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老师》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
篇1:致老师读书心得 余映潮老师《致语文老师》一书的序言开头是一句希望之语,即“我希望每一位语文老师在生活中、工作中都充满智慧”。
一句亲切的叮嘱,让人心头一热。当我们议论老师这一职业,或议论教育事业的时候,首先要关注这一个个“人”DD生活中的“人”。他的性格、爱好、情趣、志向和平常的心态等等,都需要互相的关注、关心、理解、帮助。教育教学是一份充满“爱”的工作。试想,普通老师生活缺乏稳定,对自对人对社会的心态调整不好,能期待他们平静而清醒地走进教室吗?教育是“育人”的事业,“育人”首先要“育师”、“育己”,然后才能“育学生”。“一流的老师”才能育出“一流的学生”。由此,无论是从学校、还是社会和国家层面看,老师是第一位的,有全社会敬重的第一位的生活,有充满智慧和激情的第一位的工作。
老师的成长,生活和工作是分不开的,生活中乐观、有情趣、自我认同感强的老师,在学校里肯定自信、积极,有个人魅力。同样,许多工作优秀的老师,他们对生活现状的理解和对将来的追求充满幸福感。所以,许多名家、大家优秀的表现和出色的成绩,除了用专业理念技术去解读外,还可从其生活中的个人性格、品质和精神上去理解。看余老师的《致语文老师》一书,其长者、智者的风范令人敬仰。余老聊的是教学,也是个人迎难而上的成长修炼,这修炼的过程,有坚决的目的,有系统的规划,有艰辛的执著,有挑战的智慧,有说不尽的苦乐滋味,有沉甸甸的收获。其修炼的智慧之语,既可心引领我们认真地工作,也可以启发我们用心地去生活。
我们无论是自愿,还是巧合从事了老师这个职业,注定了此生与别人有些不同。除去虚幻神奇的道德评价,因为职业的特点,我们的生命历程真的有些特别我们需要(应该)掌握更多的文化,我们有时机站在人类思想的前沿,这是我们有时清高的原因;我们肩负着文化传承和思想播种的责任,我们的工作与其说是教育学生,不如说是熏陶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如今和将来,往大了说,我们的事业真的能改变命运和世界;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有丰富思想和鲜活情感的学生,我们每天的工作少有重复,我们每个教育教学的细节需要更多的创造性和人文个性,我们每天都新奇有趣的挑战;我们此生真的要“活到老学到老”,需要吐故纳新,才能与时俱进,很少有职业像我们这样需要终生修炼和成长。
凡职业,都需要为了生活,从事老师职业也需要“养家糊口”,这点标准不一,争议不断;凡职业,都需要有敬业的精神,都可以经营成事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是不管哪行,都能用心做到极致。从古至今,“状元”总是凤毛麟角,可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想法每个人都会有的,为难的是,成功需要面临各种挑战,不是每个人都能英勇地、努力地坚持下去。
所以,余老在序言中对年轻老师(在余老面前,凡站在讲台上的先生们,都是年轻的)谆谆告诫:
〔新部编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_新部编语文教材培训心得〕“我视成长智慧为第一。”
“我珍视在事业奋斗中对生命的历练。”
“趁着年轻多做事。”
不能失去“追求的勇气”,要“保持追求人生目的的持久性和忍受性”,“让自己具备走向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坚强意志”。
要承受“刻骨铭心咬牙坚持的历练”,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
要能“苦做”,“成功的时机在八小时之外”;还要“巧做”,成功讲究方法,能让我们更早、更多地品味奋斗的快乐滋味。
要“永远相信‘积累’的力量”,“学会摘抄、摘录、摘记”并“分类研究”,“越是有丰富的积累,越是容易看到事物的空白,越是容易触发灵感和把握成功的时机”。注重学习积累的人,会拥有“很高的洞察力”。“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中还有无数个空白无人问津或者涉之不深,任何时候进入这种研究都不能称之为‘迟’”。
所谓“专家”,“是哪些几十年坚持不懈的人。”
“心静”,是一种情绪和心态状态,“专心致志,这其实是非常高妙的思想方法”。
做教育教学研究,没想像的那么深奥可怕,其实就是“比别人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做好同一件事”,并“可以在细节上做出深度的”。那些所谓的大家、名家、行家,都是这样起步的。
教育教学需要“创新”,什么是“创新”?“主要在四个字上下工夫:角度,难度。‘角度’好加上‘难度’大,就是高层次技能,就是创新。”
读着余先生的“修身警言”和“思想火花”,觉得“高山仰止”,让人心虚和畏惧。这那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呀?
那么,余老几十年如一日的历练成就和肺腑之言与我们有何现实的意义呢?
