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钱乙对五脏发热之辨证施治
汪悦东;范嘉伟;何丽君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16(024)010
【总页数】2页(P5-6)
【关键词】五脏发热;钱乙;辨证施治
【作 者】汪悦东;范嘉伟;何丽君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正文语种】中 文
发热是指以外感内伤为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外感发热,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一般多实,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证;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一般多虚,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病势轻重不一,有阴虚、阳虚、血虚、气虚、虚劳之发热等。
对于发热病,《黄帝内经》始有记载[1]。《素问·调经论》对“阴虚生内热”有详细记载,指出劳倦过度、阴阳失衡可导致机体发热。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采用小建中汤治疗阴阳两虚的虚热病[2]。宋·钱乙,字仲阳。其著作较多,主要有《伤寒指微论》五卷、《婴孺论》百篇、《小儿药证直诀》三卷等。其在《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医学著作五脏热病学说的基础上[3],提出了肝热用泻青丸,肺热用泻白散,心热用导赤散,脾热用泻黄散,肾虚用六味地黄丸等,进一步补充完善了内伤发热的医学内容。
心为君主之官,其主神明。心热可以从虚实分论,对于心实热者,钱乙认为,“心气实则气上下行涩,合卧则气不能通,故喜仰卧,则气得上下通也,泻心汤主之”[4]。心气不通,则呼吸之气不能通,不能维持生命所需,遂出现喜仰卧平息气息,用泻心汤主之。
心热之火幡然而上,上至口则口中气温,无形之热扰胸中则胸随之热闷,言语亦为之所阻。咬牙多实热之证,心之火上扰使之,惟导赤散清火泄热,损其实火。钱乙指出:“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5];心实热之证,可用导赤散化热,让邪热随小便而去。
若为心虚热,钱乙认为:“淡红者心虚热,生犀散主之”。目虽红但色淡,必是虚火无疑,治虚火法当益阴增液以藏之,遂用生犀散治之。
对于心热,钱乙在各种临床症状的辨证之后,将其分为心实(气)热和心虚热论治。实热当泻,则用泻心汤或者导赤散治疗,虚热则用生犀散,清虚热。
手太阴肺经脉气由此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满等症。“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当先散肺,后发散风冷。散肺,泻白散、大青膏主之,肺不伤寒则不胸满。”遂用泻白散清泻肺脏之实热。方中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药合用,清热而不伤阴,泻肺而不伤正,使肺气清肃,则咳喘自平。
“手掐眉目鼻面,甘桔汤主之”。对于肺实热,钱乙还用甘桔汤治疗。方中用桔梗非直接清泻肺热,而是宣通肺气,使肺气通则热自解。
无论哪一脏哪一腑的病变[6],久病大都会导致其虚损。《小儿药证直诀》曰:“吐稠涎及血,皆肺热,久则虚。”肺之虚热亦可用泻白散治疗。
从钱乙治疗肺热病可以反映出钱乙治疗发热病时,清热的同时顾及阴液,加入了养阴药,使清热不伤阴、不伤正,避免损伤机体。
《黄帝内经》曰:“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肝之为病,其病必与筋、目密切相关。书中肝热之为病,可出现手寻实体之物,乱捻东西,口中气热、目直视、呵欠等临床症状。其病与肝经之循行密切相关,肝病的症状多出现在耳、头部、目、胁部等。钱乙认为,肝实热者,则用泻青丸主之。“目直视,不搐,得心热则搐。治肝,泻青丸,治心,导赤散主之”。
对于肝之发热,钱乙一方面除热,并以泻热为主,直中病邪,邪祛则安;另一方面,钱乙在清热治疗基础上加入搜风祛风的药,顺应肝之条达的特性。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故脾胃乃后天之本。然而生活中的饮食不节、过食肥腻、忧思过度、偏食偏嗜、饥饱不均等都可能伤及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病则百病由生。《小儿药证直诀》曰:“泻黄散,又名泻脾散,治脾热弄舌。藿香叶(七钱)、山栀子仁(一钱)、石膏(五钱)、甘草(三两)、防风(四两,去芦,切,焙),上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钱至二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脾黄者,色黄而肉蠕动”。脾开窍于口,热气内伏,伤津耗液,舌头失养,则弄舌。用泻黄散泻脾胃实火。
