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23-2024学年工作计划

时间:24-01-06 网友
XXXX小学2023-2024学年工作计划

根据《XX区2023年教育工作要点》和学校发展规划,XXXX小学本学年立足高质量发展关键年,按照“提升质量、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一、指导思想

坚持“让每个孩子充分成长”的教育理念,围绕立德树人,发挥党建统领作用,以“立志成学、育才XXXX”文化引领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用评价任务的研究实践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师生规范夯基、弘扬个性发展,区域内创建学校“行远”品牌,实现师生学校家庭共提升。

学年主题:齐心同行,开启教育新样态

二、工作目标

总目标:提升质量、全面发展,争创学校“行远”品牌。

1.党建:实施党建统领,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争创“行远筑基”品牌,思政铸魂育人。

2.课程:构建相对完整的学校课程体系,全面探索项目化学习实效,为小学生个性化发展搭建成长平台。

3.教师:搭建多元成长平台,教师队伍专业化,整体提质赋能。

4.教学:深入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备教学评一致性”研究实践,扎实开展教育教学,提升质量。

5.安全:加强平安校园建设,保障师生人身安全与健康,实现学校安全与稳定。

6.家校:创新家校社“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建设,提升家校合育水平,提升社会满意度。

7.学生:基于小学生成长需求,着眼于现代社会发展,建立良好德育养成教育体系,突出育人特色。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全面实施党建统领,强化思政课铸魂育人

1.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党支部工作年度有计划、季度有安排、月月有主题,落实每年1次党章党规专题学习。落实“两会一课”“三重一大”“支部生活日”等制度。

8.强化党建品牌打造。聚焦“三个如何”“四个融入"深化“三红工程”,强化学校“行远筑基”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抓基层党建重点突破项目,组织好党员“五个一”活动,争创党建品牌学校、品牌项目、品牌教师、品牌课程。

9.创新思政铸魂育人系统联动机制。深化中小学一体化思政教育,争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精品课,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融合育人,强化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育人队伍校内与校外“四个结合”,让思政教育更加接地气、更有活力。学校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学期至少听一次、讲一次思政课,选聘各界先模人物担任思政特聘导师,开门办思政,强化全员育人。

(二)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提升整体育人实效

1.秋季开学前完成《xxxx小学三级五域行远课程》的构建迭代,形成学校新的总课程方案。完善学校课程体系过程中,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否把“让每个孩子充分发展”的教育理念、“立志成学、育才XXXX”三风一训、育人目标等学校文化融入各级课程,作为课程文化的总体引领;二,是否聚焦核心素养,是否让小学生“六个一”基础素养能力得到落实,五育并举是否分层落实;三,是否突出了传统文化、科技赋能、艺体三项办学特色。

入学课程、读书节(三月或九月)、科技节(四月)、文化艺术节(五月)、运动会(十月)、诵读节(十一月)、经贸节(十二月)、毕业课程八大校本节日纳入学年课程方案常态组织实施。

2.夯实国家课程,做好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紧扣新课程标准理念,发挥学科项目化学习的作用,运用好“核心知识聚焦、真实情景搭台、评价任务引领、单元整体教学”,促进课堂真实的学习。弘扬个性发展,提升育人质量。主要抓好学科课程方案、学期课程纲要、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单元目标、评价任务叙写等)、课程资源包梳理应用。

3.完善《XXXX小学校本课程方案》,坚持生活化、综合化、学术化、人文化的价值导向,进一步突出学校特色课程育人效能。一是借鉴校内外资源,对校本课程进行整体梳理,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形成校本课程时空资源等整体布局。二是构建起项目化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实践性课程,形成主题框架,劳动教育与身边的科学有机结合。三是进一步突出学校传统文化、科技创新、艺体教育“三生教育”办学特色,“三生”即:生命-科技创新、生活-艺体教育、生命-传统文化。四是围绕“立志成学、育才XXXXv校训,在班级建设中构建“立志”教育体系,主要有“立志”班团队会课、班级文化(班牌、班风、XXXX理想阵地建设),国旗下讲话课程(立志演讲、党史学习)等。

传统文化进校园,落实生命教育。一是开发构建传统文化育人课程,做好传统文化的育德养性立品。在上学期寿光学习基础上,做好“十德育人”。二是开展以“读经典、唱经典、演经典、用经典”为主要内容的小学生传统文化四项基本功培育工程。三是做好写字育人、楹联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实施。