作为老师,每个人的学识根底有不等,天赋条件也不一,外在环境机遇也不同,谁能说这些区别是无法改吗?我们学习余老,期望个个成为余老那样级别的人,那是不自量力。余老对我们一线广阔普通老师最大的启发是,坚持做事业的规划,珍惜时间,坚持用巧妙的方法去践行,用心把教学工作中小事做到精致,做得有意思。人们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可生活中具备野心且能成大事的人毕竟少数。我们更多的普通人其实是“舞台有多大,心就有多大”一个老师,三尺讲台,一本教材,几十个学生,这是我们世界,很小。我们其实不需要大抱负,只要能脚踏实地,在教室里,在学生心里,把每件小小的事做精致,做的有意思,我们就会渐行渐远,越攀越高。眼界和心界是低头看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不是仰头远望出来的。坚持做精致的小事,这就是余老“静下心来”的修炼之道呀。
思虑至此,便不再对余老“敬而远之”了。
工作二十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当一个好老师难,当一个好班主任更难,班级管理包括方方面面的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特别是如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家庭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环境,都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开展,所以我们班主任不仅要面对一个个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面对他们背后的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教育方式。朱永新教授在《致老师》第三辑中通过《好的教育是一种合力》《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让父母成为你的助手》三篇文章向我们深化浅出地阐述了如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读后让我受益匪浅。
父母的处世之道,家庭的教育形式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进步了,国富民强了,孩子们有了优越舒适的环境,但行为习惯为何出现了滑坡。我们不能不成认,这是学校教育形式与局部学生的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差异,或者说是家庭问题给孩子的行为习惯注入了不良的成份。朱教授说:我们的家庭之路上充满了无证驾驶的“司机”,如今没有驾照不能开车,违规要罚款。而做父母比开车要复杂一百倍、一千倍。
因此,我们在面对多种不同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我们的班级管理如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而简单地采取整体化一的措施,势必让这些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或者无处躲藏,那么,怎样才能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呢?结合朱教授的观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利用x月份学校开展的“家长一日访谈“活动,为不同的学生家长,构建一个共同教育平台,是班级与学生家长,以及学生家长之间互相交流的好时机,活动开展以来,我总是留出一定的时间请学生家长介绍自己的“教子之道”,讨论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再让孩子当场发言,有时甚至请一局部问题学生发言,从正反两个方面进展沟通、交流收到良好的效果。家长们结合自己的孩子,谈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引起了家长们的共鸣。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管理人的艺术。学生不可能屏弃一切因素的干扰,带着纯而又纯的心理坐在教室内从事学习活动,班主任工作只有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使学生安康成长,从而形成合力。一旦两种教育形成合力,孩子的学习、生活必将步入一个和谐的轨道,正如朱教授所言:当学生的父母成为老师的教学助手,老师就会像有了三头六臂,这样就可以在教育教学中沉着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篇2: 《致老师》读书心得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读着《致我们亲爱的老师》,聆听着一位位名师讲述一个个生活中爱的故事,有笑有泪。而充溢于心中的,是浓浓的爱意,暖暖的感动,款款而来的幸福。
我一直都是一个追寻幸福的人,仍记得去年的演讲比赛中,我信誓旦旦的告诉所有人,我要做一名幸福的老师,我要追求我的幸福三境。接下来这一年我都试图在这教育的渐渐途中寻找幸福的捷径,但似乎仍未有头绪,如今一页页的读着手上这本书中的字句,我欣喜的发现一篇篇朴素的文字背后,那看似平淡的故事之中,竟都隐隐透出这样的一种启迪:幸福教育,自于爱!
爱是默默地付出,是无言地体贴。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体验。没有爱的付出,又如何谈得上幸福的感觉呢。虽然我只是一名工作刚满一年的新老师,但我也曾感受过老师的美丽与荣耀,而且也体验到老师的辛苦与酸楚,但是我仍然坚信,教育其实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享受职业幸福,关键就在于找对人生的坐标,默默地付出,幸福自会款款而来。
也许职场竞争,工作压力,十年一日,再加上学生的淘气捣蛋,屡教不改,都曾让我们产生“职业倦怠”,但我相信心中常怀爱永远将是我们幸福的机密武器。
心中常怀爱,首先就要做到爱自己。保护自己的身体。有了安康的身体,就能拥有一个安康的心态,就能时时精神抖擞的应对学生的各类问题。保护自己的专业。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工作得失,总结经历,下笔成文。
心中常怀爱,其次要爱学校。保护学校的荣誉,保护学校的同事。
心中常怀爱,最重要的当然还是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但是我们却常常是以“我是恨铁不成钢”来宽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甚至粗暴,认为只要出发点对,是爱学生,是为学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计较。于是就出现了不问青红皂白的斥责,甚至打骂学生的现象,而在学生这方面,除了对老师产生害怕心理之外,还产生了对立甚至“仇恨”情绪。作为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在塑造学生的灵魂,我们不希望我们倾注了全部心血和爱的作品是畸形的,丑陋的,我们希望他们光荣夺目,所以我们只强调“有好心”是不够的,我们必须重视和研究教育的艺术,以便艺术地教育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的感受到老师的爱,也许只需要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幽默的小故事,这都将比简单粗暴的斥责要有效的多。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我们的老师很平凡,却很执着。当我们看着孩子们在自己的关爱下一天天成长,他们的眼睛里逐渐展露智慧的光辉时,那是怎样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那是怎样一种深化骨髓的甜蜜呀!
