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

时间:23-12-15 网友

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

在米德的符号互动论中,社会是作为一种前设先于个体存在的,其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互动论。他认为,个体本身就属于某种社会结构,属于某种社会秩序。个体自我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在其经验范围内部的发展,与所从属的社会群体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社会心理学应从既定的,由复杂的群体活动组成的社会整体出发,从中分析组成这种社会整体的每一个单独个体的行为,即根据社会群体有组织的行为来说明个体的行为举止。他强调,社会先于个体存在,研究个体要根据整体来说明。

米德的互动论思想主要是通过心灵、自我和社会来体现的。

心灵是米德符号互动论中的首要概念,他标示着一个独特的人类特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它使个体能把代表对象特征的符号从环境中分离出来,使得人们在经验中把符号当做具体而存在的对象来对待。他认为,最初的社会环境是包含了生物有机体互动的社会活动情境,他包含了这些各不相同的生物有机体在完成这个社会过程时互相针对对方进行的、对行为举止的调整。在这种情境中,一方活动的某些方面对另一方而言变成了某种刺激,使他改变自己的活动并进行另一种活动。对双方而言,这里都存在一系列的态度和运动,它们都属于活动的开端,一种反应的开端成为对前一方的刺激,使他改变自己的态度并进行另一种活动。一个有机体的姿态、另一有机体对该姿态的调整性反应以及与这种既定活动完成后的结果,构成了一种三重关系。(人对我微笑,表达友善,我也会回应友善)只要这种姿态意味着他背后的这种想法,而且他在另一个个体那里也导致这种想法,从而成为发出这种姿态的个体的自我的某种参照,即产生一个“表意符号”。只有依赖这种作为表意符号的姿态的存在,才使心灵或智力的存在成为可能。人类在较低的进化水平上利用各种姿态进行交流,而在较高的进化水平上则利用各种表意符号进行交流。

自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结构,其特性在于它是他自己的一个对象。“自我”具有“心灵”的反身性特征,它可以标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东西。米德认为,个体经验到他的自我是间接的,他是从他所属的这个作为整体而存在的社会群体的一般化立场出发,来体验它的自我本身。(个体通过交流使自己变成他自己的对象,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的话做出反应、他的这种反应变成他的行为的组成部分、他不仅听到自己的话而且对自己作出反应、对自己说话并且确实像其他人回答自己那样回答自己。)个体通过玩耍与游戏完善自我。在玩耍阶段,个体的自我只是由和他一起参与社会活动的其他个体针对本人,以及彼此针对对方所持的特定态度所构成,他只能针对某个具体的对象形成某种模糊的自我意识。通过对依赖于周围环境生活的人物的扮演,个体人格可以得到发展。但这种人格含混不清,缺乏组织,只是一系列的反应,因此必须从外部环境引入组织。而游戏恰好提供了这一组织方式。在游戏中,个体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他对正在参与这场游戏的其他每一个人的态度控制的,这些人的态度可以影响他自己的特定反应,个体需对种种角色加以组织,否则他将无法进行这个游戏。这种使个体获得其自我统一体的有组织的共同体或社会群体,就是米德所谓的“概化他人”。在这一阶段,个体采取作为群体成员的所有的态度,并将这种态度一般化。所以,自我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角色通过使用语言承担能力成长的过程。儿童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领会他人的意图、、理解游戏中自己与多个角色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推测其他情境中组织化群体的集体观念和意向,直至接受整个共同体的抽象观念,从而成为社会整体中具有完整自我意识的一员。

自我还可以分为主我和客我。主我是有机体对其他人的态度做出的反应,使个体具有新鲜性、自由感和进取心,使我们以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方式进行活动,而不只是对外部环境的机械反馈。客我则是一个人自己采取的一组有组织的其他人的态度,代表的是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主我对社会情境的调试既影响自我,也影响环境,它与客我构成自我不可分割的

两个层面。

社会过程必然先于心灵与自我而存在,但个体可以通过其敏感性来决定它的环境。社会环境根据社会活动过程而获得种种意义,他本身是一个有客观关系组成的组织,他的出现与一群参与这些活动的有机体有关。这些有机体的特征,进而决定了社会环境的特征并使之发生某种具体的改变。因此,个体与社会是相互决定,相互依存的。(社会进化略) 优点:1.他的“角色承担”“概化他人”“表意符号”“姿态对话”“主我”“客我”等概念极大地丰富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库存,他的互动论思想,在其学生布鲁默等人的发展下,一度成为社会学界的主流学派。

2.米德强调人类行为的社会情境性,指出行为的本质是一种符号互动;心灵、自我并非生理的衍生物而是社会性产物,而语言在其形成过程中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同时,他还详细说明了个体如何成为一个共同体成员的过程,而他对“主我”“客我”,个体与环境关系的阐述更是为人们重新思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途径。

不足:1.概念模糊不清,缺乏精确性。例如心灵与智力,自我与自我意识等概念缺少详细的界定,多次一意和一词多义的情况反复出现。

2.理论分析重过程轻内容,重“怎么样”轻“为什么”。他的贡献集中在社会行为的机制上,而不是组成行为的具体内容上,因而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形成某种特质而不是另一些特质。 3.缺乏宏观性,没能对宏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存在将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化约为心理态度的不切合实际的微观化倾向。

4.米德的理论主要是一种理论和视角,无法付诸实践,它更多的是一个理论分析框架,而不是一个系统的可操作化研究案例,因而无法通过实证研究。

《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相关文档:

联谊会互动活动策划方案7篇09-16

游戏互动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0篇)09-28

2022年春节互动活动策划方案(精选5篇)10-03

2022年教师节适合的互动活动方案10-08

游戏互动活动策划方案(精选6篇)10-21

小学亲子亲密互动主题的方案5篇11-02

室内活动互动策划方案范文三篇11-03

15个晨会员工互动激励小故事11-15

七夕节互动活动策划方案范文11-19

七夕互动活动策划方案范文11-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