4•抓好劳动教育,深化育人方式变革。

一是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实现校内基地和一班一基地,区域综合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一域”全覆盖;二是探索“传统、现代与智慧”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研学实践;三是开发“357”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现代农业一地方特色手工业一现代科技”三位一体的区域课程,以“劳动教育、社区服务、研学实践、德育活动和家校共育”五路径,创新“智慧型”劳动育人模式,融入创意、创新、创客等要素,推动每校一方案、每班一基地、每天一参与、每周一课时、每月一活动、每人一技能、每期一评价“七个一”活动,形成“357”劳动教育“课程超市”。

5•依托三级五域课程构建与实施,依托少先队活动,探索德育一体化新体系。书香校园建设、小学生养成教育全面纳入课程管理和实施。

6.全面加强艺体教育。落实“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目标,加强学校“三团一队”建设,逐渐向“五团一队”发展,逐步实现“一校一品”。继续开发和丰富校本体育课程,打造精品体育社团,逐步普及“一校一品”的特色运动项目,每个学生熟练掌握「2项运动技能,加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梯队建设。将学生艺术、体育素养纳入数字档案管理,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和艺术素养。

(三)立足课堂教学,深入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研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遵循“核心知识聚焦、真实情景搭台、评价任务引领(驱动)”组织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完善教学新常规。各学科组引领教师深入学习掌握课程标准,准确吃透、分解课程标准。

2.建立良好地备课机制,“备教”高度一致。充分利用好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优势。单元整体教学中,解决好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单元整体备课与个人课时教学间的关系。坚决杜绝无备课上课、备教两张皮的现象。

3,完善良好校本教研机制。每周的校本教研是教学发展基石,校本教研质量决定了学校整体学科教学水平提升程度。学期初,学科组制定校本教研主题、计划,听评课磨课、同课异构、单元教学联排、课程标准解读、备课研讨等形式多样,结合实际,扎实开展。学科组、备课组的备课教研情况、教师个人参加校本教研的情况均纳入考核。

4.设计多种活动促进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每学期举办一次教学月活动,邀请教研员入校指导,邀请外校名师入校送课活动;与区外先进学校建立合作交流联系,每学期组织开展至少一次教学研讨活动;每学期除常态听评课教研外,每学期末集中组织开展一次中青年教师晒课比赛活动。学年内力争2-3个学科开展一次市级教学研讨活动。

(四)搭建多元成长平台,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1.加强教师培训。加强教师阅读利用暑期、寒假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开学前集中开展校本培训和备课研讨活动,暑期组织好教师远程研修活动。重点抓好新入职教师、胜任型教师、骨干型教师培训,根据《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本培训的指导意见》精神,形成“以师为本、立足教研、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校本培训工作新局面。

2.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主要围绕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组织骨干教师与3年内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开展新教师岗前培训活动,结合区教体局“绿百合”青年教师成长联盟、青年教师发展自组织等平台推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引导青年教师读书学习,主动成长。

3,运用好学习社区,打造学习型社区。一是系统设计学习社区活动主题,围绕“教学评一致性”“项目化学习”等主题,组织读书交流、经验分享(故事会)、班级管理、专家报告等板块。二是科学分层,建立学习小组或团队。三是引导教师写教学反思、学习感悟等。

4.进一步完善区域行动研究机制。强化校本研究,分层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每位中青年教师原则上至少参与一项行动研究或课题研究,力争人人有课题研究项目,争当思考者、实践者、研究者。每学期学校举行一次教育故事、教学反思沙龙展评,教师每人至少1篇。

5•倡导教师个性化发展,加强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制定办法,设立学校名师工作室,明确待遇,加强考核管理,发挥名师在教书育人、教育科研、指导培养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积极提炼个性化、特色教学法,推广名法、名师,纳入评优树先,有一定成果的优先推荐“政府教学成果奖”等。

6.加大教师关爱。整合周边社会资源,努力解决中午教师午休、午饭问题。举办教职工团建活动,组织开展教职工查体、艺体活动、黄金教师座谈与参观、中青年教师轮训等方式,拓宽教师视野,丰富工作学习生活。

7.加强师德师风学习,进一步完善考核管理、监督提醒机制。每学期开学前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度学习、案例研讨、现身说法、责任书承诺书等形式开展师德师风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师德活动月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感悟,讲身边的感人故事,向优秀师德标兵学习,提升班级管理、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师德能力。

建立起严格的师德师风惩处机制,严禁在职教师有偿家教。对在职教师有偿家教实施零容忍,对师德“36条”“十条红线”实行严格明察暗访监督、纠错机制。

(五)推进未来课程建设应用,探索新型教与学模式

1.立足区域实际,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争创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校。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深入研究在线教学模式。

8.推进钉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常态化智能化应用。进一步探索钉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平台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家校交流、备课研讨等方面的使用,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深化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依托学乐云平台,实现网络空间人人通。