教育的世界是美丽的,为了我从事的这一份神圣的事业,我庆幸着;为了我所拥有的那一份爱心,我快乐着;为了能与孩子们为友,我幸福着。愿大家都能静静地品味这平凡中的幸福。
篇3: 《致老师》读书心得 理念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根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承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效劳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好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考虑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方案。
他告诉我们,教育既要满足学生最根本的需要。如平安的需要与被爱的需要等,更要促进学生萌发高层次的需要,如爱别人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认可的需要等等。新教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成长”,可以让每个受教育者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丰富的情感。
在他眼里,老师不是春蚕,不是蜡烛;不是一个隐喻与一个标本,更不是灵魂工程师,老师就是老师,每天都在平凡与神圣中穿行,他生命的价值在于“以如今求证将来,让生命幸福完好”。
“幸福”与“完好”,成为新教育最为饱满的两枚理想种子。因为它们的存在,老师挣脱一切“标签”“脸谱”与“定型”,悄然复原成真实的生命,真实的“人”,以幸福成全生命的“人”。
如何做一个幸福教育的人呢?
1、要对教育生涯充满理想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动态的追求,反映了人的当下的一种心态。而老师的幸福又是什么?老师的幸福就是:心中有盼头,手中有事做,身边有亲友,家中有积蓄。假如仅仅把老师当做一种职业,那么在当下,它可能未必是一种让人感到轻松愉悦幸福的职业。
假如没有理想,任何一种职业都会是无趣的,更何况是教育。教育不能没有理想,有理想的教育注定精彩纷呈。老师职业毕竟比其他职业有更多憧憬,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活泼得意的孩子。也许我们的工作不像一些人说得那样有诗意,但是当我们想到,我们的工作会在不久的将来起作用,就能使我们感到美和幸福。看到那些参天大树时,常常想到曾经它们和所有的树都一样,曾经都是株幼苗,在经历了百年、千年后,仍然挺立于世,让所有人都能承受它的庇荫,让所有人敬仰它的活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同每一位诗人那样,都是因为有梦有理想,有梦有理想的老师才能教育出真正的人。
“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结束了,教育也就没有了意义。”在中国教育的现实中,老师的忙与苦是勿庸置疑。老师的工作涉及教材分析^p 、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还有教育活动中的突发事故太多,问题学生层出不穷。只有当你理解了记忆的方法与过程,才不会为学生背不出科文而生气了,你也就不苦了;当你理解人的才能差异和开展差异,理解了所谓“差生”的形成过程时,就不会为“差生”的存在而生气了,你也就不累了;当你理解了少儿多动症时,就不会把学生的动当作对上课的对抗,也不会简单地对自己教学才能的产生否认,你也就幸福并快乐着。恨铁不成钢,这个恨是不理性的爱,因为老师没有掌握铁如何成钢的规律;从专家型老师身上可以看到,他们面对教育教学事故时,是那么的自信与沉着,是那么的驾轻就熟。这是因为他们见多了,把握了规律,从而让事故变成了故事。
2、 要有自己的特性
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的给自己提出追求目的,同时又要有激情,要擅长认识自己,发现自己。
今天的老师应该有自己独特教学个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主张。老师要擅长发现自己的个性和业务方面的独到优势,在夯实自己教学才能的根底的同时,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个性,要求老师对于自身要有明晰的认识,并擅长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在学校环境和个人条件之间寻求平衡。当今教育,老师最缺少的就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导致培养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创新才能和独特气质。教学个性本身就意味着创造力。
3、 要对学生一视同仁
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才能、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家庭经济情况等等存在着客观差异,但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都是绝对相等的。作为老师要有一颗平等之心,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全体学生得到开展。
一个老师通常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学生性格有好有坏,成绩有优有劣,可以关注每一个学生,并保护每个学生,是这一类老师所具备的才能。把学生当学生看,把人当人看,不惟成绩论素质,不惟爱好论好恶,不惟家境论上下。有人说,关注每一个学生,就是要做到关注成绩最差的学生。我想补充一句,关注每一个学生,也要做到关注你最讨厌的学生。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擅长发现学生的特别之处,一旦孩子发现了自己,找到了自我,他就会爆发出我们难以想象的能量。这让我想起了“皮格马利翁”效应 :当老师受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这些资质平平却被实验者认为是“将来的花朵”的学生抱有期望,而且也会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态度、表情与行动方式将这种暗含的期待微妙地传递给他们,其中包括更多的提问、辅导等。当这些学生获得期望的信息后,也会产生鼓励的效应,更加努力地学习。长此以往,不仅师生间的心理间隔 近了,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和对老师的感谢与回报也会逐步进步。
