教育,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行为。通过学习,教师的这种积极性与创造性被激活了,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具体化为教师可以理解并付诸于实施的行为。
通过对《有效教学》的学习,我知道了书中有很多直接关注教师如何有效地备课、讲授、提问、激励等日常教学行为。书中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问、如何有效地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主动学习,尤其努力叙说。这些策略使教师不再需要用物质刺激和奖惩的办法迫使学生去学习,教室变为所有人积极向上的学习场所,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达到轻而易举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知识之中,这是无价之宝,并且不断地形成他们的人生观,并且培养出最美好的人生,这些策略使我们的教学并没有脱离学校的日常安排,反而使课堂呈现出全新的活跃气氛。我是惟一的,我的学生也是惟一的。学校、老师是孩子成长的桥梁,培养自尊,有自信,朝气蓬勃,助人为乐,敏于合作,勇于进取,不怕失败,迎接挑战的新一代人材,愿
我们把一切有效的革命学习到底。
第8篇:高三生物教学心得心得体会
高三生物教学心得高三教学工作基本结束了,回顾一年的工作,有成功的做法也有需要加强的地方,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从三大方面作一小结:一、有效做法(一)用有所作为的态度去面对现实,发挥主观能动性选考生物的学生总体上在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方面较弱已是不争事实,我们直面这个现实,没有怨天尤人,用有所作为的态度正视这一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出了学生的实际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不仅老师这么做,还教育学生也这么做,让学生明白,只要我们敢于面对困难,少找籍口,多找方法,师生同心,紧密配合,就一定能把学习搞上去!这一点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二)科学地制订一个全盘的复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年开学前就集体研究,认真讨论,制定出详实的三轮复习计划,每个阶段的复习要达到什么目标、做什么、怎么做、时间安排、练习定位,甚至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心理辅导和训练,都计划好。同时教师的计划在复习前,都向学生说明,让学生心中有数,自觉配合老师,做好教与学同步,发挥共振效应。(三)提高学生eq激发学习潜能人的能力是由现能和潜能两部分组成,其比例犹如海面上的一座冰山,现能只是冰山一角,而潜能却是水下的巨大部分,这被称为“冰山定律”。选考生物的学生现实能力较一般,但潜能巨大,关键是教师如何将其激发出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能激发,iq的作用占20%,eq的作用占80%,因而现代教育已逐渐由重视iq转向重视eq。教学中我想方设法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eq,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激情,创造一种宽松的、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动机,抓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养成,使其具有一个积极、乐观和平衡的心态,因而较长时间地保持了旺盛的斗志和激情,较大限度地发挥了潜能。(四)讲究教学方法1、作好复习方法的指导。好的学习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复习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包括复习各个环节的技巧(审题技巧、记忆方法、概括知识的方法等)、如何运用时间、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分布、高考各类题型的解答方法、考试过程的常见失误与对策等。学生掌握了方法,学习起来主动、轻松,有针对性,因而学习效果有了较大提高。2、提高45分钟的效率。用生动的语言表达理论实际,讲练结合,精讲精练,使直观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全面复习、突出重点。从历年生物高考试题来看,章节知识覆盖率均在90%以上,基础复习必须全面。但又不能搞平均主义,因为试题逐步以知识立意转化能力立意,不太强调覆盖面,必须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重点在哪里?根据对近年高考试题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代谢、第六章遗传变异和选修第一章稳态调节、微生物与发酵工程。上述五章在高考试题所占的比例高达必争之地”,因此在复习教学中给予了最大的重视。
高考复习
重点是必修第三章新陈70%左右,可谓“兵家
第四章细胞和细胞工程、第五章4、强化训练,提升能力。从信息论原理来看,学习主要是信息输入、贮存与输出三个过程组成。信息输入包括听课、阅读和理解,信息的贮存靠记忆实现,信息的输出是指知识的再现和运用。
三个过程关系密切、缺一不可,但考试主要是通过信息的输出来实现。因此要提高考试的成绩,平时就必须加强对知识输出的训练。加强训练是一种高强度的知识运用训练,能大大地提高学生输出知识的能力,提高成绩。采取了三种方式:①在平时练习中强化,把平时训练当考试: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闭卷完成,不能中途查阅书本和答案,直到把所有题目完成后才能对答案,看书、讨论或问老师。这样有利于保持思维的连续性,提高反应速度和熟练程度,消除对课本和答案的依赖,培养自信心。②课堂口述题目,学生必须听清题目、记住有关问题和供选答案,口述一题马上答一题,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和反应速度。③适当加大考试题量、难度和能力要求,缩短考试时间,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应试心理承受力。二、最大收获强化一轮复习,收到很好效果。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目标是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形成较熟练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高三生物复习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最长、效果最关键。采取了如下措施进行强化:(1)加强集体研究,把握高考方向新学年一开始就认真研究,抓一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瞄准高考的方向,并在开学一周内拿出全学年的教学计划,
具体细化到每一章、每一节,具体到重点、难点,做到人人心中有数。备课组始终做到“五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基本教学内容统一、作业和练习统一、考试统一。组内教师信息畅通、资源共享,我个人为备课组开课近
100节。
历时(2)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络,提高应试能力双基教学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基础题仍占主要地位,做好了基础题就拿到了基本分,失去了基础题就失去了一切。一轮复习做到了立足课本,以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为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小台阶,快步走,复习内容细而全。实行地毯式、拉式梳理,覆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对重点性的基础知识,逐一过关。(3)抓三种能力的培养1.指向审读能力。在平时的授课中使学生深刻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和形成过程,对概念中的重点字词要生划、圈、点,明确运用范围,使学生形成遇到问题时能迅速通过圈、点、划提取问题中重要信息的方法和能力,指向,解决审题关。2.分析综合能力。寻找新题型,组合新题例,精析精评,让学生熟悉各种题型,教会学生对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解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3.规范表述能力。用准确的生物学术语规范表述答案,这一点在高考阅卷中体现得非常突出,导致考生吃亏较多。
XX年的明确问题
XX年高考复习中作了重点加强,在讲评、问答、阅卷中都作了严格甚至近乎苛刻的要求,收到巨大成效!三、主要反思本届高三生物教学过程中,出现班级学科成绩较不平衡的现象,虽经多种方法和途径的努力,但收效不太明显,回想起来原因似乎可以这么解释,位,对于学生没有能够抓得起,对于薄弱班级上升的信心似乎不足。要在今后工作中需要注意改善和提高的!高三虽苦,但用有限时间和精力,开启了学生的心灵智慧,我值得,我自豪!经过对一年勤恳工作的总结和反思,有理由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2」
「1」一是学生的确是有参差,难以取得较明显的进步,另一方面可能是教师工作还不是很到
对于成绩较落后的学生虽做了一定的推进工作,但还不是更深入更全面更有效的。这些都是.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人体的正常体温.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固态变为液态现象.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气态变为液态现象.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现象.初冬树上的霜是液态变为固态现象.下面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4.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_乙__,水的温度是__42__℃,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A.120℃B.100℃C.90℃D.80℃6.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第一节物态变化与温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下面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8.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约为21℃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10.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__固态、液__态和__气__态。在个标准大气压下5℃的酒精、氢气、铁三种物质中,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的是__铁__,既没有固定的体积又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是__氢气__。11.把①糖、②醋、③白雾、④碗、⑤勺子、⑥味精、⑦水蒸气、⑧二氧化碳、⑨干冰按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属于气态的是__⑦⑧__;属于液态的是__②③__;属于固态的是__①④⑤⑥⑨__。均填序号)12.气象学里的平均气温是一日当中的时、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若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此地的最高气温是__5℃__,最低气温是-2℃__,一天的温差为_7℃__,平均气温是__1.25℃。13.在寒冷的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冰的上表面为-10℃,下表面是℃.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10℃.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冰层下表面的温度是-10℃14.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碳纳米管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

