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读后感(共5篇)
《复兴之路》观后感:自古前进路上多荆棘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复兴之路》观后感:自古前进路上多荆棘
为了迎接党的17的胜利召开,cctv最近在播出纪录片《复兴之路》,片中详细解读了1840年以后至今中国人民的战斗与建设历史。
在第3、4集详细说到了66年到76年的文+革十年这段历史,我兴奋的看到,在这一次对这一段历史的表述中,采取了直面的态度,在片中里谈到:文+革是错误的,是浩劫!由此可见,这与我们小时的历史书中简单的一段话含糊表述形成鲜明对比,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党在进步,以及用更为宽大与胸怀在理解过去的事情、与迎接未来的事情。
我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年代,我们现在年龄在30以下的这一辈对于文-化大革命是陌生的,甚至好奇的。XX年有幸来北京发展,我就刻意的研究起这一段历史,我看了国家图书馆公开的一些这方面的资料。XX年住院时候结识了一个70岁的老病友,从他那也知道了一些他们理解的这XX年。
我崇拜毛主席的,我家里现在还供着中国计算机报l主编从韶山“请”来的主席铜像。对于这XX年浩劫,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主席是个人,不是个神,其次主席是个诗人,再次主席才是个主席。在革命战争年代,主席是伟大的,他一手缔造的新中国。但是在49年以后,和平时代来了,主席的治国不断的被证明偏离轨道。我理解的就像拔河,这边过了红线拉过去了,其他同志给拉回来。
但是主席毕竟是个诗人,以及权利的拥有者,诗人最好的表达方式是诗,因此,66—76的这XX年就被灌上了“文化”的头衔,我理解的是,这XX年主席以文化的名义与自己斗争了XX年,但是在后期他自己也证明与自己斗争的失败。这个斗争中,主席是肯定自己也是否定自己。
在《复兴之路》中,我还激动的看到,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而且艰难的道路,人类历史上在上世纪之初还没有哪个国家曾经遭受过像中国这样的屈辱,再看看现在社会的繁荣,中国人应该学会自豪和自信,但是不是自大。
片中解说词说到,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
可以看出一个大国从伤痕一路走来的不容易,这就像我们一个家庭一样。我小时候父亲去世,家里老屋连楼板都没,还拉了一笔看似不小的债务。后来大姐工作以后努力挣钱还债,再后来家里老屋铺上楼板,家里用上煤气灶,买来西湖牌黑白电视。到以后2姐在北京读完大学,做了白领,以及到我大学毕业以后,家里造了新房子,在北京买房子。
在中国,在我那个村子里,很多乡亲都是这样从贫穷走到小康,从物资的丰富走到精神文明的满足。一个家的复兴之路不就能勾勒出我们伟大国家的强大之路吗?
复兴之路,顾名思义,就是从衰落到再次兴盛的过程中所探索走过的道路。而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
这段时期,不仅是中国的近代史、血泪史和屈辱史,更是我们付出了太多代价之后换来的沉痛的教育史;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使我们认清了身上的担子之重大,付予了我们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18世纪后期,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和法国的大革命使西方一些国家相继进入工业化和现代化。此时,国人还沉醉在康乾盛世的迷梦中,落后的制度与经济,毫无底气的浮夸和自大,使旧中国危机四伏。鸦片战争伊始,中国——这个得了太多富贵病的雄狮被深深刺痛了。自此,它身上燃起了太多的战火,遭受了太多的屈辱:小到一个家庭的衰败,亲人被蹂躏和戕害;大到国家的道歉、赔款、割地。短短几十年,签定的各种不平条约就有百条之多。
在这一时期,很多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重振国威,或上书或改革或革命,都在华夏民族的复兴道路上走出了重要的一步。编纂《海国图志》的魏源带着理性救国的态度,喊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并写出了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对国家前途的思考;洋务运动风生水起,期间中国自主修建了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企业出现了;孙中山请愿于朝廷,俾倡于新政的主张,以及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千余名举人共同发起了“公车上书”,提出变法主张,更是表现了知识分子为了国家存亡所做的贡献,“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气壮山河的诗句,至今仍激励着无数热血志士投身于祖国现代化的建设中去;20世纪的中国,起义的声音越来越响亮,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等的爆发,使大清王朝最终土崩瓦解。
然而这一切都未能彻底挽救中国。随着十月革命炮声的响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中华儿女在国家危亡之际,在民族救亡的艰难探索之中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发展,国人最终寻得了一条谋求发展的正确道路。
中国在之后复兴道路上虽又经历了种种艰难的探索和各种磨难,但最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国门逐渐向世界打开,同时国人的心胸与眼界也逐渐开阔,从此中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无论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青藏铁路的通车,还是载人航天飞船与现在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等等,无不是我们在这条复兴之路的探索中所取得的成就,无不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以及奋发向上的决心与信心。华夏民族也由此达到了“自唐汉以来所未有也”的盛世。
生于盛世是我们这代人的福气,在这个时代堕落,则是我们这代人的大不幸,无论清醒与否。
