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作者:李春盛 吴彩军
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年第01期
自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与心血管病急救(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ECC)指南(简称国际CPR指南)修订已经三年时间,每次指南的实践和推广,都会引起新的研究热点和理论争议。随着循证医学与转化医学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CPR的研究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 通气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
2010年国际CPR指南将成人和儿童(不包括新生儿)基本生命支持修订为“胸外按压-打开气道-人工呼吸”,将有效持续的胸外按压提高到CPR的首要位置[1]。CPR基础生命支持中的通气与按压比一直没有循证医学的证据。按压与通气比从1992年5∶ 1,2000年15∶ 2一直到2005年和2010年30∶ 2的指南修订。其目的是增加在实施心肺复苏过程中血液循环中断的血氧含量,但是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在CPR时是否需要进行通气。研究表明,按压时不进行通气较按压时通气可以使研究对象的自主循环恢复成功率增加一倍[2]。同时2010年CPR指南也指出,如果施救者不愿意做人工呼吸时可以仅行胸外按压。笔者的实验研究证实,单纯胸外按压时被动通气可与低水平的肺血流灌注相匹配(V/Q比值稳定),同时叹息样呼吸也能提供一定量有效肺泡通气量,可满足机体复苏初期代谢的需要[3-4],但是对于长时间和非心源性心搏骤停(如窒息)的复苏,及早进行气道开放与管理仍然是必要的。随着一系列新型气管插管设备的研发,不中断胸外按压进行高级人工气道的建立将成为可能[5]。
气管插管的重要性似乎被大众理所当然地接受。因为理论上认为畅通气道,人工呼吸增加了肺泡通气量可能增加体内氧合,这种情况在窒息型的心搏骤停是有益的,但在大样本的院外心搏骤停复苏中人工气道并没有带来好处。2013年JAMA杂志发表的一项纳入了649 359例成人院外心搏骤停患者院前不同气道管理方式与远期预后的研究发现,气管插管等高级气道管理与传统的面罩辅助通气相比较,有增加远期不良预后的风险[6],产生这样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在进行CPR时过度关注了高级人工气道的建立而延误或中断了胸外按压。但是这一结论很快就在同年被Resuscitation发表的另外一篇关于院前急救建立高级气道与预后的研究所否定。该研究纳入了3133例院外心搏骤停的患者,其中有97%的患者被尝试进行气管插管,仅仅有15%的患者采用了快速诱导(应用麻醉药物)气管插管的方法并且较未使用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的患者具有良好的预后,作者分析认为气管插管的不同方式代表了患者潜在的机体病理生理状态,并不是气管插管本身导致了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不良预后 [7]。所以,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中是否绝对必要仍无定论。
《心肺复苏研究的若干新进展》相关文档:
心肺复苏简讯 -06-25
心肺复苏培训报道06-25
开展心肺复苏简报06-25
心肺复苏培训工作简报06-25
开展心肺复苏培训新闻稿06-25
心肺复苏培训简报06-25
心肺复苏活动策划方案06-25
开展心肺复苏培训新闻稿06-25
开展心肺复苏培训新闻稿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