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总结心得

时间:24-03-16 网友

微生物实验总结心得

微生物实验总结心得 微生物实验总结

微生物实验总结

姓名:赵叶锋 班级:食品科学113

学号:2011013522

大三的第二学期块结束了,这个学期操作了四个微生物实验,以及一个自主设计性实验。通过前阶段对四个实验的操作和认知的基础上,展开第五个实验的自主设计。实验分别是菌落总数测定,霉菌和酵母的检查和计数,乳酸菌的检验,微生物药敏试验以及探讨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这学期的微生物实验是在上学期微生物实验的基础上的累积和扩展延伸:以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玻璃器皿的洗涤、包扎和灭菌,微生物接种技术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为技术基础进行的,以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目的。

下面我来谈谈我在实验中的心得体会。

第一个实验是菌落总数测定。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下这个名词:菌落形成单位,我现在的理解就是:1ml或者1g待测样品中菌落的个数,一定要注意的是单位是CFU/ml或CFU/g。还有就是要掌握好对高压蒸汽灭菌锅的操作。实验之前要充分做好预习工作,以便实验的进行。由于是测定微生物实验,就要尤其小心其他杂菌的混入影响实验结果。因此要做好实验仪器和各种试剂的灭菌,有培养皿,试管,移液枪头(装在盒子中),按要求配置好的琼脂培养基和生理盐水,按各自要求用纱布和报纸包扎好,送入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灭菌。玻璃仪器在包扎前要进行清洗,并烘干,以免水分沾湿报纸。灭完菌后取出物品进入超净工作台,超近工作台的紫外灯在进入20分钟前开启,并在进入时关闭,以免影响人体。要对台面进行消毒处理,用酒精擦拭。可以在等待琼脂培养基冷却到50摄氏度左右前对待测样品进行10倍系列稀释至需要的浓度。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标记好浓度或者按顺序排列在试管架上以免弄混,同一个试管里吸取样品才能用同一个枪头进行移液。再进行平板接种。待琼脂培养基冷却好后,用右手打开纱布并将锥形瓶拿住,将瓶口靠近酒精灯再进行灭菌,左手拿培养皿用大拇指和食指稍微打开培养皿盖,将琼脂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心内,不用倒很多,使琼脂

培养基没过培养皿表面即可。培养皿一定是平拿在手上的,倒好后轻轻盖上培养皿盖,缓慢地平方在超净工作台台面边缘处,再推至中间。再用移液枪取1ml样品快速打入培养皿中央,盖上培养皿盖,然后用手轻轻摇晃,千外不要太大力。然后贴上标签记号,静置。如此依次操作下去。静置一段时间待培养基凝固后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培养一段时间再取出进行观察计数。

我们组的实验结果不甚理想,培养皿中的微生物都是连成一片的,或者是培养皿壁上也都长着,主要是由于待测样品打入培养皿后,摇晃不均匀或者太大力了,以至于菌液没分散开来或是跑到培养皿壁上去了。

第五个实验是自主设计实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选取3个环境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均可进行设计。根据前四个实验的基础,通过小组探讨和交流设计出实验方案。并加以验证。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可以结合小组的智慧,加强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增加感性认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并使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

通过这次的实验,我明白了任何事情丢不是一蹴而就的,而

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虽然实验结果不是很理想,但是我参与了过程,通过小组讨论我们也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找到了解决的方法,避免了下一次失误。并且从中理解了团队讨论和合作的重要性。以上即是我的全部感想。

篇二:微生物实验心得

微生物实验心得体会

这学期的微生物实验已经结束,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微生物的世界中,以前也只是在书本中学习,但是真正走进它们的世界中是通过这个课程开始的。在开始微生物实验之前我是以为这个实验不会很难,但是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发现这个课程真的很难。你不仅需要理论知识作为铺垫,你还需要有严谨的实验精神。

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我们本学期微生物实验的几个实验和报告的要求,也让我们了解了微生物实验和以往其他实验的不同。实验步骤虽然很简单,但是往往一个微小的细节处理不当也会导致你整个实验结果的失败。这个我真的深有体会,我们小组的实验结果都很不理想。实验步骤说难也不难,其实无非是先对配置培养液,然后对清洗干净的试管、培养皿以及配置好的培养液进行灭菌,等灭菌完了就放入无

菌室进行细菌的接种,最后将接种好细菌和培养液的培养皿放进恒温培养箱进行培养。看似很简单的操作过程我却状况百出。我总结了几点导致这么多次实验失败的地方。第一是操作不够规范,在培养皿中倒入培养液后没有摇匀导致培养基边缘开裂,未等琼脂培养液凝固就倒置导致培养基分布不均匀。第二是理论知识欠缺,没有等培养液冷却至40到50摄氏度就倒入培养基然后马上就接种了细菌,导致细菌已经被烫死。