国人似乎都有个劣根性,就是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五千年的沧桑,同时又有着五千年的健忘与空白。站在历史的高度逆流遥望时间的长河,一阵感慨与喟叹之后,一切又会复原常规:许多同学仍为自己拥有些许洋货而骄傲自豪,仍对外国的圆月向往不已,仍会在遭受一次又一次不经意间袭来的空虚寂寞彷徨之感后,继续沉沦,不可自持。而非在这个社会转型期,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候,能够奋起直追,努力上进,承担时代所付予我们的重责。一个人,只有在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之后,才有可能做出卓越的成就;只有具有了责任心,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堕落本无罪,只是美得很颓废。”而这种对于年轻一代近乎奢侈的美,我们实在无权去拥有,更无力承受。也许我们始终无法完美,但我们完全可以努力臻于完美;也许我们只能仰望伟大,但我们仍旧可以尽力接近伟大。上升或下降,人的可爱之处就在于此。
回顾历史不是为了给千篇一律的生活增添一些他味,亦非为久坏失修到麻木的灵魂丰富情感,铭记历史是为了明白昨天是什么,现在该做什么,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子。我想,这是我们反复温习历史最起码要得到与明白的。
在这个和平年代,要想实现自己的价值早已不是扛一把枪杆子去戎马生涯。今朝,只有认清形势,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期努力储备知识,并积极投身于现代化的建设中去,才有可能使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雌伏是为了雄飞。回到最实际的现在,作为一位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努力储备与完善自己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地多方面发展自己,培养自己的优秀品质,关心社会的进程,做个世界人。为将来自己能够更好地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实现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这类话可以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也正因为如此,它们就像日子一样——因为太熟悉与相似而被我们忽视其价值。我认为只有脚踏实地的去做,才是务实的表现,才能在中华民族这个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更好地走下去。
人们说,时间可以忘记一切。但我们永远忘不了中国共产党90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感谢中国共产党,给我们带来今天如此幸福的生活。我深感骄傲。
今天,我读完了《复兴之路》这本书,深有感触。我深深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翻天覆地的变化。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奔走呼号,英勇捐躯,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睡狮。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感自豪。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强大的后盾。我们在1840年之后,不断地经历苦难。从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我们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我们的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要不是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出现,要不是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奋斗,恐怕我们都走不出那种艰难的生活吧。在党的阳光下。我们看到生活的希望。
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们完成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完成了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我们看到了中国的独立,中国的强大。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启航了改革开放,启航了对外开放。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富强,中国的复兴。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走出了汶川地震,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实力,中国的伟大。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子,除了感谢,我还感受到了我身上肩负的重大责任。我们现在的幸福,来之不易。我要好好学习,努力为中国的未来作出贡献。
我深深地相信,中国这棵大树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为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当20世纪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信息革命已全面来临,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提速。在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带领着改革开放的中国迈向新世纪。此后的13年,每个关注中国发展的目光都注意到了中华民族释放出的惊人活力,世界见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中国带来的全方位的变化,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构想,是在1992年党的xx大上正式提出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么,这样一种经济体制将如何建立?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又将开启怎样一段新的航程?
