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防艾专题讲座
周恩来红军小学西校区(山阳小学)
从1985年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起,到今年7月底,全国累计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达到214300例,艾滋病患者达到56758例,死亡18246例。新疆、云南、四川等部分地区艾滋病注射吸毒人群感染率超过50%。1995年6月,凉山州在云南遣返的吸毒人群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截至2008年8月底,全州累计发现HIV感染者9861例,其中,发病413例,死亡306例,因艾滋病死亡78例,2010年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中的累计HIV感染者/AIDS患者人数约为1 070,HIV感染率约为18%;如果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使得HIV感染者的传染性降低50%,则到2010年累计HIV感染者/AIDS患者人数约为630,HIV感染率约为8%.西昌,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也是艾滋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凉山州自1995年6月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不到15年时间,已迅速和云南德宏、河南驻马店、新疆伊犁比肩成为全国四大艾滋病重灾区之一。截止2008年9月,四川省的HIV/AIDS已占全国发现的HIV/AIDS第六位,而凉山州HIV/AIDS已占四川省发现的HIV/AIDS第一位。
一、凉山州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和人口状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与省内攀枝花,乐山,雅安,宜宾,甘孜等市州及云南省部地区接壤.辖17个县市,首府西昌市.面积60,423平方公里.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气候垂直差异极大,主要以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为主.境内居住着彝,汉,藏,回,苗,蒙古,僳僳等38个民族.全州总人口428.56万人,其中彝族人口192.56万人,占总人口的45%,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少数民族类别最多的地区.
(二)经济发展与贫困状况
1.经济发展状况
凉山州自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州国民经济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自96年以来,全州GDP增幅保持在10%左右.到2006年末,全州GDP达到300.22亿元,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49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38元;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7,452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725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异明显.
2.贫困状况
凉山州属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有11个县被列为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占四川全省扶贫工作重点县的30.55%;全州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153万,占农村总人口的42.26%,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5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6%,比全国高13个百分点.
二,艾滋病流行概况
(一)凉山州艾滋病流行现状
1995年6月20日,凉山州在云南遣返的吸毒人群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截止2008年8月底,全州累计发现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9861例,其中,发病413例,死亡306例,因艾滋病死亡78例.HIV/AIDS人数占四川省发现HIV/AIDS总数的50%以上,列四川省第1位.
1.地区分布
截止2008年8月底,全州17个县(市)均已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同县(市)疫情差别大.其中,布拖2929例,占全州的29.7%;昭觉2786例,占全州的28.3%;西昌874例,占全州的8.86%;美姑810例,占全州的8.21%;越西810例,占全州的8.21%;金阳324例,占全州的3.29%;甘洛297例,占全州的3.01%.这7个县(市)的HIV/AIDS人数占全州总数的89.54%.宁
南,木里,会东,会理,4个县累计报告的HIV/AIDS人数不足70例.
2.时间分布
2002年前,凉山州仅通过病例报告和少量的监测哨点发现感染者,因此HIV感染者增长较为缓慢,每年发现的病例未超过160例;2002年后,随着凉山州监测点的不断增多和筛查力度的不断加大,感染者开始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如2002年新发现的感染者是2001年的2.6倍,2003年与2002年基本持平,2004年是2003年的2.7倍,2005年与2004年基本持平,2006年和2005年相比,增长59.56%,2007年是2006年的2.2倍.2008年仅1-8月已新发现感染者2162例.
(二)凉山州艾滋病流行特点
(1)波及区域不断扩大,局部地区流行严重.在1995年至1998年的4年间,凉山州的17个县(市)中有15个县(市)被艾滋病疫情迅速波及,2004年和2005年,最后的两个县即会东县和木里县也报告了艾滋病疫情.整个凉山州疫情呈现全面波及,局部县(市)流行严重的态势,如布拖,昭觉,西昌,越西,美姑等县报告的疫情较重,而宁南,木里,会东,会理,盐源等县报告的疫情较轻.
