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作文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精选5篇)

时间:22-11-04 网友

高一作文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精选5篇)

高一作文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精选5篇)

读书可以调整身体的血管流淌,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游览也是一种无限欢乐的事情。高一的你读书了吗?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的关于高一作文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高一作文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精选篇1

读完了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这本书花费了我很长时间,由于我始终都没方法深刻地去理解这本书的寓意,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读后我深思良久,仍难理清心头的感觉。

要表达到什么?书中的人物如:斯万、夏吕斯、希尔贝特、阿尔贝蒂娜、盖尔芒特夫人、罗贝、安德烈、奥黛特等究竟有什么寓意?他写这部书的味道如何?等等。我脑中的问题缠绕成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马塞尔•普鲁斯特是20世纪的小说家,也是法国意识流作家,这本《追忆似水年华》其实带有很强的自传性质,由于从小体弱多病,便被“逐出了童年时代的伊甸园”,这也更加使他能用心从事写作,而《追忆似水年华》中那些精彩的心理描写可能也正源于此吧。《追忆逝水年华》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令我过目难忘。其次,《追忆似水年华》也是一份自我追求,自我熟悉的内心经受的记录。文中的“我”从一个“特别神经质和过分受溺爱的孩子”不断成长,慢慢地“意识”到自己四周人们的“存在”。而这也正提示了我们对于自我熟悉的重要性,一个人无论再卑微,再弱小,首先他不能否定了自己,对自己的确定才是前进路上的动力,由于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别人的评论可以影响到我们,但是肯定不能左右我们对于自己人生的推断,对于人生的每一个选择。在若干年后,我们回过头去,或许会笑自己当时的青涩、莽撞,但是自己所做的打算是肯定不会懊悔的,由于了解自己,由于“我”就是“我”。

写出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上流社会的变迁。两个不行调和的族群——斯万和盖尔芒特,最终结合了。冲突的对立统一在这部书里得到的诠释。传统贵族的没落所溅起的浪花,在这部书中被写成了漂亮而丰富多彩的落日景观。一曲旧时代文明的挽唱歌过之后,人们还要生活,于是富足的希尔贝特变成了盖尔芒特家族里的媳妇。这部书对法国上流社会旧时代文明的全方位的回光返照式的描写,让人很自然地想起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要用回忆的文字无限留恋地再现出来而永存之。我知道在咏叹整个族群失去的“似水年华”,难免有些伤感和悲伤。

高一作文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精选篇2

哈姆雷特,一个生在戏剧里,又活在生活里,人性中的人物。他是具有人文主义典型性的象征,是一个经受苦痛后愁闷寡欢的人,是一个心怀昂扬热血激情却又迟疑不决的人,冲突是他的集中体现,思索和独白是他的表达,他用他特有的方式演绎着自我,演绎着这个王子的悲剧。

对于自我的剖析,你总能在哈姆雷特的身上查找到蛛丝马迹。无论是关于生死意义的探寻,还是自我追求的选择,哈姆雷特都独到地呈现了人的进展的冲突。哈姆雷特的形象的设计就是这么奇妙,一千个不同的读者眼里,便有着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的形象的体悟。

他是丹麦的王子,所以他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定富强的义务;他是慈爱的父亲的儿子,所以他必需肩负为父报仇的责任。压抑使他踯躅、迟疑、不断地深思、不断地自言,他总是一个人,伴侣的背叛,爱人的失去,母亲的改嫁,一切都离他越来越远,他孤独地行走在一条报仇之路上。这样,他也只能更加抑郁,更加癫狂。原本的只是为了欺瞒叔叔而装疯,却早已不知不觉陷入了其中,就像面具戴久了,就会遗忘面具之下的自己似的。曾经那个感叹世界是“负载万物的大地,是一座美妙的框架,掩盖众生的苍穹,是一顶壮美的帐篷,是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重的屋宇”,感叹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慢慢地在现实的转变中转变了。他对世界失去了信念,他眼里的世界,“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只是一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人类不能使他发生爱好,女人亦然。在哈姆雷特的身上,有人看到了不幸之后多思多虑、多愁善感的人,有人看到了生命微弱的光,有人感受到消沉如疾病难以摆脱的苦痛,亦有人看到过于迟疑而使行动迟缓的自己。哈姆雷特身上集聚了人性的简单,演绎的人最本真的心情。莎士比亚用他最擅长的情感的描绘和心理的刻画来呈现哈姆雷特,造就了这个世界的悲剧之作。