上海浦东:今天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金融贸易区,它像一只头雁,带动着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共同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黄金年代。然而,在17年前,被宣布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农田,1992年,浦东开发的战略目标被写进了党的xx大报告,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具体部署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工作,从此,这个中国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开发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浦东开发和许多同样发端于1992年的经济事件一道成为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中国全力起飞的写照。
正是在1992年上海宝山钢铁集团扩建工程建成投产,宝钢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王均瑶在浙江创办国内首家包机公司被誉为“胆大包天”。刘永好在四川成立希望集团,这是中国第一个经国家工商局批准的私营企业集团。王选在北京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他领导的北大方正集团成为推动信息化的先行者。
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的出口呈现高速增长,“中国制造”开始走向世界,同时,一批大型跨国公司逐渐成为来华投资新主角,1993年,世界500强之一的摩托罗拉公司把全球董事会从美国搬到中国来召开,董事们乐观地认为中国将是摩托罗拉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的同时也为政府解决发展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而一次由十多亿人共同参与的伟大变革注定不会一帆风顺。1992年8月5日,一个重达18公斤的包裹寄到了深圳市,包裹内是2800张身份证。五天之后,150万股民汇集了XX多万张身份证,从全国各地南下深圳抢购新发行的股票,最终酿成了中国股票发行史上的8.10事件。这次极端抢购事件的背后,透露出1992年独特的经济温度。伴随着普通百姓对市场经济的热情,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通货膨胀的问题出现了,钢材、水泥、木材的价格比上一年上涨50%以上,全国消费品价格平均上涨了13%,如何才能让过热的经济冷却下来,同时又保持发展的活力呢?
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开始发生转变,三年后,通货膨胀率从最高时的24%降到了1996年的8%,同时依然保持了9.7%的经济增长率,人们形象地把这次利用市场规律进行的宏观调控比喻为“软着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到20世纪末,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的实质是利益格局的调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创的年代,那些曾经支撑着共和国经济大厦为新中国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国有企业有很多在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许多国有企业的从业人员因此经历了一段难忘的日子。
下岗,这个词汇开始频繁出现,根据劳动部门公布的资料,1993年,全国下岗职工累计达300万人,此后逐年上升,到1997年时突破1000万人,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上海也有百万工人相继下岗,其中纺织工人就有27万。
在经济体制转型中,广大下岗工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改革的顺利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短时间内出现的成千上万的下岗工人,党和政府没有坐视不管,而是想尽办法加大再就业的培训力度,积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强化企业管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0多年前的中国,处在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新体制正在建立之中而旧体制仍在运行。20世纪90年代中期,无论是国有企业改革还是民营企业的发展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积极探索,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一步步深化。
1997年2月19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去世,联合国为这位老人降半旗志哀,百姓们自发前来送行,感谢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卓越贡献,感谢他带领中国人走上富强的道路,这一年全世界都听到了一个坚定的声音,中国将沿着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我们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xx大将无疑以这一点为标志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xx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
xx大更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问题作出了新的论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意义深远的重大战略决策。
经过五年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1997年时的中国人拥有了许许多多值得珍藏的记忆,这一年中国创造了15000亿的国内生产总值,外汇储备也纪录地达到近1400亿美元,并成为世界排名第十的贸易大国。这一年,中国告别了短缺经济,人们开始体会几千年来所向往的小康生活。这一年,中国国旗在香港冉冉升起,这片一百年前被迫割让的国土重新回到祖国,两年后,澳门也顺利回归祖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舞台上一个重要而积极的力量,在一场不期而遇的危机中这份力量更是赢得了世人的尊重。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危机暴发,这场金融危机迅速波及东南亚各国和日本、韩国等地,为了扩大出口,缓解危机,不少亚洲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这使得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高出,外贸出口遭遇巨大的压力。此时,如果人民币贬值中国商品就能加大国际竞争力,但这将会使整个亚洲地区的危机升级,世界注视着中国。中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中国领导人向世界传达了坚定的信号,这让许多外国观察者对负责任的中国刮目相看。就在亚洲金融危机的余震还未完全消散的时候,考验就接踵而至。1998年夏天,中国遭遇了又一次严峻的挑战,那是一场来自自然界的灾难。长江爆发全流域性大洪水。