好在值得欣慰的是最后一个自主实验还是比较成功的。试验以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为题设计实验,我们小组通过PH值,温度,紫外线照射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很满意,很明显。大肠杆菌在PH值为7时生长最适,在温度为37?时生长最佳,紫外线会抑制其生长。

不得不承认,通过这次实验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很多,得到了很多,有些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只有自己参与了,操作了,才会知道。也要感谢老师对我们的照顾。

篇三:微生物实验总结2015

微生物实验总结

本学期的微生物实验包括七个基础实验和一个综合性实验。在基础实验中,我学习掌握了培养基的配制、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技术、细菌的革兰氏染色、不同菌种的形态观察、微生物大小数量的检测、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试验和氧气影响微生物生长的试验等。综合性实验选择了糯米甜酒的酿制,它很好地考察了我在基础实验中学到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下面结合几个我印象较深的实验说说我的心得体会。

我遇到的第一个微生物实验是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在做实验之前,负责实验课的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实验的基本规范,比如要提前预习、进实验室要穿实验服、爱护仪器等,重点强调做实验勤思考、勤动手。革兰氏染色法大致思路是先将细菌标本用结晶紫染色,再加媒染剂碘液,使它和结晶紫在菌体细胞中形成较大的紫碘复合物,而后用酒精脱色。最后用番红复染。假使细菌细胞不被脱色而保留初染紫色,称为革兰氏阳性菌;若被脱色,而染上复染的红色,则称为革兰氏阴性菌。本实验所用的材料是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体的操作步骤(1)先取一片干净的载玻片,用无菌操作方法挑一环菌,在载玻片上做一薄而均匀的菌膜;(2)于空气中自然干燥;(3)加热法固定细菌,防止菌体烧焦变形,准备染色;(4)用结晶紫染色1分钟,加碘液1分钟,用乙醇脱色约20秒,最后番红复染1分钟:(5)置于显微镜下

观察,革兰氏阳性菌染成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染成淡红色。实验过程中,涂片要均匀,不能太厚;脱色时间很重要,过长则脱色过度,会使阳性菌被染成假阴性菌,过短则脱色不够,会使阴性菌被染成假阳性菌。我在观察时发现多数被染为淡红色,很少是蓝紫色的。猜想乙醇脱色环节处理不到位,阳性菌被染成假阴性菌。经过重复实验,终于得到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另一个实验是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及技术。这是一个把成群的菌体分离并得到单菌体的技术。整个实验分两部分,其一是适合菌体生长的培养基平板制作,其二是微生物的接种于培养。制作培养基平板之前,要配制一定量的培养基,注意称量准确,因为是制作固体平板,所以要加入1.5%—2%的琼脂,然后对培养基和空平板进行灭菌。待培养基稍冷却开始倒平板,等待培养基冷却即制成固体平板。土壤菌悬液需要进行101~106倍,然后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取105、106倍稀释液各0.1ml分别接入不同培养基平板,涂布均匀。涂布完后,把平板倒置在30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生长菌落。分离纯化操作全过程要有无菌意识划线时,接种环要圆滑,避免划破培养基。

不过最有趣的实验就是糯米甜酒的酿制这一综合性实验。它的原理是淀粉在米根霉等微生物的糖化酶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再被酵母菌的发酵转化为乙醇,在这两类微生物共同

作用下就产生了米酒。糯米甜酒的配置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糯米,用水洗净后,加水量为米水比1:1加热煮熟成饭,即为甜酒培养基;

(2)糯米冷却至350C以下,加入适量酒曲并喷一些清水拌匀,然后装入干净的容器中,装饭量为容器1/3~2/3,中央挖洞,饭面上再撒一些酒曲,扎好口袋置25~30下培养发酵;(3)发酵2d开始渗出清液,3d~4d后渗出液越来越多,将洞填平继续发酵;(4)培养发酵至7d取出,汁液即为甜酒原液。之后我们利用甜酒原液分离纯化其中的酵母和根霉等微生物,经过多天的培养,我们成功获得酵母菌,但根霉菌生长不理想,可能是供其生长的培养受污染或组分浓度改变抑制其生长。

实验是培养我们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的最好途径,

它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高度的责任心,同时还要与老师积极沟通。在每一次实验中,不仅要提前预习,认真做实验,还要写好实验报告和做好总结。通过微生物实验,我们对微生物有了更加深入地认识,并且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技能,特别是严谨的实验态度和良好的实