米,直径10

米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金属镓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可读出温度值。其测量范围为18℃~490℃,且精确度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15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热胀冷缩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乙__;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和38.6℃,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_38__℃和__38.6__℃。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气体__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_左__(选填左或右移动。(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_0__℃。(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__会__(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17.有一只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把它放在某种液体中时,示数是22℃,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_20℃__,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40℃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40℃__。第四节地球上的水循.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3%,淡水资源丰富.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霜、露、雾、冰、“白气”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霜、雾、白气.霜、露、白气.露、雾、白气.露、雾、冰.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是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这是因为衣服上的冰升华成水蒸气了__。.有下列物态变化:①洒在地上的水慢慢变干的过程;②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③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④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其中属于凝华的是__③__,属于吸热过程的是__①②__填写序号。5.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6.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8.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春天,冰雪消融.夏天,积水干涸.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10.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11.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升华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_凝华__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1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液化_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__吸热__选填吸热或放热。13.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_升华__,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凝华_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_熔化_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凝华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_吸__热。15.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_汽化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_液化_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以下,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_凝华__而成的,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_内侧__(选填外侧或内侧。16.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_(填物态变化名称。(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__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__。(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干冰升华吸热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水蒸气遇冷液化__形成的17.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1)霜是由__水蒸气_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凝华__。(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_空气湿润__和__气温在0℃以下__。(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第三节汽化和液.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A.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给湿头发吹热风.下列哪一种现象属于液化?)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清晨,草的叶子上有露水凝结.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时.如图是对一定质量的水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98__℃;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__吸热__选填“吸热”或“放热”,其温度__保持不变。第题图题图.如图是草叶上出现的露珠,露珠的形成是__液化__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__放__(选填“吸”或“放”)热。.张家界景区雨后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关于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雾是水蒸气.雾是山中冒出来的烟.雾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6.人游泳上岸以后,风一吹感觉身上很凉。这是因为C)A.水中的温度比岸上的气温高.人的皮肤产生的错觉.人身上的水分蒸发,要从人体吸热.风把身上的热量带走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春天,早晨经常出现大雾,是汽化现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出现水珠,是液化现象.深秋,枯草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汽化现象8.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像。根据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图线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图线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到100℃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9.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10.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B.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11.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拉
进行生物教学后心得体会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中学生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生物教学后心得体会实例(共8篇)》相关文档:

毕业设计心得体会(精选5篇)09-01

公安干警大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09-01

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范文(精选多篇)09-01

最新 公安系统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心得体会-精品09-01

公安系统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心得体会09-01

精选大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4篇09-01

公安干警大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09-01

大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例文09-01

检察院工作心得体会【三篇】09-01

检察院工作心得体会09-0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