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再次提速,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小,市场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变大,全球竞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态势。如何才能尽快完善国内体制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呢?早在1986年,中国就开始了回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的努力,十几年过去了,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关贸总协定,中国的复关申请变成了“入世”谈判,但距离成功却依然路途迢迢。面对入世将会付出的代价,国内也不时传出忧虑的声音。
1997年10月26日访问美国,对于渴望到世界市场游泳的中国经济这是一次肩负使命的远行,在嗅觉灵敏的国际观察家眼中这是一次将会影响世界的对话,一时间,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的欢迎晚宴的成为最热门的入场券,正是这次访问,确定了中美两国将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访问也加快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步伐。
北京时间XX年11月10日23时38分,随着击槌敲响,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此时,距离中国递交复关申请已有15年,有人说中国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到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刻,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跨越。
中国的确变了,变得自信和从容了,中国又没有变,细心的人们发现经过市场洗礼后,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且已越来越多地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
而这一变化的背后,也离不开法制的不断完善,有人说: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从1992年到XX年的XX年间,中国的法制建设快速推进,全国人大共修订法律167件,其中,涉及市场经济的有61件。
世纪之交,中国人不仅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强壮了筋骨,初步展现出一个发展中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且还创造性地践行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赢得了举办世界上最重要体育赛事的荣耀。XX年秋天,中国共产党再一次表现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的问题。在党的xx大上,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xx大不仅总结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而且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新世纪的晨光中,人们发现中华民族燃烧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复兴之梦,获得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明确的目标。
1XX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这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经过十多年的创新和实践,中国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开启了一段新的奋斗征途,获得了充分自信的中国人站在了新世纪新阶段的起跑线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将薪火相传。
当20世纪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信息革命已全面来临,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提速。在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带领着改革开放的中国迈向新世纪。此后的13年,每个关注中国发展的目光都注意到了中华民族释放出的惊人活力,世界见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中国带来的全方位的变化,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构想,是在1992年党的xx大上正式提出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么,这样一种经济体制将如何建立?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又将开启怎样一段新的航程?
上海浦东:今天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金融贸易区,它像一只头雁,带动着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共同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黄金年代。然而,在17年前,被宣布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农田,1992年,浦东开发的战略目标被写进了党的xx大报告,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具体部署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工作,从此,这个中国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开发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浦东开发和许多同样发端于1992年的经济事件一道成为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中国全力起飞的写照。
正是在1992年上海宝山钢铁集团扩建工程建成投产,宝钢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王均瑶在浙江创办国内首家包机公司被誉为“胆大包天”。刘永好在四川成立希望集团,这是中国第一个经国家工商局批准的私营企业集团。王选在北京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他领导的北大方正集团成为推动信息化的先行者。
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的出口呈现高速增长,“中国制造”开始走向世界,同时,一批大型跨国公司逐渐成为来华投资新主角,1993年,世界500强之一的摩托罗拉公司把全球董事会从美国搬到中国来召开,董事们乐观地认为中国将是摩托罗拉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的同时也为政府解决发展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而一次由十多亿人共同参与的伟大变革注定不会一帆风顺。1992年8月5日,一个重达18公斤的包裹寄到了深圳市,包裹内是2800张身份证。五天之后,150万股民汇集了XX多万张身份证,从全国各地南下深圳抢购新发行的股票,最终酿成了中国股票发行史上的8.10事件。这次极端抢购事件的背后,透露出1992年独特的经济温度。伴随着普通百姓对市场经济的热情,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通货膨胀的问题出现了,钢材、水泥、木材的价格比上一年上涨50%以上,全国消费品价格平均上涨了13%,如何才能让过热的经济冷却下来,同时又保持发展的活力呢?