老师,不是那些靠手艺吃饭的人,也不是单靠体力就能完成的工作,作为老师,朱老师在第二辑阅读提示中说“仅有爱是不够的,或者说,真正的爱里,一定包含着智慧。”我个人也觉得,新时代下的老师,不光要给孩子“一碗红烧肉”,而且要赋予受教育者以知识。我们必须关注,总结,分享。特别地,要关注自己,总结自己,分享自己。
书中写信的15位老师,在纷扰的都市或者乡村里为自己将来拼搏,他们的问题可以折射出老师的工作和无尽的辛劳和烦忧形影相伴:疲于上课、工资不高、压力山大、生活单调、闲暇稀少、困扰重重、前途渺茫......可以想象,很多一线老师的工作强颜欢笑,说老师是一个值得向往的工作显然过于梦幻。而朱永新老师从来不回避问题,一对一帮老师们排忧解难。他的文字似乎告诉我们:生活的天平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砝码,要维系心灵的平衡,沿着最初的梦想英勇地走下去。
面对“教育科研”不自信的老师时,朱永新老师明确表态,教育科研不是学者的专利,教育一线的广阔老师应该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原因很简单,我们才是最贴近教育实际、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人。他认为,中小学老师的教育科学研究往往是针对自己的教育理论中遇到的问题进展的,这是与学者做科研最大的区别。追求卓越,渴望优秀,走向成熟,创造性地工作,教育科研是必由之路。朱永新老师用了一个比喻:教育科研,如同人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一样,不仅在水里学,也要在岸上学。
书中还提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从29岁开场,一直担任乌克兰一所农村制学校――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他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每天早晨5点至8点从事写作,白天去课堂上课、听课、当班主任,晚上整理笔记,考虑一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他一生中写了40本书,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他的著作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教育科学研究,他也认为教育科研是老师摆脱“机械化生活”的必经之路。我们的工作与未成年的孩子息息相关,我们必需要潜下心来研究他们。“今天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童年如何度过,由谁携手带路,周围世界的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做到了。他全面、丰富、深化、独特的教育思想与他持续35年关注和研究教育、研究儿童一脉相连。朱永新老师说,做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坚持,即使成就不了伟大的人物,至少也可以成为精致的专家。他呼吁一线老师,扎根在教室之中,扎根在教育的田野养分里,扎根在经典书籍的灌溉中,坚持阅读与写作,一定可以成为科研型老师。另一方面,朱永新老师非常细致地介绍了一线老师如何从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出发提出问题,如何写论文,如何做课题研究。他认为,老师教育科研的目的不是为了发表文章或者出版著作,而是为了实在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老师是什么?教育学上已有答案,不过仍然有很多人还在探究。毫无疑问,老师是份生存的职业,平凡中彰显伟大,普通中蕴藏幸福。
老师的伟大,人们往往归结为:奉献和牺牲。我们都渴望自己变得“伟大”起来,都希望被肯定,被赞赏。但我们的内心却非常抵触一味地奉献和牺牲,因为我们不是神仙,我们生活在真实的土地上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精神领域,我们有寻找幸福的权利。
教育归根结底是人和人之间发生的影响,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直接给学生的生命带来不同。老师的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在于,我们不仅仅把老师当做谋生的职业,还用自己的生命去影响着别人的生命。在从教生活中,我们需要寻找一个了不起的好老师符号,赋予自己一个自由心灵的躯体,英勇、大胆地带着智慧去面对困难和挑战。简言之,老师的幸福感首先来自于信仰。
《曼德拉传》塑造了一个人类共同的英雄――曼德拉。朱永新老师说:“曼德拉就是一本教科书,就是一位好老师。”受过27年的牢狱之灾,历尽磨难成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假设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然在狱中。”这样强大的心灵的形成离不开苦难和痛苦中的挣扎,更分开不了对生命执着的爱。
爱,不管在何时总比恨来得更加自然。老师这个职业的底色照旧是她。有了爱,老师才能有才能欣赏这条道路上的沿途风景,才能攀登更多的山峰,才能拥有强有力的武器去改变世界。有了爱的信仰,才可能不彷徨,不犹豫,不懊悔,才可能真正拥有梦想。
朱永新老师的信中还提到,做好老师应该具备的四种才能:口才;风格;创新;提问。