9.实施未来课程建设,普及信息技术常规。开齐开全信息技术课程,普及中小学编程教育,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解难能力,开展编程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多元化评价以及特长生贯通培养等方面的课题研究。

10认真组织参加各级比赛活动,利用好展示交流平台。进一步做好编程、创客等各项大赛,全面提升学生科技素养和创新素养,形成一体化教育模式。

(六)加强家校合育,提升办学满意度

1.完善家长委员会体系建设,完善学校、年级、班级等各级家委会体系,建立家校、家家两条同步纽带,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定期向家长代表征求意见和建议,经常与家长代表沟通交流,及时解决问题和反馈信息,化解家长的投诉。增加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增强开放办学力度。

11运行好家校经常沟通交流制度,双线交流成为常态。一年级开学前召开一次家校交流会,每月一次线上或线下家校交流,每学期举行4-5次家校交流主题活动。运行好家长学校,每学期2次家长课程,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每学期组织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沙龙。

3,继续发挥家长护学岗重要作用,家长值勤护学。

(七)加强平安校园建设,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

产安全

1.学校安全工作实施网格化管理,落实全员目标责任制,健全一岗双责机制。

12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每周检查一次,建立隐患台账,及时发现解决校园不安全隐患。建立强大的安全保卫机制,落实领导带班、教师全员值班,确保校园安保优良。加大前控能力,保证校园安全、设备安全、设施安全、车辆安全、管线安全、师生人身安全,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严控好外来人员,处理好与周边单位人员的关系。

13制定完善以消防、防震、暴力侵害、卫生防疫等为主的各种应急预案,并制定计划开展有效演练。

14学生乘车交通安全。与车主、学生和家长分别签订《学生乘车安全协议书》,明确各自责任,开学一周内完成;加强对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建立校车台账和学生乘车日志,加强监督力度。

15建立安全教育常态机制,强化师生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以班主任和安全教师为主,利用班队会、校会、安全月、安全周、安全日等多种形式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开学初、学期末至少集中开展一次学生安全教育,每学期邀请专业人士到校做一次法治和安全教育报告。

16建立安全台账,对发生的学生安全事故进行记录,及时全校通报,避免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建立受伤学生的探望机制,根据事故大小,确定探望学生的流程和机制,将纠纷尽量降低。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学生的保健工作,防控好疫情。

7•建立学生预防校园欺凌制度,落实安全预警、监控和追究机制,确保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学习和落实学校安全制度,建立预警、追究制度。一是课内课外的安全,二是校园的安全,三是上学、放学的安全,四是校园物品设施的安全,都要明确责任和分工,实行预警。

(八)尊重学生发展差异,关注小学生的成长需求。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挫折适应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根据《XXXX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一是主要各班级由班主任老师任教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二是年级层面开展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指导、小团体心理辅导,加强对学生成长关键期和关键点进行指导。三是为特殊学生建立心理档案。

2.建立“五品少年”素质评价机制,为每一个孩子建立电子成长档案,记录小学阶段成长足迹,(大)数据分析成长点滴。如,每学期入学诊断、期中、期末分析,为每个孩子提供合理化成长建议、适当举措。

建立八类学生档案,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为每一个孩子建立起多维立体成长档案(全员育人、学情分析)孙玉杰

分层作业设置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受到智商、习惯、环境、家庭、同伴的影响,学业困难、行为不端,家长着急,老师着急。这是客观存在的,不能由此而放弃这些学生。从研究入手,把这些学生的情况列出来,引进资源,找到有效办法,联合家庭进行有效干预,改变这部分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

3.塑造班级文化,一班一特色。围绕“立志”,构建起班牌(雷锋班、杨倩班、钱学森班)、班风、班级公约、小学生理想阵地等其它特色板块。为小学生成长营造安全、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

4.加强班级管理,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班级管理沙龙,选定特殊日期举行班主任节。

在学生管理中大力推行“自主管理”,探索开展领导力课程。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让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让学生管自己能管的事,让学生服务自己可以服务的事。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学校、班级管理,如体验课程、三级督查等。通过三自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意识、纪律意识、劳动观念和团队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小学2023-2024学年工作计划》相关文档:

学年工作计划范文5篇09-04

大班一学年个人工作计划(7篇)09-05

2021学年第一学期小学家委会工作总结09-05

2023年学年德育工作总结范文(精选6篇)09-09

学年鉴定表研究生自我鉴定(精选9篇)09-09

学年学校工作总结09-09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年级组工作计划09-10

研究生学年考核的自我鉴定范文(精选6篇)09-10

有关研究生学年鉴定表自我鉴定6篇09-10

2023学年八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2篇)09-1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