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读后感
读《终身成长》读后感
当我们还是婴儿时,我们研究走路、说话,跌倒了、说错了,不会害怕和丢脸。
后来,我们懂得了更多,反而怕这怕那,止步不前了。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转变了思维模式。
《终身成长》一书中提出了人的思维是分为成长性思维和固定性思维的观点,并在书中借助一些事例向我们阐述了成长性思维与固定性思维在人的成长之中对人的影响。作者从思维模式的角度,让我们找到自己恐惧、苦恼和失败的原因。同时,它将帮助我们突破这些阻碍,获得成长,达成目标。
以下内容为《终身成长》一书精华解读的部分内容,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人的两种思维模式
1.固定型思维模式
认为人的才能一成不变。这让人们时刻想证明自己的智力、个性和特征。他们会把发生的事当作衡量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
2.成长型思维模式
认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养。虽然人的先天才能、资质、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过努力和经历来改变。
二、两种思维模式的区别
1.这两者对自身的评价准确度差别很大。
2.当你获得一个机会时,成长型会认为是一个机会,固定型思维想得是我不会,我不知道。
3.脑波不同。成长型思维脑波亮的区域是在分析正确答案时,固定型思维脑波亮的区域是在宣布对与错时。
4.对于努力与否看法不同。
5.对于失败看法不同。成长型思维把失败当成一个行为,固定型思维把失败当成一个身份。
三、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1.固定型思维模式限制人的成就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不屑于努力,不注重研究方法,把他人当成审判者而不是同伴。这将阻碍他们取得成就和获得成长。
2.成长型思维模式帮助人们发展能力、获得成就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能明确目标,不断优化研究方法,并乐于向同伴研究。这将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和得成绩。
书中案例:XXX高中的差生逆袭
XXX高中,是洛杉矶的一所低收退学校,大多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它被认为是当地最差的高中之一。这里的学生拒绝进修,老师也无可奈何。XXX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看法。他开始教这些孩子大学水平的微积分。应用成长型思维,他总是思考怎么去教、怎样才能教得最好,而不是关注自己会不会教、他们能不能学会。后来,他不仅教会了这些学生微积分,还让他们在全国数学考试中获得了领先成绩。这一事迹,便是片子《为人师表》的原型。
四、思维模式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1
作者在本书之中分别从教育,体育,贸易,婚姻,社交中论述了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带来的不同结果。
1.首先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与我有最直接关系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
书中案例:XXX父母的XXX梦
XXX的父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他们认为XXX上学的唯一目标,就是考上XXX。他们觉得只要上XXX,才能证明XXX的聪明、能力和价值。但是XXX没能考上XXX。从此桑迪陷入彷徨。即使已就读其它学校,她照旧会感到无形的压力。这让她的情感和成绩都非常不不乱。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父母可能不知道,他们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了怎样的伤害和影响。
为人母亲,孩子也已上小学,这样鲜活的案例让我不禁反思对于孩子的进修生活,我应当以何种心态去面对。
2.老师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
书中案例:拒绝研究的盖瑞变了
XXX不爱进修、撕作业、经常不上课。有一次,老师XXX让他到黑板上解题。XXX粗鲁地拒绝解答。但这位老师没有放弃XXX,而是引导他尝试解答、施展潜能。渐渐地,XXX从不爱进修的“坏”学生,变成了在课堂上的积极份子。他还爱上了写作,而且表现十分杰出。
至此,相信大家都能看出谁代表了固定性思维,谁代表了成长性思维。而不同的思维模式也给她们带来了不同的成长经历。读到这里,我相信很多人会和我一样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如果我是一个固定性思维的人我还有办法改善吗?我想答案是:“YES”,是肯定的,固定性思维是可以得到改变的。至少此书中有很多可以借鉴。
五、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它无关年纪。无论何时,停滞成长,才是最可怕的衰老。回归到我们知识付费和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终身研究需要每一个人去不断践行和修正。文中列举了很多体育、医学、商业等明星、大v成长成功案例,只有持续不断的改善转变,成为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最终才能完成对自己的挑战和突破。
文中提到两点,记忆尤为深刻。
如何将成长型思维带给更多的人?比如要让孩子成为成长型人才,老师和家长都需要掌握以下三点:
1.掌握称赞的方法。对的称赞方式,不是去夸奖孩子的能力,而是去关注他们研究的过程。不是夸他们聪明,而是要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比如这样夸奖:“你的进步说明你真的很努力。你反复复,划出重点,一遍遍做测试。你的方法确实奏效了。”
2.正确面对孩子遇到的挫折。当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表现得焦虑、表现得非常关注他们的个人能力,或者试图掩盖失败,都是不可取的。这些都容易让孩子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父母应该对挫折表现出兴趣,引导孩子面对和处理挫折,把挫折视作研究的好机会。
3.重视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在教学中,老师需要关注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研究表明,如果老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他们会更相信能力是可以发展的。
《《终身成长》读后感》相关文档:
小王子名著读后感演讲稿五篇09-01
名著读后感500字(优秀6篇)09-01
看名著的读后感写演讲稿五篇09-01
名著读后感范文4篇09-01
文学名著读后感800字(精选6篇)09-01
名著读后感范文500字(精选10篇)09-01
名著读后感600字(精选13篇)09-01
经典名著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09-01
高中名著读后感演讲稿合集09-01
名著的读后感(通用7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