在我看来,一个不擅长口头表达的老师,其背后是思想性格的缺陷。好口才绝对可以训练出来。朱永新老师坦言自己当学生时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结巴”、“不善言谈”,后来因为读到一本传记,通过训练,渐渐地会说了,而且自信了。有人说老师就是用“嘴巴吃饭”,这个观点一点不为过。做一名好老师,要“巧舌如簧”、“能说会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同时,好的口才要伴随好的思想,没有思想的说话内容是不可以感动人的。另外,好的口才必定伴随行动。真实做出来的事情,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比任何语言都更能打动人。
其次,风格的形成取决于卓绝的努力和艰辛的探究。也就是说,风格不是模拟来的,而是自我更新、博采众长、用其所长、不断探究、不断试错中凝练出来的独特的优势。风格并非一朝一夕,它会在某个时候给你带来一片黑暗,再从黑暗里去甄别优劣。假如半途而废,便永远不知道默默等待的下一秒带给我们的精彩,执着等待的人,“风格”总会为他升起一轮照亮他的红日。朱永新老师说,追求风格要沉下心来修炼,当修炼到家了,自然会“蓦然回首,风格自在灯火阑珊处”。
第三,创新问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进步。一个优秀的老师,就是一个不断探究、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朱永新老师在回信中,言辞恳切,他建议广阔老师记教育日记,写教育叙事,研究教育个案,因为这些因素是创新的前提。人不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会使自己崇高。“创新,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篇4: 致老师读书心得 静心品读朱永新老师的《致老师》,聆听专家的教诲。《致老师》围绕一线老师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和成长的关键问题,通过朱老师的深化全面地考虑,给询问者,也是给所有走进这本书的读者高屋建瓴地坦诚解答。没有抽象深奥的名词术语,没有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理论。读这本书就像在听故事,就像在同朱教授面对面互相聊天谈心,细细咀嚼品味,又总能获得许多思想的哲学的和诗意的享受。老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任何一个教育家都不可能分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事实上,很多的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理论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你要自己去探究,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如今不少老师找不到感觉,找不着“北”。作为一个老师,你跟其他专家不一样,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老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孩子年龄越小,他对老师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是把老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老师是无所不知的,假如老师是一问三不知,他就非常绝望。所以老师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构造。
作为一名老师,有一项重要的修炼就是做读书人。对一个老师而言,读书,每天不连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如同军人喜欢武器,孩子喜欢小玩具一样,老师的挚爱应该是书籍,只读教材和教参两类书的老师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老师。如朱教授所说:“你的阅读生活,绝不仅仅是帮助你获得知识,获得教育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拥有宁静的心态,儒雅的姿态,积极的状态。”难道不是吗?一个真正的人应该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好书。在阅读中获得教养,获得心灵和精神地完善,勤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实际生活中,人和人的区别主要看两点,一是他交怎样的朋友?二是他的业余时间怎样安排怎样度过?所以,朱教授说:“人是由他读的书造就的。读什么样的书,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读最好的书,做有根的人。与最好的书对话,就是与最好的人为伍。”作为一名老师,要经得起繁华,更要耐得住寂寞,在读书中,把自己修炼成如一座图书馆的人。读书就意味着坐冷板凳,只身一人孤灯一盏,寒窗苦读,这是一种寂寞的力量,这是一个读书人的力量,这更是老师职业品质和人格精神的力量。深谙此理的朱教授指出:“读书,让我们有一个宁静的心态、沉着的心情、理智的头脑、开放的胸怀。”
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师以工作繁忙为借口懒于读书。为此,朱教授直言不讳地指出:“就人的生物性而言,是很容易懈怠、很容易满足、很容易停滞的。”同时,又不无幽默幽默地为老师们支招:“自来水是压出来的,时间是挤出来的。时间抓起来就是黄金,抓不起来就是流水。”是啊!当我们把读书当作是自己生命的一局部,看作像呼吸一样自然时,还会挤不出时间读书吗?在这种须臾不可或缺的阅读状态中,我们就获得了幸福。要是读不完一本书,至少可以开场读第一页,渐渐地,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走姿态。
