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小学教师业务学习内容(共20次)

时间:24-01-08 网友
XXX年X季学期教师业务学习

学习时间:第一周 参加人: 全体教师 主持人: XX

学习内容:新课程的实施,促使教学观的转变:

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运用

各种任务,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创设和谐课堂。让学生在

语言“活动”中学习, 在“自主”学习中发展, 在共同“合作”中增

知,在“探究”实践中创新。

一、让学生在自主 - 学习 - 合作学习 --- 探究学习中成长,完

整地理解学习:学习的形式有:观察、模仿、阅读、听课(讲) 、尝

试、探索、诵记、训练、反思、体悟、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

个方面的特征:

1、学习者参与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

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

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

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

相应的调适。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学习的

团队;足够复杂的任务;明确的责任分工;积极承担个人责任;积极

的相互支持; 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集体反思合作学习的

价值 : 培养合作的动机、个人责任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将个

体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解决一个教师面对众多学生难

以胜任的困境

探究学习: 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

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

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

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

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新的学习方式的特征:主体性、开放性、问题性、实践性、互动

性、多样性

2、正确理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 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

机械学习和他主的学习; 合作学习相对的是个体的学习、 独自的学习,

是一种学习的组织形式;探究学习是就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言的,

它相对的是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是必要的,有价值的。 )高品质的合

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与学

习主题都要通过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3、通过“自主—合作 - 探究”,提高教学效果

经验的激活、丰富与提升

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的精进

知识的建构与运用(知识的生成和活用)

情感的丰富、细腻与纯化

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改变与完善

技能的形成、巩固与熟练

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一)

一、课题研究概述

1、什么是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索教育的客观规律的过程,

也是通过认识教育规律来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

中小学课题研究必须坚持以校为本的原则, 密切结合学校、 教师

和学生实际。

2、课题研究的特点:

系统性,有计划,多因素。

规范性,区别于纯粹的经验行为。

整体性,研究的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

规律性,尽可能合乎教育规律。

创新性,有理论和实践的新意。

3、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的关系:

中小学教师应该以常规教研活动为主要的研究形式。

常规教研活动应该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不必追求人人参与。

课题研究必须与常规教研活动紧密结合, 不要出现“两张皮”的

脱节现象。

4、课题研究的积极作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 。

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5、中小学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缺乏研究意识;

教师普遍有畏难情绪;

不知道如何下手;

形式主义严重;研究的内容与实际工作脱离。

功利主义严重。

6、课题的类型

教育科研课题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 从研究的性质看, 科研

课题可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 教育规律的探索、 方法论的研

究、有关现象的特点的揭示、某些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分析等都属

于理论性课题, 这类课题一般不针对某一具体教育现象, 其研究成果

具有较广泛的指导意义。象“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校园文化”研究,

“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等课题; 针对教

育的具体实践, 为解决教育实践中某一个领域或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

展开的研究, 属于应用性研究。 象“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与实验”、 “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与评价研究”等。 应用性研究

的成果一般可以直接用于教育实际。

学习内容: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二)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 都还要

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这里介绍几种课题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 即通过问卷, 访谈等方式, 搜集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的

有关材料,以此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方法。基本步骤为:选择课题

一确定调查对象一选择调查方法-制定调查方案一开展调查-分析 调查资料一撰写调查报告。

文献法 文献研究法就是对文献进行查阅、 分析、 整理而找出事

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献包括图书杂志、电子资源、档案文

件、会议资料等。基本步骤为:确立课题一搜集文献-阅读文献、做

好摘记-分析文献一得出结论、提炼观点。

实验法 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 在教育实践中采取的“假设

一求证”活动。基本步骤为:提出研究假设一选择实验对象一进行前

测一开始实验一进行后测一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一撰写实验报告。

案例法 以具体的事例、 题例、 课例为研究对象, 在了解、 认识、

分析的基础上, 寻找出一些更为积极的教育方法的过程。 基本步骤为:

