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烧包写法大全

时间:23-01-29 网友

中元节烧包写法大全

【篇一:中元节 (七月半 )封包写法 1 】

【篇二:中元节烧包袱的写法】

中元节烧包袱的写法

旧时民间每年的七月半鬼节都要写封包,烧给逝世的亲人,那些称呼的写法难记,现收集整理以下,若有需要能够增添到珍藏。

风俗阴历七月初至七月半,是人们中元祭祖的日子。

烧袱子,汉族崇奉风俗。由烧纸钱演化而来。民间在每年阴历七月十五日祭祖或平时祭祀亡灵时,都要烧袱子。意在寄钱给先人亡灵,好让他们在阴间有钱用,更好地庇佑后代。将一叠叠打好的纸钱,整理得平平顺顺的,再用白纸封起来,就成了一个个长方形的袱子了。封好后,还要用毛笔字写上敬奉的字样。

男称大人,女称孺人。

父亲母亲死三年内:称新逝显考,母称新逝显妣。

三年后:父称故显考,父称故显妣。

孝家称号 烧袱子火单写法 自称

九代:称始祖 故始祖 (姓)公讳 (名字 )老大人妣 (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耳孙 八代:称远祖 故远祖 (姓 )公讳 (名字 )老大人妣 (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云孙 七代:称太祖 故太祖 (姓)公讳 (名字 )老大人妣 (姓 )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乃孙 六代:称烈祖 故烈祖 (姓)公讳 (名字 )老大人妣 (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弟孙 五代:称天祖 故天祖 (姓 )公讳 (名字 )老大人

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来孙 四代:称高祖 故高祖 (姓 )公讳 (名字 )老大人妣 (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玄孙 三代:称曾祖父 故曾祖 (姓)公讳(名字 )老大人妣 (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曾孙 二代:称祖父 故祖考 (姓 ) 公讳 (名字 )老大人妣 (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孙 一代:称父亲 故显考

(姓 )公讳 (名字 )老大人妣 (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男父之兄:称伯伯 故伯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父之弟:称叔叔 故叔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堂兄:称伯伯 故堂伯 公 老大人收用 孝堂侄 父之侄:称兄或弟故堂兄或弟 老大人收用 堂兄或弟 母之父:称外祖父 故外祖考 公諱老大人收用 孝外孙 母之兄或弟:称舅 故舅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外


母之伯爷:称堂外祖 故堂外伯祖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堂外孙 母之堂兄:称堂母舅 故堂母舅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堂外侄 父之姐夫:称姑父故姑父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内侄

父之姐妹:称姑母 故姑母 府 氏老孺人收用 胞侄

父之姑爷: 称故姑公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内侄孙 父之姑娘:称姑婆故姑婆 府 氏 老孺人收用 孝侄孙 同父亲母亲之姐:称胞姐 故胞姐 府 氏收用 胞弟

胞姐之丈夫:称姐夫 故姐夫 收用 内弟

母之姐夫:称姨父 故姨父 府 老大人收用 姨侄母之姐妹:称姨母 故姨母 府 老孺人收用 姨侄妻之父:称岳父 故岳父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婿

妻之伯爷:称伯岳父 故伯岳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侄婿 妻之伯娘:

故伯岳妣 母諱 氏老孺人收用 侄婿

妻之祖父: 故内祖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孙婿 妻之姐夫: 故襟兄 府

公諱 收用 襟弟 妻之姐姐: 故姨姐 府 氏收用 姨妹弟

祖母之姨侄: 故姨表爷 公諱 老大人收用 表侄 母之姨侄: 故姨表兄 收用 姨堂弟

岳母之舅娘老表: 内表母舅 老大人收用 外侄婿 妻之表兄: 内表兄收用 表妹弟

乾爹: 故寄父考 老大人收用 寄男

乾爹之父亲: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孙男 乾爹之岳父: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外孙 乾爹之子: 故寄兄 收用 寄弟

后父: 故继父 老大人收用 继男

后母: 故继母 老孺人收用 继男

大妈的儿子与小妈: 故妾母 老孺人收用 孝嫡男 小妈的儿子与大妈:

故嫡母 老孺人收用 孝庶男 奶妈: 故乳母 府 氏 收用 孝奶男

丈夫: 故良人 收用 荆室

妻: 故贤妻 收用 为夫

朋友: 故彦兄 收用 世弟

老庚: 故庚兄 收用 庚弟

后夫与前夫: 故同绿 收用 同绿弟

手艺与师父: 故恩师 老大人收用 孝门徒 拜把弟兄: 故血兄 收用血弟

伯或叔的侄: 故贤侄 收用 愚伯或叔 亲家: 故姻兄 收用 姻兄


未婚夫与妻: 故结发 府 断弦妹收用 断弦兄 未婚妻与夫: 故淑配

府 无缘兄 无缘妹 父亲与儿: 故幻化亡男 反念父

翁父与老婆: 故幻化亡女媳 反念翁父 父亲与女: 故夭命亡女 反念父

岳父与女婿: 故贤门亡婿 反念岳 亲家的父亲母亲: 故姻尊 姻侄

亲家的之祖: 故太姻尊 姻内侄孙 乞丐与施主: 故施主 丐人

【篇三:七月半写包烧包风俗】

七月半写包烧包风俗

南山秀竹

阴历七月半俗称中元节,也叫鬼节,是民间一个比较盛大的节日。中元节原来是七月十五,但我们这里多半是过七月十三,少量是过七月十四。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户户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准备给老人烧包。据传说,七月初一开鬼门,阎王爷就放出所有的鬼魂,让他们享受一年一度的 “假期 ”,逝世的先人魂归人间检查后辈们的善恶状况,在阳间的人们就举办一些祭拜活动来招待他们,特别是中元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以此祭拜这些从阴间来的鬼魂。现将我们这地方过七月半烧包的风俗介绍以下:

一、接老人:就是在七月初,把写有先人名号的祖宗牌挂在家中墙上,牌位下面的桌上摆放金山、银山、鲜花、香花、麦芽、盘香、蜡烛等陈设和水果、蛋糕、糖果等供品,每日早中晚做新鲜饭食供奉,供奉时需要先净手作揖上香,供饭完后需要烧化纸钱。

二、封包:包,也叫包袱,封包就是将纸钱分为约一公分厚一叠一叠的而后用封皮封成包。包,分为花包和白包,花包和白包的差别主假如封皮上有无沙衣和路票,沙衣相当于衣物等行李,路票相当于过路的介绍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花包,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白包。白包用于死亡未满三年的人(也叫新亡人),花包则用于死亡超出三年的先人。附:封皮路票文字内容:

元始符命。時刻昇遷。北都寒池。部衛形魂。制魔保舉。度品南宮。

死魂受煉。仙化成人。生生受度。劫劫長存。隨劫輪轉。與天齊年。

永度三途。五苦八難。超凌三界。逍遙上清。

三、写包:就是在包的封皮上有关栏目内写上先人的称号和姓名、收受的封数、烧包者的姓名实时间等。这虽是一项简单工作,但因为学校里没这科目,就使很多人不懂而常常弄错。写包时,需要搞


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烧包的后代之间的关系,而后才按规定的称号写包。现将其体写法介绍以下:

(花包封面)(白包封面)

1、封皮内容解说: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从右到左各列内容(以花包为例,括号内为解说)为:

第一列:中元胜会之期虔备冥资成封(中元节鬼魂胜会之期忠诚准备冥界纸钱并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 上奉(恭顺地赠送给)

第三列:故收用(已经故去的 xxxx 老人收用)第四列:孝 祀(阳世孝人 xxxx 祭祀)

第五列:天运 年代 日叩化(阴历 xx 年 xx 月 xx 日膜拜焚化)

2、各列内容写法:第一列:假如是花包,就在下面 “封”字前空白处填上包的封数,一包为 1 封,一驮是 2 封,按写给某先人的包总封数填写。假如是白包,则 “中元胜会之期 ”处是空白,需要填上 “中元胜会之期 ”,之所以留空白,是因为对新亡人需要烧七七包、一周年

包、二周年包和三周年包,每次烧包填写内容不一样,所以就留空白

让烧包的人依据状况填写。写七七白包时,空白处一七写 “首七化财

之期 ”,二七写 “二七化财之期 ”,以此类推,七七写 “毕七化财之期 ”;烧一周年包,空白处写 “小祥化财之期 ”,烧二周年包,空白处写 “大祥化财之期 ”,烧三周年包,空白处写 “除服化财之期 ”。第二列:一

般不用填写,

但若第一列未留空白填封数的,则在 “上奉 ”以前填写封数。如包是

老的写给小的,则应将 “上奉 ”改为 “付与 ”。第三列:假如是新亡人,需要在 “故”字以前写 “新 ”字,假如封皮上无 “故”字的,则写 “新故 ” 或“新逝 ”二字。 “故”字以后是写先人的称号和姓名,不一样关系不一样

辈分的写法不一样。第一是需要在 “故 ”字以后姓名以前写明先人与送包人的关系(详细见附表);其次是男人称考,女人称妣,但如先人是送包人的平辈和小辈的则不行称考妣,直接写明关系就行;其

三是写姓名和性别,而且姓和名是分开的,如男先人写 “某公某某 ” (前一 “某”为姓, “公 ”为性别,后二 “某某 ”为名),女先人写 “某母某氏 ”(前 “某”为夫家之姓,后 “某”为外家之姓,因古代女人们多无学名只有乳名,而称乳名又不够尊敬就依据外家之姓称某氏);其

四是在先人的性别以后把男先人称老大人把女先人称老儒人,假如

是老的写给小的,则不分性别只在姓名以后写 “名下 ”即可。 “收用 ” 这里,有的是 “正魂收用 ”,有的是 “冥中收用 ”,这个不用管。第四


列:在 “孝”字以后写送包人自己与收包人的关系(自称)及姓名,这与第三列同样是比较复杂,不一样关系不一样辈分的称号是不一样的(详细写法见附表)。第五列:这列的写法比较简单,把详细烧包那一天的阴历年代日写清楚就行。增补一点,就是在包的反面,需要在封口处写上一较显然的 “封 ”字表示密封,意思是此包经送包人打上封条,非收包人不得打开,这个 “封”字原来是用印章盖的,但一

般人家都没有印章就用毛笔或软笔写上,假如封皮上自己有 “封 ”字的就不用麻烦了。

七月半写包称呼一览表

《中元节烧包写法大全-准编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中元节烧包写法大全》相关文档:

中元节的习俗及民俗活动10-01

中元节的来历及特色活动10-01

中元节的活动及文化内涵10-01

中元节活动总结范文(精选)10-01

社区“中元节”活动实施方案10-01

中元节有哪些习俗活动10-01

中元节的活动及意义10-01

中元节的祭祀活动及节日意义10-01

中元节包封怎么写01-29

中元节怎样写包01-29

下载文档

微信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