验习惯。

篇四:微生物实训专业技能训练总结

微生物实训专业技能训练总结

本次实验主要是训练了我们对生物实验的操作进一步的掌握。本次实训我们总共做了6次实验包括:微生物大小的测定,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食品接触面微生的实验,发酵乳实验,酒精发酵。

通过本次实验验我进一步掌握了自己以前不熟悉的实验操作以及对细节的注重性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下面就以上几方面来写一下通过该次实训的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实验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听老师实验前的讲解,因为该过程中有许多操作技能以及注意事项。通过对微生物大小的测定我认识到显微镜使用的重要性,并不是说你会使用了就好了,而是要准确快速的使用。这就需要我们反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掌握技巧。比如观看载玻片时要找到所要观察的微生物时就要熟悉熟悉操作步骤以及调焦等技能。如果我没有熟悉这些技巧那就会导致观察所需的时间比别的同学多甚至有可能找不到所要观察的目标。该次实验不

但让我学会可镜台侧微尺的校正更重要的是让更进一步的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已经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到所要观察的目标。对于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实训,我认识到微生物检测的重要性,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人们的生活环境离不开水,水质的好坏对人们的生活起重要作用而判断微生物在水中的数量,种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该次实验要持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假如因为自己的不谨慎认真导致检测错误有可能会让一些治病细菌超标从而危害到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固然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水中微生物菌群的测定,更重要的是它让我认识到生物技能操作的重要性,在实验过程中要做到严谨谨慎。首先在实验之前要确保所用的器具消毒灭菌。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杂菌的污染,假如被污染了就会导致测量数据不正确从而导致实验失败。通过第三次实验食品微生物的实验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微生物实验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该次实验我不仅了解到了什么是食品接触面微生物实验,掌握了食品接触面微生物的检验方法。本次实验堆涂抹法要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正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掌握该技能还有救市平板暴露法也就是食品生产空气中微生物检测的方法。在放置平板的时候要注意一些问题如:平板的放置位置以及取样的时候要避开一些空气流通的入口以及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要在5分钟左右。这些实验细节决定了实验的成

败。让我明白了操作过程中的细节不容忽视。

在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实训中我学习了平板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了其基本技能。了解到了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获得所需要的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对于该实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综合技能的要求较高。首先要准确的掌握稀释菌液的方法以及倒平板还有涂布等操作。涂布要求均匀,这样培养后菌落在整个平板表面才能分布均匀。平板划线要求快速,接种环在平板上迅速划动。整个实验要获得成功的话不仅要求我们掌握有关操作技能还需要在实验过成中耐心,细心,操作过程要井井有条。实训5是发酵乳实验:通过该实验我掌握了发酵的原理及操作方法还就是进一步掌握了菌种的制备,灭菌,接种等操作。本次实验还让我知道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因此对实验操作过程对于卫生的的要求更高,要获

得最佳乳酸,要严格控制操作各阶段所需要的温度尤其是发酵温度,还有在食品工业上对实验更需要确保所用的器具要清洁,使用原料要优良,保持制作环境清洁。因此要求我们在平时操作过程中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在操作台里操作前要用酒精擦手,操作过程中不要中途把手拿出来。最后

一个实训是酒精的发酵,本次实验学习了玉米粉和固定化酵母菌发酵产酒精。通过实验掌握了酒精的生产过程和发强工艺并熟悉了操作方法。要使酒精发酵成功选择优良的玉米和采用符合生产要求的酵母菌中极为重要;制作固化酵母时一定要使酵母沉淀物与生理盐水混合均匀,。严格控制实验阶段所要求的温度以及PH且实验过程的器具要清洁。

在这次实训期间自身的能力有了全面的提高。不仅对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重要的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也了解到了微生物实验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实验还会涉及到人们的安全性问题,这更要求我们在操作过程要持着严谨认真准确的态度来对待.。 通过本次实验

篇五: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体会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体会

摘要: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仅就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内容的改进谈点个人体会。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392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228-02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机体的抗感染免疫、检测方法及相关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它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内容繁杂、逻辑性差,、知识面广、难以记忆、容易混淆、与临床应用较为紧密等特点,是基础医学中非常重要但又较为难教和难学的一门课程。然而,在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整体水平却越来越落后于理论教学,更严重滞后于临床应用,所以,对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大势所趋。通过对近几年的实验教学改革实践的思考,我们认为,对实验内容进行必要的改进是进行一系列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在此,仅就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内容的改进谈点个人体会。

一、改进实验内容,提高基本操作技能

实验课教学作为医学教育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多数医学院校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内容的设置仍然以传统

的经典实

验居多,经典的基础实验是训练学生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所必须的。然而,大部分经典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虽然内容规范,逻辑性强,但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系统性,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能全面掌握基本操作技术,从而直接影响其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一次“医学微生物常用实验操作技术”实验,来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本实验包括以下内容。