确立案例一呈现案例发生的过程一分析和诊断案例-归纳结论、 得出

启示。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

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强对实践活动及

其所依赖的背景的理解而进行的反思研究。步骤:计划一行动-观察

一反思。行动研究可以理解为,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

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 由实际工作者或与研究者共同参与, 使研究成

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

为的目的。做到“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

叙事研究法所谓叙事研究就是抓住人类经验的故事性特征进 行研究,并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式。其基本步骤 为:确定研究问题一选择研究对象一进行观察访谈(记述事件)一整 理分析资料一撰写研究报告(教学反思)。

叙事研究可以使教师看到平时司空见惯的事情的意义, 通过对自 己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对待这个问题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叙述, 达到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并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重建自 己的教育生活的目的。

必须注意,在教育科研中,仅用单一的方法进行研究难以得出科 学研究结果,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与局限性。采用单一的方法,往 往只能获取部分信息,而遗漏许多其它有用信息,难以做出全面准确 的结论。因此提倡使用综合的方法,或几种方法并用,或以一种方法 为主,其它方法为辅进行研究。例如进行某项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 卷调查以得到大量数据,但也要辅之以访谈调查,以使结论更加可靠, 材料更加丰富。

四、课题研究过程

落实好研究过程是课题能否成功的关键。 课题组的自我管理是研

究过程落实的关键。

1、制定好年度研究计划。

每年研究的重点是什么、 将开展几次研讨活动、 将形成什么样的

研究成果、下一步该怎样做。等等。

年度计划可以简单,不必像研究方案那样复杂。

年底对照计划,看看研究工作进展得怎样?

每个成员应该有一个个人的研究计划,也可以简单些。

2、寻找课题研究的重点

课题的重点和关键问题是什么?

将重点和关键问题分解,从而降低研究的难度。

课题组能够完成的工作有哪些?

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完成研究重点?

3、结合日常工作开展研讨活动。

课堂教学的观摩与研讨活动: 如教研组的听课与评课, 参与市级

学科教学竞赛等。

教育理论与政策的学习活动: 如专题学习本课题的某一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的学习、优秀教学方法的学习、电子课例的观摩与学习等。

开展课题组内的专题研讨。 可由每个成员设计一次专题研讨活动,

定好主题、形式,并负责全程组织。

组织论文写作。 要是论文写作真正成为一种研究活动, 而不能只

是完成任务式的抄袭、拼凑。

组织成果交流。 如: 相互修改论文和教案; 组织校本成果汇报课;

组织校内课题之间的成果展示(教科室的工作) 。

与校外专家同行一起开展交流和研讨。 发挥专家印领和同伴互助

的作用。

4、做好年度小结,邀请专家进行阶段论证。

5、注意积累研究资料。会议资料、教案资料、课例(案例)资

料、论文资料、学习与培训资料、研究数据等。课题组要建立课题档

案。

6、外出学习与交流。要联系自己研究的课题去交流,向同行请

教。

7、经常发表成果。杂志发表、学术活动评选、网络发表等

五、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

组织实施课题研究是落实研究计划、执行实施方案的中心环节,

是获取第一手材料的基础,是理论和实践的接点。在这个环节中,必

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组织开题报告会

当课题批准立项后, 课题负责人要召集课题组成员 (也可根据需

要邀请有关专家、学校领导和其他老师参加) ,召开开题报告会,由

课题负责人作开题报告, 让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

义、方法步骤,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开题报告

会就是课题研究的动员会,标志着课题研究工作的正式启动。

(2)理论、技术培训

教育科研工作必须用一定的理论知识作支撑,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

理论学习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步骤, 理解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控制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同时, 相应的研究技术也是完成研究任务的