胃热炽盛,则腐熟功能过于亢进,可出现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症。热盛火炽,多消烁津液,而致燥热内结,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引饮、大便秘结等症。甚则耗伤阴液而致胃阴虚。钱乙指出:“吐泻昏睡不露睛者,胃实热也”;“身热多睡,能食乳,饮水不止,吐痰,大便黄水,此为胃虚热渴吐泻也。当生胃中津液以止其渴,止后用发散药,止渴多服白术散,发散,大青膏主之。”对于胃虚热者,钱乙主张采用清热生津之法救之,用白术散治之。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等。而钱乙认为[4],肾无实证。在其书中言:“无精光者,肾虚”“肾主虚,无实也。惟疮疹,肾实则变黑陷”“古人之所谓疮疹,即长痘疮,痘疮何以有肾实之症,则亦以相火之太炽,露而不藏使然。然肾火上炎,即是肾阴不济,虽曰火盛为实,却是阴液涸枯,故痘为之焦黑而瘪陷,见机及早,急急大剂养水,救焚沃焦,或可挽回一二,稍迟必无及矣”。指出肾阴亏虚则会阴不制阳,相火妄动,故而出现阴虚内热的病证。因此,钱乙在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基础上去桂附,以三补三泻之六味地黄丸滋养肾阴以退虚热,用于小儿阴常不足的病证。
结语
通过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临床用药与对小儿各种疾病的治法,我们可以得知,钱乙在学习《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著作中论脏腑证治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临床感悟,逐渐建立了以五脏为基础,以证候为依据,以虚实寒热为论治准则的五脏证治体系,对发热病的治疗逐渐形成独特的治疗系统——对于发热病采用分脏腑辨证论治。钱乙对于发热病,更注重从脏腑理论辨证,根据各脏腑的生理特性和生理功能选择用药处方,对应脏腑治疗,肝病治肝,心病治心等。确定病在何脏之后,进一步分清是实热还是虚热[7],实则损之,虚则益之。辨病在气分还是血分,定其虚实,审其气血之盛衰,随证治之。
钱乙还注意到,用清热药的同时加入了养阴的药,这样做的目的是清热而不伤阴,驱邪而不伤正,综合考虑临床各个方向的变化。对于治疗发热病,钱乙还根据各脏腑的特性,加入了顺应该脏腑的药,更好地祛邪。对于不同程度的发热,钱乙采用“有大热者,当利小便;有小热者,宜解毒”,其用导赤散治疗心热就是采用了利小便达到热随之而去的治法。
钱乙在实践中认识到,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脏腑柔弱”“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病理特征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8]。在诊断上,他主张从面部和眼部诊察小儿的五脏疾病,“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赤者热也,随证治之”。在处方用药方面,力戒妄攻、误下与峻补,主张“柔润”的原则。因为钱乙更多的是治疗小儿疾病,所以钱乙对发热病的另一个治疗原则是坚持主张柔润治疗,用药从轻。
【相关文献】
[1]王键,苏颖.内经选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5.
[2]张琦,林昌松.金匮要略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9-78.
[3]秦玉龙,尚力.中医各家学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47-351.
[4]钱乙.小儿药证直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屈强.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学术思想浅探[J].光明中医,2013,28(11):2253-2254.
[6]吕凌,谭素娟,袁佺.钱乙五脏法五行互藏思想初探[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6):1315-1316.
[7]卢红蓉,李燕,杨丽娟.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脏腑病机的特点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7):1839-1840.
[8]殷越,胡晓阳,徐慧馨,等.钱乙及《小儿药证直诀》学术成就述评[J].中医药信息,2013,30(2):110-111.
《浅析钱乙对五脏发热之辨证施治》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