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读后感600字7篇

时间:22-12-27 网友

中庸读后感600字7篇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子思所作.《中庸》在宋代的时候被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和《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成为儒家推崇的必读书目.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中庸优秀读后感600字,欢迎阅读!

中庸优秀读后感600字1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以中庸之道处世,能调和各方面的关系.中庸讲的是人之根本,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如何让各种各样的人去掉差异而只取共同,即让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关键要在无我的前提下讲究情景真理.例如,用极其尊重的方式提出对权威观点的挑战,既达到了陈述自己观点的目的,同时又将对人的尊重推向极致,使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易于接受.孔子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我们常说对人要一视同仁,不嫌贫爱富,不势利偏见,这就是〝中〞;原则不变,公道人心不变,这就是〝庸〞.对自己来说做事能够不偏不倚就是〝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是〝庸〞.

以中庸之道教学,能更好地发挥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来讲,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中不偏,庸不易.〞语文教学的〝中〞就是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庸〞就是以平常心对待语文,把语文学习当作生活的常态,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成为一个内心充盈的人,从而真实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恪守语文教学的中庸之道就是坚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脚踏实地地走紧密联系生活.注重人文素养提高和语言能力训练的大语文之路.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人们的普遍祈求,而和谐社会正是中庸思想〝致中和〞的体现.现在人们在物质的侵蚀下,在多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容易行为失据,离中庸渐远,以致于常常心理失衡,痛苦绝望.所以保持平常心,把心摆正,回到中庸上来,何尝不是消除烦恼,赢得快乐的一种途径.

中庸优秀读后感600字2

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

《中庸》的深奥让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我想,如果此生无法精通《中庸》将是我最大的遗憾.万物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无论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中庸优秀读后感600字3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中庸优秀读后感600字4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

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优秀读后感600字5

很喜欢看〝平衡木〞比赛,因为在如此狭窄的木板上运动员不但能稳如泰山,而且还能做出优美高难的体操动作,用人体线条勾勒出一副副动感的艺术画面.她们的每一跳,每一次转身,所使用的力量真可谓恰到好处.因为无论是力量偏大还是不足,都会从平衡木上掉下来.所以平衡木的魅力充分体现了〝恰到好处才是真!〞

读过《中庸》一书,对于恰到好处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子曰〝过犹不及.〞就是无论是〝过分〞还是〝不足〞都是错误的.仔细观察,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论是人生轨迹还是心灵的成长历程,无一例外地都围绕着中庸之道在运行.

就拿香港回归来说,中央政府并没有强硬地要求香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是采用了〝一国两制〞.这一举措,举世无双,因而香港回归顺利,发展平稳.〝一国两制〞符合中庸之道,充分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的政治远见和智慧.

我再举一个反面例子,现在正在肆虐的〝金融危机〞,究其原因第一是美国的超前消费方式实在过头;其二是美国的金融界和房地产商人的过分贪婪;其三是美国的监管力度不够.既有过分也有不足,总之离中道太远,所以金融危机的爆发,简单地说就是偏离了中道.

我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凡是做的好的地方都是符合中道,凡是不好的地方都是偏离了中道.比如有时候扩展量偏多,难度偏大,这都会影响教学效果,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再比如跟学生沟通不够,或者沟通方式过于简单,这就无法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

中国古人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极其深刻的〝中庸〞智慧,我们应充分地利用它,完善我们的工作,完善我们的生命.

中庸优秀读后感600字6

话说,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在中庸里,有两种人,一种受中庸思想的洗澈,做什么事学会合度适中,做事有底线.有原则,这种人道德修养高〝君子〞.一种违背中庸思想反向而行,做什么事不小心.猜忌心重.不稳重最后一事无成〝小人〞.

难以把持的中庸德行.中庸思想的熏陶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通过学习.反思而得到,学习中庸思想,获得中庸品行.行是实践,明是认知.中庸之道,聪明的人过头自以为是,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世间万物都是理开头,有理当先,无理当后,做事的时候,要给自己自信,不要太过自卑,对于消极的思想要去除,对于积极的思想要推荐.

善于向人学习,光明正大发扬正能量.一个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不懂时,向他人请教,经长时间积累,知识便加多,这才是成功之人.懂得欣赏别人的人,往往是胜利的人.中庸的立身之道.聪明的人不是智慧过高的人,而是做事小心翼翼,懂得保护自我,自己的利益大于一切,首先守护自己的利益,再去管他人.有的人说自己很聪明,可是,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做了太多的误事.

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走明确的路;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有明确的方向;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心灵开阔.懂得牢牢抓住,这种抓住是有道理的,没有违背道德是有益的.中庸之道,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以取巧之心去面对.中庸之道,是遥不可及的.深远的.

通过读《中庸》我知道了中庸是人心.道心的把持者.带着虔诚的心,学习中庸之道吧!

中庸优秀读后感600字7

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进货求人家优惠,人家不优惠,抱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抱怨了……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抱怨的原因,一个字:求.因为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则无怨.

在其位谋其职,则无怨.人的怨来自于自身所处地位和环境.人们总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则怨气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平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愿者,怨也.君子无愿,故自在自得.

其三,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须〝反求诸其身〞,要反省.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再接再励.所以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近.这里也有一个〝求〞字,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中庸优秀读后感600字

《中庸读后感600字7篇》相关文档:

小王子名著读后感演讲稿五篇09-01

名著读后感500字(优秀6篇)09-01

看名著的读后感写演讲稿五篇09-01

名著读后感范文4篇09-01

文学名著读后感800字(精选6篇)09-01

名著读后感范文500字(精选10篇)09-01

名著读后感600字(精选13篇)09-01

经典名著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09-01

高中名著读后感演讲稿合集09-01

名著的读后感(通用7篇)09-0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