基本保证。例如,“新课程教育的测量与评价研究”这一课题,研究

者必须具备教育理论知识、测量学知识、统计学知识,必须掌握诸如

数据处理、样本分析等科研方法和技术手段。

(3)召开例常会议

课题研究是建立在个人研究基础之上的集体研究, 因此, 应当象

集体备课一样, 通过例常会议交流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反映研

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提出新的

意见和建议。同时,也通过例常会议收集整理一些原始资料数据、推

介一些课题研究策略。

(4)做好阶段总结

大部分课题研究是分阶段进行的, 且每一个阶段都有研究的侧重

点。按照课题研究管理的有关规定,每一个阶段或每一个年度都要求 有阶段或年度总结,以起到总结经验和教训、明确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的作用。首先,实验教师要做好个人阶段总结。研究进行了一个阶段 或一年后,要求研究人员和实验教师认真回顾前段的研究工作, 把个

人在研究过程中的收获、体会、经验、疑惑及个人成长等都如实呈现 出来;其次,课题组要认真做好阶段总结。要在全体实验教师和研究 人员认真回顾、反思前段工作的基础上,对照实施方案既定的目标, 共同总结本阶段或本年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总结和提炼在理论与实 践探索中的教育教学经验,认真解剖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 决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对策,明确下一阶段的研究任务。第三,整理阶 段成果。根据研究课题的类型,把相应的案例、报告、论文等集结起 来,充实课题档案,为形成最终科研成果和结题验收作准备。

学习内容: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三)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在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中, 还要设计好研究成果的形式, 即最后的

研究结论、 研究成果用什么形式来表现。 研究报告和论文是教育课题

研究成果最主要的两种表现形式, 还可以将研究成果写成专著、 教材、

手册等。比较小的课题写成最终成果形式即可,比较大的课题,除了

要有最终成果形式, 还应该有阶段成果形式, 最后将阶段成果综合成

最终成果。 或者将比较大的课题分解为若干子课题, 分别有各子课题

的成果形式和总课题的成果形式。

在研究计划中设计出成果形式,从研究者角度来说 , 可以明确将

来用什么形式表现研究成果, 以便从开始就有目标地根据分工, 积累 材料,为结题作准备。

( 1)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类型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研究的任务不同, 研究

成果的表述形式也不一样。 一般说来,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形式主要

有两类,一类是教育科研报告,另一类是教育论文。

根据教育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的不同, 教育科研报告也有不同的种

类, 它包括实证性研究的报告和文献性研究的报告。 实证性研究报告

是用实证性方法进行研究、 描述研究结果或进展的报告, 如对某个教

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写成的调查报告、 对某种教育现象进行科学实验

后写成的实验报告、 对某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以后写成的

经验总结报告等, 这类报告都是以直接研究所得到的材料为基础, 对

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指出存在的问题,

得出相应的结论。 文献性研究的报告即用文献法进行研究的报告, 如

教育研究中的文献考证的报告, 这类研究报告以对文献的分析、 比较、

综合为主要内容, 并展示文献的考证过程, 说明文献的来源与可靠程

度。

教育科研论文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对某些教育现象、 教育问题进行

比较系统、专门的研究和探讨,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或站在新

的角度做出新的解释和论证的一种理论性文章。

( 2)教育科研报告及论文的撰写方法

教育调查报告 教育调查报告是对某种教育现象调查后, 经过整

理分析写成的文字材料。调查报告的表述一般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题目 一般通过凝炼、确切、鲜明的文字概括全篇内容,点明被

调查范围。

引言 简明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时间、地点、对象、

范围等,交待调查的方法, 报告主要调查的内容,使读者对调查报告

获得总体认识; 或提出社会、 师生所关注和迫切需要调查了解的问题,

以引起关注。

正文 这是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 这部分要把调查获得的大量材

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成若干项目加以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

典型、材料可靠、观点鲜明。为了增加形象性,使人一目了然,对一

些数据尽可能用图表表示出来。

讨论或建议 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 可以对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

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和建议。

结论 通过逻辑推理, 归纳出结论。 即简单交待调查研究了什么

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以上几个部分,写时可以灵活安排,适当合并,无需面面俱到。