1.油镜的使用及维护。通过讲述,使学生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及使用后的维护,为其在以后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过程中,应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奠定基础。

2.细菌观察及常见染色方法。让学生学习掌握悬滴法观察细菌的方法,同时,使学生学会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及其他特殊染色方法,为将来进行各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做好准备。

3.各种培养基的制备。通过训练学生制备各种常用培养基,确立学生的无菌观念,学会不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为以后应用奠定基础。

二、整合实验内容,强化基本理论知识

实践—认识(理论)—再实践,这是人的认识规律,也是科研发展的规律。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是最基本的科研实践。通过实验课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可使学生对经典理论加以验证,加深其感性认识,帮助其理解和消化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及相关知识。一直以来,实验教学往往是先由教师讲原理、目的、步骤等,学生按照实验指导按部就班地、机械化地操作,这种近乎模式化的实验教

学,只能使学生掌握实验内容,而不能使其将实验与理论联系起来,更不能让学生将所作实验应用于以后的实践。综合性实验是由3个以上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完成实验项目的实验,有利于学生对该学科知识体系进行系统和整体地理解,是目前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此,我们将原有的相关实验,按照医学微生物学的知识体系整合成三大综合性实验,使其与教学内容相衔接而系统化。这三大综合性实验分别是。

1.消化系统感染微生物检测:包括常见肠道细菌的形态和培养特性,肠道菌的分离培养,伤寒及副伤寒的血清学鉴定等。

通过这一部分实验,不但使学生掌握相关实验内容,而且使其掌握了相关消化系统感染微生物的理论知识,同时为将来应用这些实验方法检测消化系统感染微生物奠定了基础。

2.呼吸系统感染微生物检测:包括血凝实验,血凝抑制实验,结核杆菌抗酸染色,肺炎支原体冷凝集实验等。通过这一部分实验,能够使学生掌握呼吸系统感染微生物的理论知识,使其掌握了相关实验技能。

3.创伤感染微生物检测:包括血浆凝固酶实验,链球菌溶血素“o”实验,临床标本厌氧菌分离实验等。通过这一部分实验,学生不但掌握了相关实验的原理、步骤和应用,还能够掌握创伤感染微生物的相关理论。

三、新增实验内容,培养创新科研能力

医学微生物学以往开设的经典实验多为对现有理论的验证性实

验,仅仅是对书本知识的重复,缺乏开放性和探索性实验,这不利于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这些实验往往落后于迅速发展的现代微生物学技术和方法,很多在实

际科研工作中已很少用到,不利于加强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学科发展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增加实验教学中创新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使之与科研工作实践紧密联系是改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引进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就是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完成实验、结合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设计方案涉及对实验原理的认识和理解,包括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法,配置合适的实验器材,安排正确的实验步骤,设计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采用客观的误差分析方法,最后给予总结和评价。设计性实验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况下迁移知识的能力,这些对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都较高。与传统实验模式相比,设计性实验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设计性实验能更好地提高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实验室条件差,实验经费短缺,学生人数众多,学生综合能力薄弱,学生学习精力不够,实验学时少等因素的制约,在现阶段的五年制本科实际教学中全面开展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我们提供了“开放性实验”教学方式,即为

一部分学有余力,又对医学微

生物学实验极其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教师指导做课题的机会和平台。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帮助这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设计并开展相关实验。同时,还将自己课题中的一些科研方法,教授给学生,并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同学们接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也增加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提供思路:实验前一个月向学生公布几个实验计划(如:环境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粪便中病原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口腔微生物分离培养鉴定等)。学生可自由组合,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立题,也可在实验室允许的范围内另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立题。

2.学生设计方案:学生确定实验内容后,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撰写实验报告并交由指导老师审批。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名称、立论依据、研究目的和意义、实验方法、路线、所需材料、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等。实验内容必须符合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合理性、创新性五大标准。实验设计方案依据指导老师的意见修订后,由指导老师审核同意方可实施。

3.共同完成实验:设计性实验开展之前,先由指导老师将基本实验技能教授给学生,如标本的采集、制片、染色、油镜使用等,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可开始对设计性实验方案进行实施。整个实验操作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辅助指导,帮助学生规范操作并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实验结束后,学生对实验结

《微生物实验总结心得》相关文档:

微生物实验的心得体会09-15

微生物生物安全自查报告05-01

关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自查报告05-01

医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报告05-01

微生物检验实习小结05-22

微生物检验实习小结5篇05-23

实习总结:我在医院微生物室的工作经历05-23

医学检验微生物实习自我鉴定05-23

微生物实习个人总结05-23

检验科微生物实习周记05-2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