(三)安哈镇情况
目前发现14例,追踪到位有4例
三、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又称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
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像一个国家的军队及警察,一旦遭到破坏,人体对来自内部的癌细胞及来自外部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就丧失了抵抗能力,继而发生各种感染或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艾滋病病毒专门攻击和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即体内已有艾滋病病毒的人),在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没有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前,被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又可简称为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看上去与常人无异。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艾滋病病毒严重破坏,出现各种继发性感染或肿瘤时,称为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都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一段时间后,人体血液中可产生一种被称为艾滋病病毒抗体的物质,通过实验室检测,如果在某人的血液中查出这种抗体,就表明这个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目前还没有根治艾滋病的药物,也无有效的疫苗,但已有较好的治疗办法,能有效地延长病人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艾滋病病毒经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采取积极措施,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四、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极小的微生物,主要存活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淋巴液、阴道分泌物及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病毒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传播:
1.性传播
在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艾滋病病毒通过性交(包括阴道交、肛交、口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男男之间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越大。目前,全球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主要是通过性途径传播,在我国通过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2. 血液传播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制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头;移植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组织、器官以及与感染者或病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都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目前,经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
3. 母婴传播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时可通过血液、阴道分泌物或产后经母乳喂养将艾滋病病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儿,在没有采取母婴药物阻断等医学措施的情况下,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的概率为25%~35%。
五、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存活时间很短。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明,干燥环境中艾滋病病毒的活性在几小时内降低90%~99%。60℃3小时或80℃30分钟,就可灭活艾滋病病毒。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比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力低得多,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有效消毒和灭活方法均适用于艾滋病病毒。因此,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1)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以及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具、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2)艾滋病病毒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3)咳嗽和打喷嚏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4)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不繁殖。蚊子在吸血时不会将已吸进体内的血液再注入被叮咬的人,而是注入唾液作为润滑剂以便吸血。蚊子吸血后通常不会马上去叮咬下一个个体,而要用很长的一段时间消化吸进体内的血液。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未发现因蚊子或昆虫叮咬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报道。
六、艾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1. 艾滋病的窗口期和潜伏期
(1)艾滋病的窗口期
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血液,到人体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抗体,并能用目前检测方法检查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之前的这段时期,称为窗口期。窗口期通常为2周至3个月,少数人可达半年或更长时间。处于窗口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用常规方法在其血液中查不出病毒抗体,但具有传染性。因此,怀疑感染艾滋病而初筛检查阴性者,应在3个月后复查或进行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
(2)艾滋病的潜伏期
从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包括窗口期)这段时间称为艾滋病的潜伏期。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但具有传染性。一部分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最初会出现一些感冒样症状,一般持续2~3周,可自行缓解。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7~10年,其中有部分感染者发展迅速,潜伏期可短至2~3年;还有部分感染者发展缓慢,潜伏期可延长到12年以上。
2. 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
(1)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并经过若干年的潜伏期后,被感染者会出现一些临床症状。最早可出现一些带状疱疹和口腔真菌感染,表明开始进入艾滋病的发病期。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表现,如持续的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腹泻、体重进行性下降、反复发生肺部感染、消化道症状、反复发生的皮疹,甚至到晚期出现神志的改变、肢体的活动障碍、视力下降等各个系统的表现。卡氏肺囊虫肺炎(PCP)、巨细胞病毒感染以及结核病是最常见的艾滋病指征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的威胁艾滋病病人生命的疾病。
(2)诊断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诊断:
经血液检查,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试验(蛋白印迹试验)为阳性者,可诊断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通常根据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判断和经血液检查CD4细胞计数小于200/mm3时,可诊断为艾滋病病人。
3. 治疗原则
对于艾滋病病人主要采取针对病毒和各种合并症的治疗措施,包括:①抗病毒治疗,强调联合用药(俗称“鸡尾酒”疗法);②及早治疗已出现的机会性感染及肿瘤;③支持、免疫调节和心理治疗。
鸡尾酒”疗法: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法(HAART),是根据药物的组合原则,由三到四种药物组合而成。该疗法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病人体内病毒的复制,使已经受到破坏的免疫功能恢复,从而延长病人的生命。
但是,抗病毒治疗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较大的副作用往往使病人放弃治疗;二是必须严格遵守治疗方案,否则治疗效果差,还可能导致病毒产生耐药性;三是必须终生服药,对治疗的提供者及接受者均带来挑战。
机会性感染的治疗:艾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机会性感染,也往往是病人主要就诊的疾病。机会性感染,是指由于艾滋病病毒破坏了人体的免疫系统,人体的抵抗力降低,使一些致病力较弱的细菌、霉菌、病毒等病原体有机可乘,导致感染发生。因此,要针对艾滋病病人的机会性感染开展治疗
支持和对症治疗:根据出现的不同症状给予相应处理,必要的营养支持也是艾滋病治疗的重要环节。
七、艾滋病与性病、结核病的关系
艾滋病属于性传播疾病,其传播途径、危险行为、涉及人群和预防措施与一般的性病有许多共同点,特别是有生殖器溃疡的性病病人,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病毒。患其他性病合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因机体免疫力下降可使性病的病程延长,病情加重,难以治疗,容易复发,使性病的传染期延长,预后不良。及时和积极治疗性病能减少生殖道分泌物中艾滋病病毒含量,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性。因此,规范性病治疗机构的工作是有效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措施之一。
结核病是艾滋病病人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结核杆菌和艾滋病病毒的双重感染可加速病情恶化及死亡。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既可使人体原本已稳定的陈旧性结核病灶重新活跃起来,又可因人体免疫力低下而新感染结核杆菌。另一方面,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可促进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复制。一般认为,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感染结核杆菌后,在他一生中有10%的机会发生结核病;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一年中就有10%发病。与艾滋病不同的是,按照医生的要求坚持正规服药,结核病治愈率可达95%以上。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1/3的艾滋病病人死于结核病。因此,结核病防治与艾滋病防治应紧密结合。
八、艾滋病的预防
针对艾滋病的三条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1. 预防经性接触传播
遵守性道德,固定性伴侣,安全性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有效措施。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避孕套)可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得了性病或怀疑有性病应尽早到指定医疗机构或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2. 预防经血液传播
远离毒品,抵制毒品;对于不幸染上毒瘾的人,要帮助他们戒除毒瘾;对于暂时无法戒除毒瘾的人,可采用美沙酮替代疗法和清洁针具交换的方法,改变共用注射器吸毒的行为,阻断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不接受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血制品和器官;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安全注射措施。
3. 预防母婴传播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怀孕;一旦怀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终止妊娠;选择继续妊娠者应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以及剖宫产分娩等措施阻断传播,产后要避免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
《禁毒防艾专题讲座》相关文档:
2021年观看学习《忠诚干净担当》专题讲座心得体会12-09
学校防溺水专题讲座演讲稿(精选8篇)01-11
养生专题讲座主持词范例02-23
消防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听后感(17篇)03-09
专题讲座主持词范文03-12
交通安全专题讲座主持词03-25
观看防诈骗专题讲座心得体会7篇06-04
2023年专题讲座心得体会(15篇)06-06
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15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