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致老师》后,前言就颠覆了以前对老师的形象比喻,更具人性。在他眼里,老师不是春蚕,不是蜡烛;不是一个隐喻与一个标本,更不是灵魂工程师,老师就是老师,每天都在平凡与神圣中穿行,他生命的价值在于“以如今求证将来,让生命幸福完好”。“幸福”在哪里呢?朱先生说,它在创造中,在效劳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因为创造、效劳、研究与分享的教育“幸福”,每一个普通的时刻,都会焕发不一样的光荣,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我们都能与幸福相伴。
他这样说“职业”:老师是一个可以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与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职业。老师面对的是最深的世界DD人的心灵。他们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他这样说“信仰”:信仰造就的乐观,是生命中的太阳,任何境况下的人生都会因此温暖亮堂,并指引着生命中的亮堂那方。他这样说“理想”:当理想遭遇现实,总会有碰撞,总会有比赛,否那么,理想如何可以称之为理想?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他说“老师的专业成长”,将以阅读为根底的“专业引领形式”,以写作为根底的“研究反思形式”与“以同伴互动为根底的教育生态形式”喻之为老师成长之“桔祥三宝”。他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生命的叙事,在光阴中创造那个更好的自己。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就是流水。
《致老师》读书心得体会
余映潮老师《致语文老师》一书的序言开头是一句希望之语,即“我希望每一位语文老师在生活中、工作中都充满智慧”。
一句亲切的叮嘱,让人心头一热。当我们议论老师这一职业,或议论教育事业的时候,首先要关注这一个个“人”DD生活中的“人”。他的性格、爱好、情趣、志向和平常的心态等等,都需要互相的关注、关心、理解、帮助。教育教学是一份充满“爱”的工作。试想,普通老师生活缺乏稳定,对自对人对社会的心态调整不好,能期待他们平静而清醒地走进教室吗?教育是“育人”的事业,“育人”首先要“育师”、“育己”,然后才能“育学生”。“一流的老师”才能育出“一流的学生”。由此,无论是从学校、还是社会和国家层面看,老师是第一位的,有全社会敬重的第一位的生活,有充满智慧和激情的第一位的工作。
老师的成长,生活和工作是分不开的,生活中乐观、有情趣、自我认同感强的老师,在学校里肯定自信、积极,有个人魅力。同样,许多工作优秀的老师,他们对生活现状的理解和对将来的追求充满幸福感。所以,许多名家、大家优秀的表现和出色的成绩,除了用专业理念技术去解读外,还可从其生活中的个人性格、品质和精神上去理解。看余老师的《致语文老师》一书,其长者、智者的风范令人敬仰。余老聊的是教学,也是个人迎难而上的成长修炼,这修炼的过程,有坚决的目的,有系统的规划,有艰辛的执著,有挑战的智慧,有说不尽的苦乐滋味,有沉甸甸的收获。其修炼的智慧之语,既可心引领我们认真地工作,也可以启发我们用心地去生活。
我们无论是自愿,还是巧合从事了老师这个职业,注定了此生与别人有些不同。除去虚幻神奇的道德评价,因为职业的特点,我们的生命历程真的有些特别我们需要(应该)掌握更多的文化,我们有时机站在人类思想的前沿,这是我们有时清高的原因;我们肩负着文化传承和思想播种的责任,我们的工作与其说是教育学生,不如说是熏陶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如今和将来,往大了说,我们的事业真的能改变命运和世界;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有丰富思想和鲜活情感的学生,我们每天的工作少有重复,我们每个教育教学的细节需要更多的创造性和人文个性,我们每天都新奇有趣的挑战;我们此生真的要“活到老学到老”,需要吐故纳新,才能与时俱进,很少有职业像我们这样需要终生修炼和成长。
凡职业,都需要为了生活,从事老师职业也需要“养家糊口”,这点标准不一,争议不断;凡职业,都需要有敬业的精神,都可以经营成事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是不管哪行,都能用心做到极致。从古至今,“状元”总是凤毛麟角,可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想法每个人都会有的,为难的是,成功需要面临各种挑战,不是每个人都能英勇地、努力地坚持下去。
所以,余老在序言中对年轻老师(在余老面前,凡站在讲台上的先生们,都是年轻的)谆谆告诫:
“我视成长智慧为第一。”
“我珍视在事业奋斗中对生命的历练。”
“趁着年轻多做事。”
不能失去“追求的勇气”,要“保持追求人生目的的持久性和忍受性”,“让自己具备走向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坚强意志”。
要承受“刻骨铭心咬牙坚持的历练”,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
要能“苦做”,“成功的时机在八小时之外”;还要“巧做”,成功讲究方法,能让我们更早、更多地品味奋斗的快乐滋味。
要“永远相信‘积累’的力量”,“学会摘抄、摘录、摘记”并“分类研究”,“越是有丰富的积累,越是容易看到事物的空白,越是容易触发灵感和把握成功的时机”。注重学习积累的人,会拥有“很高的洞察力”。“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中还有无数个空白无人问津或者涉之不深,任何时候进入这种研究都不能称之为‘迟’”。
所谓“专家”,“是哪些几十年坚持不懈的人。”
“心静”,是一种情绪和心态状态,“专心致志,这其实是非常高妙的思想方法”。
做教育教学研究,没想像的那么深奥可怕,其实就是“比别人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做好同一件事”,并“可以在细节上做出深度的”。那些所谓的大家、名家、行家,都是这样起步的。
教育教学需要“创新”,什么是“创新”?“主要在四个字上下工夫:角度,难度。‘角度’好加上‘难度’大,就是高层次技能,就是创新。”
读着余先生的“修身警言”和“思想火花”,觉得“高山仰止”,让人心虚和畏惧。这那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呀?