教育实验报告 教育实验报告是教育实验之后, 对教育实验全过

程及其结果进行客观、 概括地反映的书面材料, 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

题目以简炼、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出教育实验的对象、领域、 方法和问题。

引言 简明扼要地说明实验课题的来源、背景,实验进展情况, 实验对象和规模等,表明解决该课题的实际意义。

实验方法 这是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使人了解研究 结果是在什么条件和情况下、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 从而判断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并可依此进行 重复验证。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数据和典型事例。 数据要 严格核实,要注意图表的正确格式。典型事例要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实 验结果,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结论 它是对整个实验的一个总结。下结论必须慎重,语言要准 确、简明,推理要严密而有逻辑性。

分析与讨论即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来分析和讨论与实验结果有 关的问题。

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是讨论或研究教育问题的文章。 其基本结构 是:

题名(标题) 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

容,要求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

署名 署名表示论文作者声明对论文拥有著作权、 愿意文责自负, 同时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署名包括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工作单位 应写全称并包括所在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

摘要 摘要(或英文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 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内容包括该项研究工作的目的、 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 文中萃取出的、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条目的单词、词组或术语,一

般列出 3-8 个。

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 是用论据经过论证证明论点而表述结

论的核心部分。大体包括理论分析、研究方法、结果分析及讨论等部

分。写作时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层次分明、合乎逻辑。

参考文献 在论文中, 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

表的文献中的观点、 数据和材料等, 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

以标明,并在文未列出参考文献表。著录格式一般为: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 . 书名 [M]. 版本(第一版不标注) .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

七、申请结题

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后, 申请课题主管部门进行结题鉴定。 其主要

工作程序为:

送交鉴定结题材料 包括课题科研报告、 工作报告、 结题鉴定申

请书、经费使用情况报告、成果材料论文、论著、案例集、学生作品

集、获奖证明以及相关音像制品等。

专家鉴定 成果鉴定、 结题验收一般由主管单位组织同行专家到

课题单位进行会议鉴定,经过相应的鉴定程序,提出修改意见,写出

课题的结题或鉴定结论, 填写评审书、 颁发成果鉴定证书和结题证书。

公布结题 课题鉴定结题后,课题经修改研究报告和成果公报,

通过网络或其他媒体发布公报,并着手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一、什么是集体备课

1、概念:集体备课是指教师以教师团队为纽带,既有分工,又有合

作, 设计出既凸显教学共性与个性特色, 又达到资源共享的生态教育

理念的文案。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 同年级或不同年级 (班数较少的学

校)同学科老师坐下来,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从多角度、

多方面去想学生之所想, 疑学生之所疑, 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

困惑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

2、集体备课的好处

①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知识共享;

②有利于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③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④有利于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⑤有利于资料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⑥有利于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 术气氛;

⑦有利于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 缩短年轻老师的成长周期,节减学校培训经费。

二、如何开展集体备课:

(一)确定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及参加人员

(二)集体备课的实施原则——四定、七备、六统一

1、“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2、“七备”:备思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备教学

手段、备教学过程。

3、“六统一”: 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每一节

课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作业(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作业难度

分三个层次) ;统一单元检测试题。

(三)集体备课的操作程序和基本流程:

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后交流、反思。

基本流程:确立课题 —— 组内讨论 —— 确定主备(讲)人

(形成初案)—— 集体研讨(形成共案 —— 个性化设计(形

成 个 案 ) —— 教 学 实 践 ( 跟 踪 ) —— 课 后 交 流 、 反

思 —— 二次—— 资料保存

(四) 、个人初备:

基本要求 : 脑中有纲 (标) 、 腹中有书 、 目中有人 、 心中有法 、

胸中有案 。

具体要求:

1、备思想:

2、备教材:

“八点备课法”——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

点和盲点。

( 1)依据“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的思路,准确备出单

元、章节的重、难点以及解决重点的方法,突破难点的手段。

( 2)、深入研究教材,创新教学手段。

( 3)、备出教参上没有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财富(来于教参,又高于

教参) 。

( 4)、备出章节之间知识的过渡、衔接、拓展和深化。

( 5)、备问题的预设及设计意图

3、备学生:

充分了解学情,备出不同层次及不同要求。

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以学生为出发点,备出切合学生

发展需要的教案。

4、备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5、备学法:预习法、指导法、设疑法等,对学生要进行学法指导。

6、备教学手段:

要详细列出教学手段,包括课前准备,课后巩固等。

7、备教学过程:

( 1) 、引入 ( 2) 、教学环节 ( 3 ) 、问题的

预设与生成的处理预案

( 4) 、总结 ( 5) 、板书设计 ( 6 ) 、练习设

计(课堂和课后)

学习时间:第九周 参加人:全体教师 主持人: XX

学习内容:如何进行集体备课(二)

(五)、集体研讨

在集体研讨活动中, 主备教师要提供给本组教师统一的教案, 然后由

主备教师(中心发言人)说课。说课要涵盖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说教学内容 : 包括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材处理。

2、说学生 :

①分析学生知识能力水平,说学生在本章、本节、本课的知识积淀。

学习本节课可能出现的知识障碍等困难及解决的对策。

②分析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根据其特点所采取的教学对策。

③说教案的可适性。

3、说教法 :

说本课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及其教育理论依据。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

面:

①要说出本节课所采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据的教学

原理或原则。

②要说出本节课所选择的一组教学方法、 手段, 对它们的优化组合及

其依据。 无论以哪种教法为主, 都是结合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师本

人的特长和学生实际而定的。 要注意实效, 不要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

方法,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提倡教学方法的百花齐放。

③要说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应采用的学法之间的联系。

④要重点说说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方法。

4、说学法

说本课拟教给学生什么学习方法,培养哪些学习能力。具体要说清:

①针对本节教材特点及教学目标, 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

它,这种学法的特点怎样?如何在课堂上操作?

②在本节课中, 教师要做怎样的学法指导?怎样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

达到会学?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融进学法指导?

③学法指导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等。

5、说教学手段 :

教学手段要有多样性、可选择性,要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要有具体

要求,如课前准备、学生资料收集等。

6、说教学过程 :

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要求做到:

①、说教学全程的总体结构设计,包括预习、教学、训练、复习的安 排。

②、说教学环节的安排,包括如何引入新课、如何进行新课学习、如

何巩固新课成效,以及如何过渡衔接。

③、说教学重点、难点的教法设计。

④、说板书的设计,包括板书的内容,在教学中的展开程序,板书与

教学的关系。板书设计要有针对性、概括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

性。

⑤、 说作业设计: A、 说每一个作业 (练习) 题设计的意图和目的。 B、

说学生在“作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力争在课堂教学中先期解决

(预见性)。C说不同层次的作业及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 D在

下次集体备课或教研会上,说反馈后的巩固训练。

⑥、说教学反馈,要对教学过程作出动态性预测,考虑到可能发生的

变化及其调整对策(预设与生成的处理) 。

(六)、修正教案

在集体备课中,中心发言人说课,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

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但教案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否

则就没有创新精神。

要做到:

1、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

见解,集思广益。

2、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

的教学对象,自己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在集体

备课的基础上, 各人可依据本班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进行二次备课,

使教案具有个性化特征。

3、教案上要有圈点、修改、补充、拓展和教后反思等记录。

学习时间:第十周 参加人:全体教师 主持人: XX

学习内容:如何进行集体备课(三)

(七)、 . 教学实践(重点跟踪)

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 因此, 有必要进行

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以便得到总结、提高,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

课、取长补短。

( 八 ) 、课后交流、反思

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造阶段

(编写教案) ,提高阶段(二次备课,调整和修改教案) ,总结、反思

阶段。课后交流, 就是对备课的总结阶段。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

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

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九) 、资料保存

保存资料,供以后研究和参考。

三、集体备课应注意的问题。

(一)集体备课活动应遵循的七个原则:

1、

合作性

2、

实效性

3、 研究

4、创新性

创新性

5、

统一性(辩证

的统一

6、 超前

7、完整性

完整性

(二)、集体备课时教师要树立以下四个意识:

1、合作意识 2、整体意识 3、超前意识 4 、反思

意识

(三)、集体备课必须正确处理好 “三个关系” :

1、正确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

2、正确处理好备课与试讲的关系。

3、正确处理好骨干领路与培养新教师的关系。

(四)、集体备课要克服四种现象:

现象一:集体备课成了“大杂烩”。

现象二:集体备课成了“集体剽窃 . ”。

现象三:集体备课成了“一言堂”。

(五)、集体备课要避免流于形式:

( 1)虽然定时定点, 人也到位了, 但各干各的事或东扯西拉聊一通,

白白浪费时间。

(2)虽然有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但无实质性内容。如只是知识点的

罗列,提纲挈领,过于粗略,纯粹应付学校检查。

(3)虽然有一定的形式,但不够深入,质量不高。如:一位教师主

备、 主讲, 其他老师不愿意参与, 个别老师留一手; 一位教师备好后,

不进行讨论和研究,其他教师用,坐享其成……

( 4)尽管研讨比较充分,形成了一体化教案,但到了自己课上仍然 用自己的一套。

学习时间:第十二周 参加人:全体教师 主持人:XX

导入新课的艺术

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重 要作用和意义不可忽视,可以说,导入新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 作,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教师精心设计导入新 课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为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面实 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1导入新课的原则

1.1导入新课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当针对教 学实际,充分考虑其内容要与教学内容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决不

能使其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否则导入新课反而会成为教学内容的累 赘。

1.2导入新课的内容要有关联性 教师在设计导入新课的内容时要善 于以旧拓新,温故知新,使导入新课的内容与所授新课内容中的重点 紧密相关,并且能够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支点,起到“点晴” 的作用。

1.3导入新课的内容要有启发性 积极的思维活动是中学课堂教学成 功的关键,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1.4导入新课的内容要有趣味性 著名的教育学专家巴班斯基认为: “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是为了引起笑声而耗费精力。 趣

味性应使学生在课堂上对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

1.5导入新课的内容要简洁明了 导入新课的内容要精心设计,力求 用最少的语言,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以及 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从而激发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2导入新课的主要功能

2 .1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兴趣是感情的体现,能促使动 机的产生,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积极地进行思考;学习 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使学生清晰地意识到所学 知识在全局中的意义和作用,才易产生学习动机,促生学习新知识的 自觉性。

2.2引发学生集中注意,使其尽快进入求知状态 注意是人们获取知 识的唯一门户,在上课的一开始就给学生较强的、较新颖的刺激,帮 助学生收敛课前的各种其他思维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教 学过程之中,使其尽快进入学习情境。

2.3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概念和新技术做鼓动、引导和铺垫 把学 生的学习兴趣鼓动起来,学生就乐于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 作“引子”,比如通过对实验、教具等的观察而导入,可为学生进入 求知状态后的思维加工做铺垫。

学习时间:第十四周 参加人: 全体教师 主持人:XX

3导入新课的基本方法 导入新课的方法要依据教学任务和内容、学 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灵活运用,万万不可千佛一面,生搬硬套。 常用的导入新课方法有以下几种: 3. 1由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学

3.2运用实验等直观教学手段导入新课

3. 3设疑导入新课 教学实践证明,疑问、矛盾和问题是人类思维的 “启发剂“,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金钥匙,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望

由潜伏状态迅速转入活跃状态,因此利用设疑的形式导入新课,有利 于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新课的导入

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 只有精心设计和精湛运用 导课艺术,才能使其与整个课堂教学艺术和谐统一, 从而取得良好的 教学效果。

《XXX小学教师业务学习内容(共20次)》相关文档:

小学教师传帮带心得体会【5篇】09-04

语文小学教师工作心得总结范文5篇09-04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精选5篇)09-04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5篇)09-04

小学教师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15篇09-04

小学教师个人年终工作总结(15篇)09-04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精选5篇)09-04

小学教师年度工作总结通用15篇09-04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15篇)09-04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通用6篇)09-04

Top