人文主义是莎士比亚在这部戏剧中极力展现的,仆人公哈姆雷特的忧虑的背后,流露着对理性、秩序和新的道德抱负和社会抱负的渴望。他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丰富多彩的语言,性格分明的人物,使之不愧于莎士比亚悲剧的第一部。

高一作文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精选篇3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团聚,唯有别离多……”耳边又回旋起这熟识的旋律,回想起《城南旧事》——林海音小时候在北平城南的那段往事。正如人们所说:“林海音的童年并不是一段欢快的童年。”在我看来,她的童年像一列疾驰而过的列车。该来的都来了,但又流光溢彩地消逝了。但在书中林海音并不用哀痛的语调来述说不欢乐的童年,而是用写她身边美妙景物来掩盖自己心中的伤痛,这正反映出她内心的顽强。

全书分无章,写了心地和善的宋妈一家的遭受,写了迫不得已放弃自己人格的小偷,写咧着嘴笑的兰姨娘、戴黑框眼镜的德先叔,写了遭受曲折的好伴侣妞儿和疯子秀贞,严格、慈祥但又离去的父亲……

她从记忆中的驼队写起,用布满童真的话书写了童年的可爱。六岁的英子(林海音小名)熟悉了惠安馆的秀贞,关心她一起查找失散多年的女儿小桂子。英子听了疯子秀贞说小桂子的后脖子有一块青记,是被阎王生气时用手指头戳到世上来的,于是就留心关心她找,后来发觉小桂子正是好伴侣妞儿,就极力关心她们母女在雨夜中逃跑,去追求自己的美妙生活。

书的后半段主要叙述的是英子在秀贞走了后大病一场,就搬到新帘子胡同住。在新帘子胡同,胆大的英子熟悉了小偷并和他成为好伴侣,在小偷被抓后英子心里特别难过,不久后,被施家赶下堂的兰姨娘来到了家里,才关心她渐渐忘却这份哀痛。之后岁月在曲折中奔跑,与自己要好的宋妈走了,父亲也因肺病走了。在这曲折中,英子说:“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体现了对童年往事的珍惜和对欢乐的憧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团聚,唯有别离多……”在这送别的歌声中,爸爸生命的金光渐渐淡去,林海音的童年也跟着时间消逝,渐渐的再也不能回来了,但但童年赐予她的美妙回忆却从今珍藏,化作《城南旧事》向我们述说,和我们共享。

高一作文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精选篇4

除了人为催熟儿童,天真烂漫的儿童时代也正在慢慢提前消逝。我曾从事老师工作十余年,深刻感受到孩子越来越难教,越来越早熟、越来越淡漠而以自我为中心,老师在孩子眼里越来越没权威……这让人困惑的境况产生的缘由是什么?翻开美国媒体文化讨论者和批判家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一书,我找到了关键的答案——一览无余的媒介。

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里,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的深刻见解,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而颇具创意的论题:在电视之类媒体的猛烈冲击下,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分界线越来越模糊,成人的性隐秘和暴力问题等转变为消遣,导致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奇怪   心在渐渐退化,童年在提前消逝。儿童之所以奇怪   ,是由于他们还不知道将要知道的东西,成人之所以权威,主要是由于他们是学问的主要来源。如今电视、电脑日益繁盛,特殊是电脑,成了孩子们的玩具和猎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电子媒体快速、肆无忌惮地在孩子面前展现成人世界的内容,海量的怪力乱神信息冲击着孩子的头脑,导致孩子的奇怪   心慢慢消逝,成人的权威和光环在孩子眼中也失去了大部分,孩子的奇怪   被愤世嫉俗代替,然后演化为漠不关怀,当儿童有机会接触到从前密藏的成人信息的果实的时候,他们已经被逐出儿童这个乐园了。