那么,余老几十年如一日的历练成就和肺腑之言与我们有何现实的意义呢?
作为老师,每个人的学识根底有不等,天赋条件也不一,外在环境机遇也不同,谁能说这些区别是无法改吗?我们学习余老,期望个个成为余老那样级别的人,那是不自量力。余老对我们一线广阔普通老师最大的启发是,坚持做事业的规划,珍惜时间,坚持用巧妙的方法去践行,用心把教学工作中小事做到精致,做得有意思。人们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可生活中具备野心且能成大事的人毕竟少数。我们更多的普通人其实是“舞台有多大,心就有多大”一个老师,三尺讲台,一本教材,几十个学生,这是我们世界,很小。我们其实不需要大抱负,只要能脚踏实地,在教室里,在学生心里,把每件小小的事做精致,做的有意思,我们就会渐行渐远,越攀越高。眼界和心界是低头看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不是仰头远望出来的。坚持做精致的小事,这就是余老“静下心来”的修炼之道呀。
思虑至此,便不再对余老“敬而远之”了。
工作二十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当一个好老师难,当一个好班主任更难,班级管理包括方方面面的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特别是如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家庭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环境,都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开展,所以我们班主任不仅要面对一个个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面对他们背后的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教育方式。朱永新教授在《致老师》第三辑中通过《好的教育是一种合力》《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让父母成为你的助手》三篇文章向我们深化浅出地阐述了如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读后让我受益匪浅。
父母的处世之道,家庭的教育形式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进步了,国富民强了,孩子们有了优越舒适的环境,但行为习惯为何出现了滑坡。我们不能不成认,这是学校教育形式与局部学生的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差异,或者说是家庭问题给孩子的行为习惯注入了不良的成份。朱教授说:我们的家庭之路上充满了无证驾驶的“司机”,如今没有驾照不能开车,违规要罚款。而做父母比开车要复杂一百倍、一千倍。
因此,我们在面对多种不同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我们的班级管理如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而简单地采取整体化一的措施,势必让这些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或者无处躲藏,那么,怎样才能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呢?结合朱教授的观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利用x月份学校开展的“家长一日访谈“活动,为不同的学生家长,构建一个共同教育平台,是班级与学生家长,以及学生家长之间互相交流的好时机,活动开展以来,我总是留出一定的时间请学生家长介绍自己的“教子之道”,讨论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再让孩子当场发言,有时甚至请一局部问题学生发言,从正反两个方面进展沟通、交流收到良好的效果。家长们结合自己的孩子,谈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引起了家长们的共鸣。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管理人的艺术。学生不可能屏弃一切因素的干扰,带着纯而又纯的心理坐在教室内从事学习活动,班主任工作只有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使学生安康成长,从而形成合力。一旦两种教育形成合力,孩子的学习、生活必将步入一个和谐的轨道,正如朱教授所言:当学生的父母成为老师的教学助手,老师就会像有了三头六臂,这样就可以在教育教学中沉着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篇5: 致老师读书心得 暑假读了吴非老师写的《致青年老师》一书,感觉受益匪浅!边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老师》,边反思自己的老师心态、教育行为,觉得自己缺少的,是那份久违的教育理想。
吴非老师一是位行走的智者,一位语无惊人死不休的思想战士。他为迷茫的教育者们,自我反思却无所适从的年青人指明方向。在他的一篇篇指点迷津之后,我看到自己身上匮乏的东西,是啊,读书时的教育理想,有多久没有去触碰它,真是久违了!
一遍遍想在教室里的自己,想在课堂上的自己,想在校园里的每分钟。是缺少激情的日子,很少有事让自己全付精力去应对。
回想自己少年时,还是颇有几分壮志豪情,一部电影就能让自己冲动不已,看来,自己要时刻提醒自己,我的身份是一名老师啊!于是,有翻出那曾让自己激情的岁月印记。我用一本书《致青年老师》,两部电影《危险游戏》《放牛班的春天》,来唤醒自己。
先与我来到这部电影《危险游戏》中。这是个教育挽救心灵的故事。露安,从海军陆战队退役的青年老师,怀着一个教育理想,来到高中教书。不料,她教的是一群桀骜不驯的放牛班学生。当她遇到这班“无药可救”的学生时,她无奈的叹息。但是,这位初为人师的率性女人,却不按常理出牌,倔强的用自己的爱,感化了这班本来处在社会边缘、丧失对将来信心的人,孩子们信任她,依赖她,把她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感动之余,让我想起另一部著名的师生情影片《放牛班的春天》。我对《放牛班的春天》有更深的情感,因为唯美的画面、真挚的感情,和纯美如天簌般音乐。
两部影片中,教育者面对的,都是一群被定性的坏孩子,他们内心极度缺乏平安感,觉得外部世界鄙视、甚至在仇恨他们。而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无力改变现状,于是,用最偏激的行为来回应世界。他们尝试破坏、戏弄老师,但这些行为,正是他们内心脆弱的表现。只有最具有爱心的人,才能感觉到。有爱的人,比平常人多一份慧质,敏感的看到孩子们渴求关心与爱的强烈愿望。只有用大慈的心给他们最真挚的帮助,用点滴细节给孩子暗示:“我喜欢你们,我爱你们!”