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开始发生转变,三年后,通货膨胀率从最高时的24%降到了1996年的8%,同时依然保持了9.7%的经济增长率,人们形象地把这次利用市场规律进行的宏观调控比喻为“软着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到20世纪末,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的实质是利益格局的调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创的年代,那些曾经支撑着共和国经济大厦为新中国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国有企业有很多在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许多国有企业的从业人员因此经历了一段难忘的日子。
下岗,这个词汇开始频繁出现,根据劳动部门公布的资料,1993年,全国下岗职工累计达300万人,此后逐年上升,到1997年时突破1000万人,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上海也有百万工人相继下岗,其中纺织工人就有27万。
在经济体制转型中,广大下岗工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改革的顺利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短时间内出现的成千上万的下岗工人,党和政府没有坐视不管,而是想尽办法加大再就业的培训力度,积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强化企业管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0多年前的中国,处在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新体制正在建立之中而旧体制仍在运行。20世纪90年代中期,无论是国有企业改革还是民营企业的发展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积极探索,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一步步深化。
1997年2月19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去世,联合国为这位老人降半旗志哀,百姓们自发前来送行,感谢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卓越贡献,感谢他带领中国人走上富强的道路,这一年全世界都听到了一个坚定的声音,中国将沿着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我们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xx大将无疑以这一点为标志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xx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
xx大更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问题作出了新的论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意义深远的重大战略决策。
经过五年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1997年时的中国人拥有了许许多多值得珍藏的记忆,这一年中国创造了15000亿的国内生产总值,外汇储备也纪录地达到近1400亿美元,并成为世界排名第十的贸易大国。这一年,中国告别了短缺经济,人们开始体会几千年来所向往的小康生活。这一年,中国国旗在香港冉冉升起,这片一百年前被迫割让的国土重新回到祖国,两年后,澳门也顺利回归祖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舞台上一个重要而积极的力量,在一场不期而遇的危机中这份力量更是赢得了世人的尊重。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危机暴发,这场金融危机迅速波及东南亚各国和日本、韩国等地,为了扩大出口,缓解危机,不少亚洲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这使得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高出,外贸出口遭遇巨大的压力。此时,如果人民币贬值中国商品就能加大国际竞争力,但这将会使整个亚洲地区的危机升级,世界注视着中国。中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中国领导人向世界传达了坚定的信号,这让许多外国观察者对负责任的中国刮目相看。就在亚洲金融危机的余震还未完全消散的时候,考验就接踵而至。1998年夏天,中国遭遇了又一次严峻的挑战,那是一场来自自然界的灾难。长江爆发全流域性大洪水。
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再次提速,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小,市场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变大,全球竞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态势。如何才能尽快完善国内体制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呢?早在1986年,中国就开始了回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的努力,十几年过去了,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关贸总协定,中国的复关申请变成了“入世”谈判,但距离成功却依然路途迢迢。面对入世将会付出的代价,国内也不时传出忧虑的声音。
1997年10月26日访问美国,对于渴望到世界市场游泳的中国经济这是一次肩负使命的远行,在嗅觉灵敏的国际观察家眼中这是一次将会影响世界的对话,一时间,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的欢迎晚宴的请柬成为最热门的入场券,正是这次访问,确定了中美两国将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访问也加快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步伐。
北京时间XX年11月10日23时38分,随着击槌敲响,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此时,距离中国递交复关申请已有15年,有人说中国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到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刻,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跨越。
中国的确变了,变得自信和从容了,中国又没有变,细心的人们发现经过市场洗礼后,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且已越来越多地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
而这一变化的背后,也离不开法制的不断完善,有人说: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从1992年到XX年的XX年间,中国的法制建设快速推进,全国人大共修订法律167件,其中,涉及市场经济的有61件。
世纪之交,中国人不仅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强壮了筋骨,初步展现出一个发展中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且还创造性地践行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赢得了举办世界上最重要体育赛事的荣耀。XX年秋天,中国共产党再一次表现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的问题。在党的xx大上,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xx大不仅总结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而且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新世纪的晨光中,人们发现中华民族燃烧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复兴之梦,获得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明确的目标。
1XX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这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经过十多年的创新和实践,中国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开启了一段新的奋斗征途,获得了充分自信的中国人站在了新世纪新阶段的起跑线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将薪火相传。
《复兴之路读后感(共5篇)_读后感_》相关文档:
复兴之路第一集读书笔记09-01
复兴之路每一集重点笔记09-01
复兴之路读后感09-01
复兴之路读书笔记09-01
《复兴之路》读后感09-01
复兴之路第一集摘抄09-01
复兴之路一二集观后感09-01
《复兴之路》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09-01
复兴之路读书笔记通用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