如今的孩子缺少玩伴,学业太重,家长望子成龙让孩子压力过大,罗大佑《童年》歌词里的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儿停在上面……的童真情趣在日渐远离,捉迷藏之类儿童嬉戏已成为濒临灭亡的物种,谁还观察九岁以上的儿童玩抛石子、滚铁环、跳橡皮筋这样的嬉戏?孩子的主要消遣是看电视、玩电脑,充斥电视屏幕的战斗、婚恋、魔幻题材的电视剧,无益孩子童年的健康成长;电脑里的暴力嬉戏、八卦新闻和各种丰胸之类的广告比比皆是,这些都在暗淡着童年纯真的天空。

童年在提早消逝,成人们请不要再拿儿童来消费了,而应好好探问——拿什么来挽救孩子们的童年?净化媒介信息,设置儿童观看专区,减轻孩子学业压力……努力爱护孩子布满奇怪   、幻想、纯净、烂漫的童年净土。

高一作文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精选篇5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诗句始终被古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好像也示意着《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含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开头读《红楼梦》了,怀着一种压抑的心情,小时候素来不爱读书,那印象中大观园的繁杂与吵闹好像就是儿时对《红楼梦》的理解。宝玉的轻浮,黛玉的愁闷,宝钗的大方,刘姥姥的和善,凤姐的小家子气,其他人物各自的轻佻,薄情,总之,这本书只是记录了晚中清时一户人家的兴衰史,当时,我是这么理解的。

可再认真品读之后,随着见解的丰富,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只意味着一个纯粹的俗气的故事,它开头有了更深远的寓意,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哀痛与凄惨,也让我领会到了曹雪芹这个怀才不遇的文学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观念。

宝玉曾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纯净,而在婚后受泥土玷污,自然也浑浊了。”宝玉为何有此感?这也不正示意着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顾的现象觉得无比反感与愤愤不平么?黛玉为何生性郁郁寡欢,喜散却不喜聚?

由于正是借这个凄惨美人儿所表达自己内心所受到的欺侮和对封建社会文人没有自由所以心中哀痛,愁闷的心境。而其他的像凤姐之类人物的薄情尖酸也正是那个年月猥亵小人的真实写照。

也有和善的主儿,如袭人,也如像前面所说到的尖酸小人,也有乐于助人,热心,和善的一面,这也正是心中的和善和祥和激发的片刻。然而,悲剧的颜色仍覆盖着这个漂亮且极具讽刺意味的故事,那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与天各一方也表明白内心对社会的极度绝望和那看破红尘的一分潇洒与伤感,令读者不觉为之一颤。

虽说这本书字里行间显露露出的的社会的世态炎凉着实能令人如一般忍不住仰天长叹,然而其中也有漂亮的,和善的一面,如大观园中的一家人一同饮酒对诗,一同喜接春联的喧闹,快乐,亦如宝玉面对黛玉时的那一份讨巧与能言善辩,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也使读者在阅读时嘴角不禁泛起一丝浮萍。

其实,这也正是民间人家风俗与良好教养与中华民族丰富文化的真实写照,然而越如此,结局变越显得沧桑凄凉,越觉得不舍,若不是如此,那犀利的语言和矛头也不会直指人们内心的最深处,如此伤感。

读完《红楼梦》,从那个压抑封建的社会阴影中逃脱出来,长吁了一口气,环顾四周,自己生活的环境至少能有让自己长吁一口气的空间,而当时的人们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锢,他们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所以,每当读完一遍《红楼梦》,那在读之前的紧急,压抑,好像都烟消云散了,内心对苦难,艰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对幻想的追赶也更加执着。我们也理当为了这而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时代,在生活中,有艰苦,有困难,但那是人生历程中不行避开的,和环境,观念无关,但是,比起封建社会的人,我们至少有权利去战胜他,我们有力量起战胜他,我们有资格去战胜他,这,莫非不值得庆幸吗?

靠在书架上的《红楼梦》,悄悄地散发着淡淡的芳香,是喜,是忧,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热的;它传承着深刻的思想;它透散着醉人的感伤。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高一作文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精选5篇)》相关文档:

小王子名著读后感演讲稿五篇09-01

名著读后感500字(优秀6篇)09-01

看名著的读后感写演讲稿五篇09-01

名著读后感范文4篇09-01

文学名著读后感800字(精选6篇)09-01

名著读后感范文500字(精选10篇)09-01

名著读后感600字(精选13篇)09-01

经典名著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09-01

高中名著读后感演讲稿合集09-01

名著的读后感(通用7篇)09-0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