让我们一步步回忆《危险游戏》中露安老师的作法吧!感谢这样的故事,让我们可以怀揣教育理想,困难前行。
当全班学生乱作一团,无人理会这位本该是课堂权威的露安时,露安用“跆拳道”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这不按常理的有趣作法,真的很有效。是的,周围同事看笑话般想看露安出丑,为她这一着怪棋感到不可思议,但确实,露安成功了。课堂上,假如学生都无视老师的存在,那对老师就是最可怕的错误。
走出这成功的一部,就象是翻开学生心灵的一个小小缺口,至少如今,学生们可以注意这位课堂的主宰了。
当露安想讲授知识时,她又一次感到迷茫,孩子们听不下去,也听不懂。这时,露安选择了一个切入点:“死亡”,还有那首带有点隐喻的诗。露安真是一个聪明人,他的学生开场出入图书馆,讨论老师提出的话题,让图书馆的老师摇头,哈哈,我们盼望的情节中出现的奇迹,一点点在我们面前展开。
教书、育人同样重要。露安不仅仅给学生们传授知识,她想帮助孩子,挽救心灵。一个黑人男孩犯错,她来到男孩的家里,抚摸着孩子的头,跟父母说:“他是好孩子。”我们所有观众都应该感到冲动,因为男孩父母的表情,就象阳光一下洒到脸上一般。之后,因为金钱问题,露安也尝试给他帮助,虽然自己的钱只够每天买个麦当劳,但露安几乎是威胁的让男孩承受自己的帮助。
另一位黑人女孩,因为结婚,想放弃学业,到一所可以学习家政的学校学习,从此成为家庭妇女时,露安又带着她的那份执着出现了。她要让这个有才华的女孩继续读书。读书,是一种梦想,是改变命运的必经之路。
这样的帮助还有很多,以致于当露安因为自己失误想分开校园时,她得到了生命中最好的礼物:全班同学的强烈反对和一块作为挽留的巧克力,还有作为老师的最高赞赏:我们爱你!露安感动了,此时她知道,自己已是她们的精神支柱,自己可以给孩子提供无限的平安感,她,已经不能走了。
就象《放牛班的春天》中,克莱门特分开时,收到的人生最美妙的礼物一般:那满天飞舞的纸飞机、纸飞机上的深情祝福与留恋、还有那伴随自己分开的脚步、渐行渐远的天籁歌声
作为带有现实色彩的影片,故事也展示了两个小插曲,表达了这样的命题:教育不是万能的。其中,两位黑人男孩不再回到校园,露安执着的想唤回他们时,却遭到黑人母亲的唾骂:他们读书有什么用?他们注定是失败者、社会的边缘人,无法改变命运的弱者。没有人能挽救他们,这就是他们的命运。
另一种尝试也是失败的,这个故事中被打死的男孩,已经试着踏出改变命运的一步,他几乎听从了露安的建议,但是,当他急迫想改变人生,进入校长办公室时,他的故事永远的完毕了。仅仅是因为没有敲门,仅仅是因为校长自以为高明规那么,男孩又回到了自己的世界。这是不是编剧的一个隐喻,我们的社会还没有敞开心扉,来接纳这个孩子,来接纳这一帮无助的放牛班。
这两个插曲,也许都是编剧给我们的困难考虑,露安,只是一个个体的人,怀惴教育理想,却不能真正改变别人的命运。是否这部影片也想让更多的人走入深层的考虑,我们的社会群体,应该敞开心扉,接纳与关心这样的孩子。
无论怎样,我们内心深处会都被露安这样的老师,也包括《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克莱门特这样的老师深深感动,燃起教育的理想,改造、挽救一个个真实的灵魂!
《《致教师》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相关文档:
培训心得收获及感悟范文多篇09-01
培训得到的收获和心得感悟5篇09-01
实习个人培训心得及收获7篇范文09-01
劳动教育心得(精选10篇)09-01
劳动教育心得(精选22篇)09-01
师范生教育实习心得(15篇)09-01
师范生教育实习心得15篇09-01
师范生教育专业的实践心得五篇09-01
师范生教育实践心得五篇09-01
师范生教育实习心得5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